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40.36 KB
- 文档页数:6
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的发生狭窄、阻塞等导致脑血流减少,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血压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全球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占总致死率的6.2%和总疾病负担的44%以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三种不同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病例的就诊信息和临床资料。
按照患者入院时的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
对血压参考值的选择是,按照欧洲高血压指南2013年版定义,将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 mmHg定义为高血压。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分别分析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并结合患者的预后状况,探讨不同血压变化规律对预后的影响。
3.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医院病案系统和门诊病历资料检索,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资料收集。
病例纳入的标准:年龄在30~80岁之间,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断标准,都是首次发作,体格检查完好,具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符合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等三种不同病因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障碍、重度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曾接受脑血管介入或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等干预。
研究数据根据不同血压变化规律进行分类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提高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同时,还将为临床指导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急性脑卒中后降压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作者:罗海龙俞万香李水彬张海萍凌维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21期[摘要]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的,也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
脑卒中急性期大多有程度不同的血压增高,近年来临床上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还不统一[14],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降压治疗与预后关系还存在诸多争议[5]。
笔者观察了78例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尽快药物干预治疗后对预后的影响。
并与同期未经干预的72例患者进行比较。
以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降压治疗与脑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血压调控1 资料1.1 研究对象 150倒均为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
1)入选条件①年龄30~80岁;②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6],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③在发病36内入院;④专人定时监测血压,收缩压入院时血压为>170 mm Hg;⑤未经过外科治疗;2)排除条件①有心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②入院时即有脑疝形成或中度以上昏迷者;③1年内有过脑卒中或既往有脑卒中并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者;④有严重的糖尿病。
治疗组(干预组)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30~79岁,平均63.2岁;脑出血38例,脑梗死40例。
对照组(未干预组)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32~80岁,平均64.5岁;脑出血32例,脑梗死40例。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方法①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
包括:防治脑水肿、脑保护、防治各种并发症、康复、对症、支持等治疗。
基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水平及降压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水平及降压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采取降压治疗,使其24小时以内收缩压下降在15%-20%,入院7天的时候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7天当中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给予对比。
结果:进入7天以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残疾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一定要采取合理降压治疗,对其早期神经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其致残、致死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水平;降压治疗;预后脑梗死一般指的是因为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缺少血液以及氧气坏死。
本文笔者就对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水平以及降低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一共有84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
当中,实验组男26例,女16例。
年龄在38-75岁,平均为53.4±4.7岁;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
年龄在40-76岁,平均为54.2±5.1岁。
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方法两组患者进入医院以后采取仰卧体位,5分钟以后对其动脉血压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充气间隔时间为30秒以上,连续测量三次,对三次的血压平均值进行测量,详细记录进入医院时候的血压。
进入医院以后24小时给予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48小时以后每隔4小时给予一次血压测量,72小时以后一直到一周以后,24小时保证测量三次血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篇一一、引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
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伴随高血压等并发症。
在S的治疗过程中,降压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
这些研究表明,合理的降压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降压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从而为脑组织提供更好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
此外,降压治疗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减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降压治疗的实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过度的降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加重脑组织损伤。
因此,医生需要在保证患者血压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方法及实施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降压治疗,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在实施降压治疗时,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患者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降压;其次,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防止出现并发症;最后,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预后及影响因素合理的降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通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部微循环等作用,为脑组织提供更好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从而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此外,降压治疗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减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
除了降压治疗外,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因素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血压、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摘要】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处理的正确与否等有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有明显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本文对1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糖耐量下降出现血糖升高的关系。
血压、血糖升高可作为老年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可视为预后不良的指征。
