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每日一题2
- 格式:doc
- 大小:358.19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一物理——电场部分计算题训练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 、b ,其中容为C ,相距为d ,开始两板不带电,a 板接地,且中央有孔,若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液滴,间断地(每次只有一滴)从小孔处,以相同速度v o 垂直射向b 板,且将电荷肺部传给b 板,那么到达b 板的液滴数目不会超过多少个?(重力加速度为g )2、两个带电平行板竖直放置,板间距离d=8cm ,极性如图所示,在电场中O 点,用L=6cm 的绝缘细线悬挂m=2g 的小球,球带负电,电荷量q=8×10-8C.将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位置释放,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 时,速度刚好为零。
然后小球沿弧线在某一平衡位置C 两侧来回振动。
g 取10m/s 2,求:(1)两板间的电压;(2)平衡位置C 在何处; (3)小球的最大速度。
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板,板长L=100cm ,上极带正电,下极板带等量负电荷,两板间有一质量是1g ,电荷量是-4×10-7C 的质点A ,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 0=10m/s 射入这个匀强电场,要使质点在两板间穿出,极板间的电压是多大?(g 取10m/s 2)4、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板AB 、CD 长为l 的,两板距为d ,其间为匀强电场,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o 时,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质子紧靠AB 板的上表面以初速度vo 射入电容器中,设质子运动过程中不会和CD 板相碰,求:(1)当t=L/2v 0 时质子在竖直方向上位移;(2)当 t=L/2v 0时突然改变两板带电性质,且两板间电压为U1时,则质子恰好能紧贴B 端飞出电场,求电压U1和Uo 的比值。
5、质量为m,带电量为+q 的微粒在O 点以初速v 0与水平方向成θ角射出,如图所示,微粒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为f 。
(1)如在某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匀强电场后,能保证微粒仍沿v 0方向做直线运动,试求所加匀强电场的最小值。
初二物理每日一练习题1. 轻石直落的时间与自由落体物体的质量无关,请问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轻石直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主要是因为重力对于不同质量的物体的作用是相等的。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而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就是重力。
因此,无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重力对其的作用都是相等的,因此轻石直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前行驶,并在5秒内减速到5 m/s。
求这辆汽车的减速度是多少?减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汽车的初始速度为20 m/s,最终速度为5 m/s,时间为5秒。
减速度 = (速度变化量) / 时间= (5 m/s - 20 m/s) / 5s= (-15 m/s) / 5s= -3 m/s²所以,这辆汽车的减速度是-3 m/s²,注意减速度为负值表示汽车的速度在减小。
3.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在10秒内匀加速到30 m/s的速度。
求这辆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加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汽车的初始速度为10 m/s,最终速度为30 m/s,时间为10秒。
加速度 = (速度变化量) / 时间= (30 m/s - 10 m/s) / 10s= 20 m/s / 10s= 2 m/s²所以,这辆汽车的加速度是2 m/s²。
4. 一个物体以8 m/s的速度反向运动,在4秒内减速到2 m/s的速度。
求这个物体的减速度是多少?减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物体的初始速度为-8m/s,最终速度为-2 m/s,时间为4秒。
减速度 = (速度变化量) / 时间= (-2 m/s - (-8 m/s)) / 4s= (8m/s - 2m/s) / 4s= 6 m/s / 4s= 1.5 m/s²所以,这个物体的减速度是1.5 m/s²,注意减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1.如左图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
根据图像,求:(1)求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总位移和平均速度;(2)在右图上画出与位移一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即v-t图像,只需作图,不需要写出分析过程)。
2.一个物体从45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g取10m/s2,求:(1)物体落到地面用了多少时间?(2)整个下落过程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3.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从125m高空处从静止下落,求:(重力加速度取10 m/s2)(1)物体落地需要多长时间;(2)物体落地的速度为多少。
4.一辆汽车以v0=54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a1=0.5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s后它的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以a2=-3m/s2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10s后它的速度为多少?5.一个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190N的水平推力,若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1)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有多大?(2)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有多大?(3)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系数为多少?(4)当用25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运动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6.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水平压力F=50N的作用下沿着竖直墙壁匀速下滑,g取10m/s2,试求:物体与竖直墙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7.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N 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2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g=10m/s2。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木箱在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木箱在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8.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轻绳OB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30N的物体,当OB绳呈水平时,OA、OB两绳各受多大的拉力。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冰块B.乙吸收热量C.甲内能增加D.乙内能减少答案:B解析:由图知道,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
