泥浆配合比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水泥搅拌桩室配合比试验5.0.1 室配合比试验,应包括水泥品种、水泥掺量和水灰比的确定,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的确定,拌和土各龄期强度的试验等容。
5.0.2 室配合比试验应采用加固工程的地基土、拌和用水和工程拟采用的水泥和外加剂进行。
5.0.3 根据软土含水率的不同和拌和土搅拌的难易程度,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7~1.3。
5.0.4 根据拌和土强度的要求,水泥用量宜取150~200kg/m3。
5.0.5 拌和土试验龄期可取14d、28d、60d、90d、120d和150d并应绘制拌和土龄期与强度的关系曲线。
5.0.6 试件的成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取适量加固工程区各土层的土样,分别搅拌、揉搓均匀;(2)按选定的水灰比和外加剂掺量,制成水泥浆,搅拌均匀;(3)根据选定的配合比,将土样与水泥浆混合,使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4)将搅拌均匀的拌和土装入¢5cmX10cm的圆柱形试模中,使用专用的振动台振动密实成型。
5.0.7 拌和土试件应在成型后1~2D拆模,拆模后应立即将拌和土试件放入养护室进行潮湿养护,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90%以上。
5.0.8 当搅和土试件养护到规定的龄期时,应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A。
水泥搅拌桩材料7.1.1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采用的水泥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1 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选用其它品种水泥。
有条件时应选用缓凝水泥,水泥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1.1.2 365JT施工前应进行水泥与加固区各层土的室搅拌试验,验证拟用水泥品种对工程土质的匹配性并进行365JT技术经济比较。
7.1.2 水泥浆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1 当工程采用非缓凝型水泥时,水泥浆中宜掺入型外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JC 473~JC 476)的有关规定。
水泥搅拌桩室内配合比试验5.0.1 室内配合比试验,应包括水泥品种、水泥掺量和水灰比的确定,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的确定,拌和土各龄期强度的试验等内容。
5.0.2 室内配合比试验应采用加固工程的地基土、拌和用水和工程拟采用的水泥和外加剂进行。
5.0.3 根据软土含水率的不同和拌和土搅拌的难易程度,水泥浆的水灰比可取0.7~1.3。
5.0.4 根据拌和土强度的要求,水泥用量宜取150~200kg/m3。
5.0.5 拌和土试验龄期可取14d、28d、60d、90d、120d和150d并应绘制拌和土龄期与强度的关系曲线。
5.0.6 试件的成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1)取适量加固工程区各土层的土样,分别搅拌、揉搓均匀;(2)按选定的水灰比和外加剂掺量,制成水泥浆,搅拌均匀;(3)根据选定的配合比,将土样与水泥浆混合,使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4)将搅拌均匀的拌和土装入¢5cmX10cm的圆柱形试模中,使用专用的振动台振动密实成型。
5.0.7 拌和土试件应在成型后1~2D内拆模,拆模后应立即将拌和土试件放入养护室进行潮湿养护,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90%以上。
5.0.8 当搅和土试件养护到规定的龄期时,应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方法见附录A。
水泥搅拌桩材料7.1.1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采用的水泥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7.1.1.1 水泥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选用其它品种水泥。
有条件时应选用缓凝水泥,水泥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1.1.2 365JT施工前应进行水泥与加固区内各层土的室内搅拌试验,验证拟用水泥品种对工程土质的匹配性并进行365JT技术经济比较。
7.1.2 水泥浆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7.1.2.1 当工程采用非缓凝型水泥时,水泥浆中宜掺入型外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外加剂》(JC 473~JC 476)的有关规定。
地下连续墙怎样配制泥浆地下连续墙的深槽是在泥浆护壁条件下进行挖掘的,泥浆在成槽过程中起着保护孔壁稳定、携渣排出、冷却和润滑钻具的作用。
(1)泥浆分类护壁泥浆通常使用的是制备泥浆、自成泥浆或半自成泥浆。
制备泥浆是在挖槽前利用专用设备事先制备好泥浆,挖槽时输入沟槽。
自成泥浆是用钻头式挖槽机挖槽时,向沟槽内输入清水,清水与钻削下来的泥土拌合,边挖槽边形成泥浆。
