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背光模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8
LED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光电转换功能,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和通信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LED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分析LED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节能要求的提高,LED照明逐渐取代传统照明成为主流。
据统计,2024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50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成为最大的LED照明生产和出口国,其产业链还涵盖了LED显示屏、LED汽车照明、LED户外照明等领域。
而在国内市场上,LED照明逐渐普及,LED灯具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其次,我们来分析LED行业的发展趋势。
LED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以下几个趋势:1.功能多元化:除了作为照明光源,LED还具有显示、通信和生物医学等多种功能。
比如,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车载显示和电视背光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高亮度和无频闪的特点使得LED在室内显示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此外,LED还可以用于通信领域,如可见光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可见光来传输数据,可以实现高速、低成本、无线电干扰的通信方式。
2.高效节能:LED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低功耗的特点,相比传统照明,LED照明的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未来LED的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智能照明系统的发展也将推动LED照明的节能效果,通过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对照明亮度、时间和场景等的智能调节,进一步提高照明效率。
3. 封装技术的演进:LED的封装技术在不断演进,从最早的DIP (Dual in-line package)封装到现在的SMD(Surface Mount Device)封装,再到更小的COB(Chip on board)封装和MCOB(Multi-Chip on board)封装。
随着封装技术的不断改进,LED灯具的尺寸变得更小、散热性能更好,进一步提高了LED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关于led调研报告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调研报告将围绕LED的市场情况、技术发展趋势、应用领域、优劣势以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市场情况:目前,全球LED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LED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20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LED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比例。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照明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技术发展趋势:LED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突破,不仅在亮度、颜色还原度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功耗、寿命、稳定性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RGB-LED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更精准的颜色还原;二是大功率LED的发展,提高亮度和发光效率;三是可调控LED的应用,使其可以实现颜色温度和亮度的调节。
三、应用领域:LED的广泛应用范围包括照明、显示器和显示屏、汽车行业、户外广告牌等。
其中,照明领域是LED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照明产品与LED产品相比,LED具有较高的能效、长寿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照明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此外,LED在室内和室外显示屏中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大型活动、商场、剧院等场所,LED显示屏具有更好的画质和可视性。
四、优劣势:LED作为一种新型照明产品,相比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等,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节能:LED的能效比传统照明产品高出很多,能够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2. 长寿命:一般LED灯具的寿命可以达到数万小时,远远超过传统照明产品。
3. 环保:LED不含汞等有害物质,符合环保要求;LED的低功耗也降低了能源消耗。
4. 调控性好:LED具有可调光、可调色温等优势,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
然而,LED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劣势,主要包括:成本较高、颜色还原度不够高、产品标准化亟待提升等。
2023年高亮度LED器件行业市场需求分析LED(Light Emitting Diodes)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应用于灯光照明和显示领域。
由于其高效率、低功耗、长寿命、颜色纯度高等优势,LED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逐渐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高亮度LED器件行业市场需求也因此得到稳步增长。
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LED照明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
据市场调研机构LEDinside预测,到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2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5%。
国内LED照明市场同样呈现出长期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报告统计,2019年我国LED 照明市场规模已达到277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超过400亿美元。
