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2)
- 格式:ppt
- 大小:780.50 KB
- 文档页数:5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史l.病史摘要:秦××,女,16岁。
主诉:尿黄、头昏、乏力半月。
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色发黄如浓茶色,并感头昏、乏力,有时胸闷,但无心悸、发热、盗汗、咳嗽,无骨关节痛和腰背痛,无酱油色尿、皮肤瘙痒等。
无皮疹、皮肤淤点、淤斑,无鼻出血、牙龈出血。
大便黄、成形、无陶土样大便。
精神、睡眠和食欲可。
既往体健,无肝炎、关节炎等病史。
月经正常。
2.病史分析:(1)病史中有尿色发黄时,应考虑是黑疸的症状,需询问的诱因包括有无饮食、药物的影响,是否伴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的相关症状,如是否有贫血、消化道症状、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
(2)溶血性黄疸还要注意溶血的急慢性、血管内外溶血情况:是否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腰痛,尿色有无酱油色等。
还要重点询问溶血可能继发的各种疾病史:如造血系统肿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如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如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儿童病毒感染;如免疫性疾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胃肠系统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以及良性肿瘤:如卵巢皮样囊肿。
(3)贫血症状还应考虑有无失血过多等溶血以外的因素。
有无出血倾向,推则是否合并血小板减少情况。
(4)病史特点:①年轻女性,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
②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色发黄;③无骨关节及腰背痛,无酱油色尿、纳可、无皮肤瘙痒、无陶土样大便。
④有头昏、乏力、胸闷等贫血表现,无出血倾向、月经过多等失血过多表现。
体格检查1.结果:T 37.2℃,P100次/分,R 20次/分,Bp118/68mmHg。
发育正常,自主体位,精神萎靡,面色偏黄,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轻度黄染,无皮疹、淤斑、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轻度黄染,唇色淡红;胸骨无压痛,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关节无畸形。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二)试卷课程代码:0166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正常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为______,粒红比值为______。
2.血红蛋白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结合蛋白。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很多类型,常见的有______,______及淋巴结肿大型。
4.异基因骨髓移植为______基因型______两个体之间的移植。
5.血小板的表面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是( )A.POXB.NAPD.Fe染色C.PAS( ) 骨髓活检的优点?下列哪项不属于2....能保持骨髓结构A. 能显示骨髓细胞之间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B. C.能显示骨髓造血细胞的密度和百分比 D.比骨髓穿刺更能准确的反映疾病变化( ) 的是3.关于铁的代谢检查说法不正确...A.铁的来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内源性铁是机体铁的主要来源储存铁主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B. 血浆中的铁主要和转铁蛋白结合进行转运C. D.总铁结合力包括转运铁和储存铁( )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不正确4.的是...A.主要特征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功能受损 B.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 / 5C.急性再障多见于儿童,慢性再障多见于成人D.全血细胞减少5.下列哪项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描述是正确的( )A.见到病态造血就可诊断MDSB.出现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既可诊断MDS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D.RAEB-T型可作为早期白血病对待6.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见于儿童B.按白血病细胞形态分为L1-L3三型C.骨髓以原始和幼稚淋巴增生为主D.白血病细胞中较易找到Auer小体7.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分类的依据是( )A.白血病细胞的类型B.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C.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D.白血病细胞的数量8.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9.血液学的研究对象是( )A.外分泌液和内分泌液B.血清和组织细胞C.血液和造血组织D.人体各组织10.血液学检验属于下列哪个学科?( )A.病理学B.临床检验学C.医学免疫学D.医学微生物学11.细胞通过几次有丝分裂进行复制的过程是( )A.增殖B.分化C.成熟D.释放12.流式细胞仪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荧光灵敏度、前向角散射光灵敏度、分析速度和( )A.精确度B.分辨率C.可见度D.标准化2 / 513.同一个体进行骨髓移植是( )A.同基因骨髓移植B.异体移植D.自体骨髓移植C.异基因骨髓移植14.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 )99/L 10/L A.2.0×10B.1.5×99/L10/LC.1.0×10D.0.5×1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实验是检查哪个系统是否正常的筛检实验?( )A.共同凝血系统B.内源性凝血系统D.外源性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C.( ) 同卵双胞胎间进行的骨髓移植是16. B.A.同基因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 C.异基因骨髓移植D.异体移植17.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维生素B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 B.叶酸也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12D.C.DNA是细胞增殖的基本物质条件细胞发育胞浆落后于细胞核18.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最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A.各种化脓性感染B.流感D.再生障碍性贫血C.伤寒19.下列哪种凝血因子属于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A.因子XIIB.因子XID.IX因子VC.因子20.血友病甲是由于下列哪种因子缺陷导致的?( )A.凝血因子VIIIB.凝血因子IX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C.凝血因子XIvWF)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溶血性贫血总结有关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溶血过程的缓急和溶血的主要场所(血管内或血管外)。
①急性溶血常起病急骤,短期大量溶血可有明显的寒战,随后高热,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等。