自成泥浆的性能指标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当某些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在形成自成泥浆的过程中,就要再加入一些需要的成分,这样形成的泥浆称为半自成泥浆。
选择泥浆既要考虑护壁、携渣效果,又要考虑经济性,应因此制宜的选用。
在粘性土或粉质粘土为主的地质条件下,如土质中粘土含量大于50%,塑性指标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铝含量的比值为3~4,可以采用自成泥浆或半自成泥浆进行深槽护壁,以降低泥浆费用。
此法在成槽过程中,泥浆的密度通过调节进水量和钻进速度来控制。
采用直接输入清水造浆,应通过导管从钻机钻头孔射出,不得将水直接注入槽内。
(2)泥浆的成分制备泥浆中最常用的是膨润土泥浆,它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和水,另外,还要适当地加入外加剂,外加剂的种类有分散剂、增粘剂、加重剂和防漏剂等。
膨润土是一种颗粒极细、遇水显著膨胀、粘性和可塑性都很大的特殊粘土,它是经加热干燥和粉碎之后,用旋流分离器按其粉末粒径大小分级后出售的。
膨润土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触变性能、湿胀性能和胶体性能。
循环泥浆在使用时,会混入水泥中的Ca++离子、地下水或土中的Na+离子或Mg+离子,使泥浆相对密度增大,粘度和凝胶化倾向增大,泥皮的形成能力降低,使膨润土凝聚而泥水分离,这不仅影响施工的精度,而且可能造成槽壁坍塌。
分散剂的作用是,提高膨润土颗粒的电位。
提高其负电荷,增大相互间排斥力,抵消由于混入的阳离子产生电位中和而带来的有害影响;通过与有害离子的反应使有害离子产生惰性;置换吸附在膨润土表面的有害离子。
顶管施工过程中顶力控制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顶进阻力,而降低顶进阻力最有效方法是注射触变泥浆减阻——在管外壁与土层之间注射润滑浆,形成一条完整的环状的泥浆润滑套,从而大大地减少顶进阻力。
1、触变泥浆释义膨润土分散在水中,其片状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端头带正电荷。
当膨润土含量较多时,颗粒之间由于正负电相互吸引而形成一个网架结构,泥土实际呈胶凝状态,经触动后,颗粒之间的连接电键即遭到破坏,释放出网架中的水使膨润土分散体随之变稀。
如果外界因素停止作用,分散体又变稠形成凝胶体。
这种当浆液受到剪切时,稠度变小,停止剪切时,稠度又增加的性质称为触变性,相应的水分散体称为触变泥浆。
2、工作原理(1)注浆顶管机的直径一般要比管道直径大2-5cm.由于这个管道直径差的存在,管道与周围土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会被从注浆孔注入的泥浆填满。
泥浆是一种混合液,在压力作用下和土体接触并渗入土层中,慢慢扩散开,并与周围土体形成一个整体。
随着渗入量的增加,土体与泥浆将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渗透块,同时在泥浆压力的作用下,块与块之间紧密结合,这样就在管道周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泥浆和土体组合而成的泥浆套。
这个泥浆套的形成阻止了泥浆继续向外面土层渗透,同时在泥浆压力的作用下泥浆会流动到管道底下,当四周都形成泥浆套时就能支撑周围土体起到浮力的作用,这样管道与周围土层中间就隔着一层流动的泥浆,且保持为湿润摩擦,这是摩擦系数很小的摩擦阻力状态。
(2)补浆因为随着顶管顶进距离的增加,注入的泥浆随着管道往前渗透、扩散,已形成的泥浆套就会变稀薄,土体就会压向管道四周,同时管壁阻力就会急速上升。
为此,在管道推进过程中需要对后面顶进的管道不断均匀的进行补充泥浆,使后面推进的管道周围与前面的管周围一样形成连续的泥浆套,并保持与土压力一致。
一般补充泥浆的孔道数量和问距要根据管道直径、管道顶进的速度、土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隔2-5节管道设置。
3、注浆材料一般是以淡水为基础,以膨润土为主要材料,以CMC(粉末化学浆糊)或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为辅助材料的一种均匀混合溶液,通过泥浆搅拌系统搅拌成浆,并保持循环10min以后方可使用。
泥浆处理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泥浆制备泥浆选用优质膨润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范围,试验泥浆的全部性能指标,并在钻进中定期检验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胶体率等,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
泥浆循环使用,废弃泥浆沉淀后妥善处理。
1、粘土的选择:可选择选用优质膨润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范围,也可就地选择黏粒含量大于50%,塑性指数≥20,含砂量小于5%的优质粘土。
2、高质量泥浆的配合比:泥浆比重为。
每立方米泥浆:膨润土200Kg、优质黄土150 Kg,纯碱5Kg、水1000Kg。
3、泥浆的调制:泥浆制造机调制泥浆或在造浆池中造浆。
4、调制泥浆的粘土用量计算:每桩粘土用量=泥浆量*5、在施工中泥浆性能指标的测定:a、相对密度可用NB-1泥浆相对密度计测定,其方法是将要量测的泥浆装满泥浆杯,加盖并清洗从小孔中溢出的泥浆,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的相对密度。
b、粘度可用1006型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其测定方法是用两个开口杯分别量取200ml和500ml的泥浆,通过过滤网滤出砂粒后,将700ml泥浆注入漏斗,然后使泥浆从漏斗中流出,流满500ml量杯所需的时间(s),即为所测泥浆的粘度。