同时,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优化,LED器件不断向着高亮度、高可靠、高颜值、大尺寸、智能化、超薄化、3D化等方向发展。
二、应用领域1. LED照明在LED器件应用领域中,LED照明是最为重要和广泛的一个领域。
随着国家推动节能环保政策和LED技术持续发展,LED照明市场规模和需求不断扩大。
其中,以室内照明和户外照明应用最为突出。
室内照明包含普及的家庭照明和商业照明,如LED 灯泡、LED筒灯、LED吸顶灯、LED吊灯等;户外照明包括路灯、景观照明、广告照明等。
2. 汽车照明汽车照明是另一个待开发的市场。
汽车大灯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卤素大灯逐渐被高亮度LED和激光大灯所替代。
同时,在汽车内部的氛围照明、开关灯、车载显示器和空调面板等方面,LED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3. 电子显示电子显示也是LED器件市场重要的应用领域。
高亮度LED在电子屏幕背光、面板显示以及汽车PID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柔性显示器的大规模应用也会为LED 器件市场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4. 其他应用领域此外,LED技术在生物医学、光电机电等多个细分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如植物生长照明、光电子学等。
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和趋势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LED显示屏作为一种重要的显示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室内和室外广告牌、舞台背景、体育场馆、电视墙等。
中国作为LED显示屏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国,其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中国LED显示屏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LED显示屏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4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6%左右。
2.技术水平提升:中国LED显示屏制造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密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的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同时,无缝拼接、高刷新率、HDR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3.产品多样化:中国LED显示屏制造商逐渐从传统的室内外广告牌向更多领域扩展,如体育场馆、演播厅、舞台背景等。
各种定制化需求也逐渐增加。
4.市场竞争激烈:中国LED显示屏市场竞争激烈,几百家制造商纷纷进入市场,导致价格竞争激烈。
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三、中国LED显示屏产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显示屏的分辨率、对比度、色域等指标将不断提升。
同时,对于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未来显示屏制造商需要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
2.定制化需求增加:随着不同领域对显示屏需求的多样化,定制化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显示屏制造商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并加大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投入。
3.增强商业化应用:除了传统广告牌外,未来LED显示屏将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在零售行业,LED显示屏可以用于实时广告和价格信息的展示,提升消费者体验与购物效率。
4.产业升级与集中度提高:中国LED显示屏制造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未来将面临一定的整合和升级压力。
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些大型制造商或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四、总结中国LED显示屏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多样化等特点明显。
2023年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背光模组是指应用在各种显示器件上的一种装置,它能够提供背光照明,使得显示器能够在暗环境中显示图像和文字。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背光模组市场规模庞大,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
背光模组行业在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逐渐增加,背光模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结构:背光模组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全球知名企业主导,如三星、LG Display、AU Optronics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一些小规模的背光模组企业也在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背光模组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LED背光模组已经成为主流技术,取代了传统的CCFL背光模组。
LED背光模组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电子显示器件的首选。
四、应用领域: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背光模组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同时,一些新兴应用领域,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也为背光模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五、市场竞争:背光模组行业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等方面。
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能和推出差异化产品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如对显示效果、能耗和环境友好性要求的提高等,也对背光模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背光模组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有望继续扩大,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广泛且不断拓展,市场竞争激烈。