患者面色苍白和明显黄疸,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更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细胞坏死和管腔阻塞,最终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
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三大特征。
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③在急性溶血过程中尚可突然发生急性骨髓功能衰竭,表现为网织红细胞极度减少、贫血急剧加重,称再生障碍性危象。
发生原理可能与感染、中毒有关,也可能由于抗体同时作用于成熟紅细胞及幼红细胞所致。
④先天性溶血常从幼年即有贫血、间断的黄疸、脾大、溶血危象、胆石,少数可有小腿溃疡、骨改变;家族史常有贫血、黄疸、脾大、脾切除等。
⑤后天性溶血常可查知病因,如感染、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相关诊断兼有红细胞过度破坏及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者,或有血红蛋白尿及其他血管内溶血者,即可考虑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但必须注意溶血性贫血患者如有肝损害,同时可伴发肝细胞黄疸,而有些病例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有时不易截然区分。
在一些情况下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常在不同程度上合并存在。
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一些不明原因,急性溶血可伴有骨髓功能严重衰竭,此时患者仅有红细胞过度破坏而无代偿增生现象。
上述各点必须在分析病例时综合考虑。
有关鉴别诊断急性溶血性贫血:①急性黄疸型肝炎:肝大、肝痛及消化道症状较显著,血清转氨酶升高,血清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尿中胆红素阳性,而无贫血,也无网织红细胞增高及血红蛋白尿。
②肌红蛋白尿:多由外伤致大量肌损伤引起,尿呈红色,但血浆颜色不变,分光光度计或电泳法检测可加以区别。
③急性失血:主要是大量内出血时需要鉴别。
常见于胃肠道、宫外孕出血。
贫血引起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每个女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贫血的情况,为什么会贫血?贫血怎么办?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引起贫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用!引起贫血的原因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指体内严重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而引起的贫血。
许多女性过分控制饮食,对肉类、鸡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连植物油也吃得少,长期以青菜、萝卜之类素食为伍,从而导致贫血。
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2、缺铁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
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①过多饮茶咖啡咖啡和茶饮用要适量,过犹不及。
咖啡中含有一种叫石碳酸的化合物,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尤其不宜饮茶,浓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还会形成难溶解的物质,使铁元素随粪便排出。
女人在经期更要避免饮用咖啡与茶。
②不吃含铁食物82.64%的人不常吃动物肝脏,70.19%的人不常吃海带、紫菜,65.85%的人不常吃香菇、黑木耳、菠菜、紫菜头、动物肝、动物血及山楂等这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不沾荤腥或仅吃水果很难保证摄入足够的铁。
虽然一些蔬菜中含有铁元素,但毕竟没有肉类多,同时,植物中含有的草酸、植酸、磷酸及大量的膳食纤维,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仅为肉类的十分之一。
平时多吃水果对保持无机盐确有益处,但水果中缺乏铁、钙等成分。
如果长期以蔬菜、水果当主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③不用铁锅喜用不粘锅或铝锅,不用铁锅,这也影响了铁的吸收。
平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摩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药学专业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总分:200.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50,分数:100.00)1. 氨基糖苷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
(分数: 2.00 )A. 肾毒性B.肝脏毒性C.变态反应D. 耳毒性√ 解析:解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
有来自链霉菌的链霉素、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类,还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耳毒性,主要是前庭神经和耳蜗听神经损伤。
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包括( ) 。
(分数:2.00 )A. 阿奇霉素B. 螺旋霉素C. 克拉霉素D. 林可霉素√ 解析:解析:时下沿用的大环内酯类有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
林可霉素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 下列给药方式可避免首关效应的是( ) 。
(分数: 2.00 )A. 口服B. 静脉注射C. 舌下含服√D. 肌内注射解析:解析:舌下给药吸收较迅速,吸收面积小,但血流丰富。
避免肝脏的首过消除,对某些药物特别有意义。
4. 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症状?( )(分数: 2.00 )A. 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B. 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C. 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D. 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解析:解析:毛果芸香碱是M胆碱受体激动剂,可以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对眼的药理作用主要是缩瞳,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包括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
5. 新斯的明在临床使用中不可用于( ) 。
(分数: 2.00 )A. 有机磷酸酯中毒√B. 肌松药过量中毒C. 阿托品中毒D. 手术后腹气胀解析:解析:新斯的明,作用机制是可逆地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是由于其不可逆地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ACh蓄积造成的。
两类药物作用类似,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症状。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溶血性贫血的检验试卷试题二1、单选不符合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是()A.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B.血清铁增高C.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D.血浆铁转换率增高E.铁蛋白增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铁粒(江南博哥)幼细胞性贫血铁代谢的各项指标与缺铁性贫血明显不同,血清总铁结合力正常或减低。