c、含砂率可用NA-1型含砂率计测定,其测定方法是将调好的泥浆50ml倒进含砂率计,然后再倒清水,将仪器口塞紧摇动1min,使泥浆与水混和均匀,再将仪器垂直静放3min,仪器下端沉淀物的体积乘2就是含砂率。
d、胶体率的测定方法是将100ml泥浆倒入100ml的量杯中,用玻璃片盖上,静置24h后,量杯上部泥浆可能澄清为水,测量其体积如为Lml,则胶体率为(100-L)%。
e、失水率(ml/30min)的测定方法是用一张12cm×12cm的滤纸,置于水平玻璃板上,中央画一直径3cm的园圈,30min后,测量湿园圈的平均直径减去泥浆坍平的直径(mm),即为失水率。
实验心得体会与收获(通用10篇)实验心得体会与收获篇1经过半年的生化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
在生化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半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
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这半年的生化实验主要有folin-酚法测蛋白稀碱法提取酵母RN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RNA定量测定-UV吸收法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最适PH选取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肌糖元的酵解作用N-末端氨基酸残基的测定--DNS-CL法柱层析分离色素凯式定氮法等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凯式定氮法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实验,因为这个实验使我认识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的基本结构,同样的也让我透过这次实验掌握了凯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
在这次实验中,我和我的同组者-韩文志犯了一些错误,而且是很不就应犯的错误,我们都忘了在做实验时要加入新的沸石,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差点引起溶液的暴沸。
透过这次错误我认识到,很多知识,即使是老师在怎样说,它也只是理论,当我们不能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时,它对我们都是毫无好处的。
此刻更深的认识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观点。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损坏了改良式凯式蒸馏仪,并且赔了钱,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操作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在做实验时还是对仪器不是很熟悉,做实验时不认真。
还有一个是柱层析分离色素,这个实验主要是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我记得这次实验我是第二个到的实验室,当时还很有成就感,进来后就称菠菜,还有研磨,这是很累人的活,我觉得,因为想把它研磨的好些,又想快点做实验,于是就一向磨一向磨,直到做下一步时才觉得手腕有点累。
我记得在加棉花时,由于不明白就应加多厚,提取色素时还很是胆战心惊的。
我觉得在这个实验中,装柱这一步是很重要的,于是我们很留意的装,直到柱面很平。
直到最后,分离色素后,看到我们的色带分离的很好,很是高兴。
半年实验做下来,最“苦”的要数“菲林试剂热滴定定糖法”这个实验了。
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和热滴定的终点。
实验反思与收获心得体会(通用10篇)实验反思与收获心得体会篇1从12月末进入实验室以来到现在,我概括为第一阶段,感觉上是比较合适的。
今天要去把细胞从-70度冰箱转移到液氮中,然后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大概年初四左右pandamumu姐姐又要来学校了,显然我也必然会在她来学校之后三四天内回来。
为什么我心血来潮想写这么些东西呢?因为,我在我们年级里算比较早进入实验室的,纵向对比、大二寒假进入也是很早的了。
我的同年级的朋友对“进入实验室”还了解得不多,“仰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了吗?”“俯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今天又洗了多少管子啊?”“杀老鼠好玩吗?”笼统地回答一下:如果一个人进了实验室第一个月内就有自己的课题,然后就开始开始着手研究并且有所发现了,那是大牛人;当然,进实验室以后也不能甘心就学洗管子、杀老鼠,很多东西都是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学会的,比如“实验室文化”、哥哥姐姐们项目的具体进展和你可以往哪些方向设计自己的课题、甚至每一种细胞的伺候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代要养好有什么经验……不了解这些知识,自己设计project会很空泛、很不具有科学性,甚至只是变相的“简单重复”。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sjtu的人建议刚进实验的小朋友要注意的东西,我看后的确觉得很无聊,似乎是人人皆知的。
