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924.36 KB
- 文档页数:9
1000 0569/2019/035(09) 2695 1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9 05华南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铀成矿机制———以摩天岭花岗岩为例徐争启1,2 宋昊1,2 尹明辉1 张成江1,2 程发贵3 唐纯勇3XUZhengQi1,2,SONGHao1,2,YINMingHui1,ZHANGChengJiang1,2,CHENGFaGui3andTANGChunYong3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2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3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 五核地质大队,柳州 5450051 CollegeofGeo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 SichuanKeyLaboratoryofGeoscienceandNuclear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3 Guangxi305NuclearGeologicalTeam,Liuzhou545005,China2019 02 05收稿,2019 06 18改回XuZQ,SongH,YinMH,ZhangCJ,ChengFGandTangCY 2019 UraniummetallogenicmechanismofNeoproterozoicgranitesinSouthChina:AcasestudyfromtheMotianlinggranite ActaPetrologicaSinica,35(9):2695-2710,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9 05Abstract SouthChinaisanimportantgranite typeuraniummetallogenicareainChina Indosinian Yanshaniangranitesarethemostprincipaluranium producingonesandtheNeoproterozoicMotianlingplutoninnorthernGuangxiisoneoftheoldestknownuranium producinggranitesinChina UraniummineralizationofIndosinian YanshaniangranitesinSouthChinahasbeenstudiedthoroughly,butthatofNeoproterozoicancientgranitesrepresentedbytheMotianlingintrusionisrarelydone Inthispaper,whathasbeenstudiedindetailincludethepetrological,geochemical,chronologicalanduraniummetallogeniccharacteristicsoftheMotianlinggraniteanditsuraniummineralizationregularity Theresultsareasfollows:1)TheMotianlingrockmassislargeinscale,withobviousdistributionoffaciesbelts,developedinternalandtransitionalfaciesbelts Itslithologyismainlybiotitegranite,two micagraniteandtourmaline bearingtwo micagranite Thesegraniteshaverichsilicon,richalkali,supersaturatedaluminumandpotassiumlargerthansodium,andthuscanbeascribedtoS typegranites 2)TheMotianlinggraniteswereformedintheNeoproterozoicbetween850Maand770Ma 3)TheMotianlinggraniteshavegreaturaniummetallogenicpotentialandabundanturaniummineralizationtypes,mainlyuranium chloritetypeanduranium silicifiedbelttype Therepresentativeoftheuranium chloritedeposit,Daliangdeposit,wasformedin360~401MabythecombinedactionofCaledonianregionalmetamorphismandtectonicactivities TheXincunuraniumdeposit,therepresentativeoftheuranium silicifiedbelttypeuraniumdeposit,wasformedat47Ma,beingtheresultofthecombinedactionoftectonic hydrothermalactivitiesundertheextensionalstructureofHimalayan 4)ThesourceofuraniumdepositintheMotianlinggranitecomesfromtheProterozoicSibaoGroup,DanzhouGroupandtheMotianlinggranitesthemselves;theore formingfluidsmainlycomefrommeteoricprecipitation,butalsoinvolvedeep seatedfluid;TheheatsourceismainlycloselyrelatedwithCaledonianregionalmetamorphismandthetectonizationintheregionalspreadingprocessofHimalayan 5)UraniummineralizationintheMotianlinggranitesunderwentNeoproterozoicuraniumpreconcentration,regionalmetamorphism tectonichydrothermalmineralizationfromLateCaledoniantoEarlyHercynian,andHimalayantectonichydrothermalmineralization Afterthesemultiplemetallogenicstages,alargescaleofuraniumdepositswithabundanttypeshavebeenformedwithprospectingpotentialKeywords Granite typeuraniumdeposit;Neoproterozoic;Metallogenicmechanism;Motianlinggranite摘 要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区,印支期 燕山期花岗岩是最主要的产铀花岗岩。
