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前必看
- 格式:docx
- 大小:26.99 KB
- 文档页数:6
物理高考前必看知识点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的一道必考科目。
在备考物理高考之前,有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要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物理高考前必看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力与运动力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之积,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可以使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备考高考时,考生要掌握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和弹力等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驾驭好矢量的运算和平衡力的判断以及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区别。
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变形所需要的物理量,能量存在多种形态,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学习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备考高考时,要掌握机械能守恒、功与能量以及机械能转化等重要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理解能量转化和损失的原因,熟悉摩擦力、弹性力和过冲等概念,并能够解决相应的计算题。
三、波与光学波和光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涵盖了电磁波、光的传播、偏振和衍射等知识。
备考高考时,考生要熟悉波的基本特性、波的传播、声音与电磁波的区别等知识点。
同时,还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以及光的色散等概念。
此外,光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计算也是备考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四、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学习电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荷、电势差、电流等概念。
备考高考时,考生要掌握电场的基本概念和电荷的性质,了解电流的产生与传导规律,熟悉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等进行计算。
五、磁学磁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重要分支,学习磁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磁场的产生和作用。
备考高考时,考生要熟悉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了解磁场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力和赵子川力等概念。
同时,还需要掌握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了解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等相关概念。
六、相对论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石,研究物体在高速运动状态下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状态由质点所受力决定。
2.平抛运动:自由落体加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3.受力分析:包括平行力的合成分解、拉力、摩擦力等。
4.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的条件下,质点系在任意时间内的动量矢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5.力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使物体产生位移,从而改变物体的形态和分布式微粒的能量。
二、热学1.热平衡:不同物体或不同部分之间的温度、热量互相交换后达到一致。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热能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三、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线在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之间传播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2.光的反射和折射成像: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3.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4.光的光谱和颜色:光的分散现象、光的衍射光栅和光的彩色成分。
四、电学1.电场和电势:点电荷、电偶极子和电荷分布所构成的电场和电势。
2.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3.电磁感应:磁通量和电动势的产生和变化方向。
4.电阻和电功率: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
5.交流电和电磁波:交流电的特征和参数、电磁波的特性和波长。
五、原子物理1.原子结构:原子核、电子的排布和能级、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2.放射性衰变:核衰变的类型和规律、半衰期的计算。
3.核反应: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原理、核能和核能利用。
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的主要知识点,考生应重点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好题目的积累和分析,通过练习和复习巩固这些知识,以提高在高考中的应对能力和解题能力。
高三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被另一物体强加力。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4. 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所产生的恢复力。
5.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为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二、运动学部分1.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以是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2.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可以是瞬时加速度或平均加速度。
3. 位移:物体由起始点到结束点的位置变化。
4. 直线运动中的运动方程:v = u + at,s = ut + 0.5at²,v² = u² +2as。
5.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落的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三、静电学部分1. 电荷:负电荷和正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电荷之间的性质有关。
3. 电场:电荷在其周围产生的电力场。
4.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由位置决定的势能。
5. 等势线:在电场中势能相等的点的连线。
6.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可以存储电荷和电势能。
四、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遇到界面时,根据介质的光密度可以发生反射或折射。
2. 莫尔斯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 色散: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程度,导致光的分离。