2、单选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见于()A.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靶形红细胞增多症C.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镰状红细胞增多症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阻塞性黄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3、单选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清中的冷反应抗体在多少摄氏度时与红细胞结合()A.0~4℃B.20~30℃C.30~40℃D.37℃以下E.37℃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冷反应抗体,在20℃以下(常为0~4℃)时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
当温度升至20~25℃时,补体激活,红细胞膜破坏而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
4、单选患者,女性,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
近3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
体格检查发现重度贫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
血常规显示WBC9.0×109/L,Hb40g/L,RBC1.06×1012/L,PLT110×109/L。
外周血可见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0%。
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
患者,女,36岁,因乙肝肝硬化1年余,皮肤黏膜黄染加重15天入院。
查体:慢性病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可及。
血常规WBC4.8×109/L,Hb85g/L,RBC2.92×1012/L,Plt258×109/L,MCV84.5fl,MCHC344.0g/L,MCH29.1pg,Ret0.8;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一,易见椭圆形红细胞。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的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C.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D.抗体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生物体的病菌吞噬掉解析:吞噬细胞可以通过非特异性的吞噬清除外来的细菌。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使T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使细胞免疫有缺陷。
B细胞和T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但是通过选择性表达,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
抗体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中和或沉淀抗原。
答案:B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解析:只有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
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所以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如风湿性心脏病等。
答案:C3.现有三组事例:(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他们依次归属于①过敏反应;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解析:题中(1)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体现了自身免疫病;(2)美国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体现了免疫缺陷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体现了过敏反应。
答案:B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1。
溶血性贫血题库4-2-6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具有确诊意义的试验是()
A.热溶血试验
B.Coombs试验
C.糖溶血试验
D.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E.冷凝集试验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膜获得性缺陷所致
B.属于血管内溶血
C.红细胞膜对抗体IgA高度敏感
D.发病隐匿,病情轻重不一
E.PNH细胞按敏感程度分为三型
天津11选5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补体适宜pH为8.0~9.0
D.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
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符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表现的是()
A.大多数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
B.全血细胞下降
C.贫血、出血和感染
D.易形成血栓
E.血红蛋白尿"晨重暮轻"。
内科主治医师-310专业知识-溶血性贫血二[单选题]1.下列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是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B.海洋性贫血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江南博哥)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为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而红细胞G6PD缺乏症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酸溶血试验特异性较高;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特征是外周血球形红细胞增多。
[单选题]2.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膜获得性缺陷所致B.属于血管内溶血C.红细胞膜对抗体IgA高度敏感D.发病隐匿,病情轻重不一E.PNH细胞按敏感程度分为三型正确答案:C[单选题]3.女性,30岁,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3cm,HGB70g/L,PLT56×109/L,网织红细胞9%,血清铁蛋白50μg/L,肝功正常,Ham试验阴性,A.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慢性病性贫血D.肝炎后合并继发性贫血E.Evans综合征正确答案:E[单选题]4.男性,20岁,输液治疗期间突感腰背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90/60mmHg,尿量100ml/d,血红蛋白80g/L,CO2CP17mmol/L,BUN14mmol/L,其诊断为A.感染性中毒性休克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C.感染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D.急性溶血性贫血伴肾功能不全E.Evans综合征正确答案:D[单选题]5.男性,30岁,逐渐出现贫血,黄疸,脾肋下3cm,HGB9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5%,红细胞脆性试验0.7%,血片中见球形细胞,Combs试验阴性。
最有效的治疗是A.抗生素治疗B.糖皮质激素治疗C.输血D.骨髓移植E.切除脾正确答案:E[单选题]6.男性,28岁。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二)引言: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溶解增加引起的血液疾病。
实验室检测在诊断和评估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以便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正文:一、红细胞指标的测定1. 血红蛋白测定:通过测定全血或血清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评估溶血性贫血的程度。