比如他说“要多讨教师兄师姐的经验”,废话,哪有先自己摸索经验的人嘛!再比如他说“不要把所有时间花在实验台上,要学会查阅文献”,废话,实验资源有限,你想一直花在实验台上也不现实。
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谈谈我的体会。
有些套话比如细心、踏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第一是要胆大。
刚学习养细胞的时候,一直害怕染菌、加错药……然后pandamumu姐姐还在边上监工,我反而做得很慢,有时拿枪的手也会抖的,然后加完一样,想了半天,才放心。
后来才发现,其实操作规范的话是不大可能染菌的,做的时候胆子越是大、动作越是快,效果越好。
实验室实习心得总结在实验室的实习是一个把理论知识实践出来的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实习心得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验室实习心得总结篇一化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常规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化学意义。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既得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强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这个学期中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做个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认真执行教学实验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本学期共完成全校5个班级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的准备工作,努力协助各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和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率100%,教师演示实验率100%。
二、强化管理规范到位实验室的特点是教学仪器、药品、材料种类繁多,设备复杂。
为此我做到如下几点:1、新调入的器材药品,先检查验收,没问题后再登记入帐,记明规格、数量、金额。
2、标定橱目标签,每层所放教学仪器、药品、材料都编卡登记,做到教学仪器、药品存放定位,排列有序,取用方便安全。
3、任课教师领取实验教学仪器、药品先填写实验通知单,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仪器、药品,任课教师用完归还时检查核对,如有损坏或丢失,查明情况,按规定要求报废或赔偿。
4、任课教师领取危险药品时除填好通知单外,还要由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我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危险品,并严格控制危险品的领取量,剩余危险品做到妥善的回收和保管。
泥浆比重试验1. 引言泥浆比重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力学试验方法,用于确定土壤中颗粒间隙中的水和固体的比重。
泥浆的比重是评估土壤的工程性质以及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的重要参数。
本文档将介绍泥浆比重试验的实验步骤、原理和结果分析。
2.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从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取自深度为20cm的地表。
•石英砂:用于制备标准试样中的固相材料。
•正确编号的试验容器:用于容纳土壤样品和测量泥浆的体积。
•直尺和标尺:用于测量试验容器的尺寸,以计算土壤样品的容积。
•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土壤样品和石英砂。
•纯净水:用于制备泥浆和洗涤土壤样品。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将土壤样品和石英砂分别晾干,并通过2mm的筛网过滤,以去除颗粒的大块。
2.将各个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确保号码清晰可见。
3.2 制备标准试样1.称量30g的石英砂放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编号和质量。
2.使用直尺或标尺,测量试验容器的内径、外径和高度,并记录这些测量值。
3.3 泥浆的制备1.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约30g),放入试验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编号和质量。
2.向土壤样品中加入足够的纯净水,使其充分浸润,并用玻璃杆搅拌混合土壤和水。
3.将泥浆搅拌均匀直到无可见颗粒悬浮,即达到饱和状态。
3.4 实验操作1.将泥浆试验容器称量放置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其重量。
2.使用容器的内径值计算泥浆的体积,并记录。
3.将泥浆试验容器放入水槽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并记录水槽中的水位读数。
4.将泥浆试验容器从水槽中取出,将余水擦干,并再次称重。
5.使用公式,计算泥浆的比重,并记录结果。
