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4
除颤仪的工作原理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医疗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依靠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心脏复苏中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除颤技术。
心脏是由一群特殊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能够产生电信号并传导心脏收缩的节律。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心脏的节律可能出现异常,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或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就需要使用除颤仪进行电击复苏。
除颤仪通过一对电极将电能传递到心脏,使其产生电击。
电击的作用是使心脏的电信号重新同步,恢复正常的节律。
具体而言,除颤仪会在心脏收缩的特定时刻给予电击,以期在心脏放电的同时,让心脏恢复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为了确保电能能够准确地传递到心脏,除颤仪通常会通过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来确定最佳的电击时机。
这一监测过程主要通过心电图来完成,心电图能够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显示在除颤仪的屏幕上。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心电图的结果来判断心脏的节律状态,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电击。
二、心脏复苏中的应用除颤仪主要用于心脏复苏,其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猝死抢救: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导致心跳停止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除颤仪可以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2. 心脏骤停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这可能是由于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的。
除颤仪可以在心脏骤停时进行电击,以恢复心脏的功能。
3. 心律失常治疗:除颤仪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
通过给予特定的电击,可以使心脏回复到正常的节律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除颤仪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心脏问题,并且只能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除颤仪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电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
三、总结除颤仪是一种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医疗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除颤技术,通过给予电击来同步心脏的电信号,从而恢复心脏的功能。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原理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是一种通过放置电极在心脏内、测量心电图信号并刺激心脏组织的技术,以评估心脏的电生理状态和诊断心脏疾病。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体表电极记录心电图信号,通过导管插入心腔内测量心脏内部电信号,从而了解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
该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并可通过刺激心脏组织来诱发心律失常,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此外,心脏电生理检查术也可以用于植入心脏起搏器、心律调节器等治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 1 -。
目录1、概况 (2)2、用途 (2)3、特点 (2)4、功能 (3)5、技术指标 (5)6、食管调搏的安全性 (7)7、仪器正面示用意 (8)8、仪器后视图 (9)9、附件示用意 (9)10、仪器的各个功能及键盘说明 (10)11、注意事项 (17)12、禁忌症和适应症 (18)13、临床大体操作步骤 (19)14、刺激脉冲发放的操作方式 (22)15、充电器及电池的利用 (26)16、图形说明 (27)17、包装、运输、贮存、维修保养 (27)18、售后服务 (28)19、质量跟踪卡 (29)利用仪器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一、概况:DF-5A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属Ⅱ类、CF型应用部份、短时运行设备,采用先进微机技术,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专用设备。
利用期限为3年。
刺激仪是心脏生理检查的重要手腕,是在心动周期的某一时刻给予心脏一个或数个电脉冲刺激,观察刺激对心脏的反映,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特征,阐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医治。
按照电极导管放置的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经食管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和经静脉有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刺激脉冲模式分为基础刺激(非程控)和早搏(程控)刺激两种。
二、用途:DF-5A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是各级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食管心房调搏术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必备仪器。
临床上用于窦房结功能的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测定,房室结双径路的测定、旁道电生理的检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或终止,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医治,经食管心室起搏,经食管心房起搏的心脏负荷实验,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研究,电药理疗效的评价,心脏骤停的急救,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前的电生理检查等诸多诊疗工作。
三、特点:DF-5A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采用高精度集成化技术和医学技术为一体的高新产品,结合临床连年的实际利用要求,精心设计,普遍听取心脏电生理学专家教授的建议,使本仪器具有功能齐全、性能稳固、操作简便、安全靠得住、轻便灵巧、外观漂亮等特点。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功能详细介绍MedSun型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是北京蓬阳丰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紧密合作研制开发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该产品采用Wilson导联体系记录同步十二导联24小时全息动态心电图,记录盒接收采集的动态心电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信号失真度小、数据无压缩,以供临床诊断和研究使用。
多窗口分析模式1、在同一界面下多窗口操作模式,屏幕可以任意拖动,简便快捷。
2、同步12导联数据同屏显示心电图和波形回放,也可选择1-12任意组合导联显示心电图;心律失常,特殊事件浏览和编辑功能。
全面的心律失常分析和特殊事件采用最新图形识别技术,将固定模板与自定义模板完美结合,既可以保持原有固定模板效率高的优点,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度。