铀矿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的思考作者:覃华相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第06期摘要:为结合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勘查现状,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该文分析了铀矿成矿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找矿思路及技术应用方向,一是结合地质学方法找矿,二是采用地球化学法找矿,三是采用地球物理学方法找矿。
这些方法与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赋存及成矿远景地质条件极其相符,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希望通过该文的论述,为有关工作实施提供一定启发。
关键词:铀矿;勘查现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铀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核工业发展资源,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地质险要,勘查与探测、开采铀矿资源难度极大。
因此,立足于现阶段我国铀矿资源勘查技术现状及找矿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找矿技术实施和应用方向,对于铀矿资源的勘查与寻找及开采,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铀矿勘查现状及前景首先,据分析铀矿资源的矿床规模一般都是中、小型类型,这种类型的矿床占所有矿床总量的60 %。
但由于铀矿矿石主要由很多稀有金属元素及硫元素、磷元素等有色金属元素混合而成,因此其质量不高。
目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已经探明的铀矿资源矿床主要包括4种类型,即碳硅泥岩、砂岩、火山岩及花岗岩铀矿矿床。
而在这些不同类型的铀矿中,成矿年龄最小的铀矿矿床至今也已有几百万年。
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已探明的铀矿矿床类型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这类铀矿矿床共计约200多个,此种类型的铀矿床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铀矿矿床,其累计赋存的铀矿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对于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其次,虽然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其他类型的铀矿床,但在这些矿床当中,富含的铀矿资源总量占了我国铀矿总矿产总量的90 %以上,其中在已查明的铀矿储量中,花岗岩型铀矿矿床成矿条件和机理复杂,而在含煤地层及碱性岩中也分布着其他的类型的铀矿床,这些矿床地层、地质都为我国西南地区铀矿资源的成矿奠定了良好基础。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探讨
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以下是对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的一些基本探讨:
一、铀成矿理论
1. 铀成矿的地球化学条件:铀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形成铀矿床。
铀成矿需要特定的地球化学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
2. 铀成矿的地质条件:铀矿床通常形成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如沉积岩、变质岩和火山岩等。
这些岩石中的铀含量较高,且易于被还原成可溶性的铀化合物。
3. 铀成矿的物理化学过程:铀成矿过程中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如铀的溶解、迁移、沉淀等。
这些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二、找矿方法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了解区域的地质背景、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等,为寻找铀矿床提供线索。
2. 地球化学测量:利用地球化学测量技术,测定岩石中的铀含量,判断是否有铀矿床存在。
3. 地球物理测量:通过地球物理测量技术,如重力测量、磁法测量等,可以发现地下隐伏的铀矿床。
4.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表进行成像和分析,可以发现与铀矿床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异常。
5. 探矿工程:通过探矿工程,如钻探、坑探等,可以直接揭露地下矿体,确定铀矿床的规模和品位。
总之,铀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铀成矿理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找矿方法也将更加高效和准确。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都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用途和战略意义不同,有些矿产资源可以作为重要的发电物质,比如铀矿,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针对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略做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找矿前景;找矿方向前言:按照矿床的规模,中型铀矿和小型铀矿在整体的铀矿矿产资源分布中占据60%左右,但是这类矿产资源的质量相对不高,里面通常会参杂一些其他的物质[1]。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床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矿床的赋存类型和矿床的分布范围[2],通过对目前铀矿床的了解,主要的矿床类型大概分为花岗岩铀矿床,火山岩由矿床和砂岩铀矿床等等。
铀矿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也大力开展铀矿的探索[3],并进行不断地技术优化和创新,铀矿的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1铀矿的成矿规律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铀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大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南方区域主要以花岗岩型为主,而北方主要以火山岩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中,含煤地层的碱性岩中铀矿床具有找矿潜力。