4. 球面镜和透镜:可以分为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具有不同的成像特性。
五、电磁学部分1.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2. 电阻: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 = U/R。
4. 磁感应强度:磁场对单位电荷或单位电流所施加的力。
5. 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高三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归纳高三物理考试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重要一环,掌握好物理知识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在考试前夕,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家整理归纳高三物理考前必看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我们对高三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力学1. 牛顿三定律:包括作用力、反作用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2. 动能定理和功:涉及动能和功的定义、动能定理的应用和功的计算方法。
3. 简谐振动:介绍简谐振动的概念,以及弹簧振子和单摆的运动规律。
4. 万有引力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讲解万有引力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公式,以及行星运动的规律。
5. 机械能守恒定律:介绍机械能的概念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第二部分: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包括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2. 热力学第二定律:涉及热机的效率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介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和光的反射的规律,以及应用于镜面和平面镜的相关知识。
2.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介绍光的折射的规律和光的色散的现象,以及应用于透明介质和棱镜的相关知识。
3.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干涉:包括光的波动性的概念和光的干涉的现象,以及干涉现象在薄膜和双缝干涉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电学1. 电场和电势:介绍电场和电势的概念和相关公式,以及电场和电势在带电粒子运动和电容器中的应用。
2. 电流和电阻:包括电流和电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3.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涉及电磁感应的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
第五部分:现代物理学1.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和相关公式,以及康普顿散射的规律和应用。
2. 原子核和放射性:介绍原子核和放射性的特性和相关概念,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过程和半衰期的计算。
2024年中考物理必备公式(考前必看)物理量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单位换算:速度;定义公式:t sv =vts ;vst 变形公式:==速度(m/s 、km/h );路程(m 、km );时间(s 、h )。
1m/s=3.6km/h ;应用: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物理量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单位换算:密度;定义公式:Vm =ρVm mV ρρ==;变形公式:密度(kg/m 3、g/cm 3);质量(kg 、g );体积(m 3、cm 3)应用: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单位换算⎪⎪⎩⎪⎪⎨⎧====.m 101dm L 1m 10cm 1ml 1kg/m 10×1.0=1g/cm1g/cm =kg/m 10×1.033-336-3333333;;;物理量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单位换算:重力;定义公式:mg G =重力(N );1kg=1×103gmG g g G m ==;变形公式:质量(kg 、g );重力加速度(N/kg )应用: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物理量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单位换算:压强SF p =定义公式:pSF pFS ==;变形公式:压强(P );受力面积(m 2、cm 2);压力(N )应用: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
物理量公式物理量及单位单位换算:液体压强;定义公式:gh p ρ=;变形公式:gh p =ρgph ρ=压强(p );密度(kg/m 3、g/cm 3);深度(m 、cm )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注意事项:外部压力:物体对水平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压力:F=G 总=G 容器+G 液+G 物;SS G S Fp 物液容器总G +G +G 压强:地面(或水平桌面)的外部压强:物体对水平===Sp 排液G +G 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gh ρ底的压强:内部压强:液体对容器==p 内部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 (或ρgV );规则容器:F=G液应用:求液体的压强、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高考前必看知识点物理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物理这门科目来说,掌握重要的知识点是达到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前必看的物理知识点,并探讨一些与之相关的应用和实践。
1. 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部分。
掌握好以下的力学知识点将有助于高考物理的取得好成绩。
a.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有时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其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b. 力的合成与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反之,也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c.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静平衡条件要求合力为零,合力的力矩为零。
掌握好力矩的计算方法对于解决静力学问题非常有帮助。
2. 热学知识点热学是与热、温度、能量传递等相关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高考前必看的热学知识点。
a.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衡量物体热的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与周围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温度单位有包括摄氏度和开氏度,热量单位为焦耳。
b. 热传导:热传导是物质内部的热能传递。
导热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热导率和温度梯度。
c. 热膨胀:物体在升温时会膨胀,这是由于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增强导致的。
热膨胀现象在生活和工程中都有广泛应用。
