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5
淮安市地处中国江苏省北部腹地,为江苏省省辖市,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 1.01万平方公里,截至2003年底人口519.92万。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拥有耕地40万公顷,丘陵山地3.7万公顷,地下蕴藏多种非金属矿藏,已探明岩盐、芒硝和凹土储量分别达26亿吨、1亿吨和0.65亿吨。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五大支柱产业,生物工程与医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
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华能电厂、安邦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的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的前列,一品梅卷烟、淮钢牌特种电机、韩泰全钢子午胎、辉煌牌太阳能热水器等一批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
淮安是鱼米之乡。
近年来,蔬菜、家禽、水产、林果、生猪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淮安商厦林立,网点棋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是江淮平原的商品集散中心。
目前,已建立了以市区淮海广场为商业中心,以新锦亚商城、清江商场等大型商贸企业和汇通市场,新世纪商贸城、苏北市场、清江市场等骨干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辐射力的市场网体系,区域性商贸都会初步形成。
淮安“三外”经济快速发展,外贸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韩泰轮胎、泰国正大、香港肇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公司,大财团在淮投资,淮安先后与法国韦尼雪市、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美国亚柏林达市、韩国完州郡、意大利卢卡省、日本西山町和贺洋町等建立了友城关系。
位于市区中部的淮安经济开发区,面积22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先进开发区,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机构齐全,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了美国、韩国、新西兰、埃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商抢滩入区。
淮安已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
江苏的自然条件1、江苏地形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
其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成为江苏一大地理优势。
2、江苏山脉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苏第二高山:大洞山。
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几乎峰峰有名,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3、江苏水文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
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
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
太湖在江苏省南部,邻接浙江省,为我国第三淡水湖,湖面海拔3.33米,最深达48米,面积2338平方公里。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笠泽、五湖。
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
太湖最后注人长江。
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
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竞头诸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
沿湖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
为全国重点风景名区。
洪泽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江苏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江苏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东临黄海,南界长江,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江苏省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下面将为您介绍江苏省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总面积102,600平方公里,东临黄海,与山东、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接壤。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泰州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徐州市、宿迁市。
二、自然地理特征江苏地势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其中长江三角洲平原、苏南丘陵和锡、宿、连河谷地是其主要地貌类型。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长江、淮河、苏北运河、盐河等,使得江苏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江苏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15-17°C,四季分明。
江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商贸中心,也是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三、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江苏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二。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
江苏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石化等多个领域。
江苏的特色产业包括纺织、化工、钢铁、化纤、建材、电力、电子、机械、食品等。
江苏省还拥有发达的农业,以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水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
四、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被誉为"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
南京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中山陵、夫子庙、明孝陵等。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苏州园林和古典园林艺术享有盛誉。
无锡以太湖风光和鼋头渚、苏州惠山寺等为著名景点。
淮安市自然环境概况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位于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地处北纬32°43′-33°13′,东经118°11′-118°54′。
*****东和金湖县、安徽天长市相邻,南、西与安徽来安县、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泗洪县接壤。
总面积2482.7平方公里,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典型丘陵山区。
