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A.普通话B.方言C.少数民族语言D.汉字正确答案:A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的公文,应当()。
A.使用规范汉字进行表述B.使用方言进行表述C.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表述D.使用外语进行表述正确答案:A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规范汉字?()A.简化字B.异体字C.印刷体汉字D.二简字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4.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应当_______。
答案: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则,不得违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尊重_______。
答案: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
三、判断题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公文、标识等方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
()答案:错误。
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和普通话进行公务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不得违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使用其他语言文字。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答案:正确。
出版物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不得出现错别字、异体字等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情况。
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公共场合不得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
()答案:正确。
在公共场所、公共场合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标识、宣传、交流等行为。
四、简答题9.简要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发展,提高全民族语言素养和文化素质,加强民族交流和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它为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以上题库的练习,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法律意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答案(竞赛时间:6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80分)1. 新作手书招牌或者公共场所题词,应当使用规范汉字;己有的题词和手书招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在适当的位置配有(C)。
A. 简化汉字B. 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2. 异体字在(C)中可以保留使用。
A. 地名B. 姓名C. 姓氏3. 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A)组织审定。
A. 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B. 省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C. 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4. 竖式招牌的文字书写应(B)。
A. 从左向右B. 从右向左C.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都可以5•《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A)。
A. 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6. 韵母全为前鼻韵母(-n)的是(A)组。
A. 安人天年B. 粮现恩玩C. 念文园缝7. 找出都是普通话舌尖中边音(I )的词语(B)。
A. 衣奴B. 留恋C. 岭南8.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B).A. 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9. 国家机关以(B)为公务用语用字•A. 汉语和汉字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 中文10. 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C).A. 简化汉字B. 印刷体汉字C. 规范汉字11.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 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2. 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 B)A. 左边B. 右边C. 左边右边都可以13. 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 1728 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B) .A. 康熙皇帝B. 雍正皇帝C. 乾隆皇帝14. 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C)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A. 日本,越南B. 日本,朝鲜C. 日本,韩国15. 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C) .A. 二级甲等( 87-92 分)B. 二级乙等( 80-87 分)C. 三级甲等( 70-80 分)16. 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B) .A. 语音B. 词汇C. 语法17. 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B) .A.普通话B. 国语C. 华语18. 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B) .A.JINRIXINWENB. JINRI XINWENC. JIN RI XIN WEN19. 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的声调有( A )。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年级班级姓名1.《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共5部分。
A.注意事项B.元音、辅音表C.声母表2.一个汉字的读音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其中表示字音高低升降的部分叫做()。
A.声母B.韵母C.声调3.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凿、荫、凹”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zao、yin、wa B.zuo、yin、wa C.zao、yin、ao4.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每个字的声母都是卷舌音的一组是()。
A.成人、手术、暂时、展示B.师生、战术、顺畅、生产c.神州、注释、珠算、申诉5.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每个字的声母都是平舌音的一组是()。
A.制造、遵照、诗词B.种族、自尊、主张C.早操、参差、思索6.在普通话中,“组、织、警、察、摩、擦”6个字,声母是卷舌音的共有()。
A.2个B.3个C.4个7.在普通话中,“男子”的“男”和“篮子”的“篮”,两个字的声母()。
A.都是n B.都是l c.不同,“男”是n,“篮”是l8.在普通话中,下列三组词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声母都是q的一组是()。
A.轻装、汽车、泉水B.前程、膝盖、纤维C.卡片、歼灭、清楚9.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马兰花开”4个音节中,字母a共出现了()次。
A.2 B.3 C.410.普通话“珠、苦、居、于、女”中,韵母是u的字有()。
A.1个B.2个C.3个11.在普通话中,“神舟五号”这4个字的声调排列顺序是()。
A.上声、阴平、阳平、去声B.阳平、上声、阴平、去声c.阳平、阴平、上声、去声12.在普通话中,“调整”和“调查”中的“调”字读音不同,是因为()。
A.声调不同B.声母不同c.声母和声调都不同13.在普通话中,“叔叔送我一本书”7个字中声母是sh的有()。
A.2个B.3个C.4个14.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指出下面拼写的“飞毛腿导弹”有()处错误。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试题45个含答案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2.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3. 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内容是()A.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B.防止方言泛滥和推行标准汉字C.推广国语和推行国文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B.权利C.责任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汉语和汉字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