提供至少35个诊断模块,可在人工干预下对所有自动模板内容进行单个、局部、全部三种方式修改并做出诊断;含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联律,房扑/房颤,停搏/漏搏,ST 段和T改变,自定义模版等在内的多种计算机自动诊断分类模板,调阅快捷、可修改、编辑性强。
自定义模板精确的ST段分析功能在传统ST段分析功能的基础上,系统将ST段偏移的分析处理可以按形态变化自动归类,根据角度、斜率和面积来确定ST段形态抬高和降低类型,能够在摸板中显示ST段和T波形态的改变,使医生对心肌缺血的判断更加方便准确。
本软件将ST段异常分为抬高五种(水平抬高、弓型抬高、下斜抬高、上斜抬高、上凹抬高),S-T段不典型抬高;下降三种(水平下降、下斜下降、上斜下降)S-T段不典型下降。
T波五种形态改变由低平,双相,倒置,冠状型T,不典型T波组成。
QRS波自动叠加处理功能(图形反混淆技术)利用计算机信号叠加技术对可以对QRS波、R-R间期等进行自动叠加和分类,可快速对室早宽大QRS波及短R-R间期进行检索,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精度,并且可以将叠加统计结果放入任何模版及自定义模版,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并减少操作者劳动强度。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年06月第20卷第3期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惠杰【关键词】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食管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72(2011)03-221-02一.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原理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是由RC 振荡电路或高频振荡(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正弦波,通过升压变压器或电路得到符合最大幅值要求的正弦波,通过整流、滤波把正弦波变成高压直流信号,最后通过一个可调节频率和脉宽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输出刺激脉冲,又称脉冲发生器。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电脉冲输出电路由电容器发放实施。
选用的电脉冲最多用矩形波,这是因为矩形波对心肌组织的有效阀值较低,损害性较小,便于控制和定量。
根据电极导管放置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无创)和经静脉心脏电生理检查(有创)。
另外,采用脉宽2ms ,电压75~150V 的电脉冲刺激人体胸壁表面,也能成功带动心脏,但该方法采用较强电刺激带动心脏的同时也刺激了胸壁肌肉,引起局部肌肉抽动和疼痛,目前主要用于紧急起搏,不适合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
目前,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模式有基础刺激(S 1S 1刺激),程控早搏刺激(S 1S 2刺激)以及能与自身心律同步的RS 2/PS 2刺激。
二.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1.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仪属于早期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产品,通过刺激电极同时又能感知到心电信号,能经食管提取心电图P 波信号,可实现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FD-1程控心脏刺激仪)。
但因P 波振幅较低,常因感知不良而中断检查,目前基本被临床淘汰。
2.食管心室同步RS 2刺激仪其利用仪器中的感知线与体表连接,感知体表心室电信号(QRS 波群),反馈到刺激仪,并通过编排的程序发放不同种类的刺激脉冲,通过食管电极间接起搏心房,避免了因食管P 波振幅低,感知不良的弊病,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管心房调搏刺激仪。
心电图机心电图机是指用来记录心脏活动时所产生的生理电信号的仪器。
由于心电图机诊断技术成熟、可靠,操作简便,价格价格适中,对病人无损伤等优点,已成为各级医院中最普及的医用电子仪器之一。
基本简介心电图机采用10.4英寸大型液晶显示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电图波形。
通过屏幕上的触摸键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被检者信息输入、滤波器切换等操作各种以25mm/s记录速度采集的信息,能以50mm/s的记录速度快速打印输出(实时波形记录除外)。
基本特性心电图机特别适合集体检查等需要快速进行操作的情况可任意选择3导联,记录长达3分钟的心率不齐分析检查。
极大的提高了以一般记录时间难以捕捉到的心率不齐的能力可任意指定一个导联检测心电图波形的R-R间期变动(最长10分钟),通过定量分析,提高对自律神经紊乱判断的有效依据以经过经验总结的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新十二导联分析程序提供更加完善的分析程序,提供了基于自动分析分类基准与分析结果的注释说明,该功能可以使自动分析的客观诊断结果与医生的主观诊断形成互补。
基本分类按机器功能分类心电图机按照机器的功能可分为图形描记普通式心电图机(模拟式心电图机)和图形描记与分析诊断功能心电图机(数字式智能化心电图机)。
按记录器的分类1、动圈式记录器:动圈式记录器的结构原理是由磁钢组成的固定磁路和可转动的线圈。
心电图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加到记录器的线圈上,线圈上固定有记录笔。
在有心电信号输出时,功率放大器向线圈输出电流,线圈转动。
当线圈的偏转角度与盘状弹簧的回零力矩相同时,停上偏转。
这样,线圈带动的记录笔便在记录纸上描记出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机2、位置反馈记录器:位置反馈记录器是一种不用机械回零弹簧的记录器,特殊的电子电路可起到回零弹簧的作用。
机器断电时,位置反馈记录器的记录笔可任意拨动。
3、点阵热敏式记录器:热敏式记录器是利用加热烧结在陶瓷基片上的半导体加热点,在遇热显色的热敏纸上烫出图形及字符的。
按供电方式分类按供电方式来分,可分为直流式、交流式和交、直两用式心电图机。
电生理介入器械行业分析报告电生理介入器械是一种医疗器械,利用电生理技术对心脏进行操作,以治疗相关心脏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生理介入器械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一、定义电生理介入器械是指用于介入性电生理诊治的医疗器械,包括心脏导管、导管射频消融仪、心脏电生理监护仪、电生理操作系统等。
二、分类特点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电生理介入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心脏导管:输送药物、临床诊断、介入治疗的主要器械之一,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价格相对低廉。
2.射频消融仪: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式之一。
3.心脏电生理监护仪:可以实时、准确地记录、分析和处理心脏电信号,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4.电生理操作系统:是连接和操作其他电生理器械的设备,通常由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组成。
电生理介入器械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范围广泛,应用领域相对于其他医疗器械较为复杂。
2.设备精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
3.超高清晰度、高直观性的三维成像技术,让患者的心脏病变得更加真实,使医生更加精准地进行疾病诊疗。
三、产业链电生理介入器械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终端用户。
原材料供应商提供所需知识、技术及原材料,生产商则根据需求生产出不同型号的介入器械,分销商则负责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各地医疗机构,以满足终端用户的需求。
四、发展历程电生理介入器械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电生理技术刚刚兴起,医生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技术治疗心脏疾病。
80年代初,最早的射频消融技术被开发出来,80年代末期,电生理介入器械开始在欧美国家的市场上扩张,并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国家。
2000年以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电生理化学合成材料的开发,让电生理介入器械不断地得到了升级和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2015年1月1日,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