*****设立于2015年5月。
地处江苏省盱眙县西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山寺,境内有紫金山天文台观测站、古代跑马场、*****度假村和杜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
248省道从境内穿过,一小时即可到达南京。
行政区域面积174.42平方公里,人口3.94万人,辖2个居委会,分别是王店居委会和古城居委会,辖14个村委会,分别是杜山村、杜山村、杨山村、北山村、陡山村,化农村、凡岗村、民建村、梁郢村、安乐村、西湖村、*****社区。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9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5580人,教师320人,初中升学率95%。
新建校舍2200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5所,新建一栋1200平方米的中心小学教学楼,完善中学教学配套设施,*****中学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初中。
全镇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47人,有X光机2台,心电图机2台,胎心临护仪2台,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完成436户草危房和救灾房建设,13万人参加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相继建成农民健身广场、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有2000人先后参加了科技文化培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位于淮安市**********梁郢村狮子山,地理位置图详见图4.1-1。
4.1.2地形地貌*****处在扬子淮地台——下扬子台坳——洪泽建湖隆起——盱眙穷断褶——纬桥上河郢隐伏断褶隆起带之上,基底之上堆积有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的暗红色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厚度约165m 左右。
地理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
图1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的星空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是因为()①地球距离太阳位置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②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空气和水③地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④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3.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①开发利用太空中所有的生物资源②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航天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形状是()A.圆形 B.球体 C.方形 D.椭圆5.地球最大周长约为()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千米D.6357千米6. 现在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5.1亿千米 D.6357千米7.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面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8.下面还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①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②站得越高看得越远③月食现象④流星现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地理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简易地球仪。
完成下面小题。
9.地理课上制作建议地球仪的顺序应该是()A.②①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①③10.有关地球仪上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的形状都是一个圆 B.不同经度数的经线长度不同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11.有关地球仪上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平行12.本初子午线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0°纬线 D.180°经线13.下列四组经线中,能够构成一个经线圈的是()A.20°E和130°W B.135°E和25°W C.120°W和60°W D.20°W和160°E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我国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九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为(40°N,100°E)发射成功。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 通过经纬网,可以确定点与点间的方向、点的经纬度,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点A的经纬度是()A.(40° N, 40° E)B.(40° S, 40° W)C.(40° N, 40°W)D.(40° S, 40° E)(2)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A.AB.BC.CD.D2. 读四个省份的轮廓图,回答下面小题。
(1)港澳地区被称为“东方明珠”,与港澳相邻的省份是()A.①B.②C.③D.④(2)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A.①B.②C.③D.④(3)省份①有两个简称,它是()A.四川省B.甘肃省C.云南省D.广东省3. 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4.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5.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
图中甲是漂流的起点,乙是漂流的终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少年派漂流穿越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漂流到达大洲的人种主要是()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3)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6个地区,印度位于()A.东亚地区B.东南亚地区C.西亚地区D.南亚地区(4)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A.新德里B.班加罗尔C.孟买D.美国6. 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A.地球运动B.气候变化C.板块运动D.海陆变迁7. 因大量出口油气资源,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国家是:A.中国B.俄罗斯C.印度D.巴西8. 读我国主要山脉和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规范练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1全国Ⅰ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
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
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
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
据此完成1~3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2021江苏淮安三模)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
