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当下的旅程节选“ego和真正的临在”
- 格式:docx
- 大小:17.43 KB
- 文档页数:3
在每一个当下,都保持觉醒-《回到当下》周斯夫葛斯汀著回到当下(全文转载) 周斯夫*葛斯汀著1.我们将开始一段旅程,一个深入自我内心的旅程,一个深究“自己是谁”和“自己为何”的旅程。
踏出第一步并不容易,修行的第一天,通常都会掉举昏沉厌倦懒惰疑惑。
也可能彻底后悔。
2.要我们着手去训练和净化心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3.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替我们修行。
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实践。
每一刻都保持觉醒。
对于当下的状况,要全面觉醒。
修行一点都不神秘,它,如此单纯直接而了当。
但却必须亲自去实践。
禅坐就是如此而已。
4.第一步对每个人而言,都很困难。
我们所从事的精神追求,是一件稀有而珍贵的工作。
所以,要柔软,要坚忍不拔地突破初步的障碍。
5.善加利用禅期的机会,不要浪费时间,或认为自己已经做够了。
6.最高的喜悦是毗婆舍那的喜悦。
也就是内观智慧的喜悦,每一个当下,都能涣然一新地,珍惜初发之心。
那就是一种极喜的状态。
因此,喜悦的存在,是来自于初发之心,无习气之心和一颗不胡思乱想直接经验的心。
7.禅期中的第一天,似乎很困难,那是因为,定力仍未增长。
爬山,必须要有一定的体力。
如果你不够强壮,刚开始时,会觉得很不舒服。
可是,随着体力日益增强,爬起山来,就会变得更容易了。
禅坐也是如此,随着定力的增长,安住于当下,便不会如此困难。
8.修习和领悟佛法是件稀有而珍贵的事。
世上少有人能珍惜这个机会。
大多数人都在反覆打转,被无明与欲望所驱使。
不知道离脱轮回解脱贪爱,噌恚的可能性。
9.因为对感官的愉悦不断地贪恋,使心处于烦乱与困顿当中。
学习放下心心便会变得轻安。
如果没有困扰和紧张,我们便能渐渐地脱离习性的仓库和感官的欲望。
10.所谓慧观的增长是去经验自我内心的无常之流。
因而能开始放下,而不拼命地去执著身心。
11.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修行的机会还会到来。
在这个环境里我们拥有了非常殊胜的条件。
这是个探讨自我和找寻“自己是谁”的最佳环境。
别错失了这个机会!12.我们目前正在做的自我探究是最神圣的事。
回到当下的旅程唯一能真正疗愈、真正的愛你自己的方式,就是进入一定深度的「当下」,把客观层面的你打开來,允許在當下這一刻升起的情緒浮現,並如实地去面對、坦承、表达它們,然后达到所謂的疗愈与釋放。
不让身体压抑任何情感与情緒,让身体处于自然的、上帝的愛的能量中,不帶一点批判看法。
把愛帶进自己的身心灵,让能量自然地流通,让自己处于与万物同体的狀态中,就是真正的愛自己。
处于当下时刻的寂静中当处于当下时刻的寂静中时,我们就没有过去或未来;没有想法、意见、概念或信念;也没有批判、对错、好坏;没有定罪,也没有救赎;没有绝望,也没有希望;没有谴责或罪咎;没有期待或怨恨;没有恐惧或欲求;没有分离;没有切割或界限;有的只是当下这一刻。
处在当下时刻的寂静中,没有国籍国界;没有宗教;没有信仰、教义、教理信条;没有所属、占有或控制;没有成功或失败;没有结果;有的只是当下这一刻。
一片广阔无垠的蓝天当你完全沉浸于当下时,你的头脑十分寂静;你处于纯净意识的状态中,就像那宽广无垠、晴朗清澈的蓝天,看不到一片云。
而当一个想法升起时,它就像一小片云朵,穿越过无垠的蓝天。
你认为那一小片云能遮蔽蓝天吗?当然不能!不过如果你认同它、相信它,甚至试着去赶走它,与那片云扯上关系而牵扯不清的话,你将发现自己会被那片云吸进去,而看不见或是失去那片无垠的蓝天。
另一方面,如果你只是单纯的看着想法升起,既不赞同也不反抗它,那你就会保持敞开,一直与无垠的蓝天同在。
如果你继续不断地思考,那么突然间,千千万万朵小云彩就会出现,把无垠的蓝天完全遮住。
无垠蓝天不会消失不见,它永远在这里;但是你的觉知会被不断升起的思想遮住,你和它失去了联系,你把自己和自然本质的天性分隔开来。
你那本质纯净的、无限的、寂静的永恒意识,就是那片广阔无垠的蓝天。
但在梦中其实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要的东西,唯有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我们才会了解到我们要找的东西是遗失在过去的,只要你不放弃寻找,你就会被过去紧紧地抓住,而这个过去正是我们想挣脱的。
2《变形记》检测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2《变形记》检测卷一、小阅读-课内1.下列有关“变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格里高尔是“虫形人心”,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悲惨的处境已无力改变,因而不再抗争。
B.格里高尔家人是“人形虫心",当格里高尔不能做挣钱机器时,便态度冷漠、残酷。
C.格里高尔被父亲粗暴赶回房间,此刻开始变得压抑、忧郁,以致失去自我。
D.格里高尔身上的社会性被个体性不断侵蚀、压抑,最终被物化成甲虫。
2.下列有关小说视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协理员跑走、父亲关门等,推进了情节发展。
B.在描写书房环境和他人反应时,小说也穿插运用了格里高尔的视角。
C.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有助读者切身体会格里高尔的悲剧遭遇并分析成因。
D.格里高尔的视角有助读者感受格里高尔被家人无情排斥的焦虑心理。
3.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中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
B.《变形记》是俄国作家卡夫卡最富有特色的小说之一,作品以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表现了人性异化的主题。
C.《变形记》以怪诞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命运的难以捉摸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阶级以后社会的非理性和人物的非人性。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
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挖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
4.《变形记》的叙事方式非常精巧,小说采用双重视角,即格里高尔的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者两个视角,请你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自我桎梏中寻找“从尝试走出深渊,朝各自的目标努力,我们可以彼此了解,但真正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却只有每个人本身。
”赫尔曼·黑塞的文字总有一种魅力,仿佛“能够超越时空阻隔与当下对话”。
《德米安》一书所展现的“辛克莱”式少年彷徨,恰与如我一般的少年读者内心所萌芽的冲动不谋而合。