【关键词】老年出血性脑卒中血压和血糖预后关系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处理的正确与否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有明显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对192例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中的这种关系。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病人192例,其中男120例,女72例,年龄62-87岁,全部经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接诊后即观察血压的变化,12h内测定空腹血糖,并除外糖尿病,使用激素等可能引起血压、血糖升高的因素。
192例中,原有高血压病史150例(78.14%),无高血压病史6例(13.5%),高血压病史不明16例(8.3%)。
发病后血压高于160/95mmHg为血压升高组(原有高血压病人以血压上升高于其卒中前的15%为升高组),血糖标准以3.7-6.3mmol/L为正常值,高于6.8 mmol/L为血糖升高组。
1.2 临床表现分三组观察,第一组有意识障碍和神经局灶性体征者72例;第二组无意识障碍有神经局灶性体征者94例;第三组无意识障碍及神经局灶性体征者26例。
近期5周内疗效观察标准:痊愈:瘫痪肢体肌力恢复接近IV级,言语通畅,生活自理;好转:肌力恢复接近III级,言语欠清;未愈:肌力小于II级,生活不能自理或死亡。
2 结果192例中,血压升高134例,占70%,其中96例(71.65%)是在发病6h内开始升高,28例(20.91%)是在发病后6-12h内开始升高,10例(7.35%)是在发病12h后开始升高,110例(57.32%)血压升高者在1周内血压下降至原水平。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发表时间:2010-09-30T10:20:25.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6期供稿作者:古丽尼沙·热合曼[导读] 如果卒中7-10天后血压仍高的患者,应进行系统抗高血压治疗。
古丽尼沙·热合曼(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库尔勒 843000)【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6-0312-02【关键词】脑卒中血压管理预后引起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心脏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长期吸烟、高通行半胱氨酸血症、饮酒、口服避孕药、气候等,其中高血压是最独立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因素。
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
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血压升高是卒中急性期患者常见并发症。
对缺血性脑卒中而言,高血压与脑水肿有关,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管理对预后的影响很大,对于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患者,由于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高血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还不明确。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被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确定为卒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观察性研究表明,约80%的患者在入院当天血压高于160/90mmHg,其中一般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升高的血压在入院10天内进行降压治疗情况下,分别下降10-20mmHg,卒中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于12小时内达高峰,以后1-4天内下降大低水平,7-14天基本保留在这一水平,急性脑卒中24小时内血压波动显著。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有多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史、神经内分泌系统(交感神经、糖皮质激素、盐皮质及激素)激活、心输出量增加及住院应急等,这些因素在不同脑卒中类型和亚型中起的作用不同,由于这些状态提供了可能的干预目标,故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改变的原因是有意义的。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谭燕现在广州市脑科医院内科)通信作者:刘鸣 论著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谭燕 刘鸣 王清芳 阳清伟 谈颂 吴波【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入院、发病24h内的脑卒中患者。
连续观察入院后10d血压,随访1个月和6个月时死亡、残疾和复发情况。
采用Log 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血压与预后关系。
结果 共纳入脑卒中患者592例。
血压与预后呈U型关系。
入院时血压在120/90mm H g左右、第1~7天每天的平均血压在140/90mm H g左右预后较好。
独立影响1个月死亡的血压因素是24h内血压下降程度,独立影响6个月死亡/残疾的是第3~7天每天的平均血压。
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独立影响预后,入院7d内血压处理应谨慎。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压; 预后B lood p re ssure and prognosis i n patien ts w ith acu te stroke TAN Yan,LIU M ing,WANG Q i ng fang, Y ANG Q ing w ei,TAN Song,W U B o D e p ar t m ent of N euro logy,W est Ch i na H osp it al,Sichuan U ni ver sit y, Chengdu610041,ChinaCorres p onding author:LIU M i ng【Abstract】 O bjective T o explore t he re lati onship be t w een b l ood pressure(BP)and prognos i s i n patients w ith acute stroke M e thods Consecutive acute stroke patients in t he ward o f D epart m ent of N euro logy,W est Ch i na H osp i ta,l S ichuan U n i versity w ere ana l yzed usi ng prospective array m ethod fro m M a rch2002to M arch2004 T he m ean BP w as consecutively reco rded from day1to day10of hospita li zati on D eath,disability(BI 60)and recurrence w ere fo llo w ed up at1and6months after t he ictus o f stroke L og i sti c reg ressi on m ode l was used to esti m ate t he relationsh i p bet ween BP and progno si s R esu lts 592pa ti ents w ere inc l uded A U shaped re lati onshi p w as found bet ween BP and prognosis Those who had a BP of120/90mm H g on ad m i ssi on,140/90mm H g on day1 7would hav e a bette r progno si s T he i ndependent BP re l a ted predicto r o f death at1 m ont h and death/disab ility at6 m ont h w as the decrease o f BP dur i ng the fi rst24hours and t he ave rage BP on day3 7respec tive l y Conclusions BP i n acute stage influcences i ndependently the prognos i s i n patien tsw ith acu te stroke,t hus the b l ood pressure shoul d be cauti ousl y handled duri ng the first7 day hop ita lization【K ey words】 Cerebrovascu lar acc i dent; B l ood pressure; Prognosis在脑卒中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持久、最强力但也是可以纠正的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
方法选取9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患者入院后3 d血压水平,并随访记录患者3、6个月死亡率、残疾率及复发率。
结果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将998例患者分为收缩压160 mm Hg组270例;随访3、6个月后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残疾率、复发率与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呈U型关系。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合理有效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可降低患者近远期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预后;U型关系;死亡率脑卒中严重危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给人们带来极大困扰,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缺血性脑卒中指患者脑部供血动脉狭窄或者闭塞,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卒中坏死,共分为四种类型,包括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1]。
该病发病率较高,占脑卒中85.00%左右,高血压为该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方案并无统一标准,且临床对于两者关系意见不统一,具有较高争议[2]。
本文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3]。
其中男598例,女400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1.3±4.3)岁,吸烟饮酒患者298例。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患者;②24 h内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③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 h,且进行研究时症状未消退;④患者急性发病,局部神经功能缺损。
