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太湖美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513.72 KB
- 文档页数:3
《太湖美》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
并通过歌唱、交流、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认识丝竹乐器。
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用歌声唱出《太湖美》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暑假快到了,我想有些同学可能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了假期旅游的路线,的确,在这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的日子,是旅游的好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去太湖旅游,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播放《太湖美》)。
2、师:刚才,我们领略了太湖优美的景色,同时结合课前看到的一组画面,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所看见的幅幅画面。
生答 ( 无锡地处江南, 江南属于吴语区,那里的人说话语调轻柔,歌曲中演唱者用富于特色的地方方言更好的表现了太湖的清新,秀丽)二、新课教学1、师:大家说的太棒了!一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南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样的美景。
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丽, 柔美、细腻 .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太湖美》,体会他给你带来的感受。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游玩了无锡,大家都了解了无锡的哪些方面?生答:无锡的风景如画⋯⋯(说的好的同学,给以掌声鼓励)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在这首歌曲中,我们欣赏到了更多的无锡风景,如:梅园、鼋头渚、惠山、天下第二泉等等,同时还了解了无锡的特产,泥人,真是美不胜收。
3、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无锡景》,可能同学们只顾着欣赏秀美的风景没有更多的听歌曲的旋律,下面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注意认真听歌曲的旋律,听完后回答老师几个问题。
4、师: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呢?( 是婉转抒情的还是热情爽朗的)生:答。
5、师:歌曲具有怎样的一种风格呢?( 是清新,秀丽的还是粗旷,豪放的)6、师:歌曲以清新、秀丽的风格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让人耳目一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江南山清水秀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江南音乐婉丽柔美的风格。
《太湖美》教学目标:1、能够分别感受出歌曲《太湖美》女声独唱中柔美流畅、迂回婉转富有江苏民间小调风味的演唱风格以及《洞庭鱼米乡》男声独唱中那高亢悠远、炽烈奔放的湖南高腔唱法的演唱风格。
2、知道《洞庭鱼米乡》为三段体结构,感受山歌与号子的不同风格。
并为第三乐段画出图形谱,来感受歌曲再现段高亢悠远、自由开阔的意境及湖区人们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3、激发对祖国山河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太湖美》、《洞庭鱼米乡》同为水乡渔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教学难点:对江南小调、山歌和号子的感悟。
教学准备:歌曲的音像资料,风光图片及相关的文章(诗句),舞扇、响板、二胡、笛子、琵琶多媒体音乐等。
教学过程:一、扇舞导入:(阶段目标:通过肢体语言来初步感受歌曲江南水乡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在丝竹乐《太湖美》的音乐播放中,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舞扇。
2、引出课题——通过开扇、抖扇,扇位的高低变化——水波动态;合扇——摇橹姿态等感受音乐的韵律启发学生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表达的情绪等引出课题——江南水乡渔歌欣赏。
3、简介江南丝竹乐(多媒体出示二胡、笛子、琵琶主奏乐器)以及渔歌的字面含义。
二、歌曲欣赏:(阶段目标:感受《太湖美》、《洞庭鱼米乡》同为水乡渔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一)歌曲《太湖美》欣赏1、完整聆听《太湖美》歌曲,感受柔美略显欢快的情绪。
2、歌中唱到太湖都美在哪里?初步分析歌词,结合风光图片感知歌中所唱的太湖美景及捕鱼场面。
同时简介太湖地理位置及气候、人文特征。
3、聆听江苏方言版《太湖美》歌曲,感知江南水乡地域特有的乡音唱法。
初步感知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响板随之轻击,重点体会歌曲旋律清秀流畅、柔和婉转的演唱风格。
(按照一板三眼的形式击奏)4、分析歌曲结构及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特点。
随《太湖美》MTV吟唱歌曲后,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及特点,体会歌曲演唱风格,深化歌曲情境并感知音乐结构。
5、师生互动完整演唱《太湖美》。
接力版三上音乐三竹乐悠扬2太湖美(笛子独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接力版三上音乐三竹乐悠扬2太湖美(笛子独奏)》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们欣赏并学习笛子独奏曲目《太湖美》。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这首曲目,让学生们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我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相关的练习曲目,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笛子的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笛子这一乐器,大部分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笛子演奏技巧的指导。
此外,学生们在欣赏音乐时,对于江南水乡的美景有一定的认知,这将有助于他们对乐曲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笛子这一乐器,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2.欣赏并分析曲目《太湖美》,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指法、呼吸等。
2.对曲目《太湖美》的理解和分析,以及音乐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为学生讲解笛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运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标准的笛子演奏姿势和指法。
3.利用视听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笛子演奏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笛子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构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基本技巧讲解:讲解笛子的演奏姿势、指法和呼吸技巧,并进行示范。
3.曲目欣赏:让学生欣赏《太湖美》这首曲目,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4.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曲目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加深他们对乐曲的理解。
5.练习演奏: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太湖美》,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评价:各组学生进行演奏展示,评价彼此的演奏效果。
7.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笛子的基本知识:包括笛子的构造、演奏姿势、指法等。
幼儿园音乐太湖美教案1. 引言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培养幼儿艺术细胞、提升幼儿审美情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太湖美教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太湖美教案的运用,能够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促进其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音乐太湖美教案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和改进措施。
