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第三章概率和概率分布(2)
- 格式:ppt
- 大小:806.50 KB
- 文档页数:37
2.2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10个果穗长度(cm)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号:19,21,20,20,18,19,22,21,21,19;金皇后:16,21,24,15,26,18,20,19,22,19。
【答案】1=20,s1=1.247,CV1=6.235%;2=20,s2=3.400,CV2=17.0%。
2.3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50绳测其毛重(kg),结果分别如下:单养50绳重量数据:45,45,33,53,36,45,42,43,29,25,47,50,43,49,36,30,39,44,35,38,46,51,42,38,51,45,41,51,50,47,44,43,46,55,42,27,42,35,46,53,32,41,4,50,51,46,41,34,44,46;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3.3已知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试查表计算下列各小题的概率值:(1)P(0.3<u≤1.8);(2)P(-1<u≤1);(3)P(-2<u≤2);(4)P(-1.96<u≤1.96;(5)P(-2.58<u≤2.58)。
【答案】(1)0.34617;(2)0.6826;(3)0.9545;(4)0.95;(5)0.9901。
3.4设x服从正态分布N(4,16),试通过标准化变换后查表计算下列各题的概率值:(1)P(-3<x≤4);(2)P(x<2.44);(3)P(x>-1.5);(4)P(x≥-1)。
【答案】(1)0.4599;(2)0.3483;(3)0.9162;(4)0.8944。
3.5水稻糯和非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稻纯合体为ww,非糯纯合体为WW,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其F1为非糯杂合体Ww。
(1)现以F1回交于糯稻亲本,在后代200株中试问预期有多少株为糯稻,多少株为非糯稻?试列出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2)当F1代自交,F2代性状分离,其中3/4为非糯,1/4为糯稻。
生物统计学题库《生物统计学》第一章概论名词1. 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干个个体的集合称为样本。
2. 变量: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或差异特征的数据称为变量。
3. 参数:参数也称参量,是对一个总体特征的度量。
4. 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接近真知的程度。
5. 统计数:从样本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统计数,它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6. 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解释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推断总体的一门科学。
五、简答:1. 简述生统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性状和特性的数量特征。
(2)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4)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2. 简述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性质可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连续变量表示在变量范围内可抽出某一范围的所有值,这种变量是连续的;非连续变量表示在变量数列中仅能取得固定值。
(2)变量又可分为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和特征数的计算四、解释(1)中位数:将资料中所有观测数依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观测数。
(2) 变异数:反映变量分布离散性的特征数。
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
3.变异系数: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平均数得出的比值。
五、简答题计量资料在整理成次数分布表时,一般采用组距式分组法(1)答:1)求全距;2)确定组数和组距;3)确定组限和组中值4)分组、编制次数分布表。
(2)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答:特性:1)离均差的总和等于0。
2)离均差的平方和最小。
作用:1)指出一数据资料内变量的中心位置,标志着资料所代表性状的质量水平和数量水平。
2)作为样本或资料的代表数与其他资料进行比较。
(3)标准差的特性:答:1)标准差的大小受各观测数的影响,如果观测数与观测数间差异较大,其离均差也大,因而标准差也大,反之则小。
2)在计算标准差时,对各观测数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其标准差不变,各观测数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a,则所的标准差扩大或缩小了a倍。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一、填空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根本内容包括_试验设置、统计分析_两大局部。
5 统计学的开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大于等于30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二、判断〔-〕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 资料的准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4 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三、名词解释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假设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总体:具有一样的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
连续变量:是指在变量*围内可抽出*一*围的所有值。
非连续变量:也称离散型变量,表示变量数列中仅能取得固定数值并且通常是整数。
准确性:也称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准确性:也称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程度的大小。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一、填空1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__数量性状资料_变量和__变量性状资料_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计量、连续变量_资料的次数分布。
3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根本特征,即_集中性_和__离散性_。
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__平均数_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__变异数〔标准差〕_。
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横杆〕平方/(n-1)。
二、判断( - )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 - )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 +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第一章概论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2.1 某地 100 例 30 ~ 40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 · L -1 ) 测定结果如下:4.77 3.37 6.14 3.95 3.56 4.23 4.31 4.715.69 4.124.56 4.375.396.30 5.217.22 5.54 3.93 5.21 6.515.18 5.77 4.79 5.12 5.20 5.10 4.70 4.74 3.50 4.694.38 4.89 6.255.32 4.50 4.63 3.61 4.44 4.43 4.254.035.85 4.09 3.35 4.08 4.79 5.30 4.97 3.18 3.975.16 5.10 5.85 4.79 5.34 4.24 4.32 4.776.36 6.384.885.55 3.04 4.55 3.35 4.87 4.17 5.85 5.16 5.094.52 4.38 4.31 4.585.726.55 4.76 4.61 4.17 4.034.47 3.40 3.91 2.70 4.60 4.095.96 5.48 4.40 4.555.38 3.89 4.60 4.47 3.64 4.34 5.186.14 3.24 4.90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4.7398, s=0.866, CV =18.27 %2.2 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 10 个果穗长度 (cm) 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 号: 19 , 21 , 20 , 20 , 18 , 19 , 22 , 21 , 21 , 19 ;金皇后: 16 , 21 , 24 , 15 , 26 , 18 , 20 , 19 , 22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