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电路图教案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66.01 KB
- 文档页数:8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验方法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2)能从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会用电表探测电路的规律,掌握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从小彩灯连接方式初步体会“黑箱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2)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电路的连接;各量关系的判断。
【难点】电路连接的计算。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54~155页,完成下列填空。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I=I1=I2=…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U=U1+U2+…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R=R1+R2+…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几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都大。
【教师点拨】1.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或电阻)的电流一定相同,但各用电器(或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等。
2.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电阻阻值成正比。
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跟进训练】1.在一个电路中安装了两盏电灯、一个开关、一个电源,闭合开关两盏电灯能正常发光。
要用探究方法来判断这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讨论,四个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哪个观点可以推断这两盏电灯肯定是串联的( D) A.开关能同时控制这两盏灯的亮与灭B.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的电流,发现电流不相等C.用电压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发现它们的电压相等D.用电压表分别测出这两盏灯都发光时两端的电压,发现它们的电压不相等2.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灯泡,甲标有“15V 1.0A ”字样,乙标有“10V0.5A ”字样。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节电路图》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难点: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路演示板、各种类型电池、自制短路演示板.五、学具准备:干电池1节、开关1个、小灯泡1个、小电动机、导线若干、课堂探究单.六、教学过程:案件链接:20__年6月10日,广东汕头发生一起特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28人受伤,损失惨重.外界盛传这起火灾是人为故意纵火引起的.国家安监部门经反复勘查分析,发现真正元凶却是—电!!!19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从此,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电气时代.电灯以及其他各类用电器的使用,极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电是我们的好朋友.那电怎么会变成纵火元凶了呢?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电路探秘之旅吧,在这里你会得到答案!第四章电路探秘第一节电路图出示:黑盒子提问:大家看到小灯泡在发光.说明它在工作.生活中象灯泡一样利用电能来工作的装置叫用电器.提问:这是一个能控制灯泡发光的黑盒子.小灯泡为什么能交替亮暗呢?黑盒子里面到底有什么?你有什么假设?什么证据可证明你的假设?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并完成探究卡第一题.讲述:很多同学猜想里面有电池、电线、开关等.这些装置分别有什么作用呢?链接:各种电池能提供电能.还有一类也有个功能——发电机.它们称电源.导线的功能是输送电能.开关有两个状态,断开和闭合,并和生活用语相区别.讲述: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说明平时对生活细节都非常关注.那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果然是这些装置.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就形成了电流.该怎么命名这条途径呢?火车走铁路,汽车爬公路、轮船行水路,那电呢?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动手做:请同学们利用给你的器材连接一个类似的可调控的电路.关注:电路中各装置等都可以千变万化,但组成结构不变.创设情境二——刚上课时,我们链接了汕头“6·1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案件.据幸存者说,当时宾馆里电灯突然熄灭了,不久从金陵包厢开始,火势不断蔓延……火灾在电灯熄灭后不久发生,让人们不禁猜想,是不是因为电路断开而产生很大能量所致呢?我们有必要再进一步进行探究.探究二:你能有几种方法使这只灯泡熄灭?边利用演示板边分析演示:开关闭合,灯亮分析:此时说明有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通过开关、灯泡回到电源负极.像这样电流走过的路径就是电路.此时电路是接通的,称为通路,又叫闭合电路.有电流通过电路.最简单的熄灭方法大家都是知道的,打开开关就可以了.你有更多方法吗?你有更多方法吗?方法:开关打开,接头松脱,接触不良,用电器坏了(灯丝断了),导线断了等等交流与评价:你觉得上述方法中哪些方法属于同一类型?哪些方法可能会带来破坏甚至很大的危害?分析:电路不通,某处断开,即为断路(开路).无电流教师:有人在接电路时,忘记了接用电器,或者是灯泡两端碰线.将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实验:把一根导线直接接在电源两极,看到什么现象?(灯不亮了),灯不亮了是不是开路现象?(不是)用手接触导线,有什么感觉?(导线发热)再把导线移走,看到什么现象?(灯又亮了).归纳板书:短路:电流没有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构成通路.演示:自制短路实验.(着火)强调:短路后电流直接从电源正极回到负极,导体发热耗电量很大可能损坏电源,还可能引起火灾,所以连接电路时必须防止电源短路.用电安全很重要,电源短路大家后千万不要轻易尝试.说明:这种情况具有隐蔽性,经常会发生,必须小心.6.10特大火灾就是因为二层南区金陵包厢顶端发生电源短路造成的.创设情境三——案件分析:火灾后的宾馆大厦重新修理,需要重新安装电路系统.电工设计了一张大厦的电路图纸来施工(左下图显示了其中某一部分). 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吗?画这样的图有什么好处?1、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优点:简单、通用.实物图虽然比较直观,但画起来太复杂、有些复杂的电路图根本无法表示.介绍:元件符号学生活动:记忆2分钟学生活动:画出常见的元件符号和桌子上的电路图.投影: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并相互评价一般从电源正极开始画顺序与实物图相同;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电路图画成矩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使图形美观.归纳: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记忆:分布均匀,安排适当.横平竖直,棱角分明同学们已经使一个灯泡发光了,也会画电路图了,接下来可不可以使两个灯泡在同一电路中同时发光、同时熄灭?边展示实物边解释:象__小组这样将用电器小灯泡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师:展示相应电路图(投影)纠错(投影)正确的电路图.师:还有没有其他连接方法?(实物投影)师介绍:一个灯泡发光后,在灯泡两端引出两条导线连上另一只灯泡,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同时发光;打开开关后,两灯泡同时熄灭.符合探究要求.师小结:边展示实物边解释:象____小组这样将用电器(小灯泡)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师:展示相应电路图(投影)纠错(投影)正确的电路图.师小结:(投影)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用电器的连接点叫分支点.从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两个分支点之间的电路叫支路.并联电路:一条干路两条或两条以上支路四人小组交流分支点、干路、支路,并在书P131图4-11中找出来.师问:你家里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机动)小结(投影)通过一节课的探索,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总结交流:1、这堂课我学习了……2、这堂课我学会了……3、开始时我认为……,现在我认为……4、我还想研究……课外作业:综合应用:探究电筒的结构并画出电路图观察手电筒的内部结构,说出手电筒电路各部分的名称?你能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吗?手电筒的金属外壳和尾部的弹簧起着的作用,外壳上的按钮起着的作用,干电池是,小灯泡是 .投影:小结提示语提醒:请您节约用电!安全用电!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姓名合作者姓名探究一:黑盒子里面有什么?你的猜想是探究二:你能有几种方法使这只灯泡熄灭?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怎么画电路图?1、完成下表3、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方式不限,但要根据所接电路画出相应电路图。
