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护理QCC品管圈PPT 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率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14
健康管理25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中的效果评价赵盼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服药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
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解决问题能力、和谐程度、品管手法、积极性、凝聚力、愉悦感、沟通配合及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观察组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效果品管圈作为一种能够让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并且提高质量的组织机制。
目前,品管圈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医院重要的品质改善活动之一,能够对院内各单位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改善医院内部关系。
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使医院的品质和竞争力得以提升[1]。
口服给药作为临床常用给药方式之一,其具有多种优势,比如疗效确切、方便、安全等。
但由于神经内科所涉及的口服药品的种类繁多,并且老年患者居多,容易出现未按照医嘱时间服药或药物漏服情况。
故此,护士在发药过程中,应做到服药到口,能够消除用药中的安全隐患,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2~3]。
而为了能够使患者按时服药,维持疗效,本次研究选定以提高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初步的成效。
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口服药服药到口完成率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准确率的应用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准确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日常工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找出导致口服药服用差错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差错率明显降低。
结论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的准确率,促进患者健康。
标签:品管圈;口服药;准确率品管圈(Qcc)就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组成的小集团,选定质量改善的主题,以PDCA循环法作为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活动[1]。
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可以达到提高护理效率、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口服用药是一种最普遍的给药方式[2]。
口服药的正确服用与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加之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次数频繁,在用药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给药过程中处于第一线[3],如何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地服用药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科根据品管圈特点,于2014年5月~9月开展了以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准确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5月10日~19日在我科随机抽查住院患者服药人次200人为开展前组,2014年9月20日~29日随机抽查住院患者服药人次200人为开展后组,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口服药服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小组由9名护士组成,圈长由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护士长担任,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其余人员为圈员,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2名。
选定圈名“兰心圈”,根据头脑风暴法提出7个候选主题,按照“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选题原则,最终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服用准确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内科老年患者较多,常伴发各种疾病,口服药种类多,特殊性比较强,选定这个主题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效果,掌握药物相关知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为其提供全程、连续不断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