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
成⼈偏瘫评价参考的最全量表(打印版)1.运动功能分级评定2、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0⽆肌张⼒增加=1\ROMANI肌张⼒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即肌⾁接近最长距离时)呈现出最⼩的阻⼒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ROMANI+肌张⼒轻度增加:在ROM 后50%范围内(肌⾁在偏长的位置时)突然卡住,继续进⾏PROM始终有⼩阻⼒=2\ROMANII肌张⼒增加较明显:在PROM的⼤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进⾏=3\ROMANIII肌张⼒严重增⾼:PROM检查困难=4\ROMANIV僵直:僵直于屈或伸的位置,不能活动“1末、+半、2⼤、3全、4僵”3、Clonus分级法0⽆阵挛=1\ROMANI阵挛持续1-4s=2\ROMANII持续5-9s=3\ROMANIII持续10-14s=4\ROMANIV 持续>15s4、肌⼒评定分级表现5能对抗的阻⼒与正常相应肌⾁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5-能对抗的阻⼒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于50%4+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4能对抗阻⼒,但其⼤⼩达不到5级的⽔平4-能对抗的阻⼒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于50%3+?能抗重⼒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定的阻⼒3能抗重⼒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3-能作抗重⼒运动,但活动范围<100%⽽⼤于50%2+能抗重⼒运动,但活动范围<50%2不能抗重⼒,但在消除重⼒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2-即使在消除重⼒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于50%1触诊能发现有肌⾁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任何肌⾁收缩迹象评级结果级5、ADL改良巴⽒指数项⽬评分标准1.⼤便0=失禁或昏迷5=偶尔失禁(每周<1次)10=能控制2.⼩便0=失禁或昏迷或需由他⼈导尿5=偶尔失禁(每24⼩时<1次,每周>1次)10=能控制3.修饰0=需帮助5=独⽴洗脸、梳头、刷⽛、剃须4.⽤厕0=依赖别⼈5=需部分帮助10=⾃理5.吃饭0=依赖别⼈5=需部分帮助(夹饭、盛饭、切⾯包)10=全⾯⾃理6.转移(床←→椅)0=完全依赖别⼈,不能坐5=需⼤量帮助(2⼈),能坐10=需少量帮助(1⼈)或指导15=⾃理7.活动(步⾏)(在病房及其周围,不包括⾛远路)0=不能动5=在轮椅上独⽴⾏动10=需1⼈帮助步⾏(体⼒或语⾔指导)15=独⽴步⾏(可⽤辅助器)8.穿⾐0=依赖5=需⼀半帮助10=⾃理(系开钮扣、关、开拉锁和穿鞋)9.上楼梯(上下⼀段楼梯,⽤⼿杖也算独⽴)0=不能5=需帮助(体⼒或语⾔指导)10=⾃理10.洗澡0=依赖5=⾃理总分评定者6、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运动测量姿位量⾓器放置标志0点正常值检测值中⼼近端远端肩屈、伸解剖位,背贴⽴柱站⽴肩峰腋中(铅垂线)肱⾻外上髁两尺相重屈180°伸50°外展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外展180°内、外旋仰卧,肩外展肘屈90°鹰嘴铅垂线尺⾻茎突同上内旋90°外旋90°肘屈、伸解剖位肱⾻外上髁⾻峰尺⾻茎突两尺成⼀直线屈150°伸0°腕屈、伸解剖位桡⾻茎突前臂纵轴第⼆掌⾻头两尺成⼀直线屈90°伸90°尺、桡屈解剖位腕关节中点同上第三掌⾻头同上桡屈25°尺屈65°髋屈仰卧,对侧髋过伸股⾻⼤粗隆⽔平线股⾻外髁两尺成⼀直线屈125°伸仰卧,对侧髋屈曲同上同上同上同上伸15°内收、外展仰卧,避免⼤腿旋转髂前上棘对侧髂前上棘髌⾻中⼼两尺成直⾓内收45°外展45°内外旋仰卧、两⼩腿桌缘外下垂髌⾻下端铅垂线胫⾻前缘两尺相重内旋45°外旋45°膝屈、伸仰卧股⾻外踝股⾻⼤粗隆外踝两尺成⼀直线屈150°伸0°踝屈、伸仰卧内踝股⾻内踝第⼀跖⾻头两尺成直⾓屈150°伸0°内、外翻俯卧踝后⽅两踝中点⼩腿后纵轴⾜跟中点两尺成⼀直线内翻35°外翻25°7、Berg平衡量表检查内容得分1.由坐位到站位指导:起⽴。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香港职业治疗师协会—中风研究小组.2002)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日期住院
临床诊断
上肢患侧:左右利手非利手
七个级别
第一级:肩关节、手肘及手部没有随意活动能力。
第二级:肩关节及手肘有少许随意活动能力。
第三级:肩关节有共同屈曲模式成30~60度,及手肘成60~100度;手部能持松弛抓握有达3~5磅负重。
第四级:肩关节有>60度共同屈曲,及手肘成>100度;有少许手肘外展;及有3~5磅手部松弛抓握,并由少许侧面捏握达1/2至3磅。