德米安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带着我们跳出“旧世界”,找寻“新世界”——这是一个美好而艰难的过程。
一、两个世界&辛克莱的彷徨历程观察《德米安》和《悉达多》等书,不难发现黑塞的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二元性”(甚至“多元性”)特征。
《悉达多》中纯洁、高尚却苍白的少年时代,物欲横流、情感迷失的青年阶段和与瓦树地瓦泛舟河上悟得真谛的感化历程具有明显界限。
但是黑塞的高明之处便是在这些界限分明的区域间建立隐秘而顺理成章地关联,《德米安》便是如此。
在本书第一章中,便点明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世界是“父亲的房子”,充满着“柔和的光泽、明亮与整洁”,是所谓的“旧世界”,而实际上“父亲的房子”已经暗示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与狭隘;另一个世界则“鲜明、充满活力、散发着迷人的芬芳,生机盎然”,有的是喧嚣与刺耳、阴森与暴力,这才是新世界。
而本书的主人公辛克莱则一步步蜕变,由旧世界迈向新世界。
在恶霸男孩法克兹·克洛摩面前漫不经心地吹牛,使辛克莱落下把柄被威胁,他开始偷窃、撒谎,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愧意与悔意,被克洛摩支配便使他感到恐惧。
饶是如此,面对父亲对小事的责备,辛克莱产生了“丑恶且叛逆”的快感,“仿佛一个因偷窃而受罚的小偷,实际犯下的却是谋杀的勾当”。
这意味着始终被父母禁锢在光明的旧世界的辛克莱迈入了被禁忌的世界。
尽管过程并不美好,每分每秒都在煎熬,克洛摩所带来的阴影真实且深重。
而后德米安出现,拯救了他,法兰兹·克洛摩这个恶魔消失了,可是德米安对圣经中该隐的深刻理解令辛克莱再陷泥淖,他感到新世界对他的召唤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强烈。
到了新的城市,同时迈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后,他感到被压抑,被禁止而不被允许的性冲动,令他堕落疯狂,就此开始酗酒、鬼混。
活在当下_奥黛丽·哈格
我总是感叹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未来对于我来说只意味着更多的失望。
幼时的一次精神创伤让我总是找借口封闭自己、谨小慎微。
为什么要自讨苦吃、自寻烦恼呢?后来我遇到了小狗杰西。
收容所说没人要它,主人多年来对它的虐待使它“很不正常”。
我把这只看上去生不如死的小狗带回了家,也许是因为我在它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最初时,它咆哮着要咬我,我知道它想摆出吓人的样子吓跑敌人。
不过后来,杰西变得开朗、快乐和勇敢起来。
它不记仇,四处探索着它的新家,并且敢于和它新结交的“狗友”们较量一番,它不会为了逃故事,避困难就墨守成规地活着。
此时此刻,杰西像以往一样趴在我的背上,而我正在写一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生命勇于拥抱未来,不再守望过去。
1。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训练题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2),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4),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了其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7)《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7分)①普陀山的绿色就像海那样深邃,连绵起伏,整座山的天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②我们拾级而上,百花恣意绽放、殷红欲燃。
③山顶的观音立身像,远远望去让人心生敬畏,不敢(xiè)____渎。
④走到近前,佛祖宁静、安详的面容,让人驻足沉思、心无旁(wù)____。
⑤这里鸟儿也停止了聒.噪,仿佛听到了不知哪里传来的箴.言。
⑥站在山顶俯瞰,普陀山风景尽收眼底,谁又能否认这里不是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呢?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1)(xiè)渎(2)心无旁(wù)(3)聒.噪(4)箴.言3.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彰”的义项有:①明显;显著;②表彰;显扬;③姓。
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文段句①中“相得益彰”的“彰”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1分)4.语段画波浪线句⑤存在语病,请指出属于哪种语病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2分)A.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就能得到升华。
B.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
C.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就能得到升华。
D.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得到升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老舍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读后感英文版Reflections on Lao She's "Life Is Not Elsewhere, It Is Here and Now"Lao She's essay "Life Is Not Elsewhere, It Is Here and Now" resonates deeply with me, offering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life. Through his words, Lao She captures the fleeting moments of existence, reminding us that life is not something to be searched for in the distant future or the imaginary past. Instead, it is the sum of our present moments, the here and now.Lao She's writing style is both simple and profound, using everyday language to convey profound truths. His essay is a testament to the beauty of life's simplicity, the joy of being present, and the value of embracing each moment. His words encourage us to appreciate the little things that often gounnoticed, such as the feel of the sun on our faces, the sound of birds chirping, or the taste of a home-cooked meal.The essay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grounded in the present moment.