4. 实验数据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泥浆容器的质量和体积以及水槽中的水位读数。
以下是一个实例的数据结果:实验容器编号初始质量(g)终止质量(g)容器内径(cm)容器外径(cm)容器高度(cm)水位读数(cm)1 50.25 60.35 5 6 8 202 55.50 65.65 6 7 9 23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泥浆试验容器的比重,并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
泥浆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泥浆性能指标试验目的及意义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无论对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对桩的承载能力的发挥,泥浆质量都是重要因素。
泥浆质量差,其后果是: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易产生塌孔或缩颈。
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
3.稠浆在钢筋笼上沉积粘附,导致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
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泥浆的质量。
施工过程应经常检测泥浆指标,特别是含砂率,泥浆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泥浆性能。
二、泥浆性能指标试验项目及方法1、泥浆比重:常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
泥浆比重计由由泥浆杯和秤杆等组成。
测量时将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从小口溢出的泥浆。
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出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为泥浆的比重。
该仪器测使用前要用清水对仪器进行校正,如读数不在1.0处,可通过增减杠杆右端的金属颗粒来调节。
2、粘度:施工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的粘度。
测量时将用手指堵住漏斗下面的出口,从量杯分别将500ml 和200ml 泥浆分别通过滤网倒入漏斗,然后打开出口,让泥浆从内径5mm ,长度100mm 的管子中流出,用秒表测定流出500ml 所需时间(s ),即为泥浆粘度。
该粘度计测得的是泥浆对水的相对粘度。
因此,在使用前应用水进行校正。
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无论对于成孔质量还是最终对桩的承载能力的发挥,泥浆质量都是重要因素。
泥浆质量差,其后果是:1.形成不了护壁泥膜或形成的泥皮粘附力差,易于脱落,导致孔壁稳定性差,易产生塌孔或缩颈。
2.泥浆稠度大,比重大,含砂率高,形成的泥皮质量差,厚度大,大大降低桩的侧摩阻力。
3.稠浆在钢筋笼上沉积粘附,导致钢筋与砼握裹力降低。
泥浆比重过大,使得砼水下灌注阻力增大,降低砼的流动半径,使砼骨料大部分堆积在桩芯部位,而钢筋笼外几乎无骨料,不仅桩身质量不好而且桩的侧摩阻力也难以发挥。
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泥浆的质量。
钻孔灌注桩泥浆的三大指标(泥浆比重、含砂率、粘度)怎样来测,具体的操作步骤。
泥浆含砂量测定仪操作程序: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到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体,。
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
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再加清水于侧管中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
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泥浆比重计1、用途:本比重计是用于测定泥浆比重的仪器,其单位为g/mm³,测量范围从0.96—3g/mm³,刻度分度值为0.0lg/mm³,泥浆杯的容量为140mm³。
2、操作程序:将泥浆杯中盛满泥浆,盖上杯盖,此时应有泥浆从杯盖中心孔溢出,擦净泥浆杯外的泥浆,将泥浆杯连同秤杆放在泥浆比重计支架上,移动砝码使秤杆平衡(气泡居中),读出的数值即为泥浆比重。
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中间桩柱的泥浆制备交底时间/交底内容:一、泥浆配合比设计根据在地层、地下水状态及施工条件和天津地区施工经验进行泥浆配合比设计,采用优良的膨润土、纯碱、高纯度的CMC 和自来水作原料,通过清浆冲拌和混合搅拌二次拌合而成。
泥浆配合比及质量指标控制:基坑开挖前,首先制备足够的优质泥浆待用。
泥浆配合比根据所选用的原料先行试配,再检测各项指标,按检测的情况适当增加外加剂,改善泥浆性能,使之符合要求。
粘土使用在工厂已加入纯碱的土粉来制浆,将CMC 事先与水搅拌成液体,加入浆液。
泥浆在循环使用过程中,配备专人检查和管理泥浆,保证泥浆质量,使各项指标达到规范要求:新制泥浆配合比(1m3浆液)膨润土品名材 料 用 量(kg)水膨润土 CMC (M ) Na 2CO 3 其它外加剂 钙土(Ⅱ级) 100080~1000~~4适量二、泥浆的制备方法将水加至搅拌筒1/3后,启动制浆机。
