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呼吸080209(66h)
- 格式:ppt
- 大小:18.65 MB
- 文档页数:90
第五章呼吸二、填空题1、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或组织换气肺通气肺换气2、加温加湿过滤清洁3、呼吸肌的收缩和舒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4、吸气呼气5、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肺泡表面力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和三个互相衔接而又同时进行的环节。
外呼吸包括和。
2、呼吸道对吸入气具有、、、以及引起防御反射等保护作用。
3、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直接动力来自。
4、平静呼吸时,是主动的,是被动的。
5、肺的弹性阻力除来自外,还与有关。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D 2、E 3、E 4、C 5、B1.呼吸的概念是指()A.气体进出于肺的过程 B.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C.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E.呼吸运动2.外呼吸是指()A.血液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D.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E.肺通气与肺换气的过程3.呼吸运动是指()A.肺的扩大和缩小 B.肺压升高和降低 C.胸膜腔压的变化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 E.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4.关于平静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气是主动的过程 B.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引起的C.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大 D.膈肌所起的作用比肋间外肌大E.吸气时没有辅助吸气肌参与5.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运动 B.肺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的弹性回缩力D.呼吸肌的舒缩 E.胸压与大气压之差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E 2、AC 3、BDE 4、ACDE 5、ABCDE A.调节气流阻力 B.使吸入气温暖、湿润 C.清洁过滤空气D.实现气体交换 E.引起防御反射2.平静呼吸时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有()A.肋间外肌 B.肋间肌 C.膈肌 D.胸大肌 E.腹壁肌3.呼吸运动中,肺压等于大气压的时相有()A.吸气之初 B.吸气之末 C.呼气之初D.呼气之末 E.呼吸道通畅且无气流流动时4.吸气时可发生()A.胸负压增大 B.肺压不变C.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增加D.气道口径变大 E.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减少5.与胸负压有关的因素是()A.肺压 B.肺回缩力 C.呼吸运动 D.肺泡表面力 E.胸膜腔密闭五、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F 2、F 3、T 4、T 5、F()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个环节。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生理学-第五章呼吸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呼吸一、镇空题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②和③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外呼吸包括④和⑤;内呼吸包括⑥和⑦。
2.肺通气的原动力是①,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②。
3.胸和胸壁之间的胸膜腔一个含有①的潜在的②的腔隙,其中的压力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③大气压,故称为④。
4.肺通气的阻力有①和②两种。
弹性阻力用③来度量,它与弹性阻力成④关系。
5.肺的弹性阻力来自①和②,其中尤以③为主。
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①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②,它以单分子层覆盖在③上,具有④作用。
7.肺的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①中,它受②、③和④的影响。
8.肺的有效通气量是① ,由于②的存在,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③。
9.决定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因素有①、②和③。
如果每分肺通气量不变,呼吸频率愈快,肺泡通气量就会④。
10.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主要有①、②和③。
11.正常人的肺通气/血流比值为①。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增大,相当于② ;若通气/血流比值明显减小,则相当于产生③_。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④12.0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有①和②两种,以③为主。
02主要以④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形式主要是⑤和⑥。
1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①、②、③和④。
14.氧合血红蛋白呈①色,去氧血红蛋白呈②色。
若毛细血管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③,黏膜、甲床或皮肤将呈紫色,称为④。
15.血红蛋白和CO结合的能力是02的①倍,因此空气中即使只有少量的CO也会造成②。
16.形成正常基本呼吸节律的中枢部位是①和② ,即③。
目前流行的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认为:延髓的④兴奋,引发吸气动作,再通过⑤机制发生呼气。
17.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①和② ;可感受③和④浓度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⑤ ,可感受脑脊中⑥浓度的变化。
浓度①,H+浓度②18.当动脉血中CO2或0分压③时,均可使呼吸加深加快。
219.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①的平滑肌中,该反射的传入神经是②。
第五章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respiration)。
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①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②气体运输;③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有时也将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原理气体进出肺取决于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气体流动的阻力的相互作用,动力必须克服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1.肺通气的动力: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而呼吸运动则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掌握)(1)呼吸运动: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过程。
