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苏少版2013版八年级下音乐教案图文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8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_图文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1 -- 2 -- 3 -- 4 -第二单元丝路驼铃课题:丝路驼铃(1)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初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钢琴、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目标:(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
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2.欣赏歌曲。
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七个音组成,大调式。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概述1.教材名称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
2.适用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
3.教材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学会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增强音乐修养,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能够识别常见乐器和乐曲,并知道其代表作品。
•理解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元素。
2.能力目标•提高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
•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作能力。
•提高集体表演和个人演奏的技能。
3.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音乐态度。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识别常见乐器和乐曲,了解其代表作品。
•理解不同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掌握基本的音乐元素。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
•提高集体表演和个人演奏的技能。
五、教学建议•多听多看多读:学生要多听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多看看音乐周边的事情,多读一些音乐书籍,才能够更好地了解音乐。
•积极参与:学生要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多去听音乐会,多跟着老师演奏,提高自己的技能。
•多交流:学生要多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音乐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
六、具体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音乐基础(1)第一课乐理基础•了解音高和节拍。
•学会用数字表示节拍。
•学会用谱号表示音高。
•了解常见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如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休止符等。
(2)第二课声音的基础知识•了解声音的来源和发生过程。
•了解音响系统组成和原理。
•了解声音特性:音高、音量、音色等。
(3)第三课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主要乐器的分类。
•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2.第二单元中外乐曲鉴赏(1)第四课中国旋律•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
•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回顾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第五课欧美古典音乐•了解欧美古典音乐的特点。
•学习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了解常见的古典乐器和作曲家。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全面掌握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了解乐理基础、曲式结构等基本概念,能够读谱、写谱,唱出一部分简单歌曲。
2.能够分析乐曲特点,理解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3.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表现力,加强其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音乐基础知识1.音符和节奏的基础知识、英语乐理基础、简谱基础和乐曲写作基础。
2.学习一部分简单歌曲的演唱。
2.音乐欣赏1.能够欣赏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音乐作品,理解其基本结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
2.分析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3.唱游与健康1.学习一些健康的唱游活动。
2.了解如何保护嗓子,避免声带损伤。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1.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技巧。
2.听课剖析:通过聆听乐曲、分析音乐作品内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问题解答:在课堂上提出概念性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4.观摩展示:让学生观摩演出,增强表现力。
5.唱游训练:通过唱歌训练和健康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按照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顺序,将全册内容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3课时,共计36课时。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单元名称课时数第一单元音乐的本质与魅力 3第二单元音乐的生动描绘 3第三单元音乐与情感 3第四单元音乐的基本元素 3第五单元小调与大调 3第六单元音乐的节奏和律动 3第七单元音乐与形式 3第八单元音乐与文化传承 3第九单元声音的魔术 3第十单元声音的改编与处理 3第十一单元音乐的创作与演奏 3第十二单元唱游与健康 3教学评价本教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考试成绩: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2.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参与度、表现力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其表现。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分析1.教材名称: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适用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3.教材内容: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乐基础知识、乐器演奏、音乐鉴赏和音乐创作等。
第一章音乐的基本元素第二章纯乐器和键盘乐器第三章弦乐器和管乐器第四章打击乐器第五章音乐的二元性以及音高第六章节奏的基础知识第七章乐谱基础知识第八章音乐作品欣赏第九章音乐创作4.教材特点:本教材针对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乐器演奏基础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器演奏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此外,本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绝对音高、扩展音域的基本概念,并初步掌握运用乐谱刻画出音乐音高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如何使用乐谱记录表述音高,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发现和体验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音乐的绝对音高和扩展音域的基本概念。
(2)掌握使用乐谱记录表述音高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乐谱上的符号和意义。
(2)帮助学生理解音高的概念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知识点和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
2.实践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启发式问题解决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小星星”,让学生感性认识音高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听之前听后会有不同的感受。
2.讲授(30分钟)教师进行讲解,介绍绝对音高、扩展音域等基本知识,同时展示乐谱及其符号解析,让学生初步了解乐谱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苏少版音乐八年级上册》是适用于初中八年级音乐教育的一套教材,由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的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包括了多种音乐形式与风格,如歌曲、器乐、古典和现代等。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音乐表演技巧和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形式和特点。
4.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5.提高学生课堂表现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歌唱技巧的训练和演唱表现的提高。
