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并发症以及手功能、下肢步行分级评定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98 KB
- 文档页数:1
2.3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简表)手足四级手功能丧失分值达150分。
五级手功能丧失分值≥120分。
六级手或者足功能丧失分值≥90分。
双足跖跗关节以上缺失。
七级手或者足功能丧失分值≥60分。
一手除拇指外,余四指完全缺失。
双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
八级手或者足功能丧失分值≥40分。
一手拇指缺失达近节指骨1/2以上并相应掌指关节强直固定。
一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另一足足弓结构部分破坏。
九级手或者足功能丧失分值≥25分。
双足拇趾功能丧失均达75%;一足5趾功能均完全丧失。
双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
双足足弓结构部分破坏。
一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
十级手或者足功能丧失分值≥10分。
一手小指完全缺失并第5掌骨部分缺损。
一足拇趾功能丧失75%以上。
一足5趾功能丧失均达50%。
双足拇趾功能丧失均达50%;双足除拇趾外任何4趾功能均完全丧失;一足跟骨粉碎性骨折畸形愈合;一足足弓结构部分破坏;脊柱八级二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均达1/3);三个以上椎体骨折,经手术治疗后;九级一椎体粉碎性骨折,椎管内骨性占位;一椎体并相应附件骨折,经手术治疗后;二椎体压缩性骨折;十级枢椎齿状突骨折,影响功能;一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达1/3)或者粉碎性骨折;一椎体骨折经手术治疗后;四处以上横突、棘突或者椎弓根骨折,影响功能;肋骨八级肋骨骨折12根以上并后遗6处畸形愈合;九级肋骨骨折12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4根以上;肋骨骨折8根以上并后遗4处畸形愈合;十级肋骨骨折6根以上,或者肋骨部分缺失2根以上;肋骨骨折4根以上并后遗2处畸形愈合;四肢一级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各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任二大关节均强直固定或者功能丧失均达90%。
二级双上肢肘关节以上缺失,或者一上肢肘关节以上缺失伴一下肢膝关节以上缺失;一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其余任二肢体各有二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双上肢各大关节均强直固定或者功能丧失均达90%。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偏瘫下肢步行能力评价表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级别判定标准
0 不能站立、行走
1 室内在别人扶持下或保护下可以步行
10米以内(室内介助下步行)
2 平地在他人保护下步行20米(室内保
护步行)
3 室内独立步行50米以上,并可独立上、
下高18cm的台阶2次以上(室内独立
步行)
4 持续步行100米以上。
可以跨越20cm
高的障碍物和上下阶梯10层,高
16cm,宽25cm(建筑物内步行)
5 持续步行200米以上,可以独立上下阶
梯(16cm高,25cm宽)。
步行速度达
20米/分以上(室外步行自行)
注:在相应级别上标记“1”。
1、评价时患者可以使用各种拐杖和支具。
2、1-4级步行速度不限。
3、建筑物内步行是指患者具备在医院、电影院、剧场、商店、饭店、办公楼等建筑物内步行的能力。
4、5级能力者具备到社会环境中活动的能力,如乘车地铁、公共汽车、横穿马路等。
检查日期总分检查者签名。
在交通事故当中造成人体损伤评定残疾标准一览表在交通事故中,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
以下是评定残疾标准的一览表,仅供参考:
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植物状态;
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2. 头面部损伤:
双侧眼球缺失;
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3. 脊柱胸段损伤: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4. 颈部损伤: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5. 偏瘫(肌力4级以下);
6. 截瘫(肌力4级以下);
7. 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8. 一手大部分肌瘫(肌力2级以下);
9. 一足全肌瘫(肌力2级以下);
10. 重度排便功能障碍或者重度排尿功能障碍。
11. 面部中心区条状瘢痕形成(宽度达),累计长度达;
12. 面部片状细小瘢痕形成或者色素显著异常,累计达面部面积的50%;
13. 双侧眼睑重度下垂,遮盖全部瞳孔;
14. 一眼球缺失或者萎缩;
15. 双眼中度视力损害;
16. 一眼盲目3级,另一眼视力≤;
17. 双眼偏盲;
18. 一侧眼睑严重畸形(或者眼睑重度下垂,遮盖全部瞳孔)合并该眼盲目3级以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或咨询专业律师。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2024年)人体损伤鉴定标准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和特点有不同的分级,以下为颅脑、脊髓损伤以及头颈部的损伤鉴定标准,供参考:颅脑、脊髓损伤:一级重伤:1. 植物生存状态。