第四章第1节电路图
认知目标:①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②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③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电源短路现象,知道短路的危害,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重点:①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
②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难点:①电源短路的概念
②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教学准备:四人一组,电池,电池盒,小灯泡二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任务单,自制课件。
第三节电路图[课前预习]1电路图的元件有哪些,你能用符号表示它们吗?2.你知道什么是电路图吗,尝试作出P117的电路图。
[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
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4、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
5、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一般方法。
特别对学生进行猜想和设计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状态和连接。
2、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难点:1、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教学安排]2课时[教具]学生器材:每组电池三节,小灯泡二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城市夜景欣赏:俗话说“江南美景”,而江南城市夜景更是光彩夺目,哪位同学知道这些美丽的夜景都离不开什么的衬托?生:灯光,电教师设问:你可知道这些灯光是如何产生的?生:电路引入:今天就让我们进行一次电路探秘吧。
二、新课教学1、电路的组成探究一: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每个小组桌上都放着电池三节,小灯泡二个,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设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呢?器材已经放在你们桌上了, 利用桌上的器材让一盏灯亮起来,比一比,哪几个小组更棒?学生探究:四人一组,干电池和小灯泡,导线,开关。
师:(学生基本完成后)已完成任务的小组请举手。
生讨论: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选择一个小组上台)师:你们组认为各元件的作用是什么?...生归纳:电源:能够持续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实物展示)。
如电池,发电机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
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导线:把上述器件连接起来。
师:有没有小组能给电路下个定义?生: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有无的。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电路图》是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知识的基础。
学生只有完成对基本电路的构建,才能从电流,电阻,电压这三个物理量进一步研究电路。
并找出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欧姆定律。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对电路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内容主要分为电路和电路图两部分。
重在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体现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如简单电路的构建,开关的作用,电路的连接,电池的短路,画电路图,电筒的电路图等都充分体现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是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的开始,电路对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相对比较陌生。
但是生活生产科技中到处都与电有关,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所以在教学中力图从生活出发,尽量做到生活化和实践性,让学生从实验室最简单的电路元件开始体会电路。
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又好表现,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设计了较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科学学科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电路的连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尝试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设计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生产、科技中电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电的广泛性。
体会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第一节电路图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教材主要讲述了电路的组成,电路元件的符号及电路图的基本画法,本节课在整章内容中起到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电路图的正确画法的技能。
2.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可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法加以引导,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掌握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了解电路的概念,能说出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会根据实物画出电路元件及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观察,实物的展示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电路图的正确画法,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培养科学是美的教育观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电路的组成2.画电路元件符号及电路图难点:画电路元件符号及电路图四.教学方法1.教法选择:通过实物展示,实验观察,问题讨论,获得新知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2.学法指导: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掌握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五.教学准备导线,电池,电池组,灯泡,开关,手电筒,电池表,多媒体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主要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秦山核电站实物展示:手电筒,电子表设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家里的电灯,工厂里的机器用电,手电筒,电子表的电从哪里来的?