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LCO水质监测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96.50 KB
- 文档页数:48
水质内部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水质内部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水质管理的理解,增强水质监测和处理技能,提高水质管理的专业水平,保障水质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水质监测技术、水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应对水质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增强员工对水质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训对象水质内部培训面向所有水质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包括水质监测、水质处理、水质维护等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水质基础知识a. 水质概念及水质工作的重要性b. 水质的成分及分类c. 水质监测技术d. 水质管理法规与标准2. 水质监测技术a. 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b. 水质监测常用方法及步骤c. 水质异常情况的识别与处理3. 水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a. 水质数据采集与记录b. 水质数据的分析与解读c. 水质数据的报告与呈现4. 水质处理技术a. 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b. 污水处理技术c. 饮用水处理技术5. 应对突发水质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a. 突发水质事件的种类与特点b. 突发水质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实施步骤c. 突发水质事件后的处置与整改四、培训方法为了使员工能够更好地掌握水质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1. 知识讲解通过专业的讲师,对水质基础知识、监测技术、数据处理、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
2. 实践操作安排实际操作课程,让员工亲自操作水质监测仪器,进行水质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增强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水质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员工能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4. 角色扮演设计水质监测和处理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员工在游戏中体验水质管理的紧急情况,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培训计划水质内部培训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将安排不同内容的课程:1. 第一阶段:水质基础知识培训时间:2天内容:水质概念及重要性、水质成分及分类、水质监测技术、水质管理法规与标准等。
2. 第二阶段:水质监测技术培训时间:3天内容: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水质监测方法与步骤、水质异常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等。
金桥数众云项目纳尔科培训资料—水处理章节1:设备清单章节2:加药设备流程及原理2.1加药设备流程图2.2加药设备原理水质监测及加药监测控制器3D TRASAR 用于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通用水质参数,主要是pH、ORP(氧化还原电位)、Conductivity(电导率)、Corrosion(腐蚀)这些水质参数的在线监测,另外NALCO 独特的荧光检测技术TRASAR 是这套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荧光剂已经结合在水处理药剂中,通过检测循环冷却水中的荧光剂来检测所投加的药剂的浓度。
控制器不光可以检测这些参数,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检测的参数结合相应的药剂处理方案,用预设的程序来控制相应的一些水处理药剂的投加,如控制加酸、缓蚀阻垢剂、杀菌剂等。
章节3:现场巡检内容章节4:控制面板图标说明在显示屏上显示图标,其代表的特定含义主要条列如下:上方屏幕有许多代表特定功能图标.具体图标代表特定含义可见如下:•继电期在自动模式下“开” (没显示符号表明在自动模式下“关”) •继电期在手动模式下“关”•继电期在手动模式下“开”•继电期在安全模式下“关”•继电期在安全模式下“开”•移动下一个/之前界面(使用箭头)•翻滚选择(使用箭头)•一个或更多报警(按Alarms键查看)•电话连接显示(连进或拨出)•没流量(延时报警,具体时间可设置)•联锁信号断开(即时报警,无延时功能)章节5: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方案1.问题:由于药剂带有腐蚀性,虽然采用的是耐腐蚀的PVC管材,但是有可能在管接处或药剂软管上发生泄露。
应对方案:关闭设备电源以及设备进出水阀门,通知纳尔科现场服务人员前来维修。
2.问题:在巡检中发现系统有水流,但是加药设备流量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从而导致系统处于不加药状态。
应对方案:关闭设备电源以及设备进出水阀门,通知纳尔科现场服务人员前来维修。
3.问题:由于杀菌剂为碱性,如果流速过低或者水体中硬度突然升高,有可能出现杀菌剂加药口堵塞现场,造成加药泵空打。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是针对水质监测人员的专业培训,旨在提高其水质检测能力。
2. 课件内容包括水质检测方法、仪器操作、实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 培训课件的设计需考虑学员的实际水质检测工作需求,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4. 课件制作过程中应注重图文结合,生动形象地呈现水质检测方法和过程。
5. 检验方法培训课件的制作需遵循相关教育教学规范,确保培训效果。
6. 课件应包括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对应的实际案例分析。
7. 在培训课件中,应重点介绍各种水质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限值。
8. 涉及仪器操作的内容应以清晰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为主,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
9. 培训课件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员的基础知识水平,因材施教,灵活授课。
10. 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际操作环节的训练。
11. 通过课件培训,学员应了解水质检测的关键步骤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12. 课件内容应关注于隐蔽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员提高水质监测的全面性。
13. 培训课件应包括水样采集、保存和运输的相关规范,以及对应的实践案例。
14. 课件内容还应包括水质检测报告的编制方法和标准要求。
15. 检验方法培训课件设计应注重案例分析,让学员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检测方法的应用。
16. 课件中的示范操作视频和动画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检测方法和操作细节。
17. 课件的布局和配色要简洁大方,易于阅读和理解。
18. 在培训课件中应强调水质检测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
19. 培训课件的评估部分应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20. 课件设计应贯穿“理论 + 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促进学员的知识转化和运用能力。
21. 课件的制作应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注重内容的易懂易学。
2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培训课件应重视学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动环节的设置。
23. 课件的复习与总结环节应突出重点,强化学员的记忆和理解。
水质监测知识培训
简介
水质监测是确保水源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培训文档将向您
介绍水质监测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水质监测
并提高水质监测的技能。
水质监测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基础资源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控制水质问题,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水质监测的基本原则