2.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3. 偏瘫、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小便失禁。
4.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重度)。
5. 重度智能减退或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重伤:1. 头皮缺损面积累计²以上。
2. 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
3. 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
4.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
5. 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7. 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8. 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9. 外伤性脑梗死,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0. 外伤性脑脓肿。
11. 外伤性脑动脉瘤,须手术治疗。
12. 外伤性迟发性癫痫。
13. 外伤性脑积水,须手术治疗。
14.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15. 外伤性下丘脑综合征。
16. 外伤性尿崩症。
17. 单肢瘫(肌力3级以下)。
18. 脊髓损伤致重度肛门失禁或者重度排尿障碍。
头颈部损伤:包括头皮擦伤面积在5cm²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头皮创、头部外伤后有神经症状等;面部软组织非贯通性创伤、眼部挫伤、耳损伤造成一耳听力减退26dB以上等;口腔粘膜破损、颈部软组织创口长度在lcm以上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鉴定结果应以专业鉴定机构或医疗机构为准。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各部位损伤的详细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法医。
表3.残疾等级划分表表4.残疾等级划分表表5.残疾等级划分表表9.残疾等级划分表表10.残疾等级划分表3.附则:3.1残疾程度判定基准。
3.1.1生活自理范围,护理依赖分级:3.1.1.1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a.进食b.大、小便c.翻身d.穿衣、洗漱e.自我移动3.1.1.2护理依赖是指因伤残者生活不能自理,需他人护理者,护理依赖程度分为三级。
a.一级护理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
b.二级护理依赖:生活大部份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a 、b二项加上c、d、e.三项之一者需要护理者。
c.三级护理依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3.1.2医疗终结,医疗依赖:医疗终结是指一般临床医学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医疗依赖是指因伤致残后达到临床稳定状态,但仍不能脱离医疗。
对是否医疗终结或是否存在医疗依赖,应当进行鉴定。
3.1.3伤病(残)比:伤病(残)比是指人体损伤及其自身疾病或残疾与所致后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伤病(残)比从0%-100%划分为五个等级。
a.即有损伤,又有疾病(残疾)若所致后果完全由后造成,其伤、病(残)比为0%。
b.即有损伤,又有疾病,(残疾)若前者为诱发因素,即损伤一般比较轻微,对人体重要器官没有直接危害,但损伤诱发疾病(或残疾)恶化、加重,其伤、病(残)比为25%。
c.有损伤,又有疾病,(残疾),二者单独存在都不可能造成目前残疾的后果,二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难分主次,其伤病残比为50%。
d.有损伤,又有疾病(残疾)。
前者为主要原因,后者为辅助原因,其伤、病(残)比为75%。
e.有损伤又有疾病,若所后果完全由前者造成,与疾病(残疾)无关,其伤病(残)比为100%。
3.1.4智能减退:3.1.4.1智能减退诊断:a.智能缺失,IQ低于84,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b.有短程记忆缺损的证据:对新近发生的事常有遗忘。
康复评定丨脑卒中治疗需要的运动功能评定一、痉挛的评定1、改良Ashworth分级法改良Ashworth分级法的原理与PROM检查法相似,同时,评定时还需要考虑阻力出现的角度,并要求将被动运动的速度控制在1s内通过全关节活动范围。
评分标准详见下表。
2、Penn分级法Penn分级法以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来划分痉挛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详见下表。
3、Clonus分级法Clonus分级法是以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方法,评分标准详见下表。
二、Brunnstrom分期Brunnstrom认为,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大都遵循一个大致相同的发展和恢复过程,并根据肌张力和运动模式的变化情况将其分为弛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基本正常六个阶段。
三、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是在Brunnstrom分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量表包含5个方面,共50项,评分等级采用3分制(0~2分),总计226分,其中运动100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ROM44分、疼痛44分。