A.基本的服务用字/服务用语B.规定场合用字/特定场合服务用语C.公文用字/大型活动服务用语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9.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10 月B.9月C.3月10.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是我国()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
A.2010年以前B.2020年以前C.21世纪中叶11.我国是从()年起,着手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实施评估的。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12.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
A.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新闻媒体B.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C.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报纸、影视13.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文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
A.便利 B.条件 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C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有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B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B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A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B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B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中学生组)单项选择题 2%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规范汉字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由()颁布。
A.国家 B.研究机构和语言学家 c.研究机构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本的生活用语用字 B.基本的教学用语用字 c.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4.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常用字和次常用字共()个汉字。
A.3500 B.7000 C.90005.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北京语音指的是()。
A.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B.北京市民的实际语音 C.北京市周围地区的语音6.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国家推广北京话 c.国家推广现代汉语8.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9月份的第1周 B.9月份的第2周 c.9月份的第3周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
A.汉语和汉字的规范和标准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C.汉语方言和汉字的规范和标准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国各民族都()。
A.只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C.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精选五篇]第一篇: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 B.地名和中文文献 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 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文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 B.权利 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B。
A.便利 B.条件 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 C 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有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C。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B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 B.突出贡献 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B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A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 B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B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B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 A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答案C)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答案B)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案B)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答案B)A.便利B.条件C.培训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理应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答案C)A.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相关部门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理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答案C)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8.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的组织和个人。
(答案B)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答案C)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10.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答案A)。
A.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B.宪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11.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答案B)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答案A)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13.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理应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答案C)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批准。
(答案B)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B.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C.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5.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2010年学生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得分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A.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语言文字工作B.要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C.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6.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9.()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1.《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A.人名和中文文献B.地名和中文文献C.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12.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B.会说流畅的普通话C.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13.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A.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B. 普通话和汉字C. 汉语和汉字15.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16.国务院()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17.《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级等和最低级等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19.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一 B.二 C.三20.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22.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个,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