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it's easy to get caught up in the hustle and bustle, constantly thinking about the next thing to do or the next place to go. However, Lao She reminds us that true happiness and fulfillment come from being present, from fully experiencing each moment and embracing its uniqueness.Furthermore, the essay encourages us to make the most of our lives. Instead of waiting for the perfect moment or the perfect opportunity, Lao She urges us to seize the day, to make every moment count. He believes that life is not about waiting for something better to come but about making the most of what we have right now.In conclusion, Lao She's "Life Is Not Elsewhere, It Is Here and Now" i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value of the present moment. It encourages us to appreciate life's simple pleasures,to be grounded in the here and now, and to make the most of every moment. This essay is a timeless reminder of the true essence of life: to be fully a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to cherish every breath, and to embrace the beauty of life's journey.中文版《老舍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读后感老舍的随笔《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让我深受启发,它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从现在出发读书笔记摘抄从现在出发,我们踏上了一段知识的旅程,沿途的风景是书籍中的智慧与思想。
在这段旅途中,我记录下了一些读书笔记,它们如同珍珠般散落在书页之间,现在,我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与你分享。
在阅读《人类简史》时,我被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洞察所震撼。
他指出,人类之所以能够统治地球,并非因为我们的生理特征,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创造和相信虚构故事的能力。
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合作,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优势。
在《思考,快与慢》中,丹尼尔·卡尼曼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思维的双重系统:快速直觉的系统1和缓慢逻辑的系统2。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揭示了我们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我们的思考质量。
《非暴力沟通》一书由马歇尔·罗森伯格所著,它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为和谐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书中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引发冲突。
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在探索《自控力》这本书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揭示了意志力的科学原理,并提供了实用的策略来增强我们的自控力。
她指出,自控力并非一种固定的特质,而是可以通过练习和策略来提高的。
《原则》一书由雷·达里奥所著,他分享了自己在投资和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书中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也适用于个人成长。
达里奥强调了透明沟通、目标明确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在阅读《深度工作》时,卡尔·纽波特向我们展示了在数字时代如何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
他提出,深度工作是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而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减少干扰和优化工作环境来实现深度工作。
《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他人》是戴尔·卡耐基的经典之作,书中充满了实用的人际交往技巧。
卡耐基教导我们,真诚地关心他人、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是赢得友谊和影响力的基石。
最后,《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由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著,它探讨了为什么成功的公司往往会被新兴的创新者所颠覆。
【Ego】
当你迷失在头脑的世界里时,你是以Ego的形式运作,而且你被Ego控制。
我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汇和短语,给Ego在生活中运作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做个总结。
“我!我! 我!”