对于背光模组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期发展。
2023年背光源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背光源是一种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光源,在许多电子设备,如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中被广泛使用。
背光源的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本报告将对背光源行业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和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现状目前,全球背光源市场规模达到数百亿美元,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背光源市场。
背光源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电子、汽车、医疗设备和户外广告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背光源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二、竞争格局背光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背光源制造商,其中包括大型跨国公司和中小型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进行全球化的研发和生产,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中小型企业则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来竞争。
此外,市场对环保和节能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背光源制造商需要与此保持一致。
三、发展和趋势背光源行业正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出现,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LED)等,背光源市场将面临一定的冲击。
然而,由于这些新技术仍面临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限制,背光源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由于人们对照明和显示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背光源行业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亮度、色彩还原度和能效。
另外,环保和节能成为背光源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能源消耗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加强,背光源制造商需要积极应对,减少产品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背光源行业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
发展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节能将是背光源制造商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不断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显示和照明的需求也是关键。
led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在过去几年中,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LED技术的出现和快速普及,使得传统照明方式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其高效、低耗能以及长寿命的特点,LED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照明、显示屏、汽车照明等领域。
在国内市场上,LED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基地,不仅在LED芯片和封装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还在LED照明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国内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LED产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国内市场对于LED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政府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LED照明产品逐渐替代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主流选择。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元,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国际市场上,LED技术的发展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加大对于LED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欧洲、美国等地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成为全球LED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LED产业未来将呈现出更多的发展趋势。
首先,LED产品的性能将不断提升,包括亮度、色域、色温等方面的改进。
其次,LED产业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智能照明、汽车照明、户外显示屏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此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未来LED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LED产品带来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和应用场景。
同时,减少能耗、提高能效也将成为LED产业的重要目标,以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追求。
总而言之,LED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未来,LED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在技术创新、应用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迎来更大的突破和机遇。
led行业调查报告LED 行业调查报告一、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LED 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等多个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 LED 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LED 行业的发展历程LED 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