在定量水箱不断加水的同时,加入膨润土粉、碱粉等外加剂,搅拌2min 后,加入CMC 液继续搅拌1min 即可停止搅拌放入新浆池中,待静置膨化24h 后使用。
三、泥浆性能指标检验标准及测定频率护壁泥浆对下列表中的有关指标进行测试,检查新浆、循环泥浆和 废弃泥浆的质量。
交底人复核人接底人注:含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名称中间桩柱的泥浆制备交底时间/ a.根据(DB29-103-2004)(GB50299-1999)新拌制膨润土(粘土)泥浆性能控制指标表序号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 重度(KN/m3)~泥浆比重称2 粘度(S) 20~24 500ml/700ml漏斗法3 含砂量<3% 含砂量测量计4 失水量(ml/30min)<20 失水量仪5 泥皮厚度(mm/30min) 1~3 失水量仪6 PH值8~PH试纸b.循环使用泥浆性能控制指标表序号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1 重度(KN/m3)< 泥浆比重称2 粘度(S) <25 500ml/700ml漏斗法3 含砂量<4% 含砂量测量计4 PH值<11 PH试纸c.废弃泥浆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粘性土砂性土1 比重(g/cm3)> > 比重计2 粘度(S)>50 >60 漏斗计3 含砂量(%)>8 >11 洗砂瓶4 PH值>14 >14 试纸交底人复核人接底人注:含设计和施工方案交底。
实验总结及心得(通用10篇)实验总结及心得(通用10篇)实验总结及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实验总结及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实验总结及心得篇1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实验室里参与工作,感觉收获颇多,对实验室的流程、试验等有了较深的理解。
先谈谈试验与试验的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粗集料筛分试验与细集料筛分试验:试验目的:测定碎石或卵石与细集料的颗粒级配,为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此试验简单但要做到细节到位,每次震动筛分后,称量筛余量时要用手筛动下,每次发现手筛时会有集料下落的,这是因为很多集料被卡在中间,用手筛下能够拨动一些没有被筛分出来的下一个级配的集料。
画图时应该统一一个标准,这样让人一目了然,做事情都应该这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泥浆性能的测试试验:泥浆性能测定的指标有: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胶体率与失水量。
相对密度指的是同体积的泥浆与水的质量比,相对密度的测试方法:用要量测的泥浆装满泥浆杯,加盖放在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平衡,读出游码的读数即为泥浆的相对密度,规范值控制在1.03到1.10。
其中关键是装泥浆一定要让上面的小孔出泥浆,并且洗干净四周,这样测出来的才准确,工地上相对密度一般都会比规范值偏大一点,因为小了的话,桩孔里面压力过小,容易引起塌孔。
粘度是用两端开口的量杯200ml与500ml泥浆,通过滤网滤去大砂粒后,将泥浆700ml 均注入漏斗,然后使泥浆从漏斗流出,流满500ml量杯所需时间(s),即为所测泥浆的粘度。
这个试验要注意把泥浆从200ml与500ml倒入700ml的漏斗中很容易流失一些,这样使得后面的压强变低,测出的粘度偏低,其实有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在测这些性能的时候带块铁皮,把铁皮折成一个槽,将泥浆倒进去就几乎没损失,我做过了,这个效果很好,至少精确很多。
含砂率的测试,是用含砂率计量取泥浆100ml,再加水通过两面开口的滤网,把砂在流入到含砂率计里,读取读书即为含砂率。
泥浆拌制方法和质量控制
1.泥浆拌制选用高效、低噪音的高速回转搅拌机制浆能力250m3∕d,可满足现场使用。
2、每槽膨润土浆的搅拌时间为3~5分钟。
3、应按规定的配合比配制泥浆,各种材料的加量误差不得大于5%o
4、泥浆处理剂如纯碱,使用前宜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以提高其效果。
纯碱水溶液浓度为20%,若需要可添加1.5%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
5、储浆池内泥浆应经常搅动,保持指标均一,避免沉淀或离析。
6、槽内泥浆的性能指标对一般地层、的控制标准。
7、对于漏失地层使用的泥浆不做规定。
8、在钻进过程中,应在循环浆沟中取样,检测有关指标,如超出表6-4限值,必须进行处理。
上述指标亦可作为清孔换浆的控制标准。
9、泥浆检测和控制要求
每日检测项目:在搅拌机中取样,经水化溶膨24小时后测定比重、漏斗粘度;对新浆储浆池内的泥浆取样进行检测,项目有:比重、漏斗粘度、失水量、泥皮厚度、10分钟静切力、动切力。
在主孔正常钻进时,对经循环浆沟回到孔内的泥浆应取样检测一次,检测项目是:比重、漏斗粘度和含砂量,每日还须检测失水量、泥皮厚度的PH值一次。
10、其它注意事项
a、在槽孔和储浆池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表污水或雨水大量流入后污染泥浆。
b、成孔过程中,当发现泥浆漏失较严重时,可在孔内投放锯木等堵漏材料止漏;如遇严重漏失,应向孔内抛填粘土、水泥堵漏。
c、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洒落泥浆槽内。
被混凝土置换出来的泥浆距混凝土面2米以内的泥浆,因污染较严重,应予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