2. 教学目标通过太湖美教案的运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如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增强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太湖美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音乐基本知识通过教授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符、节奏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2 音乐表达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形式,让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3.3 音乐欣赏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4 音乐创造通过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编写歌词、创作简单的音乐旋律等,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4. 教学方法太湖美教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音乐素养。
以下是常用的教学方法:4.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如唱游戏、跳游戏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音乐,提高学习效果。
4.2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音乐故事,引导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
4.3 视听教学法利用视听资料,如音乐录像、音乐CD等,让幼儿在观看和听音乐中学习欣赏,提高其审美能力。
4.4 合作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教学评价在使用太湖美教案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幼儿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幼儿音乐表达和欣赏能力的发展情况;•幼儿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程度;•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情况。
接力版三上音乐三竹乐悠扬2太湖美(笛子独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接力版三上音乐三竹乐悠扬2太湖美(笛子独奏)》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音乐作品。
教材通过笛子独奏的形式,展现了太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等,同时,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旋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初步掌握了笛子的基本演奏方法,对江南地区的音乐特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笛子演奏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对太湖地区的文化背景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等。
2.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3.增强学生对太湖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太湖美》。
2.教学难点:吹奏时的音准、节奏和音色控制,以及对音乐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笛子演奏教材中的曲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笛子的基本演奏技巧。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提高演奏水平。
4.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笛子演奏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笛子乐器,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练习。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以便于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内容。
3.准备练习曲和优秀演奏作品,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太湖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然后,教师用笛子演奏《太湖美》,让学生对这首曲目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笛子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演示吹、吸、吞、吐等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鄂教版艺术五年级下册《太湖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太湖美》是一首描绘我国太湖美丽风光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抒情,富有感染力。
歌曲采用了江南地区的特色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演唱,以及相关音乐知识的掌握。
通过学习《太湖美》,让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自然风光,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歌曲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江南地区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中的地域特色。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太湖美》,并能熟练演唱。
2.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太湖美》的旋律演唱。
2.江南地区音乐特色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太湖的美景。
2.示范教学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借鉴,提高歌唱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家乡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乐谱、歌单等教学资料。
4.课堂用的乐器(如笛子、琵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太湖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江南地区的音乐特色,为后续歌曲学习做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太湖美》,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分发乐谱,引导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歌唱能力,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歌曲演唱。
听赏:太湖美(笛子独奏)- 接力版一、歌曲介绍《太湖美》是一首色彩斑斓的音乐作品,演奏乐器为笛子。
该曲是一首描绘太湖美景的乐曲,音乐风格优美动听,让人听到如沐春风般的愉悦感受。
二、教学目标针对这首音乐,我们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和认识笛子独奏;2.能够简单描述太湖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3.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好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较难的曲调和旋律,需要对音乐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2.针对太湖美自然风光和特色的描述,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让学生感受更深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身体语言或者嘴巴模仿各种不同的乐器声音,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 听赏音乐在播放《太湖美》前,老师应该先简单介绍乐器笛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然后,老师进行现场示范演奏《太湖美》,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
3. 认识太湖美接着,老师可以通过PPT或口述等方式,介绍太湖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太湖的大小、深度、水质、沿岸植被、游乐设施等各方面,让学生了解太湖的全貌。
4. 分析音乐老师可以边播放音乐,边点明乐曲中的一些元素和感受。
例如,音乐开始就有一种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中间部分有一些激昂的声音,好像是奔流的水势;结尾处则是缓缓而下的旋律,像是太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样。
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感受,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曲子。
5. 分组活动最后,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听过的、看到的太湖美景,并且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表达,演示自己对太湖美的理解。