早期的 LED 只能发出红光,且亮度较低,主要应用于指示灯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LED 逐渐实现了发出绿光、蓝光等多种颜色的光,并且亮度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进入 21 世纪以来,LED 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开始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主流的照明光源。
三、LED 行业的市场现状(一)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 LED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 LED 市场规模达到了_____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_____美元。
在国内市场,LED 行业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020 年中国 LED 市场规模达到了_____亿元。
(二)应用领域LED 目前主要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等领域。
在照明领域,LED 照明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场所,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在显示领域,LED 显示屏凭借其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等优势,在户外广告、舞台演出、体育赛事等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背光领域,LED 背光源已经成为液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主流背光技术。
(三)竞争格局全球 LED 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的龙头企业。
国际企业如飞利浦、欧司朗等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优势,国内企业如三安光电、木林森等则在成本和规模方面具有竞争力。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加剧了市场竞争。
四、LED 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一)芯片技术芯片是 LED 的核心部件,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 LED 行业发展的关键。
LED技术的当前现状及前景(一)平板显示技术LED产品的用途可以分为:LAMP LED、SMD LED 、Display LED 其中的Display LED关乎国计民生。
在2011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这一技术被列入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的重要位置。
平板显示产业不仅自身是一个超千亿的产业,而且从技术上集成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制造装备技术、半导体工程技术等多项技术,从行业上跨越化工、材料、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它的升级可以拉动多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国务院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正确的方针指引和国家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京东方、深圳华星、昆山龙腾、上海天马、南京熊猫为代表的中国TFT-LCD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间已经排除了欧美的渗入,形成了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三国四地”产业竞争格局。
最近,一个世界产业格局的新动向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
日韩企业近期纷纷将技术布局和产业布局向OLED转移,这是否预示着OLED技术将会迅速替代TFT-LCD技术?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技术转型期是否真的即将到来?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又该如何应对?韩国三星公司日前宣布拆分平板显示器LCD业务,并将于4月1日成立新的单独子公司,这一消息立刻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
而在此之前,日本索尼2011年12月撤出了与三星合资的LCD企业。
随后,日本夏普也宣布在今年一季度将削减一半LCD生产量。
与此同时,三星将业务重点转向OLED面板生产。
除此之外,LGD、友达、奇美等面板巨头均将目标直指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
对此,业内人士众说纷坛。
业内专家分析,三星拆分LCD业务有其自身独特原因,主要是因为其TFT-LCD面板获利性不佳,在2011年各财季均为亏损。
加上三星与Sony合资的S-LCD公司面临变局,Sony已经于2012年初出售所有S-LCD股权给三星电子,三星将面临LCD面板出海口的问题。
LED 背光模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背光模组为 TFT-LCD 面板主要组件, 约占面板材料总成本的 20%~35%。
随着LCDTV 面板规模的高速增长,背光模组在面板成本与制造过程中所占的份额与地位将日益凸显。
2005~2008年间大型大尺寸背光模组的出货量年增长率预计约达28%, 至 2008年将大型背光模组约达 3.6亿块,市场产值高达约 140亿美元。
从背光模组生产厂商来源国或地区来看,台湾、韩国企业均占据全球出货量的40%~ 45%,全球背光模组大厂主要有台湾的中强光电、瑞仪、科桥、韩国的Taesan 、 Heesung 及日本的夏普、 Stanley 等企业。
由于中国大陆存在人力成本及下游相关产品制造规模之优势,台湾、韩国背光模组厂商均已在大陆设立分厂, 2005年在中国大陆产出的背光模组已约占全球 39%,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地区。
受外资背光模组企业的进一步投资扩产之势推动, 预计 06年大陆背光模组出货量的全球份额提高至 45%。
而国内也已涌现出以京东方茶谷、深圳帝光、普耐光电等为代表、发展迅速的背光模组与背光源企业。
背光源、棱镜片、扩散板及光学膜片等为背光模组的主要上游材料与组件, 其中背光源在中小、大尺寸背光模组材料成本中分别约占 10%~15%、 15%~25%。
目前背光源以冷阴极荧光灯(CCFL 为主,新型光源 LED 、平面光源 FFL 正受业界关注并被认为是取代受欧盟 RoHS 法规限制使用的含汞 CCFL 的有力竞争者。
特别是 LED 因具有高达 105%~ 130%色彩饱和度(NTSC 、长寿环保等显著优点,已成为中小尺寸 TFT-LCD 面板中的主流背光源,而随着 LED 发光效率的提高、散热难等技术问题的突破,全球面板巨头与 LED 行业领导者的已纷纷合作推出了 LED 背光源的大尺寸 LCDTV ,可以预见,高亮白光 LED 在大尺寸 LCDTV 背光源需求即将成为应用热潮。