2.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技巧的培养。
3.音乐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掌握。
难点1.复杂的音乐形式和曲式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声音表达的基础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介绍了音乐元素中的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以及歌曲表演技巧的训练。
学习内容1.音乐元素中的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
2.歌曲表演技巧的训练和演唱。
3.曲式结构和旋律风格。
1.声音形态和韵律节奏的掌握和运用。
2.歌曲演唱表现的提高。
3.旋律风格的分析与欣赏。
教学难点1.旋律节奏的整体把握和表现。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第二单元:古代音乐与管弦乐本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和传统器乐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
学习内容1.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欣赏和分析。
3.中国管弦乐和民乐的表现技巧和音乐形式。
学习重点1.中国古代音乐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3.管弦乐和民乐的表现技巧和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传统器乐和配乐形式的细致分析和多重叠奏间的协调表现。
2.音色的表现和和声的处理。
第三单元:交响乐的魅力本单元介绍了交响乐的历史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感知和欣赏交响乐的独特魅力。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北龙港初级中学八下音乐教案第三单元清明雨花第一课时雨花石教学目标: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2、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爱恋。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用抒情优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倚音的唱法和概念,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休止符。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范唱歌曲,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请听老师演唱一遍。
在聆听感受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播放雨花石的伴奏音乐,教师范唱)师:谁来说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抒情的、优美的、深情的……师: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北龙港初级中学八下音乐教案生:中速师:对,歌曲的情绪是深情的,速度为中速。
2、简单介绍歌曲产生的的背景: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
(播放课件)师:这首《雨花石》是以雨花石为题创编的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歌,它讲述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旧社会里,受尽苦难,最后在地下党孙大叔的指引下,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终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的故事。
这样就使得‘雨花石’成了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的一种象征。
3、播放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体会雨花石它被赋予的神圣的内涵吧。
(感受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师生在雨花石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播放雨花石的伴奏音乐)师:同学们朗读的很有感情。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从歌声中去感受一下雨花石的精神。
4、播放范唱音乐,生了解歌词的内容。
师:在聆听的同时,请你思考:雨花石向我们诉说了些什么?(播放范唱)师:雨花石向我们诉说了些什么?生:它向我们诉说了它的心愿: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师:那你能告诉我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吗?生: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一单元草原放歌第二单元丝路驼铃第三单元《西南风情》教案第四单元《江河大地》教案第五单元《樱花》教案第六单元欧美揽胜--意大利音乐风情丝路驼铃课题:丝路驼铃(1)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初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钢琴、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目标:(一) 对我国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联系相关学科,探索“丝绸路上”的音乐文化。
(二)能用明朗活泼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知道王洛宾的主要作品和贡献;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梦驼铃》。
(三)聆听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敦煌》、《打起手鼓唱起歌》和合奏《玛依拉》,感受其音乐情绪和风格,体验“花儿”的艺术特征;分辨冬不拉等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四)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手鼓、铃鼓或自制的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等歌曲即兴伴奏,试用演奏、舞蹈等形式表演。
尝试创作、表演一段表现梦的音乐;试以《渭城曲》前两句即兴编唱,并相互评价。
(五)能用竖笛(或口琴)演奏《玛依拉》,学习“si”的第二种指法。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青春舞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学习用具。
二.欣赏歌曲《新疆好》:1.导入:丝绸之路北道过玉门关,南道过阳关,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新疆,提问;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又有哪些特产呢?回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有香喷喷的羊肉串,美丽的壁毯,死角刺绣的小帽“朵帕”,哈密瓜,葡萄干,奶茶等。
提问:新疆还有哪些特产呢?下面我们欣赏一首歌曲《新疆好》。
2.欣赏歌曲。
回答:新疆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三、欣赏歌曲《玛依拉》:1.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回答: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
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的特点:由几个音组成,结束在哪个音上?七个音组成,大调式。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少版2013最新版八年级下音乐教案_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苏少版2013最新版八年级下音乐教案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一单元乐鸣江河
第1课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长江之歌》,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体会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内容:歌曲《长江之歌》、《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8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9年。
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
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板书)
(三)学习歌曲《长江之歌》
1、听赏《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长江之歌》,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 | Χ ΧΧ ΧΧ ΧΧ | ΧΧ ΧΧ 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1、认识西洋铜管乐器。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了解常用的反复记号的唱法。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内容: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歌曲《蓝天白云》,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
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
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 ?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
1、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
(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
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
四、巩固练习: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
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
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