运动方面又分为上肢36分、腕手30分和下肢34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四、Carr-Shepherd评定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otor assessment scale,简称MAS)是基于MRP技术设计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澳洲应用,随后推广至其他国家。
该量表具有操作简单、针对性强等特点,包括8项运动功能评定及1项全身肌张力评定,共9项内容,其中全身肌张力不列入总分,只作参考,每项得分为0~6分,8项总分为48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33分者轻度运动障碍、17~32分者为中度运动障碍、0~16分者为重度运动障碍。
五、平衡功能评定(一)定性评定1、三级评定法即静态平衡、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包括坐位平衡和站位平衡。
1)静态平衡:坐/站位,维持身体直立不动的能力,通常以2分钟为标准。
神经系统评定表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项目次 1 2 3 4项目次 1 2 3 4 日期日期浅反射上腹壁左原始反射及病理反射侧弯反射左右右中腹壁左握持反射左右右下腹壁左掌颌反射左右右提睾反射左髌阵挛左右右跖反射左踝阵挛左右右深反射肱二头肌左感觉痛觉左右右肱三头肌左温度觉左右右膝腱反射左触觉左右右跟腱反射左位置觉左右右原始反射及病理反射内收反射肌左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左右右Hoffmann左跟膝胫试验左右右Babinski左Romb-Rg征左右右Chaddcd左其它立直反应颈右躯干ATNR左平衡反应坐右立STNR 降落伞反应Moro吸吮反射注:表中浅反射、原始反射、病理反射、及其它栏中用“—”表示阴性,用“+”表示阳性。
深反射记录方法:消失“—”、减弱“+”、正常“++”、亢进“+++”、阵挛“++++”、持续阵挛“+++++”。
感觉及共济运动正常或能用“N”表示,异常或不能用“AN”表示。
检查者签名: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左侧部位运动肌群右侧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肩胛骨外展前锯肌上举斜方肌上部下掣斜方肌下部内收斜方肌中部菱形肌肩屈曲三角肌前部伸展背阔肌大圆肌外展三角肌中部水平外展三角肌后部水平内收胸大肌外旋外旋肌群内旋内旋肌群肘屈曲肱二头肌肱桡肌伸展肱三头肌前臂旋前旋前肌群旋后旋后肌群腕掌屈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背伸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四指MP屈曲蚓状肌PIP屈曲指浅屈肌DIP屈曲指深屈肌MP伸展指总伸肌内收骨间掌侧肌外展骨间背侧肌外展小指展肌对掌小指对掌肌拇指MP屈曲拇短屈肌IP屈曲拇长屈肌MP伸展拇短伸肌IP伸展拇长伸肌外展拇短展肌拇长展肌内收拇收肌对掌拇指对掌肌颈及躯干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左侧部位运动肌群右侧月月月月月月日日日日日日颈前屈胸锁乳突肌后伸后伸肌群躯干屈曲腹直肌旋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后伸胸背部伸肌群腰背部伸肌群骨盆上提腰方肌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左侧部位运动肌群右侧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髋屈曲髂腰肌伸展臀大肌外展臀中肌内收内收肌群外旋外旋肌群内旋内旋肌群膝屈曲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伸展股四头肌踝背屈胫骨前肌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内翻胫骨后肌外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MP屈曲蚓状肌MP伸展趾长伸肌趾短伸肌PIP屈曲趾短屈肌DIP屈曲趾长屈肌拇指MP屈曲拇短屈肌MP伸展拇短趾伸肌IP屈曲拇长屈肌IP伸展拇长伸肌注:MP=跖趾关节,PIP=近节趾间关节,DIP=末节趾间关节,IP=趾间关节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右部位左日期颈前屈肌群颈后伸肌群躯干伸肌躯干屈肌屈肘肌群伸肘肌群前臂旋前肌前臂旋后肌腕屈肌群腕伸肌群手屈肌群手伸肌群髋内收肌群髋外展肌群髂腰肌屈膝肌群伸膝肌群屈踝肌群伸踝肌群其它上肢关节活动度评价记录表左侧部位检查项目正常值(。
下肢残疾标准肢体残疾的分级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价计分。
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入厕、写字。
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的算O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一)重度(一级):完全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l.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裸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7.双上肢或三肢功能严重障碍。
(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
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能。