一、 LED 背光模组产业现状根据 LED 光源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关系可知, LED 在成为手机、车载导航面板等中小尺寸 LCD 面板的主流背光源之后, 当前正处于 Notebook 、LCDMonitor 及 LCDTV 大中型尺寸 LCD 面板所需背光源的市场切入与渗透关键时期。
可以说,随着发光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及散热问题的攻克, 高亮白光 LED 有望成为未来大中型尺寸 LCD 面板的主流背光源。
应 3G 手机的入市、大屏幕手机的增多及搭配影像手机配备闪光灯的比重提升, 持续拉升白光 LED 的需求,预估 2006年度全球手机将成长 7.1%达 8.3亿部,预期 06年手机白光 LED 市场出货量增长 41%至的 43亿颗,其中手机背光源中的白光LED 用量以近 40%的高速增长达 22亿颗; 按键所需白光 LED 增长 20%达 5亿颗,以及拍照手机所需白光 LED闪光灯增长 60%达 16亿颗。
未来四年内,国内手机需求量未来四年内将保持1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 06年的 1.37亿部增长到 2009年的 2亿部;对高亮白光LED 背光源需求量预计由 06年的 3.5亿颗,以 3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至 09年的 9亿颗;而随着 3G 及拍照手机比重的提高, 预计国内手机对高亮白光 LED 的总需求量保持高达 46%的年均复合增长,由 06年的 7亿颗增长至 09年的 22亿颗。
2006年全球 MP3、 PDA 、 DSC 、车载导航、可携式 DVD 等产品所需中小型尺寸 LCD 面板等所需白光 LED 市场规模高达 21亿颗有余, 受 LED 在中小尺寸LCD 面板的庞大商机驱动,目前全球已呈现背光模组上中下游厂商展开投资合作趋势,以积极抢攻 LED 背光源的 LCD 面板市场份额,如台湾的面板巨头友达光电联合CCFL 背光源首领威力盟拟投资 LED 业者连勇科技,中强光电已向欧司朗取得授权进入 LED 封装等合作投资动向已成为 LED 与 LCD 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LED 背光源因具备色彩饱和度(NTSC 较佳等自身优势,加之欧盟 RoHS 即将对含汞 CCFL 的限制使用之外部机遇,已吸引全球 LED 厂商积极切入此中大型 LCD 面板背光源市场,与 LCD 大厂合作已纷纷推出采用 LED 背光源 Notebook 、LCDMonitor 、 LCDTV 相关产品。
预计 2006~2009未来四年间, Notebook 、LCDMonitor 所需高亮白光 LED 潜力颗数分别约达 30~35亿、 100~120亿,而受LCDTV 出货量的高速增长及尺寸的不断增大,其所需高亮白光 LED 潜力颗数每年保持 20~30亿的高速增长,预估 2009年高达 170亿颗。
综合推算,以 Notebook 、LCDMonitor 、 LCDTV 为主要应用领域的中大型 LCD 面板,全球 2006~2009年所需高亮白光 LED 潜力颗数依次约为 240、 270、 290、 300亿颗,若分别按市场渗透率 3%、 8%、 20%、 40%计算,所需高亮白光 LED 约达 7、 22、 60、 120亿颗。
与此对应, 2006~2009年国内中大型尺寸 LCD 面板所需高亮白光 LED 的潜力颗数, 预计四年内依次达到约 21、 28、 31、 33亿颗, 若分别按市场渗透率 3%、8%、 20%、 40%计算,所需高亮白光 LED 约达 0.65、 2.2、 6.2、 13亿颗。
LED 因具有短小轻薄及省电环保之优势,已成为手机、 PDA 等中小尺寸面板中背光源主流产品。
面对大尺寸 LCDTV 市场的高速增长之契机及 RoHS 环保法规对 CCFL 之使用限制趋势,长寿环保的 LED 可以进一步发挥高达 130%的色彩饱和度、纳秒级的响应速度及颜色时序混合之优势,提高 LCDTV 画面显示品质。
随着发光效率的提升及散热、色彩漂移等技术问题的解决, LED 在大尺寸 LCD 面板中商业化应用指日可待。
预计 3年内,大尺寸 LED 背光模组较 CCFL 背光模组价格,可由现在 3~5倍降至可广泛接受的 1.5倍,即 2008年 LED 背光源应用有望实现突破成为大尺寸 LCD 面板的主流背光源之一, 而至 2010年 LED 背光模组与 CCFL 背光模组价格相差无几, 届时 LED 将成为背光模组的首选背光源。
二、 LED 背光模组切入笔记本电脑市场现在 LED 背光源笔记型计算机(NB 市场热度急速攀升,继日前苹果计算机(Apple 来台采购 LED NB面板零组件,另一家美系品牌大厂惠普(HP 亦相中 LED NB市场,预计第 3季推出 12.1英寸产品,至于台系 NB 品牌大厂,目前以华硕脚步最快, 3月率先推出首款 LED NB,宏碁则同样看好 LED NB是未来趋势,研发团队已作好准备,预计 2007年底前推出相关机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场更传出戴尔(Dell 对投入 LED NB兴趣盎然,很可能跟进推出 LED NB。
由于 LED 应用在 NB 背光源具有薄型、省电等特点,因此,继日系品牌业者Sony 已抢先导入外,台系 NB 大厂华硕亦跟进推出 LED NB,美系 NB 品牌大厂亦不甘示弱,除苹果确定挥军该市场,预计 2007年下半推出 13.3英寸及 15.4英寸 LED NB,同样是美系品牌 NB 大厂惠普也共襄盛举,预计第 3季推出 12.1英寸 LED NB,加上市场传出戴尔亦对 LED NB兴趣盎然, LED NB市场竞赛将逐渐白热化。
华硕目前是台系 NB 品牌大厂中投入 LED NB脚步最快者, 3月即率先推出首款 LED 背光源 11.1英寸轻薄机种 U1F , 现正陆续铺货至全球各市场, 但由于 U1F 目前售价仍逾新台币 6万元, 短期内恐难进入主流市场。
华硕并指出, 由于 LED 背光源技术还未十分成熟, 虽然耗电量小、但照亮面积有限,目前业界 LED 产品仍局限小尺寸屏幕,但可确定的是, 华硕预计 2007年下半将至少再推 1款 LED NB。
宏碁方面, 5月初甫发表全新 Gemstone 宝石风格 Aspire 新设计 NB , 由于公司同样认为 LED NB是未来市场趋势,目前研发团队已作好准备, 2007年底前很可能就会推出相关机种,但确切时间点仍在讨论中。
台 NB 业者指出,减低 NB 屏幕厚度是各厂努力要走的方向, 但因价格偏高让许多业者难有明显突破,不过,随着苹果、 Sony 、惠普及华硕等 NB 大厂都陆续投入LED NB生产, 在款式增加及预期价格将会持续滑落下,预期 2007年下半将会有更多相关产品现身,且后续采用 LED 背光源的 NB 需求比重可望逐渐提升。
根据DIGITIMESResearch 预估, LED 背光源应用在 NB 比重,可望从 2006年仅 0.1%扩大到 2008年 7.0%。
尽管 LED NB市场愈益发烧,然 LED 要大量取代 CCFL 应用在大尺寸面板,仍需要一段时间,主因在于 LED 目前在亮度、效能及成本上,仍无法追得上 CCFL ,且LED NB在整个供应链亦有一定难度尚待克服,至少在 2007年是无法成为市场主流。
不过,由于 LED 在背光模块除 NB 外,未来应用还包含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产品, 趋势仍将持续向上, DIGITIMESResearch 便预估, 2006年 LED NB出货量仅7.3万台, 预估 2007年 LED NB出货量便将增至 222.5万台, 2008年更将一举突破740万台,成长力道相当惊人。
三、 LED 背光切入显示器、电视市场未明在 Vista 推波助澜下,液晶显视器朝向宽屏幕、高分辨率、宽色域表现方向发展。
2007年起搭配 LED 3D动态高色域光源之 20英寸、 22英寸、 26英寸及 30英寸宽屏幕液晶显视器出货量将逐渐递增,目前 LED 背光 LCD 显视器以商品化的机种有恩益禧(NEC 21.3英寸及三星(Samsung 20.1英寸,售价分别为 6000美元与1860美元,相较于厂商获利较高的 22英寸宽屏幕、 CCFL 型液晶显示器,现零售价仅 320美元以下,庄世任表示,在 20~22英寸等级 LCD 显视器市场中, LED 背光机种较难与 CCFL 型在大众市场竞争,消费者范围恐仅限于小众、专业市场, 而目前 30英寸 CCFL 型显视器价格仍偏高, 因此 LED 背光机种商机在于往更大尺寸发展。
目前,几乎所有的液晶电视背光源都采用的是 CCFL ,采用它作为液晶电视的背光源, 色饱和度为 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