故选B。
2、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答案:B解析: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位于医用口罩中层的过滤层是由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制成,能够吸附飞沫。
下列事例的原理与熔喷无纺布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吸起碎纸屑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答案:B解析: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利用的是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因为与头发的摩擦带上电,可吸起碎纸屑,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利用的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利用的是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高二物理每日一题 6月18日(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质量均为,设碰撞时间很短,取)计算与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碰撞后的速度为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联立以上各式解得联立以上两式解得C发生碰撞后代入数据解得当时,当时,当时,高二物理每日一题 6月19日(力学、圆周运动)===,==,=,高二物理每日一题 6月20日(摩擦力,临界)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解:(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有:式中和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
按摩擦定律有联立①②③式得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角的取值范围。
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使上式成立的角满足,这里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
临界角的正切为所受重力的。
点的速度大小;支持力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点射出后到外界边界射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撤去电场后,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答图,设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联立③④得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由⑨⑩,得所以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L)h=③h=gtG=mg⑤M=M=一小型发电机的矩形线圈的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转动。
线圈匝数n=100,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φ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所示,发电机内阻r=5.0Ω,外电路电阻R=95Ω。
已知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m=nωφm,其中φm为穿过每匝线圈磁通量的最大值。
求串联在外电路中的交流电流表(内阻不计)的读数①②③④⑤⑥⑦。
新高考真题每日一题物理一、单选题1. 下列声源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小的是()A. 铁条B. 空气C. 水D. 铝合金2. 有一滑梯,高4m,长度8m,小朋友从上往下滑动耗时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朋友的平均速度是2m/s。
B. 小朋友最大速度是8m/s。
C. 小朋友在平均速度的情况下滑行11m。
D. 小朋友的加速度是2m/s²。
3. 有一质量为200g的物体,它在0.5m高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势能与高度无关。
B. 物体具有10J的势能。
C. 物体的势能为1J。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1. 新加坡共和国,在1965年独立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邻国不断对其实施敲诈、封锁,但新加坡倍觉国土狭小,并无什么产业资源,国土短小而瘦弱,出现带有侵略性的空间势能偏离。
这反映出地理特点对某国家产生的直接战略影响(关键词:地理特点、产生、直接战略、影响)。
2. 某物体从5m高的地方下落,其势能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转化,因此在0m高的地方,它的势能为□。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其势能的转化不能违背。
(关键词:势能、转化、违背)3. 新加坡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短小的地理特点密不可分,能够清晰展示出其利用地理地形布局国土资源,通过努力图谋发展利用空间资源的策略成效。
(关键词:发展、地理环境、国土面积、资源、策略、成效)三、解答题1. 一辆汽车行驶过程中,当离开市区进入高速的过程中,车速逐渐加快。
请用动能转化以及动能守恒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说明汽车为什么在加速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燃料。
(关键词:动能转化、动能守恒、加速、燃料)2. 我们知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那么在漆固体材料下初速度不同的两个重物体同时自由下落时,哪个重物体先砸到地面,为什么?(关键词:自由下落、初速度、先砸到、为什么)3. 人体是由成千上万个细胞组成的复杂有机体,细胞内有大量的细胞器。
请阐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举两个例子说明线粒体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初三物理每日一练习题1. 弹簧恢复力张同学拿到一只新买的弹簧秤,他想验证一下弹簧的恢复力与它的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支架上,使其垂直向下。
2)将不同的质量挂在弹簧下端,记录下伸长量 x。
3)根据弹簧下端的质量计算压强 P = m*g/A,其中 m 为挂在弹簧下端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A 为弹簧下端的承受面积。
4)绘制伸长量 x 与压强 P 的关系图。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在张同学的实验中,弹簧的恢复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你能解释这个规律吗?(2)画出伸长量x 与压强P 的关系图,并解释这个图有什么意义?2. 物体的密度小明拿着一个未知物体到物理实验室,请你帮他确定该物体的密度。
你能告诉他应该如何进行实验吗?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物体的密度怎么计算?列出计算密度的公式。
(2)请描述一下你会如何进行实验来确定物体的密度?包括实验步骤和所需器材。
3. 光的反射小红站在一面光滑的镜子前,她注意到自己的镜像是倒立的。
她对此很迷惑,请你解释一下这个现象的原理。
请你解释以下问题:(1)镜子中的光线是如何发生反射的?(2)为什么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镜像是倒立的?4. 平均速度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他发现自己用了10分钟骑行了5千米。