关于铀矿的找矿技术和找矿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些年来,关于铀矿的开采技术和方向有了更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铀矿找矿前景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矿产储备量的比例相对较少,其中铀矿床在含煤的地层中储量是最少的,但是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分析,我国仍然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收稿日期: 2013-09-03; 改回日期: 2013-11-11项目资助: 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广东诸广山南部整装勘查区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综合找矿方法研究”(编号: 12120113090500)、“南岭地区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编号: 1212011120989)、“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课题(编号: 1212010633903)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陈振宇(1978-),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矿物学与微束分析研究。
Email: czy7803@ 卷(Volume)38, 期(Number)2, 总(SUM)141 页(Pages)264~275, 2014, 5(May, 2014)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陈振宇1, 黄国龙2, 朱 捌2, 陈郑辉1, 黄 凡1, 赵 正1, 田泽瑾3(1.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核工业290研究所, 广东 韶关 512026;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摘 要: 南岭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矿集区。
该区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以S 型(改造型)花岗岩为主, 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构造是控制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热液铀矿体都分布在一定的断裂或破碎构造中, 并且与穿切于花岗岩中的中基性岩脉密切相伴。
产铀岩体的热液蚀变发育, 规模大、范围广、类型全的热液蚀变是判别产铀岩体的重要标志。
产铀岩体的主要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 铀成矿作用则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喜山期, 成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时差, 指示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同的地质作用。
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主要提供成矿铀源和成矿围岩, 而铀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喜山期伸展断裂构造和蚀变交代的关系更为密切。
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技术研究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技术研究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铀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矿产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铀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因此寻找并确定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和预测技术对于提高铀矿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铀矿的成矿条件是指形成铀矿床所需要的一系列地质环境条件。
首先,地壳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铀元素是形成铀矿的基础条件。
然而,铀元素在地壳中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带和区域中。
其次,地质构造活动是形成铀矿床的重要条件。
地质构造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对于铀矿床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断裂带和隆起带常常是铀矿床的良好成矿构造,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流体运移空间。
此外,适宜的岩石类型和矿床形成环境也是形成铀矿床的重要条件。
在这些岩石类型和矿床形成环境中,铀元素能够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矿石矿物。
为了准确地预测和寻找铀矿床,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和改进各种找矿预测技术。
其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通过测量地壳中各种物理场的参数变化,来寻找和确定铀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通过对地球物理场参数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铀矿床的潜在位置和规模。
除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外,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也是寻找铀矿床的重要手段。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通过分析地球表层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和组分,来推断地下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和植物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样品中铀元素含量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铀矿床的丰度和分布。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勘查技术也成为铀矿床寻找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勘查主要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物质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特征进行遥感观测和分析,来推断铀矿床的存在和分布。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可以确定地表和地下的特征性反射和发射特征,从而判断铀矿床的潜在位置。