它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1)呼吸运动的过程:•吸气过程①(平静)吸气时,膈肌、肋间外肌收缩T胸廓扩大T肺容积扩大T肺内压降低(v大气压气体进入肺T完成吸气。
②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
•呼气过程①(平静)呼气时,膈肌、肋间外肌舒张T肺弹性回缩,容积减小并牵引使胸廓缩小T肺内压增加(>大气压)T气体排出肺T完成呼气。
②用力呼气时,呼气肌也收缩T胸廓进一步缩小T肺内压进一步增加T更多气体排出肺。
2)呼吸运动的型式:①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腹腔内器官位移,造成腹部的起伏,这种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
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时主要表现为胸部的起伏,这种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运动呈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②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称为平静呼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18次。
当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含量增加而Q含量减少或肺通气阻力增大时,呼吸运动将加深加快,这种呼吸运动称为用力呼吸或深呼吸。
在缺氧、CQ增多或肺通气阻力较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呼吸困难。
(2)肺内压:指肺泡内的压力。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周期性波动。
吸气时,肺内压下降,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至吸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反之, 呼气时,肺内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至呼气末,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第五章呼吸一、A型选择题1.肺通气是指A.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外界环境与气道间的气体交换C.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D.外界O2进入肺的过程E.肺泡中CO2排至外环境的过程答案:C2.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的弹性回缩D.呼吸肌舒缩活动E.肺内压周期性变化答案:D3.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呼吸肌的舒缩B.肺的弹性回缩力C.肺泡与外环境之间的压力差D.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答案:C4.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A.呼气全程B.吸气末和呼气末C.呼气末和吸气初D.吸气全程E.呼吸全程答案:B5.以下肺内压的变化中正确的是A.呼气末肺内压低于大气压B.平静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C.吸气末肺内压低于大气压D.平静呼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E.肺内压变化幅度与呼吸深度及呼吸道阻力的大小呈反变答案:B6. 胸膜腔内压=A.大气压 - 非弹性阻力B.大气压 - 弹性阻力C.大气压 - 肺表面张力D.大气压 - 肺回缩力E.大气压 - 肺纤维回位力答案:D7.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A.等于大气压B.低于大气压C.高于大气压D.与吸气中期相等E.与吸气末期相等答案:B8.有关平静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吸气时膈肌收缩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C.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D.呼气时胸廓自然回位E.吸气是主动过程答案:C9.下列关于呼吸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静呼吸时,呼气和吸气均为主动的B.平静呼吸时,吸气主动,呼气被动C.平静呼吸时,吸气被动,呼气主动D.婴幼儿多以胸式呼吸为主E.深呼吸时,吸气主动,呼气被动答案:B10.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肺内压高于大气压B.肺内压高于胸膜腔内压C.胸膜腔密闭D.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E.气道跨壁压等于大气压答案:C11.引起肺回缩的主要因素是A.胸内负压B.肺弹性组织的回缩力C.胸膜腔浆液分子的内聚力D.肺泡表面张力E.胸廓弹性回位力答案:D12.下列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于肺内压与肺回缩压之差B.总是低于大气压C.可用食管内压间接表示D.有利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E.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答案:B1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内哪种细胞合成分泌的A.肺泡Ⅰ型上皮细胞B.肺泡Ⅱ型上皮细胞C.气道上皮细胞D.肺成纤维细胞E.肺泡巨噬细胞答案:B1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肺泡上皮细胞B.增加肺弹性阻力C.降低气道阻力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降低呼吸膜通透性答案:D1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布于A.肺泡上皮B.肺泡间隙C.毛细血管基膜D.毛细血管内皮E.肺泡表面的液体层答案:E16.某早产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病因主要是A.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B.支气管痉挛C.肺纤维增生D.呼吸中枢发育不全E.气道阻塞答案:A17.平静呼吸时,吸气的阻力主要来源于A.肺泡内液-气表面张力B.肺弹性成分的回缩力C.胸廓弹性回缩力D.气道阻力E.惯性阻力答案:A18. 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肺泡表面张力B.支气管口径C.气流形式D.肺组织的弹性阻力E.气流速度答案:B19.非弹性阻力主要指的是A.呼吸道阻力B.组织黏滞阻力C.肺泡表面张力D.惯性阻力E.胸廓回位力答案:A20.平静吸气末,肺内的气体量为A.余气量B.呼气储备量C.功能余气量+潮气量D.吸气储备量E.肺总量答案:C21.平静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为A.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补呼气量和潮气量D.补吸气量和余气量E.功能余气量答案:E22. 最大呼气末存留于肺中的气体量是A.余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泡气量D.闭合气量E.补呼气量答案:A23.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达到的通气量称为A.通气储量百分比B.最大通气量C.用力肺活量D.肺泡通气量E.深吸气量答案:B24. 肺气肿患者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哪项气体量增加A.功能余气量B.潮气量C.肺活量D.用力肺活量E.补吸气量答案:A25.肺泡通气量是指A.每次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量B.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的气体总量C.