怎么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带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表情激动开始思考回答问题(核电站电池)设疑激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讲授新课板书:第1节电路图活动一:请两位学生将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连接成图4-3所示的电路图(书本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其他学生开始仔细观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推理能力P116)(注:在连接电路图时可边连接边提醒学生连接电路的注意点,)连接好之后讲述+板书:电源:像电池一样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这里可以用实物展示)设问:怎样才能使小灯泡发光?演示:闭合开关讲述: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这样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板书:闭合电路设问:那又怎样才能使小灯泡不发光呢?演示:断开开关讲述:当开关断开时,闭合开关断开开关由学生亲身感受,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电路中不再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断路,板书:断路活动二:用导线将一节1号干电池正负极连接起来(图见书本P116 4-8)选三位学生上来用手触摸导线,叫他们回答有什么感觉?讲述:如果我们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叫做电源短路。
第1节电路图目标提示第1节电路图目标提示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
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一个简单电路图。
4.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
要点指津1.电路及电路图。
(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2)元件符号是规定的统一符号,电路图是用统一规定的元件符号来代表各种元件画出的电路连接图。
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三点:①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连接线要横平竖直;③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
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基本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电灯发亮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电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导线:连接各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3.通路、开路和短路。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即电路处处是连通着的,电路中有电流。
(2)开路:又叫断路,即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某一处或几处是断开的,电路中没有电流。
(3)短路:短路分局部短路和整体短路。
用导线(或开关)将某用电器或某一支路连接起来叫局部短路。
用导线将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的情况称为整体短路,通常我们讲的短路是指整体短路。
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所以是不允许的。
为了避免短路,我们在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合上开关。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及其特点。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其特点是: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各元件互相牵连,通则都通,断则都断,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其特点是: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教案:初中物理——电路图基础知识讲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电路的概念、组成及作用;2. 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利用电路图符号,培养学生绘制电路图的能力;3. 分析实际电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的科学精神;3.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及组成2.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电路的概念、组成及作用;2.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难点:1.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和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路的概念及组成:介绍电路的定义、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电路图的符号、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4. 实验演示:进行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5. 练习绘制电路图:让学生根据实际电路,绘制电路图,巩固所学知识。
6. 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7.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简单的家庭电路图;2.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说明其特点及应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概念和组成,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课题:4.7电路分析应用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方法得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2、能从电路的基本原理出发,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会用电表探测电路的规律,掌握实验技能。
4、从小彩灯连接方式初步体会“黑箱方法”。
重点难点:1、电路连接的计算2、电路的连接;各量关系的判断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圣诞节来到的时候,挂满电灯的圣诞树,你知道这些灯的特点吗?问题1:在教室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问题2:家里的电源线进来后,给多盏灯和多个插座同时供电。
它们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的?(串联和并联)[过渡]在第一节中,我们已学过两盏灯的两种基本电路连接——串联和并联。
下面我们来研究它们的特点。
现象:(1)闭合开关:灯L1 ,灯L2 ;断开开关,灯L1 ,灯L2 。
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或。
(2)闭合开关,灯L1、L2同时,拿掉其中一只灯,发生的现象是。
串联电路中只有条电流的通路,电路上灯的亮灭相互。
实验二:电流表分别测出1、2、3处的电流大小。
现象:可以得出I1、I2、I3的关系是。
特点1: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实验三:用电压表分别测1与2间、2与3间和1与3间的电压,即灯L1两端,灯L2两端。
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现象:可以得出U1、U2、U3的关系是。
特点2:②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I=I1=I2=……②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导体电压之和。
U=U1+U2+……③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R=R1+R2+……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欧姆 R2=5欧姆L1 L2猜想1:串联电路中电流流过亮的那只灯泡大,暗的那只灯泡小。
猜想2:电路中电压加在亮的那只灯泡上的大,暗的那只灯泡上的小。
4)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电压大二、并联电路地特点:①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科学初二上浙教版4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2,明白电路的差不多组成和每个部件的差不多作用。