2. 红细胞计数:通过计算单位体积内红细胞的数量,确定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的减少情况。
3.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测定: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帮助鉴别溶血性贫血与其他疾病。
二、血清标志物的测定1. 胆红素测定: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水平来评估溶血性贫血的程度,可区分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2.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高乳酸脱氢酶水平提示溶血性贫血进展较严重,可协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3. 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通过测定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水平,推测血红蛋白溶解释放的胆红素量。
三、血型与抗人球蛋白试验1. ABO血型与Rh(D)血型测定:确定患者血型,为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2. 抗人球蛋白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对人类红细胞的球蛋白反应,判断溶血性贫血存在的机制。
四、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检查1. 外周血涂片检查:观察红细胞形态,鉴别溶血性贫血与其他类型贫血的区别。
2. 骨髓涂片检查:观察骨髓中红细胞的生成情况和异常,评估溶血性贫血的病因。
五、其他辅助检查方法1. 血培养:筛查溶血性贫血与感染相关的细菌或寄生虫。
2. 自身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帮助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总结: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红细胞指标测定、血清标志物测定、血型与抗人球蛋白试验、外周血涂片与骨髓涂片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方法。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的组合使用,能够准确诊断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和病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疾病的监测提供依据。
溶血性贫血不能吃什么,溶血性贫血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溶血性贫血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溶血性贫血的饮食注意事项2. 溶血性贫血的其他注意事项*二、溶血性贫血的简介*三、溶血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和危害溶血性贫血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溶血性贫血的饮食注意事项忌吃食物:香菜,芥菜,韭菜,茼蒿,洋葱。
2、溶血性贫血的其他注意事项注重休息和营养。
适宜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但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度,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指导患者在溶血发作期间减少活动或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溶血性贫血的简介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
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
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传统上可分为三类:1、红细胞破坏增加检查是否存在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尿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尿胆原排出增多;粪便检查有粪胆原排出增多。
2、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检查是否存在网织红细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时可达50%;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为晚幼红,有时可出现晚幼粒骨髓幼红细胞增生,骨髓内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主要为中、晚幼红,形态正常。
3、各种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检查如红细胞形态是否改变(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靶形、碎裂形、镰形)、吞噬红细胞现象及自身凝集现象、海因(Heinz)小体、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寿命检查,用于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治疗应因病因而异。
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下列是对某些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有病因可寻,去除病因后可望治愈。
其他主治系列-临床医学检验【代码:352】-临床血液学(二)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单选题]1.关于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阴性结果可排除血管内溶血存在(江南博哥)B.亦称Rous试验C.阳性对慢性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价值最大D.用普鲁士蓝反应显示含铁血黄素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为阳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又称Rous试验。
当血红蛋白通过肾滤过时,部分铁离子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上皮细胞,并随尿液排出。
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普鲁氏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
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结果可持续2-3周。
但在血管内溶血初期,本试验可呈阴性反应。
[单选题]2.下列不属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疾病是A.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B.丙酮酸激酶缺陷症C.镰状细胞贫血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是免疫因素所致的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单选题]3.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溶血的最可靠证据A.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B.网织红细胞升高>5%(0.05)C.骨髓红系明显增生D.红细胞寿命缩短E.尿胆原强阳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诊断溶血的最可靠依据是红细胞寿命缩短。
[单选题]4.下列属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单选题]5.关于溶血性贫血机制不包括()A.脾功能亢进B.血红蛋白浓度降低C.S/V比值减低D.珠蛋白合成障碍E.单核巨噬系统的参与正确答案:B[单选题]6.慢性溶贫时,评价尿中尿胆原下列不正确的是()A.粪中粪胆原增高比尿中尿胆原增高为早B.尿胆原增高同时隐血试验阳性C.受肝脏及消化功能影响D.受肠道菌群及使用抗生素影响E.尿胆原不增高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慢性溶贫时,肝脏可以充分处理再吸收入血的尿胆原,以至尿中尿胆原不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