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八年级《科学》教学上册第4章电路探秘4.1电荷与电流课件3
- 格式:ppt
- 大小:13.00 MB
- 文档页数:67
八年级上第四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一、电荷及其相互间的作用物体内两种带电的粒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
以上现象为摩擦起电,物体所带的电荷叫做静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电流与电路电流:导体内部电荷产生定向运动,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
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带负电的电子定向移动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能量属性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导线:输送电能的通道;开关:控制电能的输送;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能量属性是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通路:电路连通,用电器和电源正常工作。
短路:电路中断,用电器和电源均不工作。
短路定义:电源或者用电器两极直接连在一起。
电源短路:导致电源烧坏,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开关短路:电源常通,开关的通断不起作用。
用电器短路:导致用电器不工作也不会损坏,可能导致电源或其它用电器的损坏。
三、电路图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1)整个电路只有一条主线,没有分支(2)各串联用电器同时工作、同时断电(3)若有某一用电器损害(断路)则全部电路布工作并联电路干路: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部分支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两头电路并联电路特点:(1)整个电路分干路和支路,有分支(2)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可以控制各支路用电器(3)某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某支路短路则全部支路都发生短路八年级上第四章电路探秘第2节电流的测量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方向:正电荷移动到方向;电子或负电荷移动的反方向。
电流强度:衡量电流大小的物理量,单位:安培(A)1A=103mA电流的测量:使用电流表测量。
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知识点1 摩擦起电1.电荷(1)定义:摩擦过的物体有了__吸引__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种类: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__正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__负__电荷。
2.摩擦起电与静电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__转移__到另一个物体上,__得到__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__负__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__正__电。
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__静电__。
说明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实验探究两个带静电的物体的相互作用:①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2个泡沫塑料小球,2个小球相互靠拢,如图甲所示。
②用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同时接触2个泡沫塑料小球,2个小球相互远离,如图乙所示。
③用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同时接触2个泡沫塑料小球,2个小球相互远离,如图丙所示。
(2)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__排斥__,异种电荷相互__吸引__。
知识点2 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源:像发电机、电池一样能提供__电能__的装置。
接入电路的电源,能使导体内部的电荷产生__定向运动__,形成持续不断的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__正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称为电流方向,从电源的__正极__流向负极__。
(3)电子运动方向: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
因此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__相反__。
说明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没有接入电路时,它们做杂乱无章的运动,不会形成电流,只有在接入电路时,这些自由电荷才会按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
2.电路(1)概念: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2)组成:从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这几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4.1 电荷与电流(课时3)一、填空题1._________电路和 _________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家里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等用电器是以_________方式连接的.2.两个灯泡逐个顺次_________在一起,然后再接在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叫做_________;两个灯泡的两端_________地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叫做_________.在并联电路中,只有_________电流通过的电路为支路,而所有电流都会通过的那部分电路为__________.3.马路两旁的路灯,其中一盏灯坏了不亮,其他路灯仍亮,说明马路上所有路灯是_________联的;节日里许多的彩灯连在一起,其中一盏坏了,则全部不亮,说明这些彩灯是_________联的.二、选择题4.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物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接法( )A.甲是串联B.乙是串联C.都是串联D.都是并联5.如图所示是小亮设计的一个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当开关S闭合时( )A.只有灯L1亮B.只有灯L2亮C.灯L1、L2都不亮D.灯L1、L2都亮6.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道路旁的一排排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因此它们是串联的.B.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照明灯的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C.由于某一盏灯短路使保险丝熔断时,其他所有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因此保险丝是接在干路上的D.楼道中的声控灯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因此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7.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8.如图所示是某取暖器的工作电路图,为了安全起见,取暖器一般都要安装一个跌倒开关S,使取暖器倾倒时整个电路断开,则跌倒开关S应安装在( )A.a处B.b处C.c处D.d处9.某学校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亮,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三、综合题10.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转向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11.小满暑假坐火车去北京,在火车上发现车厢后面有两个厕所,只有当两个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指示灯才会发光,指示牌才会显示“厕所有人”的字样,提醒顾客两个厕所内都有人,请你把图中各元件符号连接成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电路图.12.如图所示为电吹风机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发热,电动机启动后可送热风,也可送冷风.选择开关在图示位置是送_________风,此时电动机和电热丝是联的.13.如图所示,若要使A灯亮而B灯不亮,应将开关_________闭合;若使B灯亮而A 灯不亮,应将开关_________闭合;如果开关S2、S3闭合,S1断开,那么A灯_________、B 灯 _________.14.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15.电冰箱内有照明灯,控制它的开关在打开冰箱门时闭合,使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此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灯不发光.我们不妨把这种开关叫“门控开关”,用“”表示.电冰箱背面有一个电动压缩机,当冰箱内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便启动,而内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停止工作.因而我们可认为压缩机是由一个温控开关(用“”表示)自动控制的.(1)观察电冰箱的照明灯和压缩机的工作情况,看看它们工作时是相互影响还是相互独立的?想一想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试着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参考答案1.串联并联并联2.串接串联并列并联部分干路3.并串4.A 解析:图甲利用电流流向法分析可知,电流依次流经两只灯泡,再过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只有一条路径,故属于串联电路;图乙中两只灯泡是并列连接的,电流有两条路径,开关连接在干路中,故属于并联电路.5.D6.BCD 解析:道路两旁的路灯都是并联的.7.C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中只闭合S2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要求;B项中只闭合S1时灭蚊网不能通电,不符合要求;C项符合要求;D项中只闭合S1时,灯泡亮,灭蚊网不起作用,不符合要求.8.A 解析:为了防止短路现象,在取暖器倾倒时,切断电路,故跌倒开关应位于干路上,即图中口处.9.A 解析:因为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指示灯才会发光,所以两个开关是串联的.10.并联开关解析: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司机拨动这根横杆,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转向杆起到了开关的作用.11.如图所示解析:只有当两个厕所的门都关上时,车厢指示灯才会发光,说明两个门(开关)同时控制电路,只有都关闭才会形成闭合的回路,因此两门(开关)应串联.12.热并解析:电吹风送热风必须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13.S1、S3 S1、S2不亮不亮14.如图所示15.(1)电冰箱的照明灯和压缩机工作时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2)如图所示。
科学八年级上册作业精品课件第4章第1节电荷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科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电荷与电场”。
具体内容包括电荷基本概念、电荷间相互作用、电场定义及电场强度。
我们还将探讨静电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荷基本概念,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 使学生理解电场定义,解电场强度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荷基本概念、电荷间相互作用、电场定义及电场强度。
难点:电场强度计算及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演示器、静电发生器、电场线模型。
2. 学具:电荷实验盒、导线、电池、小灯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电荷演示器展示电荷间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电荷间作用规律。
2. 例题讲解:讲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结合静电现象解释电荷应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电荷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4. 讲解电场定义及电场强度,通过电场线模型展示电场分布。
5. 结合实际例子,讲解电场强度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电荷产生电场强度,并分析其合理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电荷与电场2. 板书内容:(1)电荷基本概念(2)电荷间相互作用(3)电场定义(4)电场强度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荷有哪些基本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什?(2)什是电场?电场强度计算公式是什?(3)给定一个电荷,计算其产生电场强度,并分析其合理性。
2. 答案:(1)电荷有正负两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里物质,电场强度E= F/q,其中F 为电场力,q为电荷量。
(3)根据给定电荷电量、距离等因素,计算电场强度,并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荷与电场概念有深入理解,但部分学生在电场强度计算方面仍存在困难,需加强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