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_第三课_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4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忆目标(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2、理解目标(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4)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运用目标(1)运用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作用(2)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根据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精神关系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观察从一般的经验层面上升到比较深刻的哲学层面,学会自觉运用哲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真正的哲学恰恰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使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求世界的本质分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应用】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及各种主观主义错误。
分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例词】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如生态失衡)\揠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成功某事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另一方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一种崭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 (2011·宿州模拟)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告诉我们()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 (原创)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于2010年9月6日上午在深圳隆重举行。
深圳市30年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年。
由此可见()A.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B. 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 真正的哲学是对哲学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 (原创)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这告诉我们()A. 哲学要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B. 哲学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C. 哲学要成为时代的精华,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D. 从现实出发进行哲学研究,就能使哲学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 (原创)随着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转变、创新、低碳”三个关键词的重新复出,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新价值的产生。
新价值不仅包含新的资本与技术,更是意味着新的人文科学与新的伦理哲学的崛起。
这表明()①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②任何哲学都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政治经济是哲学的基础,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 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并增添新的内涵,以新的理论观点、体系建构、表现方式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