3. 电学知识点电学是关于电荷、电场、电流等现象和规律的研究。
下面是一些高考前必看的电学知识点。
a. 电场:电场是带电粒子周围空间中由电荷引起的一个物理量。
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
b.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传递,通常用安培表示。
电流的大小与电荷通过导线的速度和导线横截面积有关。
c. 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力,单位是欧姆。
物理高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力学原理。
在高考前必备的力学知识点中,主要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等。
1. 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静止,则必然受到一个或多个合力的作用;一个物体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必然受到一个或多个合力的作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描述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质量之间的引力关系: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描述为F=G*(m1*m2)/r^2。
3. 动量守恒定律当两个物体之间的受力作用时间较短或物体之间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之间的动量守恒,即总动量守恒。
描述为m1*v1+m2*v2=(m1+m2)*V。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不改变。
包括机械能守恒和热力学能守恒两种形式。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能转换的规律。
在高考前必备的热学知识点中,主要包括热力学基本规律、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过程等。
1. 热力学基本规律(1)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它们的温度相等。
(2)热传导定律:热量会沿着温度梯度的方向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3)热辐射定律:热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其发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 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即PV=nRT。
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
在这些过程中,系统的温度、内能、压强和体积等参数会发生变化。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1. 质点运动: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
3. 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两个质点之间的引力大小和方向。
4. 动量与冲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和冲量定理。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分解力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6.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斜抛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热量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气体的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推导,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4. 内能与焓: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焓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光学部分:1. 光的反射: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定律,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
3.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实验现象和解释,干涉和衍射的条件。
4. 透镜和成像:薄透镜的构造和性质,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
5. 光的色散:光的色彩和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的原因和应用。
四、电磁部分:1. 电场与电势:电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欧姆定律。
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关系,电磁感应定律。
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电磁波的特点和分类。
5. 电路中的能量:电场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电路中的电能和功率。
五、原子物理部分: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特点。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衰变过程,半衰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核反应: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方程式,裂变和聚变的区别和特点。
高三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用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
运用一般公式法,不忘统一单位制。
二、力受力分析是关键,平行四边形定则辨;分析问题时注意,光有弹力必相交。
两个物体求内力,整体法与隔离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是唯一,合时有选择。
三、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很重要,运动和力关系找。
方法叫做控制变,实验带入纯理想。
整体带入受隔离,常规思维是关键。
仔细审题独立答,已知未知是条件。
牛定放到此中求,牢记极限勿忘掉。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曲线运动速度变,速度方向该不变。
速度方向沿切线,速度方向处处切。
圆周运动向心力,方向始终跟速度。
方向时刻在改变,角度速度成比例。
万有引力在天体:天体绕着地自转。
卫星绕着天体转,卫星加速度,两个天体遥相牵。
天体问题要注意,应用万有引定律。
公式繁多莫生气,万、向、圆、化简了。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第二宇宙速度是脱离,第三宇宙速度是逃逸。
注意边界条件的应用,界定天体匀速圆,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
五、机械能动能定理不难懂:动能定理内容宽;合外力的功是动力做功;重力做功正负定。
机械能守恒定律:热光电磁巧联系;系统只有保守力做功时,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物体机械能增量;机械能增量等于零;顺势添力倒添势。
刹车问题无须助,抓住临界不放松;刹车之前是匀速,刹车一定受阻力;阻力物体重力通,重力刹车线向西;但是斜坡应检查,阻力不等于重力。