A.2215 B.2235 C.225523.简化字的标准依据为:A. 1964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B. 1977年颁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C. 1986年颁布的《简化字总表》24.国家于1977年发布《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对20个计量单位旧译名中的用字进行了规范。
下列3组计量单位名称中,完全规范的一组是()。
A.海里、英两、升B.盎司、公升、哩C.加仑、英寸、千瓦25.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的标准依据为:A.《现代汉语词典》B.《新华字典》C.《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6.《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2月11日由()批准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27.《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采用()A.拉丁字母B.注音字母C.国语罗马字28.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责令其改正,并予以警告。
A.有关行政管理部门B.司法部门C.教育部门29.国家1996年颁布()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A.《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B.《汉语拼音正词法》C.《汉语拼音应用规则》30.《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A.声调表、隔音符号B.声调符号、隔音符号C.声调表、注意事项31.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A.heilongjiangsheng B.Heilongjiangsheng C.HeilongjiangSheng 32.对《广告语言文字暂行管理规定》中所规定广告用字不得出现的情形是()。
A.使用错别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其他不规范使用的语言文字。
B.使用错别字;使用国家已经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使用手书字、变体字、古文字。
C.使用错别字;使用国家已经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使用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特大文字。
33.将中文“北京”翻译成英文时,写成()。
A.Beijing B.Peking C.Beijing或Peking均可34.汉字字形的规范标准是()。
A.《现代汉语通用字表》B.《简化字总表》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5.报纸使用数字时,依据的规范标准是()。
A.《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B.《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C.《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36.第()组词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异形词A.身份——身分B.标志——标识C.雪里红——雪里蕻37.《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表明“统读”的词是指()。
A.在本表中只读一音B.在字典词典中只读一音C.任何情况下只读一音38.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目标是()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
A.2010 B.2020 C.205039.羞赧”中的“赧”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
A.nǎnB.sèC.kuì40.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书法艺术中41.下列3个词,轻声和不轻声的意义不同的是。
A.学生 B.西瓜 C.运气42.下列3组成语中,用字无误的一组是()。
A.按部就班、风驰电掣、开诚布公B.三顾茅庐、永往直前、戮力同心C.既往不究、班门弄斧、黄粱一梦43.下列3组词语中,用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好象、复印、过渡时期、厉兵秣马B.气象、复写、过度疲劳、变本加利C.塑像、覆盖、度假胜地、再接再厉44.汉语人名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在后”。
在外事公务中用汉语拼音拼写“王晓立”时,写作()。
A.按西方“名在前、姓在后”的习惯,拼作Xiǎolì Wánɡ。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法则》的规定,拼作Wánɡ Xiǎolì。
C.根据个人习惯拼写。
45.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46.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
A.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B.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C.大力提倡,逐步普及,努力提高。
47.普通话证书由()机构颁发A.各县市语委办;B.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C.国家语委48.普通话的标准是()。
A.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白话文为语法规范;B.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C.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
49.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原则是()。
A.国际化原则,音素化原则,标准音原则;B.普通化原则,音节化原则;C.国际化原则,音节化原则,标准音原则。
50.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个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韵母的一组是()。
A.行动风筝工农清醒B.盼望工人农民清醒C.先生行军生动眼睛2011年学生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得分1.下面关于轻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它的发音特点是:轻而短;B.轻声是声调的一种,其发音特点是:轻而短;C.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所以可读可不读出来。
2.“确凿”中的“凿”,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A. záoB. zuòC. zuó3.普通话的标调原则是()。
A.标在韵腹上B.标在韵头上C.标在最响亮的元音上,i、u并列时则标在后一个元音上。
4.在普通话里既可以做声母又可以做韵母的辅音是()A.n和ng B.n C.ng5.er在普通话中是一个()。
A.单韵母B.复韵母C.鼻韵母6.《汉语拼音方案》规定ü开头的韵母自成音节时要()。
A.在前面加y,并去掉ü上两点B.在前面加y C.在前面加w,并去掉ü上两点7.给汉字注音时,为使拼式简短,声母zhchsh可以省写成()。
A.z c s B.z. c. s.C. z ĉŝ8.在拼音读物(包括字典、词典)中,儿化音节的拼写都是()。
A.在音节后面加r B.在音节后面加er C.两种方法都可9.下列音节拼写全对的是()。
A.zǔzhī(组织)ānqún(安全)miánáo(棉袄)B.lǎoxī(老师)xiāngzào(香皂)nǚrén(女人)C.shēngmìng(生命)zǔ’ài(阻碍)xīndé(心得)A.阴、阳、土、气B.多、米、酒、春C.很、要、长、粮11.下列汉字声母完全一样的是()。
A.皇、惚、往、枉B.联、理、浪、虏C.蚕、厂、秋、存12.下列横线上的字都要读轻声的是()。
A.娃娃歌唱桌子B.老婆故事好吧C.工夫读读想象13.读下列词语都要儿化的是()。
A.聊天小孩蛐蛐B.天堂板凳小鱼C.面条衣服脸蛋14.下列“一”字的变调方式一致的是()。
A.一天一条一组B.一般一对一生C.一行一律一本15.下列横线上的字全都要读变调的是()。
A.领导组长老虎B.奖励草莓很好C.管理组身体好16.下列“啊”字要读成“哪na”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