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格式:pptx
- 大小:237.86 MB
- 文档页数:3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
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探宄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Array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导入(课前思考)(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2)哲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与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问: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物质?请举例说明。
生: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
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问: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