振动问题受阻尼,振动频率减振幅;隔振原理应用多,接触面间有摩擦;固有频率记心头,共振音响有节奏。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2024.5.27)力学一、*机械运动及其描述1.机械运动及其描述2.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二、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4.运动图像、V-T图像三、相互作用---力1.力2.重力3.弹力4.摩擦力5.力的合成与分解6.共点力平衡7.受力分析的方法8.平衡问题中常见的临界与极值四、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4.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5.斜面、连接体、传送带、板块等模型五、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理解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抛体运动4.圆周运动六、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三大宇宙速度(2)引力势能及其应用(3)同步卫星、近地卫星、一般卫星(4)双星、多星系统问题(5)潮汐问题(6)中子星与黑洞问题(7)拉格朗日点问题七、功和能1.功2.功率3.动能与动能定理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机械能守恒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八、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2.冲量3.动量定理4.动量守恒定律5.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问题(2)爆炸问题(3)反冲问题(4)多过程问题九、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机械振动2.机械波电磁学十、静电场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电场力的性质3.电场能的性质4.静电现象5.电容器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十一、恒定电流1.电流2.导体的电阻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4.电功和电功率5.焦耳定律6.非纯电阻电路7.电动势8.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9.动态电路分析10.故障电路分析11.含容电路分析12.简单逻辑电路十二、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安培力3.洛伦兹力4.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5.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6.质谱仪、回旋加速器、霍尔效应、电磁流量计、磁流体发电机十三、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5.自感和涡流十四、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的产生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远距离输电十五、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与应用2.电磁波谱十六、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元件2.传感器的应用热学十七、分子动理论1.阿伏伽德罗常数2.分子的大小3.扩散现象4.布朗运动5.分子热运动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分子势能8.温度和温标9.物体的内能十八、气体、固体、液体1.气体2.固体3.液体4.饱和汽和饱和汽压5.物态变化十九、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2.能量守恒定律3.热力学第二定律4.热力学第三定律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十、*热机、制冷机1.热机原理与热机效率2.内燃机原理3.*汽轮机与发电机4.*制冷剂原理5.*电冰箱与空调光学二十一、光的传播与反射1.光沿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二十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二十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2.全反射的条件3.全反射的应用二十四、光的干涉1.双缝干涉2.薄膜干涉二十五、光的衍射1.衍射图样2.衍射条件二十六、*光的颜色与色散1.光的颜色2.三棱镜色散二十七、光的偏振1.偏振现象及其解释2.偏振的应用二十八、激光1.激光的原理和产生条件2.激光的特点及其应用近代物理二十九、波粒二象性1.能量的量子化2.光电效应3.康普顿效应4.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三十、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核式结构模型3.波尔的原子模型三十一、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衰变3.核力和结合能4.核能5.粒子和宇宙三十二、*相对论简介1.狭义相对论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广义相对论物理实验(共16个)一、物理实验基础1.常用仪器的使用与读数2.误差和有效数字二、力学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测量动摩擦因数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5.验证牛顿运动定律6.曲线运动(1)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2)用频闪相机研究平抛运动(3)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4)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7.探究动能定理(1)探究动能定理(2)用现代方法验证动能定理8.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9.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用现代方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三、电学实验10.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2)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3)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4)特殊方法测电阻12.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4.传感器的简单使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四、热学实验(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2)气体实验定律五、光学实验(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2)测量折射率的创新方法(3)双缝干涉实验六、创新实验(1)力学创新实验(2)电学创新实验物理学史、方法、单位制一、物理学史二、方法三、单位制1.力学单位制2.单位制和量纲【专题01】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物理考试是学生们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知识点的掌握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物理考前必看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力学1.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2.功和能量:功是力量对位移的乘积。
能量是一个物体做功的能力或潜在能量的形式。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总结为能量守恒定律。
3.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变化率。
加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在加速,加速度为负表示物体在减速。
二、热力学1.温度和热量: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度量,热量是物体内部能量的一种形式,与温度有关。
2.热力学第一定律:保持物体内部能量守恒,即内部能量变化等于热量加上做的功。
3.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够引起冷热库之间热量流动的装置是热机。
三、电磁学1.静电场:两个电荷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场,它是静止电荷产生的场。
2.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场,它在空间中分布。