此外,为了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和协作,老师还可以要求小组彼此鼓励,相互点赞和提出建议。
五、教学反思在这堂音乐课上,我们从笛子独奏入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同时让他们了解和认识太湖美这个独特的自然景观。
通过以听音乐、认识自然、分析元素和分组活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太湖美》(五篇材料)第一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太湖美》《太湖美》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
并通过歌唱、交流、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认识丝竹乐器。
教学重难点:在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1、师:金秋十月正是旅游的好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去太湖旅游,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播放《太湖美》)。
2、师:刚才,我们领略了太湖优美的景色,同时结合课前看到的一组画面,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所看见的幅幅画面。
三、听赏教学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师:歌曲的拍号是2/4拍,那么它的强弱关系是什么呢?2、复听音乐,为音乐创编律动让我们用一种律动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强弱关系,比如,用拍手表示强,拍肩表示弱,现在请小组讨论、思考,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强与弱。
3、小组展示4、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
5、指导学生用“lu”音哼唱旋律。
四、小结第二篇:三年级音乐教案上册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主题。
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来体现小学生、们对老师所建立的深厚情意,通过歌唱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并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进行歌表演,从中体会师生同乐的愉悦。
2、认真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感受歌曲表现的情绪。
欣赏歌曲,学习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米兰》。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
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学唱《老师最理解我》;2、能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歌唱。
《太湖美》教学设计与反思《太湖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聆听音乐,用心灵去感受太湖秀色风。
2通过歌曲《太湖美》的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歌曲的艺术美。
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此曲创作于1978年,为2/4拍,一段体,C宫调式,是一首具浓郁江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
曲风清新秀丽,曲调柔美流畅、迂回婉转,易于上口。
吴侬软语、轻歌妙韵、回环跌宕、引人入胜,生动地描绘出烟波浩渺的太湖旖旎的自然风光,演绎出江南名城的灵秀与富足。
抒发出水乡人们对故土的热爱,对太湖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太湖美》水乡渔歌的演唱风格,对江南小调、山歌和号子的感悟。
教具准备:歌曲的音响(像)资料,风光图片及相关的文章(诗句),舞扇、响板、二胡、笛子、琵琶等。
教学过程:一、扇舞导入:(阶段目标:通过肢体语言来初步感受歌曲江南水乡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在丝竹乐《太湖美》的音乐播放中,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舞扇。
2、引出课题——通过开扇、抖扇,扇位的高低变化——水波动态;合扇——摇橹姿态等感受音乐的韵律启发学生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表达的情绪等引出课题——江南水乡渔歌欣赏。
3、简介江南丝竹乐(出示二胡、笛子、琵琶主奏乐器——如有条件可演奏或让学生们随意触摸弹奏)以及渔歌的字面含义。
二、歌曲欣赏:(阶段目标:感受《太湖美》水乡渔歌的演唱风格)歌曲《太湖美》欣赏1、完整聆听《太湖美》歌曲,感受柔美略显欢快的情绪。
2、歌中唱到太湖都美在哪里?初步分析歌词,结合风光图片感知歌中所唱的太湖美景及捕鱼场面。
同时简介太湖地理位置及气候、人文特征。
3、聆听江苏方言版《太湖美》歌曲,感知江南水乡地域特有的乡音唱法。
初步感知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响板随之轻击,重点体会歌曲旋律清秀流畅、柔和婉转的演唱风格。
(按照一板三眼的形式击奏)4、分析歌曲结构及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特点。
随《太湖美》MTV吟唱歌曲后,分析歌曲音乐要素的运用及特点,体会歌曲演唱风格,深化歌曲情境并感知音乐结构。
鄂教版艺术五年级下册《太湖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太湖美》是鄂教版艺术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词曲展现了太湖的美丽风光。
教材中提供了简谱和歌词,以及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乐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太湖美》,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乐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太湖美》,了解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太湖美》,掌握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视听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太湖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太湖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3.讲解乐理知识:结合歌曲,讲解相关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4.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提高演唱水平。
5.展示与评价: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太湖美》、歌曲旋律、节奏、乐理知识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水平、乐理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大班音乐:太湖美教学设计
Large class music: Taihu beauty teaching desi gn
大班音乐:太湖美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音乐表达太湖美的意境。
2、通过欣赏、感受歌曲的舒缓、柔美,并尝试用动作表现。
3、激发保护太湖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电脑、音乐、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无锡,你们去过无锡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太湖)
2、太湖是无锡的母亲河,非常的美。
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太湖美》。
(播放歌曲)提问:歌曲好听吗?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听了歌曲后你有什么感觉?它的旋律是怎样的?(缓慢的、很抒情的)
3、这么优美的歌曲,唱出了太湖的美,歌曲中都唱到了太湖美在哪里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遍《太湖美》。
(播放歌曲、结合图片)提问:太湖美在哪里呢?(幼儿自由回答)
(结合图片、幼儿学说图片中歌曲内容)
4、太湖美呀!歌曲也美。
你听了歌曲后想干什么呢?我们一边听一边自己来试一试。
(播放音乐)提问:歌曲你们喜欢吗?你想怎样来表达对它的喜欢呢?(唱一唱、跳一跳)
5、小朋友真棒!想来唱一唱,那我们跟着它一起来轻轻地哼一哼。
(播放音乐,图片结合)
6、小朋友哼的真不错,还想来跳一跳,我们跟着歌曲跳一跳吧!(播放音乐),我们请几个小朋友来跳跳。
7、小朋友跳的真美。
请你们找个座位坐下来。
太湖真是个好地方,太湖有名的就是太湖三白了,你知道是哪三白吗?(幼儿自由说,出示图片)那么多的鱼、虾为什么都喜欢在太湖里玩呢?(水美、水清)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太湖,让我们的太湖永远那么美、那么清澈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讲一讲。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随意小结:小朋友都是爱护环境、爱家乡的好孩子。
8、小朋友表现真不错,你们想去太湖玩吗?好的下次春游老师就带你们去太湖玩吧!(播放音乐离场)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