2.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或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3.一上肢肘关节以上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上截肢或缺肢。
4.双手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损。
5.一肢功能严重障碍,两肢功能重度障碍,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三)轻度(三级):基本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6.5—7.5分)。
1.一上肢肘关节以下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2.一肢功能中度障碍,二肢功能轻度障碍。
3.脊柱强直:驼背畸形大于70度;脊柱侧凸大于45度。
4.双下肢不等长大于5cm。
5.单侧拇指伴食指(或中指)缺损;单侧保留拇指,其余四指截除或缺损。
6.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cm的成人)。
法律客观:《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脑损伤后并发症及手功能、下肢步行分级评定
姓名性别科别床号住院号
注:手功能分级
五个动作包括:(1)患手固定纸张,健手使用剪刀;(2)患手拿钱包,健手使用钱包(1)空撑伞10秒钟以上;(4)用患手剪指甲;(5)用患手系纽扣。
废用手:五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辅助手C:五个动作能完成一个
辅助手B:五个动作能完成二个
辅助手A:五个动作能完成三个
实用手B:五个动作能完成四个
实用手A:五个动作均能完成
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nctional amlulation classification,FAC)0级:病人不能行走需2人或更多人的帮助
1级:病人需1人持续有力地帮助转移重量和平衡
2级:病人持续或间断需要1人帮助平衡和协助
3级:病人需要1人口头管理或伴行而无身体上的接触
4级:病人在平面上可独立步行,上台阶或斜面时需要帮助
5级:病人可独立去任何地方
注:并发症包括: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症、压疮、下肢静脉血栓、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异位骨化、废用综合症等。
脑损伤运动功能评定★⒈Brunnstrom功能恢复六阶段理论★⒉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手功能评价表:⒊上田敏评级:⑴根据Brunnstrom评级;⑵11个动作;⑶分0-12级:1-1级、2-2级、3-4级、4-2级、5-3级、6-1级。
⒋上田敏上肢运动功能评定:⑴联合反应:☉仰卧位;☉将患肢指尖放于耳附近;☉健肘呈屈曲位给予徒手抵抗,令患者伸展,同时触摸患侧胸大肌有无收缩(有_充分、无_不充分)。
⑵随意收缩:☉仰卧位;☉将患肢指尖放于耳附近;☉令患者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触摸胸大肌有无收缩(有_充分、无_不充分)。
⑶协同运动:☉仰卧位;☉将患肢指尖放于耳附近;☉令患者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观察指尖能到达何处:不能、不充分(乳-脐)、充分(脐以下)。
⑷协同运动:☉坐位;☉将患手指尖置于健侧腰部—肘最大伸展位前臂旋前;☉令患者将患手移动到耳处;☉观察患手指尖能抬举到何处:不能、不充分(乳头以下)、充分(乳头以上)。
⑸手触后背:☉坐位;☉将患手转向背后;☉观察手到程度;☉注意动作要一次完成,躯干不可有大的扭动:不能、不充分(至体侧或超过体侧但不充分)、充分(距脊柱5cm以内)。
⑹肩前屈90度:☉坐位;☉将臂上举至前方水平;☉注意肘屈曲小于20度,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小于10度:不能、不充分(5-55度)、充分(60-90度)。
⑺前臂旋前:☉坐位;☉屈肘前臂旋前;☉注意肘关节屈曲90±10度的范围,肘要紧贴体侧: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小于45度)、充分(50-90度)。
⑻伸肘位侧方上举:☉坐位;☉肘取伸展位;☉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展开;☉注意上肢不得从横位向前超过20度,肘屈曲要小于20度:不能、不充分(0-55度)、充分(60-90度)。
⑼肩关节前屈:☉坐位;☉上肢从前方上举;☉要求肘关节屈曲小于20度,上肢向侧方展开小于30度:不充分(125度以下)、充分(130以上)。
⑽肘伸位旋后:☉坐位;☉肘伸展,向前方平举;☉将前臂旋后;☉要求肘屈曲不得超过20度,肩关节前屈不得小于60度: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旋后小于45度)、充分(50-90度)。
*******医院
脑损伤后并发症以及手功能、下肢步行分级评定
五个动作包括:(1)患者固定纸张,健手使用剪刀;(2)患者手拿钱包,健手使钱包;(3)用患手悬空撑伞10秒以上;(4)用患手剪指甲;(5)用患手系纽扣废用手:五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辅助手C:五个动作能完成一个
辅助手B:五个动作能完成两个
辅助手A:五个动作能完成三个
实用手B:五个动作能完成四个
实用手A:五个动作均能完成
注:Holdan步行功能分级(FAC)
0级:病人不能行走或需2人或更多的人帮助
1级:病人需要1人持续有力地帮助转移重量和平衡
2级:病人持续或间断需要1人帮助平衡和协调
3级:病人需要1人口头管理或伴行而无身体上接触
4级:病人在平面上可独立步行,但在上台阶、斜面或不平的表面时需要帮助5级:病人可独立地去任何地方
注:并发症包括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征、压疮、下肢静脉血栓、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异位骨化、费用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