3.磁力和电动势:磁力是单位长度上运动电荷产生的力,电动势是单位时间内电子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能力。
四、光学1.光线和光线传播:光线是指像线一样沿直线传播的光,光线传播可以分为直线传播和折射传播。
2.光学器件: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可以把光线聚焦在一点上。
3.波动光学:光的波特性和粒子特性是互相依存的。
当光通过孔径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这是波动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总之,以上是物理考前必看的知识点总结。
考试前,同学们需要认真复习和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打好基础。
高考物理重要必背考点知识点整理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高考物理考试注意事项1.高考前几天不要再做难题、新题了,现在的考试趋势是试题的难度不高,更侧重于基础。
花很长时间琢磨一道难题,还做不出来,使得自己心烦意乱,影响考前的情绪。
高一物理考前必看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 质点-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 选择: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和路程-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大小小于路程。
4. 速度- 平均速度:v = (Δ x)/(Δ t),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5. 加速度- 定义:a=(Δ v)/(Δ t),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 v的方向相同。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v = v_0+at- 位移公式:x=v_0t+(1)/(2)at^2-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2ax- 平均速度公式:¯v=(v_0 + v)/(2)=v_0+(1)/(2)at(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9.8m/s^2(方向竖直向下)。
- 公式:v = gt,h=(1)/(2)gt^2,v^2=2gh三、相互作用1. 重力-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高中物理考前必读上篇: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 t2 -V o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 t/2=V平=(V t+V o)/24.末速度V t=V o+at5.中间位置速度V s/2位移S= V平t=V o t + at2/2=V t/2t7.加速度a=(V t-V o)/t 以V o为正方向,a与V 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减速)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 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 t):m/s时间(t):秒(s) 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 t-V 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 自由落体1.初速度V o=02.末速度V 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 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 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 o t- gt2/22.末速度V t= V o- gt (g=9.8≈10m/s2 )3.有用推论V t2 -V 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 m=V o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 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物理基础知识考试必备200个考点1. 物理量和单位2. 运动的描述和描写3.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4. 牛顿三定律5. 力的合成和分解6. 匀变速直线运动7. 动能和功8. 功率和效率9. 质量和重力10. 抛体运动11. 物体的平衡12. 弹簧的伸长和压缩13. 介质中的声波传播14. 电荷和电场15. 电场强度和电势16. 常见电场配置17. 极化和极化矢量18. 电场中的高斯定律19. 容量和电20. 并联和串联电21. 静电和电场的能量22. 直流电路的基本特性23. 电阻和电流24. 电压和电功率25. 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6. 欧姆定律27. 肖特基二极管和Zener二极管28. 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特性29. 三极管的放大特性30. 道尔顿定律31. 电磁感应现象3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3.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34. 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35. 麦克斯韦方程组36. 电磁波的基本特性37. 磁场中的粒子运动38. 赛佛定律和安培定律39.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40. 库仑定律41. 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42. 动荷和稳恒电流的磁场43. 洛伦兹力和磁感应强度44. 磁感应强度和磁感应矢量45. 磁感应强度的数学表示46.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47. 电流环中的磁感应强度48.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关系49.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50. 交流电的基本特性51. 交流电流和电压的特性52. 曼哈顿图和波形图的表示方法53. 交流电的相位关系54. 交流电的功率和耗散55. 电磁波的理论和特性56. 光的折射和反射57. 光的干涉和衍射58.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经典波动理论的矛盾59. 光的偏振和偏振器60. 光的多色性和光的颜色61. 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结构62. 气体的特性和气体的状态方程63. 气体的理想性和实际性64. 动理论和分子动能65. 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关系66. 气体的传导和辐射67. 液体的特性和液体的流动68. 液体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69. 液体的压强和浮力70. 液体的稳定和射流71. 固体的特性和晶体结构72. 固体的热膨胀和比热容73. 固体的导热和导电74. 固体的磁性和半导体的特性75. 固体的光学性质和光的散射76. 核反应和核能的释放77. 放射性衰变和放射性衰变系列78. 放射性同位素和半衰期79. 合成核反应和核能利用80. 原子核结构和原子核模型81. 原子的本质和元素周期表82. 原子的能级和激发态83. 原子的光谱和原子的谱系84. 原子的衍射和原子图案85. 分子的特性和分子的化学键86. 分子的键能和化学键的分类87. 化学键的强度和分子的稳定性88.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89.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动力学90.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的转移方向91.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92. 化学平衡和溶液的浓度93. 化学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94. 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95. 化学平衡和化学分离96. 