右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
读图,完成4~5题。
4.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5.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A.根系发达而深长B.叶面具有蜡质层C.叶片常年呈绿色D.抗病虫害能力强(2021山东德州三模)我国东部某山地在海拔2 140~2 220米处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以苔藓地衣和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来,该山地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
调查发现,该山地不同区域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下图)。
研究表明,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据此完成6~7题。
6.入侵前草本植物分布的“特殊区域”特征为()A.海拔较低、坡度较陡B.海拔较低、坡度较缓C.海拔较高、坡度较陡D.海拔较高、坡度较缓7.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是()①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②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耗水量减少③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④淋溶作用增强,以及草本植物吸收的有机质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为在我国天山某较小范围地区内选择针叶林林地、草地、灌丛三种不同天然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所得到的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日均温动态图。
⾦湖县⾦湖县4江苏省淮安市⾦湖县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 中国⾏政区划 县 县级⾏政区 地名 地理 江苏县区 江苏城市⾦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邮湖西岸。
总⾯积737平⽅千⽶。
2004年底,总⼈⼝35.66万⼈。
北纬32°47'~33°13',东径118°53'~119°22'。
东与宝应县、⾼邮市接壤,南与安徽省天长市相邻,西与盱眙县、洪泽县交界,北与洪泽县毗邻。
⽬录· • 基本概况· • ⾏政区划· • 历史沿⾰· • ⾃然地理· • 经济概况[显⽰全部]⾦湖县-基本概况⾦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两省(江苏、安徽)三市(扬州市、滁州市、淮安市)交界,⾯积1400平⽅公⾥,⼈⼝37万,相传是尧的故乡,有苏北“⼩江南”之美誉。
⾦湖,地杰⽔灵,物产富饶。
⾦湖具有典型的⽔乡特⾊,县域以西紧邻中国五⼤淡⽔湖之⼀的洪泽湖,以东紧靠古⽼⽽富⽣机的京杭⼤运河,境内⽔域宽⼴、河湖相连,东南有⾼邮湖,东部有宝应湖,东北有⽩马湖,全国知名的淮河⼊江⽔道贯穿腹地。
⽔乡⾦湖⼟地肥美,资源丰富,仅滩涂就有40多万亩,境内陆长稻麦⾖⾕、树结桃梨果枣、⽔⽣菱藕芡实,晶莹剔透的淡⽔虾、个⼤味美的长绒蟹、盖⼤⾁嫩的⾦湖鳖、体态丰圆的⽆鳞鳗……满湖丰饶,尽显⽔乡物美。
⾦湖,⽂化独特,民风淳朴。
位于南北⽂化交汇之处的⾦湖,深受吴楚⽂化、齐鲁⽂化和运河⽂化多影响,⽂化底蕴厚实,⽂化风格独特,境内颇有特⾊的“湖城⽂化”正在兴起,⾦湖秧歌、⾦湖剪纸、⾦湖娃艺术团等在⽂艺界享有较⾼知名度。
因“洪武赶散”事件,⾦湖⼈的祖先是在明朝从苏州迁移于此的。
⾦湖⼈⽣于多重⽂化之中,长于江淮河湖之旁,享受⽔的恩泽,内藏⽔的灵⽓,感情真挚,从善如流,到⾦湖作客您会享受到⾮家似家的温馨、⾮亲胜亲的热情。
⾦湖,区位优越,基础雄厚。
⾦湖紧邻上海、南京、扬州、连云港,盐⾦国防公路、宁连⼀级公路横穿境内,京沪⾼速公路擦肩⽽过,处于“南京⼀⼩时都市圈”,是上海、南京的清幽“后花园”、绿⾊“菜园⼦”、有机“⽶坛⼦”。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长江下游,东临东海,与上海相邻,是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将从地理角度介绍江苏的相关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江苏位于东经116°18'至121°57',北纬30°45'至35°20'之间。
东与上海相邻,南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西与山东接壤,北部与淮安、连云港相邻。
江苏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可以分为江淮平原、沿海平原和苏南丘陵三个地貌单元。
二、江苏的地形地貌1. 江淮平原江苏东部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缘,地势较为平坦,被称为江淮平原。
该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主要有长江、淮河和苏北运河等。
同时,江淮平原也是江苏农业发展的基础,盛产稻谷、小麦、棉花等农作物。
2. 沿海平原江苏东部濒临东海,形成了一片沿海平原。
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河流交织,沿海湿地资源丰富,对江苏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江苏的沿海地区也是重要的港口、航运和经济发展区域,有着良好的外向型经济。
3. 苏南丘陵江苏西南部地势相对较高,有苏南丘陵地带。
这里起伏有致,丘陵连绵,是江苏的丘陵景观区。
苏南丘陵的地势优越,山水宜人,被誉为江南山水甲天下,同时也为江苏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旅游资源提供了条件。
三、江苏的水系与湖泊1. 长江江苏位于长江下游,长江是中国最长、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横贯江苏全境,北部与山东相连,南部汇入东海。
江苏的长江沿线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重要地带,如南京、镇江、无锡等都坐落在长江岸边。
2. 淮河淮河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河流,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淮河从西北方向流经安徽后,流入江苏北部,最终注入东海。
淮河流域是江苏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 洪泽湖洪泽湖是中国最大的内湖之一,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洪泽湖平原上。
江苏省淮安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 假如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应该不少于A.5.1亿km²B.5.1亿㎞C.1.49亿km²2. (题文)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C.本初子午线就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3.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约24小时B.7天C.一年4. 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英国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英超比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5. 小明给美国的朋友博朗写信,邀请他来北京一起爬长城,可是他在信中把北京的地理位置写作了:纬度40°,东经116°。
按照这种写法在地球表面上可以找到几处A.1处B.2处C.3处6. 小明暑假到南京游学住宾馆,看见大堂墙上挂着四面时钟分别表示北京、伦敦、纽约、东京的时间,他发现四个城市在同一时刻时间却不同,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7. 暑假的一个夜晚,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夜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