3,明白电路连接中的三种情形:短路、通路、断路4,明白电路连接的两种差不多方式:串联、并联电路5,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路的差不多组成、明白得各元件的作用判定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难点: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三、教学用具导线、电池、开关灯泡数码相机、四、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30秒视频(香港夜色,东方明珠)师:讲述同学们由刚才的视频我们是不是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差不多专门难离开了电。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青年,我们对电又明白多少呢?生:专门少,或不明白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开始电学知识的旅程吧!2、活动一,(心想事成)打开百宝盒,里面有你想要的东西师:请同学们以最快速度让灯泡亮起来然后关掉。
(那个地点按学生两人一组分四类,其中有缺少电池的、有缺少导线、有缺少开关的、有缺少灯泡的)请学生提要求:并说明缘故,提问:一个完整电路需要什么?生:(电线,电池、电灯、开关,)师:就教室里的电路为例,分析如此能够更直观进行教学,同时通过更提问式(例如电路没有电池能够吗?)让学生区分电池与电源的区别,导线与电线的区别、、、。
小结:1、电路的组成: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不管多么复杂,也不管多么简单,差不多上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可不能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的作用:坚持电路中有连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动身,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操纵电路通、断3、过渡语:同学们科学是一面双纫剑没学好可会损害自己,电路科学更是如此,新闻:平阳县近年来因电路故障引起的火灾师:提问什么缘故造成,生:不行回答。
---------------------------------------------------------------最新资料推荐------------------------------------------------------八年级科学(上)《电路图》教学课件(课件+教案+学案+教学素材)浙教版--4.1讲学稿54.1 电路图(讲学稿)一学习目标 1.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2. 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3. 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二课前预习(一)电路的组成 1. 讲下面的元件名称和元件的基本作用连线:开关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源利用电能工作导线控制电路的通或断灯泡形成通电的路径 3. 结论:我们把_____,_____,_____用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二) 电路的状态 1.当开关___时,电路中会产生___,这样的电路叫_____; 2.当开关___时,或电路中某一处断开时,电路中就___(能/不能)产生电流,这样的电路叫_____; 3.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叫做_____;电源短路时由于电路中的____过大,会损坏电源,严重时会造成火灾。
(三)电路图1.电路的元件符号(课本P117)实物符号实物符号 2. 用____代替____表示电路的图称为电路图。
1 / 3三新课重点,难点学习(一)简单电路的组成 1 探究①: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元件让小灯泡亮起来?图4.12.根据你连接好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小结:画电路图的要求及步骤 1 )先画电源();从正极到负极,逐一画出电路元件 2 )电路图大体画呈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3 )有开关控制,要断开4 )一般电路元件一律不能画在拐角处 5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与实物图相对应。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组成 1 探究②:用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组成电路,你有几种连法?图4.2 图4.32.把你设计的实物图,改画成电路图3. 结论:把电路元件________图4.2 图4.3 3. 结论:把电路元件________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八年级科学《电路图》说课稿2020-04-17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手段以及教学程序这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内容的看法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部分连接电路的知识,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并不是完全陌生的,小学课本中是通过“如何让小灯泡发光”来激发学生对电的兴趣,而对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怎样画电路图、电路连接的注意点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没有涉及。
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就是电学的起始内容,是整章《电路探秘》知识的基础。
学生只有完成对基本电路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电路。
本节内容量很大,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学习认识电路并能画简单的电路图;学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二、学情分析我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所任教的民族中学八年(1)班的全体学生,从学习能力和态度上看,八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从小学简单的介绍“如何让电灯发光”到八年级的要求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怎样画电路图、电路连接的注意点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往往难以适用,个别学生可能会有畏惧心理。
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学过电路连接部分知识,学生也有过亲自动手连接电路的体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思维特征上看,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但分析能力比较和抽象能力薄弱。
从兴趣特点上看,八年级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而且在课堂上较为主动和活跃。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②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以及了解常见的电路符号。
③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路图和实物图之间的对应转换。
八年级科学上册《电路图》教案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2、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4、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
重点难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2、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和不同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学过程:【引入】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社会。
在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电在你的家中有哪些用途呢?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要用电?电从哪里来,你知道吗?--家庭和工厂用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过来的。
各种电池(认识各种电池:干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等)可供各种小电器用电。
一、电路【设问】电灯为什么会发光?怎样才能使电灯发光呢?【实验】图4-3小灯泡发光实验: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
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
【思考】通过观察实验,让同学思考一个正确的电路都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电路的组成: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通、断。
【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有无的。
2、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继续刚才实验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