排除标准:①排除非上述纳入标准患者;②排除准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③排除非血管性发病原因患者;④排除妊娠期或者可能妊娠妇女;⑤排除存在明显紧急降压指征患者;⑥排除伴有其他可能干扰研究疾病患者;⑦排除必须马上采取静脉注射肝素及溶栓治疗患者。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杜秀民;刘前;于春蕾【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08(017)010【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48例,其中脑梗死102例,脑出血46例;观察急性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并评估第30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者占86.50%,以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下血压随时间逐渐下降,第7日与第1日比较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86.00%的脑卒中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首测180mmHg≤SBP<220mmHg与SBP<180mmHg组,第30日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增高,但增高的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脑梗死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者占大多数;脑梗死急性期血压高低对近期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总页数】2页(P1404-1405)【作者】杜秀民;刘前;于春蕾【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26603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266033;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青岛,266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9【相关文献】1.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J], 杨翼;洪婷;袁霞;董万利2.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探讨 [J], 张燕平;李燕梅3.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血压管理 [J], 陈宇丹;胡文立;李淑娟;秦伟4.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干预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J], 韦旋5.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动态血压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J], 马赟英;关兰芳;陈欣;尹少华;李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血压、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发表时间:2009-07-08T18:08:34.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5月第6卷第14期供稿作者:杨晖裘国刚[导读]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处理的正确与否等。
老年出血性脑卒中血压、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杨晖 (新疆和丰县一八四团医院 834409)裘国刚 (新疆农十师北屯医院 836000)【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024-02【摘要】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处理的正确与否等有关。
近年来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有明显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本文对1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急剧升高,老年人糖耐量下降出现血糖升高的关系。
血压、血糖升高可作为老年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可视为预后不良的指征。
【关键词】老年出血性脑卒中血压和血糖预后关系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处理的正确与否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有明显的血压和血糖的变化,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对192例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中的这种关系。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老年出血性脑卒中的住院病人192例,其中男120例,女72例,年龄62-87岁,全部经头颅CT或头颅MRI确诊,接诊后即观察血压的变化,12h内测定空腹血糖,并除外糖尿病,使用激素等可能引起血压、血糖升高的因素。
192例中,原有高血压病史150例(78.14%),无高血压病史6例(13.5%),高血压病史不明16例(8.3%)。
发病后血压高于160/95mmHg为血压升高组(原有高血压病人以血压上升高于其卒中前的15%为升高组),血糖标准以3.7-6.3mmol/L为正常值,高于6.8 mmol/L为血糖升高组。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影响研究张兰【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7例,依据急性期平均动脉压水平将其分为3组,3个月后评价患者预后。
结果 B 组患者预后良好者(评分0~2分)构成比优于 A 组和 C 组(P <0.05),其中 A组和 C 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水平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其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患者预后。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an arterial pressure level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07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level,and the prognosis was evaluat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had good prognosis(score 0 to 2)which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C(P < 0.05),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 group and C group patients(P > 0.05). Conclusion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in the acute stage of ischemic stroke is helpful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32【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平均动脉压;预后【作者】张兰【作者单位】471012 洛阳石化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ean arterial pressure level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107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level,and the prognosis was evaluated after 3 months.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had good prognosis(score 0 to 2)which was bett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C(P < 0.05),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 group and C group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in the acute stage of ischemic stroke is helpful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Mean arterial pressure,Prognosis高血压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血压水平可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临床分析宋杨;费可欣;王英;吴思远【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作用临床观察.方法方便选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将150例患者等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对比组,各50例,研究1组急性期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研究2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对比组不实施血压控制,对3组患者脑卒中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3组患者近期预后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3、7、14 d后研究1组、研究2组脑卒中评分分别为(8.52±2.39)分、(6.64±2.27)分、(6.26±3.10)分、vs(8.26±2.18)分、(6.33±2.15)分、(6.22±2.89)分,明显低于对比组3、7、14 d 脑卒中评分(9.25±3.53)分、(8.31±3.25)分、(7.96±3.2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2组近期临床有效率高达92.00%,研究1组和对比组近期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64.00%,研究1组和研究2组近期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2,P=0.0001),但研究1组和研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26,P=0.4369).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尽早恢复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9(038)011【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近期预后;改善作用【作者】宋杨;费可欣;王英;吴思远【作者单位】大庆龙南医院急诊病房,黑龙江大庆 163453;大庆龙南医院急诊病房,黑龙江大庆 163453;大庆龙南医院急诊病房,黑龙江大庆 163453;大庆油田总医院住院手术室,黑龙江大庆 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一种,对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当前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