请你计算小明的平均速度。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根据给定的信息,计算小明的平均速度。
5. 功率小华比较了使用不同功率的电灯泡所消耗的电能,结果发现功率越低,耗电量越少。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现象。
请你解释以下问题:(1)什么是功率?列出计算功率的公式。
(2)为什么功率越低,耗电量越少?结论:通过每日一练习题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弹簧恢复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光的反射现象、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以及功率与耗电量的关系。
这些物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学习物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物理国庆假期计算题练习每日一题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完成后核对答案,红笔订正10月1日: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10月2日2.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4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多少?10月3日3. 某大酒店在第26层,已知每一层楼高为3m,小红乘电梯从底楼上到第26层所用的时间为50s,求电梯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月4日4.25、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到北戴河的里程为多少km?D517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10月5日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10月6日6.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h?(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km/h?(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10月7日7.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2)通过60m所用的时间?。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02周)汽车刹车问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的速度为15 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 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参考答案】56.25 m汽车以v0=10 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秒速度变为6 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汽车在运动最后2秒内平均速度。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v0=10 m/s匀速运动,忽然以加速度为2 m/s2刹车,求汽车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多大?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经过4 s停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
假设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试求:(1)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汽车刹车过程中经过的距离。
卡车原来用10 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 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 s 。
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 末及10 s 末的瞬时速度。
一辆卡车,它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 2,如果要求它在急刹车后22.5 m 内必须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求:(1)它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2)在此刹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3)在此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25 m设汽车刹车后到停止运动用时t 0,则:由可得:因为t =6 s>t 0=5 s所以汽车刹车后6 s 的位移就是前5 s 的位移(1) (2)(1)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依题意可知:汽车初速度,末速度,刹车时间 根据加速度定义有022020m/s 5m/s 4t v v a t --===- 所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根据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得:所以刹车距离为(1)–1 m/s2 2 m/s2(2)8 m/s 6 m/s (1)令加速过程的时间为t2t+t=12 st=4 sa1=(v2–v1)/2t=(2–10)/8=–1 m/s2a2=(v3–v2)/t=(10–2)/4= 2 m/s2(2)v=v0+at=10+(–1)×2=8 m/s=v2+=2+2×(10–8)=6 m/s。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物理功和能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氢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答案:B解析:氢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变大。
故选B。
2、一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在1500N的合外力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启动,当速度达到20m/s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接着以额定功率继续加速,最后以30m/s的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kW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90kWC.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2000ND.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4000N答案:B解析:当汽车的速度v1=20m/s汽车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汽车的最大速度v2=30m/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设汽车的额定功率为P,设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F,则F=P v2由平衡条件得f=F=P v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汽车的牵引力F′=P v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即P v1−Pv2=ma=1500N解得P=90000W=90kWf=3000N故选B。
3、在亚运会男篮比赛中,周琦持球暴扣,篮球在空中运行过程中()A.篮球的机械能守恒B.篮球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篮球受到的作用力为重力、空气阻力D.篮球受到的作用力为重力、空气阻力、周琦对篮球的作用力答案:D解析:BCD.篮球受到的作用力为重力、空气阻力、周琦对篮球的作用力,故D正确,BC错误;A.除了重力之外,还有空气阻力和周琦对篮球的作用力对篮球做功,所以篮球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故选D。
