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698.00 KB
- 文档页数:15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的测量》知识点讲解知识点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课后练习1.关于电流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指在表盘上的“0”点,要先进行调零B.电流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C.当电路中的电流难以估计时,要用试触的方法来选定合适的量程D.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接线柱接到电源的两极上答案:B解析:根据电流表使用前和使用时的方法分析。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转);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可以采用试触的方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轻则使电流表损坏,重则烧坏电流表、电源、导线)。
使用前的准备:①校零,用平口螺丝刀调整校零按钮;②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根据电流表使用方法知,A、C、D的说法正确,B的说法错误,电流表应串联使用。
2.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C.使用电流表时,可以将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D.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各测量工作的使用,它们有一些共性,如使用前的摆放、使用方法及读数要求等。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电流电流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在九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电流的知识点。
以下将逐步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
电流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它的计算公式是:I = Q/t其中,I代表电流,Q代表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代表时间。
根据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第二个知识点是电流的方向和极性。
电流的方向是指正电荷移动的方向,通常规定为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恒定不变的;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不断改变。
第三个知识点是电流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安培的定义是1安培等于1库仑/秒,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第四个知识点是电流的影响因素。
电流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电势差、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截面积。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势差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而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流越大。
第五个知识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等的,因为它们在同一条电路中。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第六个知识点是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是一种测量电流的仪器。
在使用电流表时,需要注意将其与电路串联连接,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另外,电流表的内阻通常很小,以保证电路中几乎没有电压降。
最后一个知识点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中的电流。
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反向流动。
交流电路中的电流通常使用有效值进行描述。
通过以上几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对电流有了初步的了解。
电流作为电学中的基础概念,相关的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电流的特性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及其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你对电流的理解提供一些帮助。
15 电流与电路15.1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要带上干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相互吸引不同。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已知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则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考点精讲】水流和电流一、电流1. 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电流的大小,常用字母I表示。
2. 单位: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表示。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思考:2.5A=________μA。
3. 身边的电流值:上面我们列举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电流值,那么这些电流的大小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有没有能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种专门用来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器,我们称之为电流表。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流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电流表1. 观察电流表电流表(1)如果把标有“-”的接线柱和标有“0.6A”的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表示选用0~0.6A的量程。
当指针指在满刻度时,表示电流为0.6A,读数时,应以刻度盘______(上排/下排)的数值为准,电流表的分度值为_____A。
(2)如果把标有“-”的接线柱和标有“3A”的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表示选用______的量程。
读数时,应以刻度盘______(上排/下排)的数值为准,电流表的分度值为_____A。
(3)思考:读出电流表的示数(a)I=____A (b)I=____A2. 使用电流表在使用电流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有偏差则要用螺丝刀旋转表盘上的调零螺丝,将指针调至零位。
(2)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A”或“3A”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标有“-”的接线柱流出电流表,如下图。
(3)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如下图。
(4)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在使用双量程电流表时,一般先试用大量程,如果电流表示数在小量程范围内,再改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准确。
【典例精析】例题1 (枣庄中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表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得到的三条信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提问: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金属导体中是靠什么来导电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金属导体中是靠自由电子来导电的,2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3.半导体.超导体的概念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叫半导体。
电阻为零的导体叫超导体。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把一个小灯泡接到电路中,增加或减少电池,发现灯泡亮暗程度不一样。
我们猜想:可能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同导致。
如果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就能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通过一个仪器就能解决。
本节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考点/易错点1,电流1.物理意义:电流的强度,用字母I表示。
2.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A。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
μA、mA、A为千进制。
1A=1000mA; 1mA=1000μA3.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I=Q/t 。
其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Q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仑(C);t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s)。
考点/易错点2 电流表1.用途: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
符号为____,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引导学员小结:2.电流表量程、分度值使用接线柱量程大格代表值分度值(小格代表值) “-”和“0.6” 0-0.6A 0.2A 0.02A“-”和“3” 0-3A 1A 0.1A指针在相同位置时,在0~3A量程读出的示数是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5倍。
3.电流表的读书方法: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每一大格及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确认指针向右总共偏过的大格数和小格数4)读数:大格所对应数+小格数ⅹ分度值4.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校零。
使用电流表前,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电流【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以及生活中常见用电器的电流;2.理解电流的概念;3.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使用规则;4.能将电流表正确的接入电路,并能够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1、电流的形成: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2、电流方向:①微观角度: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②宏观角度: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通过导体流向负极。
3、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通路。
要点二、电流物理意义:表示电流的大小的物理量,常用符号I表示。
1、定义:每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 It2、单位:在SI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①安培(Andre M.Ampere1875-1836):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 安培是个数学天才,年纪很小已学会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学;12岁开始学习微积分;18岁时已能重复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中的某些计算。
● 他不但创造了“电流”这个名词,又将正电流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
● 根据电流的性质发明了探测和量度电流的电流表。
● 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
②如果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库,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就规定为1A,即1A=1C/s。
③单位换算:1mA=10-3A ,1μA=10-6A3、常见电流值:要点三、电流表1、电流表的结构①电流表的符号:②两个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③三个接线柱:甲图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 ”接线柱,标着“0.6”和“3”的为正接线柱;乙图为两个量程共用一个“+”接线柱,标着“0.6”和“3”的为负接线柱。
九年级物理电流表的知识点电流表的知识点一、电流表的基本概念电流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它可以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它由一个线圈和一个指针组成,通过将待测电流通过线圈中,通过磁场的作用将指针指向相应刻度,从而实现测量电流的功能。
二、直流电流表1. 量程和量程选择:电流表的量程是指它所能测量的最大电流值。
选择合适的量程对于测量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过大或过小的量程都会使测量结果失真。
在使用直流电流表时,应根据待测电流的估计值选择合适的量程。
2. 电流表的接线:直流电流表的接线非常简单,只需将正负极正确地连接到待测电路中即可。
注意在接线时保持电流的方向与电流表的刻度一致。
3. 测量注意事项:使用直流电流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大的电流流过电流表,以免烧坏电流表;- 测量时要保持电流表与电路连接稳定,避免晃动或接触不良;- 测量结果应读取稳定后再记录。
三、交流电流表1. 交流电流表的特点:交流电流表与直流电流表的测量原理不同。
交流电流表使用的是磁效应的平均值,其刻度通常为有效值刻度。
交流电流表需要注意正负半周和相位的问题。
2. 交流电流表的接线:交流电流表需要根据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相位来正确接线。
正负半周和相位的错误接线会导致测量结果错误。
3. 交流电流表的测量方法:交流电流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 直接法:将交流电流表直接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适用于已知电流值的测量。
- 间接法:通过设置已知阻抗和待测电流的关系,间接推算待测电流值,适用于未知电流值的测量。
四、电流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过大的电流流过电流表,以免烧坏线圈;2. 使用电流表时要保持仪器免受强磁场的影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3. 定期校准电流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4.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晃动和碰撞,以免损坏电流表。
总结:电流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测量仪器,我们可以通过它来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在使用电流表时,我们需要注意量程选择、正确接线和测量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