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97. 化学平衡和物质的保存98. 化学平衡和物质的转化路径99. 化学平衡和物质的能量转化100. 化学平衡和物质的结构101. 声音的特性和声波的传播102. 声音的共振和声音的反射103. 声音的吸收和声音的放大104. 声音的合成和声音的特性105. 音响设备和音响效果106. 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107. 光的无形和光的透明108.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109. 光的色散和光的散射110. 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111. 光的吸收和光的放大112. 光的合成和光的分解113. 光的特性和光的波动性114. 相对论和相对论物理学的发展历程115. 相对论光学和相对论力学116. 相对论尺缩和相对论时间膨胀117. 相对论能量和质量关系118. 相对论能量和动量关系119. 相对论力学和相对论热力学120.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计力学121. 相对论和宏观物理学的结合122. 宏观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的关系123. 宏观物理学和统计力学的关系124. 宏观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关系125. 宏观物理学和相对论物理学的关系126. 宏观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关系127. 电磁物理学和电磁学的关系128. 电磁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关系129. 电磁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的关系130. 电磁物理学和场论的关系131. 电磁物理学和相对论物理学的关系132. 电磁物理学和入射星光的关系133. 电磁物理学和太阳风的关系134. 电磁物理学和行星运动的关系135. 电磁物理学和恒星爆炸的关系136. 电磁物理学和宇宙射线的关系137. 电磁物理学和宇宙伽玛射线爆炸的关系138. 电磁物理学和宇宙电磁辐射的关系139. 电磁物理学和宇宙飞船的关系140.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141. 物理学的基本参数和基本量142.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基本芒方143. 物理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推论144. 物理学的基本关系和基本律145.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146.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147.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148. 物理学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符号149.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50. 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则151. 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公设152. 物理学的基础思想和基础态度153. 物理学的基础方法和基础技巧154. 物理学的基础观念和基础原理155. 物理学的基础原则和基础规律156. 物理学的基础规则和基础方程157. 物理学的基础规律和基础实验158. 物理学的基础实践和基础技术159. 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160. 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模型161. 物理学的基础技巧和基础方法162. 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基础概率163.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数学164.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统计165.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力学166.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热学167.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电学168.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磁学169.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光学170.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材料171.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波动172.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引力173.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原子174.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核物理175.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重力176.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宇宙177.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物质178.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场论179.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数学180.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统计181.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力学182.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热学183.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电学184.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磁学185.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光学186.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材料187.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波动188.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引力189.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原子190.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核物理191.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重力192.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宇宙193.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物质194.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场论195.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数学196.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统计197.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力学198.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热学199.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电学200. 物理学的基础概率和基础磁学。