铀矿地质Uranium Geology第34卷 第2期Vol .34 No .22018年 3月Mar. 2018DOI :10.3969/j.issn.1000-0658.2018.02.001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型徐浩1,2,蔡煜琦2,张闯2,郭春影2,刘佳林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
文章引用叶天竺(2014)提出的“勘查区找矿预测模型”概念,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统计分析,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的特征标志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模型,并阐述了其应用流程,期望对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基性脉岩[文章编号]1000-0658(2018)02-0065-08 [中图分类号] P 612 [文献标志码]A勘查区找矿预测是矿产预测的重要部分,叶天竺等(2014)通过总结“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的经验,提出了一套勘查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1]。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其矿床数量最多,资源量约占我国铀矿资源总量的28.5%,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与欧洲的波西米亚地块、法国中央地块并称为世界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三大集中地。
前人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成矿预测等方面对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做了诸多工作,然而在成因机理(如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来源等)方面仍有争议。
笔者借用叶天竺先生的“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模型”思路,通过对大量花岗岩型铀矿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与分析,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找矿预测模型,以期在该类型铀矿勘查区的找矿工作中发挥作用。
1 花岗岩型铀矿概述花岗岩型铀矿是指发育在花岗岩体内及其外围地层中(一般不超过2 km )的热液铀矿床[2]。
根据其赋矿围岩,可分为花岗岩内接触带型和外接触带型铀矿床。
国内将花岗岩内接触带型铀矿床按其储矿构造又进一步细分为硅化断裂带亚型、硅化带交切中基性岩墙亚型(简称交点亚型)、蚀变碎裂岩亚型等[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基金项目(编号:1212011220735、DD 20160136)资助。
[收稿日期] 2017-05-12[作者简介]徐浩(1982-),男,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E-mail: xuhaocugb@66铀矿地质第34卷在国外,花岗岩型铀矿以产在法国中央地块的花岗岩内接触带型和产在波希米亚地块的外接触带型为代表,尤其以法国中央地块的铀矿集区最为著名。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在西北地区的龙首山、北秦岭也有少量分布。
经统计,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40~140Ma [4-6]。
2 成矿地质体特征“成矿地质体”是指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矿床形成有密切联系的地质体[1],如钨、锡、钼、铜矿等,都存在与成矿具有紧密空间和时间联系的岩体。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多产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富铀花岗岩体的内部及外接触带,前人大多强调华南富铀花岗岩体对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的作用,如岩体为铀成矿提供了铀源及赋存空间等。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年龄多分布在40~140Ma,以65~95Ma为主,可以分为多个期次。
可见,花岗岩型铀矿存在明显的“矿岩时差”,即铀矿体形成明显晚于赋矿的花岗岩体。
因此,富铀花岗岩显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矿地质体。
在“交点亚型”铀矿床和部分其他亚型矿床中,发现铀矿体与中基性脉岩在空间上紧密伴生,且其形成时间与铀成矿时间基本一致。
中基性脉岩可能为铀成矿提供了部分热源,同时中基性脉岩富含CO2、CO、H2、CH4等挥发份和Fe2+,能对成矿流体物质起还原作用而使铀富集成矿,可作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体,在后续研究和找矿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产铀的花岗岩与燕山晚期中基性岩脉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重要的找矿标志。
基于前人的研究,笔者总结其主要特征如下:2.1 中基性脉岩特征在华南桃山、诸广山、下庄等花岗岩型铀矿田或大型矿集区,常见燕山晚期的中基性脉岩发育,主要岩性有辉绿岩、辉绿玢岩、煌斑岩、花岗斑岩等。
这些中基性脉岩是在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胡瑞忠(2007)对其年代学数据进行了统计,共分为135~145Ma、115~125Ma、100~110Ma、85~95Ma、70~75Ma和45~55Ma等6期,脉岩的成岩时代与铀矿床的成矿时代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
华南贵东岩体下庄铀矿田中产有众多“交点型”铀矿床,这些矿床定位于硅化带与辉绿岩的交切部位。