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质量为m的管形圆轨道,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恰好处在左、右两固定光滑挡板M、Q之间,圆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能在管内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管的内径忽略不计.当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时,圆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圆轨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为8mgB.圆轨道对挡板M、Q的压力总为零C.小球运动的最小速度为√gRD.小球运动到圆轨道最右端时,圆轨道对挡板Q的压力大小为5mg答案:A解析:C.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圆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可知小球对圆轨道的弹力等于圆轨道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N=m v12 R又N=mg解得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1=√2gR 该速度为小球运动的最小速度,故C错误;A.根据动能定理得mg×2R=12mv22−12mv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 v2 R解得轨道对小球的最大支持力N′=7mg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圆轨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8mg,故A正确;B.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圆轨道对挡板的一侧有力的作用,所以对挡板M、N的压力不为零,故B错误;D.小球运动到圆轨道最右端时,根据动能定理得mgR=12mv32−12mv1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 v32 R解得N″=4mg由平衡条件及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圆轨道对挡板Q的压力大小为4mg,故D错误。
1、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载舰机质量为m=2.5×104 kg,速度为v0=42m/s,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0.8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1)飞机着舰后,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阻拦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图示为飞机勾住阻拦索后某一时刻的情景,此时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为F=1.2×105 N,减速的加速度a1=20m/s2,此时阻拦索夹角θ=106°,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求此时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2、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大小F=2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力拉动木块,当木块运动到x=10m时撤去力F.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撤去力F时木块速度的大小;(2)撤去力F后木块运动的时间.3、如图所示,有一条沿顺时针方向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v=4 m/s,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1kg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F=8N,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上到了离地面高为=2.4 m的平台上。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取10 m/s2, sin37°=0.6,cos37°=0.8).问:(1)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2)若在物块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时,立即撤去恒力F,计算小物块还需经过多少时间离开传送带以及离开时的速度?4、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为20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g 摩擦因数为0.1,现将该物体由静止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求物体被传送到另一端B所需的时间.取lOm/s2)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θ=370,一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m/s2,g取10m/s2.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物体返回到A处时的速度大小v.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交通的压力,为了使车辆安全有序的行驶,司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右图所示为某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的图象,以司机发现红灯并开始刹车为计时起点.已知汽车的质量为,假设汽车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恒为500N.试分析以下问题:(1)根据汽车运动的图象画出其图象;(2)汽车刹车和再次起动时的加速度各多大?(3)汽车刹车时的制动力多大?再次起动时的牵引力又是多少?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拉力大小减为F/3,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g取10m/s2)8、长L=0.5 m的轻杆,其一端连接着一个零件A,A的质量m=1kg. 现让A在竖直平面内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通过最高点时,求下列两种情况下A对杆的作用力:(1) A的速率为2m/s;(2) A的速率为3m/s.(g=10 m/s2)9、如图所示,半径=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8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经过最高点B最后小球落在C点。
绝密★启用前 2019年3月4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2-追寻守恒量——能量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多选题 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量的概念是牛顿最早提出来的 B .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不变 C .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表明了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某个量是守恒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关于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势能只是由相互作用的物体自身所决定的 B .势能是标量,不可能有正、负值 C .势能具有相对性,所以其大小是相对的 D .相互作用的物体因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且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的是 A .