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D每分钟尽力吸入肺泡的气体量E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答案:C26.第1秒用力呼气量正常值为用力肺活量的A.60%B.70%C.83%D.96%E.99%答案:C27.第2秒用力呼气量正常值为肺活量的A.63%B.73%C.83%D.96%E.99%答案:D28.某人潮气量是400毫升,补呼气量是900毫升,余气量是1000毫升,其功能余气量是A.1300毫升B.1900毫升C.2300毫升D.1400毫升E.1500毫升答案:B29.某人潮气量是500毫升,补呼气量是1000毫升,补吸气量是2000毫升,肺活量是A.3000毫升B.1900毫升C.3500毫升D.2500毫升E.1500毫升答案:C30.肺活量等于A.潮气量十补呼气量B. 潮气量十补吸气量C.潮气量一补吸气量D.潮气量十余气量E.潮气量十补吸气量十补呼气量答案:E31.无效腔增大时,呼吸运动A.变慢变化B.变快变深C.变快变浅D.逐渐减弱E.没有变化答案:B32.对肺泡气体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是A.补吸气量B.深吸气量C.补呼气量D.功能余气量E.余气量答案:D33.在几种不同的呼吸运动中,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的呼吸是A.平静呼吸B.潮式呼吸C.浅快呼吸D.深慢呼吸E.浅慢呼吸答案:D34.肺总容量等于A.潮气量十肺活量B.肺活量十功能余气量C.余气量十补吸气量D.余气量十肺活量E.余气量十功能余气量答案:D35.能动态反映肺呼气阻力的指标是A.最大通气量B.肺活量C.用力呼气量D.每分通气量E.肺泡通气量答案:C36.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 气体的分压差B. 气体的分子量C.气体的溶解度D.气体与血红蛋白亲和力E.呼吸膜通透性答案:A37. 体内氧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肺泡气B.细胞内液C.组织液D.动脉血E.静脉血答案:A38.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A.肺泡气B.细胞内液C.组织液D.动脉血E.静脉血答案:B39. 体内O2分压最低的部位是A.肺泡气B.细胞内液C.组织液D.动脉血E.静脉血答案:B40. C0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是A.静脉血、肺泡、组织细胞B.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C.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E.组织细胞、肺泡、静脉血答案:D41.02分压由高至低的顺序是A.动脉血、肺泡、组织细胞B.肺泡、动脉血、组织细胞C.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E.组织细胞、肺泡、静脉血答案:B42.若分压差相等,C02扩散速率约为02的A.2倍B.10倍C.20倍D.40倍E.50倍答案:C43.某人每分通气量7.5L,呼吸频率20次/分,无效腔容量125ml,每分心输出量5L,他的肺通气/血流比值应是A.0.4B.0.6C.0.8D.1.OE.1.2答案:D44.当呼吸膜的厚度增加、扩散面积减少时,会引起A.解剖无效腔增加B.气体扩散量减少C.肺泡无效腔增加D.解剖无效腔减少E.气体扩散量增加答案:B45.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肺换气的原因是A.浅快呼吸时每分通气量下降B.浅快呼吸时肺泡通气量增大C.浅快呼吸时肺泡血流量下降D.浅快呼吸时肺泡通气量减小E.与解剖无效腔无关答案:D46.衡量肺通气潜能的指标是A.肺通气量B.肺泡通气量C.用力肺活量D.用力呼气量E.通气贮量百分比答案:E47.通气/血流比值是指A.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B.功能余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C.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D.每分最大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之比E.肺活量与每分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比答案:C48.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是A.0.4B.0.6C.0.8D.0.84E.1.0答案:D49.肺通气/血流比值反映了肺部气体交换时的匹配情况。
第五章呼吸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A型题1.肺通气的动力来自A.肺的舒缩活动 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运动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2.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呼吸道内存在一定压力 B.吸气肌收缩C.呼气肌收缩 D.胸腔膜密闭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3.下列使呼吸道口径变小的因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跨壁压减少 B.呼气时C.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 D.副交感神经兴奋E.交感神经兴奋4.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 D.补吸气量E.用力呼气量5.评价呼吸效率较好的指标是A.无效腔 B.肺活量C.肺泡通气量 D.每分通气量E.功能余气量6.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 B.呼吸膜的厚度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D.气体的分压差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7.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A.补吸气量 B.潮气量C.补呼气量 D.深吸气量E.功能余气量8.CO2通过呼吸膜扩散的速度比O2快20倍,主要原因是CO2 A.为脂溶性 B.在血中溶解度大C.易通过呼吸膜 D.分压差比较大E.相对分子量比O2大9. 每次平静吸气时进入肺内的新鲜空气约占功能余气量的A.1/2 B.1/3C.1/4 D.1/5E.1/710.单位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ml数称为A.潮气量 B.每分通气量C.肺扩散容量 D.肺泡通气量E.时间肺活量11.当无效腔容量加倍而潮气量不变时,肺通气/血流比值的变化是:A.减半 B.不变C.加倍 D.增大,但小于加倍E.减少,但大于一半12.波尔效应反映的是下列哪项对氧离曲线的影响A.温度 B. 2,3 二磷酸甘油酸C. H+浓度和Pco2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Po213.下列哪种形式是CO2或O2进出血液的必经形式A.物理溶解 B.氧合血红蛋白C.碳酸氢钠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碳酸氢钾14.切断动物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将A.变浅变快 B.变浅变慢C.变深变慢 D.变深变快E.不变15.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是A.血液中的H+ 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CO2 D.脑脊液中的H+E.血液中的PO2降低16.低O2对呼吸的兴奋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D.直接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E.直接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17.CO2对呼吸的兴奋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E.通过生成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8.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时间CO2 潴留,若吸入纯O2可致呼吸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