产于贵东岩体内部的5条辉绿岩脉,大致走向为280°~300°,倾向NE,在岩石化学成分上其属于高铁拉斑玄武岩系列,具有亚碱性特征,碱质组分Na2O含量明显高于K2O含量;稀有元素含量具有锂、铯、铋、铀富集,锶明显亏损特征 [7]。
2.2 富铀花岗岩特征前人对富铀花岗岩已作过诸多研究,花岗岩型铀矿床多产在多期复式花岗岩体中,这类岩体的铀含量较高[2]。
华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体铀含量多在8×10-6以下,而主要产铀的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体铀含量多在10×10-6以上。
戎嘉树(1987)认为,富铀花岗岩中的铀主要集中在晶质铀矿之中(约占全岩铀含量的80%以上),因此花岗岩中晶质铀矿的含量是判断花岗岩体是否富铀的重要指标。
同时,Th/U值是反映岩石中铀的存在形式和铀活化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Th/U<3的花岗岩体是铀成矿的有利岩体[8]。
华南富铀花岗岩多为壳源重熔型花岗岩,部分为壳幔混熔型花岗岩。
基底岩石的类型和含铀性对富铀花岗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陆源碎屑岩和含铀碳硅泥岩系地层的熔融,有利于形成富铀岩体。
华南富铀花岗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包括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和石英,副矿物组合类型以钛铁矿型为主。
根据前人资料的统计,华南产铀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铝过饱和特征,其SiO2含量多在70%~75%,Na2O+K2O含量多在7%~9%,岩石属铝过饱和系列,暗色组分含量低。
华南产铀岩体的稀土元素总含量一般较低,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曲线多显示为轻稀土富集-负铕异常型,(La/Yb)n一般>3。
一般来说,这类产铀岩体富含成矿元素W、Sn、REE、Li、Be、Rb、Cs、Ta等,贫铁族元素[9]。
3 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与白垩纪-古近纪67第2期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关系密切[4,10]。
铀成矿与区内伸展构造活动相一致,铀矿多位于白垩纪-古近纪断陷盆地旁侧的构造带内。
铀成矿构造系统主要为断裂构造系统,部分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还受褶皱构造系统控制。
华南地区的铀成矿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张性断裂构造,包括切割花岗岩体的断陷带、大型硅化断裂带及其次级裂隙带、破碎带等。
成矿结构面有原生结构面(不整合界面、侵入体接触面)和次生结构面(断裂、节理、裂隙),且以次生结构面为主(图1)。
此外,岩性界面也是铀成矿构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不同期次花岗岩体的接触界面、岩体与接触地层的岩性界面等。
华南地区控制铀矿田的断裂构造以NE 、NNE 向为主,其成矿期主要表现为张剪性,多为硅化断裂带,其次为破碎蚀变带。
硅化断裂带是花岗岩型铀矿最常见、最重要的控矿和储矿构造,其带内角砾岩和上下盘次级裂隙发育,常经历多次挤压、引张、扭动转换,充填有成矿期棕红色微晶石英、灰黑色微晶石英、紫黑色萤石和红色方解石等;断裂带两侧围岩常发育赤铁矿化、伊利石化、绿泥石化等。
图1 诸广山岩体南部铀矿床控矿构造组合型式示意图(据杜乐天,2013修改)Fig.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structural assemblage for uranium or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Zhuguangshan pluton A -构造交叉控矿;B -硅化破碎带控矿;C -次级裂隙控矿;D -辉绿岩与硅化带交点控矿;E -“入”字型构造控矿;F -硅化带旁群脉型矿;1-寒武系浅变质砂岩;2-中基性脉岩;3-细粒二云母花岗岩;4-细粒黑云母花岗岩;5-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6-中粒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7-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8-中粒斑状花岗闪长岩;9-绿泥石化碎裂岩;10-硅化;11-断裂带及产状;12-铀矿体。
华南地区主要铀矿田与NE 向深大断裂关系密切,断陷盆地旁侧的深大断裂切割部位往往是热对流、火山岩浆活动的有利区域,为深部成矿物质上涌提供了良好通道。
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和岩性接徐浩,等: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型123456789101112NNNN68铀矿地质第34卷触界面、物理化学界面是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铀的大量富集与断裂、构造交叉部位密切相关。
当流体进入结构面及其附近时,其物理化学性质(温度、压力、氧逸度、酸碱度等)往往会发生急剧变化,使流体中的铀发生沉淀富集。
4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4.1 矿化产于花岗岩体内的铀矿床主要受断裂、破碎蚀变带控制,多呈透镜状、脉状、板状、囊状、柱状、网脉状等。
硅化断裂带型铀矿体规模相对较大;碎裂蚀变岩型铀矿体产于裂隙带、碎裂岩中,呈群脉状,矿体数量多。
花岗岩型铀矿的矿石中常见棕红色或烟灰色石英、红色和灰色方解石,以及紫黑色萤石等脉石矿物。
其中,石英最为常见、含量最大,且成矿期石英的结晶度差、粒度小。
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其次为铀石、晶质铀矿和次生铀矿物等,其他金属矿物有胶状黄铁矿、针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硫铋铅矿等。
4.2 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床中常见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伊利石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蒙脱石化、高岭石化等蚀变。
碱性交代(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一般形成较早,是铀预富集的过程。
铀成矿一般与后期酸性交代有关,主要的蚀变有赤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等。
且从矿化中心往外,大致有硅化-赤铁矿化-强伊利石化、强绿泥石化-弱伊利石化、弱绿泥石化-蒙脱石(高岭石)化-新鲜花岗岩的水平蚀变分带。
花岗岩型铀矿床垂向上的蚀变分带不太明显,部分铀矿床(例如棉花坑、大布铀矿床)可以见到“上酸下碱”的蚀变特征[11]。
多期次构造蚀变叠置区、“酸碱”蚀变交叉区是有利的成矿部位。
4.3 地球化学产铀蚀变花岗岩体一般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