- 全面性:监测涵盖不同水源、地区和时间段,确保监测结果
的代表性。
- 及时性:监测应该定期进行,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
- 准确性:监测方法应科学可靠,确保结果准确可信。
- 一致性:监测过程和数据分析应符合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水质监测的常用方法
- 采样: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按照规范的方法采集水样。
- 检测: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水质参数测试,如pH、溶解氧、氨氮等。
- 数据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水质状况。
- 报告和沟通:将监测结果整理成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传达水质信息。
如何提高水质监测的技能
- 研究相关知识:了解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参与实践:亲自参与水质监测工作,熟悉操作流程和实际情况。
- 持续研究:关注最新的水质监测技术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 与其他专业人员交流:与水质监测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和研究资源。
总结
水质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水质监测的了解,并提高水质监测的技能,共同守护好我们的水环境。
水质检测标准培训内容有:
1.培训目标:提高水质检测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水
质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培训内容:包括水质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使
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学习相关的水质检测标准和法规,了解水质检测工作的要求和规范。
3.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培训。
线上培训可
以灵活安排时间,方便参与人员随时随地学习;线下培训则可以提供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同时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
4.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以了解
参与人员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总之,水质检测标准培训是提高水质检测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需要重视并积极参与。
水质监测项目技术培训计划一、培训项目概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水质监测成为了保障和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水质监测技术的提高对于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培训项目旨在提高水质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水质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满足社会对水质监测工作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1、水质监测技术基础知识(1)水质监测的意义和要求(2)水质监测技术原理(3)主要污染物的特性和检测方法(4)水质监测设备与仪器的使用和维护2、水质监测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1)常用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2)水质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3)水质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3、水质监测现场实操(1)水样采集技术和方法(2)水质监测仪器的现场操作(3)处理实际监测中的突发事件4、水质监测质量控制(1)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要求(2)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3)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的解读和应用5、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1)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2)环保法律法规对水质监测的要求(3)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三、培训对象本培训项目面向从事水质监测工作或者与水质监测相关行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环保部门人员、水务局工作人员、科研院校师生、环保企业从业人员等。
四、培训目标1、提高学员的水质监测技术水平,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进行水质监测工作;3、加强学员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其依法管理水质监测工作的能力;4、增强学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应变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项目将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现场实操、小组讨论等形式,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六、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项目预计于xx年x月x日在xxx地举行,共计x天。
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学员报名情况进行确定。
七、培训要求1、学员需具备一定的环保或水质监测工作经验,具备较好的基本科学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2、学员需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学习和反思,能够在培训期间和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3、学员需遵守培训纪律,服从培训安排,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任务8.1 水中铬的测定1.实训课时:32.实训内容及目的:(1)掌握测定水中铬的方法。
(2)了解水样预处理的方法。
3. 原理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
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再用本法测定。
4.仪器与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2)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试剂(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0.2%(m/V)氢氧化钠溶液。
(5)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7H20)8g,溶于100mL水中;称取氢氧化钠2.4g,溶于120mL 水中。
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6)4%(阴/y)高锰酸钾溶液。
(7)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pg六价铬。
(8)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bg六价铬。
使用当天配制。
(9)20%(m/y)尿素溶液。
(10)2%(刚/y)亚硝酸钠溶液。
(11)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N: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
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5.测定步骤(1)水样预处理①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②如果水样有色但不深,可进行色度校正。
即另取一份试样,加入除显色剂以外的各种试剂,以2mL丙酮代替显色剂,用此溶液为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的参比溶液。
③对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应加入氢氧化锌共沉淀剂并进行过滤处理。
④水样中存在次氯酸盐等氧化性物质时,干扰测定,可加入尿素和亚硝酸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