高考物理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导言: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而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一个很多学生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物理高考,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物理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会自发发生改变,除非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受力的大小,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ma。
3.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施力都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
二、力学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可以使用三角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可以使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分解。
3.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两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F=G(m1*m2)/r^2。
三、电学1. 静电场:带电物体附近的电场使得其他带电物体发生受力。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截面的数量。
单位为安培(A)。
3. 电流方向: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与电荷本身运动的方向相反,即从正电荷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
四、磁学1. 磁场:磁场是指磁物体周围的一种物理现象,具有磁性的物体会受到磁场的影响。
2.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于描述磁场的虚拟线条,其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而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度。
3. 洛伦兹力:当电流通过一段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会对电流产生力,这种力称为洛伦兹力。
五、光学1. 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折射率是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性质的物理量。
2. 理想镜像:理想镜像是指光线通过一平面镜后所形成的镜像,具有左右对称性。
3. 高斯光束:高斯光束是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激光光束,其光强会随着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六、波动1. 声波:声波是空气分子或其他介质中的机械波,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2. 波长与频率:波长是指波的连续部分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波的周期数。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一、质点的运动{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x:形变量}
3、滑动摩擦力F=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I:电流强度,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f=/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
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有关的内容。
物理考前必看一、物理试题解答总体要求:(一)审清题意1、审题细而又细,“咬文嚼字”,反复推敲。
尤其是看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
有些题目似曾相识,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一定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2、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如声音的高低....、热量计算中温度升高..和声音的大小到.多少度和温度升高了...多少度、透镜成像中告诉是物像距离还是物镜距离还是像镜距离……;要注意题目中的一些条件,如“光滑”、“静止”、“漂浮、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水平、左、右、柱形、立方体、容器里装满.液体、用电器正常..在…、并联..在…不计(绳..工作、串联重和摩擦、空气阻力、滑轮重、温度对……影响、轻杆)、均匀的…;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将用电器接在家庭电路上……等。
(二)规范化答题语言规范化,用物理语言表述、且表述准确。
错误类型如:汽化→气化;竖直向下→向下。
格式规范化,不写错别字,如熔化→融化、溶.化;竖直→坚.直:逐渐变大→变大或大;凝华→凝化。
字迹应整齐干净,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中等难度题少丢分;压轴题多抢分,不得零分。
二、不同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一)选择题解答选择题的一般解法分析。
1.直接判断法:这种解题方法直接运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对备选项中的答案进行判断。
选项常以物理单位、物理现象、物理结论等内容为主,对应的题型多数是识记型选择题。
2.直接求解法:若在选项中陈述的是题目的数据或代数式答案供选择这类题可直接采用物理规律、公式计算结果,对照答案进行选择。
3.图示法:根据题意,将物理过程用示意图、图像等作图方法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通过迅速而简捷地分析,使问题一目了然,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4.筛选法:对题目中各选项逐一经过题意的这个“筛子”,把符合题意的答案筛选出来。
5.排除法:按照题意的要求,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对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或对选项本身的科学性进行判断,将与题干无关或缺乏科学性的选项排除。
6.推理判断法:根据题目中的物理问题的条件、原因,按照规律逐步加以分析、推理,判断出最后结果。
7.极值法:有一些题中涉及到研究物理量“变大”、“变小”的情况,我们通常按题目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取变化的极端值来考虑,如将“变小”当作极值零来处理。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判定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可先讨论它滑动到中点或两端的特殊位置的情况再来判定。
这种方法称为极值法。
做选择题要注意弄清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二)、填空题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正负号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包括回忆法,观察法,分析法,对比法,剔除法,心算法,比例法,图象法,估算法。
常用方法归纳为:1.直接填空法:将识记型填空题考查的物理概念、规律、常数、单位等知识,通过回忆直接填空。
填空时要做到文字准确、简洁。
2.分析填空法: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分析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物理规律或公式,作出定性分析、推论,从而找出答案。
此方法常用来解现象解释型填空题。
3.图示分析填空法:对题目中给出的物理图形、函数图像进行分析,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根据填空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规律或作出图线进行解答。
4.计算填空法:此题型实际上是计算题,需要填入的只是答案,不要求反映解答过程。