“我的! 我的! 我的!”
“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
”
“我怎么使用这个或把这个利用起来?”
“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个星球居住着六十亿个Ego。
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会如此悲哀吗?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为了短期利益而摧毁人间天堂吗?你还不明白为什么老虎和大猩猩,还有其它无数的物种都在濒临灭绝吗?你还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会有这么多的不公正、虐待、贪婪、残酷和不平等吗?
我们可以和那些与我们有同样幻想(Illusions)的人相处。
这就是互相勾结(Collusion)。
这些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向那些胆敢信仰其它幻想的人宣战。
他们是我们的敌人。
宗教,尤其是原教旨主义,就是最明显、最危险的例证。
民族主义也不例外。
“我!我! 我!”
“我的! 我的! 我的!”
“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
”
“我怎么使用这个或把这个利用起来?”
“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你可以看到,Ego的基本态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暴露了我们的政治、经济体系,以及军力需求背后的真正推动力。
由于我们在这个星球上以Ego的方式无觉知地生活着,这就很有可能我们会把这个美丽的地球践踏得再也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那时候,继承这个世界的将不会是谦卑的人,而是蚂蚁和蟑螂。
觉醒的时刻到了。
我们必须个人先要觉醒,然后集体层面的觉醒才会发生。
但是,除非我们去面对那在漫长的时间和分离之旅上饱经变化的自己,否则,我们不可能觉醒。
如果要摆脱Ego的统治,我们就必须要拥有、承认和坦白自己的Ego。
【真正的临在是什么?】
临在,就是觉醒进入自己和生命里那个超越思维头脑的维度。
你寂静、全然地和真实存在于此刻此处的一切同在。
如果你完全临在,此刻就是唯一的时刻。
这就是觉醒进入生命实相的涵义。
在觉醒临在的最深层次,过去和未来均已消失,你只有当下时刻。
你在永恒的“现在”里觉醒着。
在这个状态,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使你无法在时间的世界里生活,那就是时间没有了,你没有活在此刻之外的感觉。
但这并非意味着,一个已觉醒的人会一直待在最深层的临在里。
觉醒者可以处在比较浅的临在层面以便在时间的世界里生活。
即使你参与时间世界的生活,你仍然会深深地立足于临在,而且一直坚信当下时刻就是生命的实相。
如果你从根本上觉醒进入临在,你的生活里就不会有评判、恐惧和欲望。
你活在接纳的状态里。
你作为爱在世间生活。
分离的幻象消失了。
你生活在与万物合一的强烈感受中,并对那个非人格的、永恒的存在维度有着持续地觉察。
你眼中的他人都是平等的、开悟的,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你对动物和自然界也是如此。
你不可能有意识地去伤害另一个人或物。
你充满慈悲,而且总是行为正直。
你无法不诚实,因为你的内在绝不会允许你那样。
当你彻底觉醒进入生命实相的时候,你基本上就摆脱了Ego对你的各种驱使、欲望以及反应的束缚。
这并非意指觉醒的人就是完美的。
偶尔,你也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去体验恐惧和犹豫不决,或者诸如受伤和愤怒的感受。
所不同的是,现在你知道自己是暂时性地困在了分离的幻象里面。
你不会相信故事所呈现给你的一切。
你知道这是过去将它自己投射到了当下。
你不会认同情绪反应。
而且,你仍然对内在升起的一切负全部的责任。
你会拥有、接受这个体验,但不会把它当成真相而采取行动。
【两种可能性】
在你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有两种可能:你要么完全临在,要么在头脑里。
当你全身心投入时,你是在被称为“临在”的觉知状态里。
你现在就“在”这里。
你在体验当下时刻的真理与实相。
分离的幻象消失了,你处在内在的寂静状态里,一刻接一刻地和此刻此处与你同在的一切相处。
当你在头脑里时,你抛弃了当下时刻的真理和实相而去拥抱幻象的世界。
当你在头脑里时,你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的某个地方。
你不在此刻此处。
你正在体验的并非真实。
借助思想、记忆和想象的力量,你创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而现在你注定要在它里面生活。
几乎人类的所有苦难都归因于这个简单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