下列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8. 由于地球是球形的,所以在海边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A.船身B.船头C.桅杆9. 右图数字表示的首都中,顺次进入“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10. 这种顺次接力方式的熄灯过程主要与什么因素的影响有关A.地球公转B.气候变化C.地球自转11. 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A.23.5°SB.赤道C.66.5°N或66.5°S12. 地球上终年炎热的地区是A.温带地区B.两极地区C.赤道地区1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练17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022·淮安市高三开学考试]山地的气温和降水一般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从而影响自然带的多样性和分布。
某山地自然保护区(25°38′N~25°43′N,118°05′E~118°2′E)主峰海拔1 856米,部分地区植物分布存在着人为干扰。
下图为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南坡植物属数量分布与海拔格局图。
据此完成1~2题。
1.受人类干扰明显的海拔及海拔1 700米以上温带植物属数比亚热带多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1 300~1 500米,水分条件差B.1 500米以上,土壤肥力低C.1 700~1 800米,阴阳坡差别小D.1 100米以下,越冬条件差2.该地亚热带植物属数量的垂直分布特点及原因()A.乙处大于甲处是由于水热条件好B.数量变化与海拔分布均呈负相关C.从丙处到乙处数量变化与面积有关D.数量与海拔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2022·河北高三模拟]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称为高山林线。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1~2题。
3.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林线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不同B.下垫面差异C.人类活动差异D.土壤性状不同4.推测图中最高林线的形成得益于()A.向阳坡光照充足B.暖湿空气势力强C.迎风坡降水量大D.背阴坡蒸发量小[2022·辽宁高三模拟]下图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与山地乙坡相比,甲坡()A.位于山地迎风坡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在山麓D.日照时数较长6.该山乙坡最热月均温0 ℃的海拔约为()A.6 200米B.2 500米C.4 200米D.5 200米[2022·北京高三三模]气候变化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 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
自然地理简介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楚州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平原水乡”。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淮安里运河风光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
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
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
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
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远古时代的淮安气候比现在还要温润得多。
早在新第三纪,市境西部的丘岗地区还是海滨陆地,是古脊椎动物的乐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异常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淮安市属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陆地总面积892万公顷。
全市土地资源类型比较丰富,除了缺少园地中的橡胶园、牧草地中的人工草地、水域中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地类,面积较大。
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9.28万公顷,其中,水田25.90万公顷。
此外,全市还有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其他河湖滩地近7万公顷。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浇地和菜地等5类,其中水田比重最大,占三分之二。
耕地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类、潮土类、砂语黑土类、黄棕壤土类、基性岩土类、石灰岩土类。
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足0.2%,PH值7~8之间。
由于灌溉条件优良,风调雨顺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产稳产。
水域遍布全市各地,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均超过19%,洪泽县高达58%。
全市水域分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苇地、滩涂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眙县丘陵地区,牧草地也几乎全部在盱眙县境内。
水资源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
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
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
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
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
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第一山(2张)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
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洪泽湖(3张)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
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07万公顷,农田林网38万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
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
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
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
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
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
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
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
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
盱眙龙虾(2张)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
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
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
在1992年—1993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种,分属2科5属。
其中腹科1种,游蛇科9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
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