解题方法与计算题一样,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然后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选择公式,代入已知量求解。
注意结果要按照题目要求的单位填空。
由于只需要结果,解题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要仔细,不然就一错全错。
注意:填空题的解答要求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数字的位数、单位等(三)作图题作图题的内容广泛,有力学、光学、电学等,图的形式有示意图、实物图、模拟图等。
作图时,规范化作图尤为重要!作图题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直角标记、箭头指向(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等距等问题,利用直尺把线画直。
如画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连线交叉处要加黑点。
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
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作图画图随意,作出画出的图不美观;连线图的连线不到位;虚实线不分,多次改动卷面脏;不符合要求(如人在地面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将拉力向上);漏做或不全…(四)、简答题的解法演绎推理法,返普归真法(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规律,对于给出一系列实验过程(或探究过程、或一系列数据)让大家总结规律的考题,一般思路是依托课本,总结规律。
),透视揭纱法(这里的“视”和“纱”是指考题中给出的一种现象,大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信息优选法。
(五)、实验题的解答实验探究题是中考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也是我们在复习时比较关注的一类题。
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出比较合理的猜想(不是无根据的乱猜),设计出能操作且能解决问题的测量方法或实验方案来,这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能够定量的就不要定性;使用控制变量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要先表述条件。
对于设计实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探究要求(或实验结论。
证伪题中的实验结论,是依据材料中的猜想或结论,得出一个相反的说法),结合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首先要运用类比和联想,回忆该探究实验的一般性实验步骤,搞清实验中的所需物理量及自变量、因变量,然后确立一个正确的方案和相应的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题设方案做出正确的解答。
设计实验记录表要把必须的物理量都反映进去,并把实验结论所涉及的物理量(因变量)置于最后一栏。
同时要严格按题中要求进行:一是测量型实验题(直接测量型实验与间接测量型实验),探究型实验题(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设计型实验题(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学物理”为“做物理”,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开放型实验题(求解开放性实验,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实验,试着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相同的问题,了解事物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
(六)、计算题的解法:(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
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1、统一单位制。
根据定律、公式对单位制的要求,将不同的单位换算成统一单位,一般来说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如热电综合题中如果计算的电能是kw·h,代入热量公式计算时换算成焦耳;质量单位如果是t,要换算成Kg;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一般用m\m2\m3,这样才能参与涉及压强、压力、功等的计算。
中间计算结果如除不尽,请暂时以分数保留,如果后面计算还要用到,最后代入分数进行运算,否则将影响最终结果;但最终结果必须是小数形式,不能写分数,小数保留数位按题中要求(没有要求但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即:使用科学计数法的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机械效率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2、强调完成计算题时的格式是:写公式→代入数据→写结果,一般情况下建议分步做,比较稳妥。
重要的关系式要事先列出。
如所写内容较多,而本题与下一道题之间空档较小,可将空挡部分从左向右用两条竖直线分成三部分(一题中出现多个问题时,写明解1、解2、解3等)。
书写绝对要认真,否则就会被误阅。
3、大计算题中书本上没有的关键公式要写出推导过程(如柱形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计算可用p=ρgh);不过,因为这个推导过程一般不设步骤分,为了方便,推导也可直接写出。
需要判断、比较的须进行判断比较。
4、注意下标的正确使用。
力学计算题中的液体不一定总是水。
5.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
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
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有同学在计算一瓶上标有"5L"字样,密度为0.92×103kg/m3的"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时,得出4.6×103kg的答案,如果联系实际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不合理性。
三、应试技巧(一)通览试卷,考虑答题计划接到试卷首先要看清楚试卷前面的说明和要求,随后冷静、迅速地认真通览一遍试卷。
这样做的好处是:(1)接触每一道题,初步掌握题意,为正式审题解答题打下基础。
(2)能够了解整体分量,难易试题的比例和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有些同学以为通览试卷浪费时间,其实恰恰相反,这样才能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
安排答题计划应考虑两个主要准则:一是自己对考试的熟知程度;二是不同考题的分值。
安排好了准备用于每道题的时间后,就要按计划去做。
要记住,对每一道题都写出一点答案来,远比详尽无遗地答一道题,而对其他试题却一字不答为好。
(二)先易后难统观全卷之后,对于较容易的题目,应先做解答,以便集中精力攻克难题,这样才能合理利用时间,提高考试成绩,而不至于因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时间,致使一些较浅易的试题由于时间仓促而解答粗疏,造成错误,甚至有时还来不及解答。
在解答比较复杂的题目时,一定要“袖手于前”、落笔在后。
就是在答卷之前深思熟虑,特别要抓主要点,严格解题步骤,然后再一挥而就。
这既可以防止误走弯路,又可避繁就简,还节省文字、时间。
(三)审清题意见前面答题要求(四)科学安排时间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决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力争得分。
在自己心中时刻要意识到,与其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2分的选择题,不如花10分钟去攻克一道6分的大题。
在作答过程中学会随机应变。
(五)细心检查订正检查答卷,一要检查题目是否有遗漏,二是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要对照原题,看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字母、符号等。
(六)书写整洁作为一种常识性的观点,书写一定要认真。
你可能没有一手漂亮的字体,但你却不应该书写潦草,字迹模糊。
二、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