游乐园中的海盗船,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那么船在自由摆动过程中的运动 B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将一小球竖直上抛,小球从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过程的运动 C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的固定斜面上滑而达到一定的高度 D .自行车从斜坡顶端由静止驶下二、单选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力”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②“能量”这个最抽象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概念③“力”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④“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小球从斜面A上离斜面底端为h高处滚下斜面,通过最低点后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小球最后会在斜面B上某点速度变为零,这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仍为h.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离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②小球在A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③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离斜面底端的高度越来越小④小球在B斜面上运动时,动能越来越小,势能越来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与势能之和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C.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D.动能与势能之和一直减少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1.BC【解析】【详解】A、能量的概念是焦耳最早提出的,A错误;B、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会从一个物体上传到另一个物体上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外一部分,总和保持不变,B正确;CD、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表明了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某个量是守恒的,C正确,D错误;2.CD【解析】【详解】AD、相互作用的物体因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为标量,A错误,D正确;BC、由于势能的定义知,物体的位置不同,参考的位置不同,其大小就会不同,有正负之分,B错误,C正确。
每日试题及答案1.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题目: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答案:太阳能、风能、水能。
3. 题目: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4. 题目:解释什么是酸雨。
答案: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
5. 题目:请列举人体免疫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
答案:防御病原体入侵、清除体内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处理突变细胞。
6. 题目:简述什么是相对论。
答案: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理论,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主要研究在不同速度和引力场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7.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
答案: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生物技术,通过特定的工具(如CRISPR-Cas9)精确地修改生物体的基因序列。
8. 题目:列举至少两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甲烷。
9. 题目: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10. 题目:解释什么是量子力学。
答案: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行为的物理理论,其核心概念包括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
11. 题目:请列举人体三大营养物质。
答案: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12. 题目:简述什么是克隆技术。
答案:克隆技术是指通过细胞核移植或无性繁殖等方法,复制生物体的基因组,从而产生遗传上相同的后代。
13. 题目: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14. 题目:请列举人体五大生命体征。
答案: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
15. 题目:简述什么是人工智能。
答案: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旨在创建能够执行人类智能活动的机器或软件系统,如学习、推理、感知、语言理解和问题解决。
周末培优水平固定的大环中经过恒定的强电流I,从上向下看为逆时针方向,如图1所示,有一小铜环,从上向下穿过大圆环,且保持环面与大环平行且共轴,下落过程中小环中产生感觉电流的过程是A.只有小环在凑近大环的过程中B.只有小环在远离大环的过程中C.只有小环在经过大环的过程中D.小环下落的整个过程【参照答案】D以下列图,关于奥斯特实验的意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发现电流的热效应,进而揭穿电流做功的实质B.指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为后辈进而发明电动机确定基础C.发现电磁感觉现象,为后辈进而发明发电机确定基础D.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进而把磁现象和电现象联系起来如图为“研究感觉电流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以下操作中不能够产生感觉电流的是A.开关S闭合刹时B.开关S断开刹时C.开关S闭合后,变阻器滑片P搬动D.开关S闭合后,变阻器滑片P不搬动以下列图,导线框abcd在圆滑且无量长导轨上向右运动,abcd与导轨接触优异,G1与G 2是两只矫捷电流计,则关于G1、G2指针的偏转,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G1偏转B.只有G2偏转C.G1与G2都会偏转D.G1与G2都不会偏转有关电磁感觉现象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感觉电流的磁场总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B.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用然能产生感觉电流C.闭合线圈整个放在磁场中必然能产生感觉电流D.感觉电流的磁场总是阻拦原来的磁通量的变化平面上的圆滑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圆滑导体棒ab、cd,两棒用细线系住,开始时匀强磁场的方向如图甲所示,而磁感觉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ab、cd间电流的相互作用则细线中张力A.由0到t0时间内细线中的张力逐渐减小B.由t0到t1时间内细线中张力增大C.由0到t0时间内两杆凑近,细线中的张力消失D.由t0到t1时间内两杆凑近,细线中的张力消失如图,两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L,左端与一电阻R相连;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觉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