第五级:开始有联合强力的共同屈曲及外展;>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及能随意放松。
第六级:有肩胛、手肘及手腕的个别控制;肩关节、手肘、手腕及手指有完全的外展能力;>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但协调动作比较差。
第七级:上肢各肌肉有很好的个别操控及协调。
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序号体位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____侧检查日期Brunnstrom 分期对应1仰卧位联合反应(胸大肌)开始肢位:患肢的指尖放于近耳处(屈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使健肢从屈肘位伸展以对抗徒手阻力,此时,触知患侧胸大肌是否收缩不充分(无)Ⅰ()充分(有)Ⅱ(12)2随意收缩(胸大肌)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触知胸大肌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3 伸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用与2相同的动作,观察手指尖移动到的部位(伸肌共同运动)不可能Ⅲ(3456)可能不充分耳-乳头乳头-脐充分脐以下完全伸展4 坐位屈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将手放于健侧腰部(使肘尽量伸展,前臂旋前,伸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拿到耳边”,观察指尖到达的部位不可能可能不充分0-脐脐-乳头充分乳头以上与耳同高5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将手转于背后,观察手是否达到背部脊柱正中线附近5cm以内,注意躯干不要有大的移动不可能Ⅳ(78)可能不充分达到体侧过体侧但不充分充分距脊柱5cm以内6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上肢向前方水平上举(注意屈肘不超过20°,肩关节的水平内收,外展保持在±10°以内)不可能可能不充分5-25°30-55°充分60-90°结论: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 Brunnstrom 级 上田敏 级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者序号 体位 项目开始体位及检查动作判定Ⅳ(7 8)7坐位 部分分离运动屈肘,前臂旋前(手掌向下)。
将肘紧靠体侧不要离开(靠不上者不合格),肘屈曲保持在90°±10°的范围内不充分 肘不靠体侧靠体侧但前臂旋前 前臂可保持中立位可旋前5-45° 充分旋前50-85° 旋前90° 8坐位 分离运动伸肘位,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
偏瘫手功能分级I. 实用手右(利):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是能较正确地使用筷、匙、刀、叉左:进餐是虽不能集中注意但仍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II.辅助手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III.不完全残废手达不到上述两者水平,但有下述可能i.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ii.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iii.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IV.完全残废手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偏瘫手功能级的评定评定结检查方法动患手固定桌上的纸,由健手I患手持钱包悬空,让健手从中II硬患手悬空持张开的伞,持10III以上 IV 患手持指甲剪给健手剪指甲V 患手给健手扣袖扣五种动作试作后,可按下标准评定为实用手、辅助手或废用手。
残废手:不能做I 5个级别中的任何工作; CII辅助手:只能做个级别中的一个动作;5 B个级别中的两个动作;:只能做5辅助手III IV 辅助手个级别中的三个动作;5A:能做:能做实用手V B个级别中的四个动作;5 A实用手VI5:能做个级别中的所有动作。
功能级与评定级的对应手功能的评价1 肌肉痉挛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
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2 感觉功能的检查(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冷水(5~10℃)与热水(40~50℃)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则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
株洲市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住 院 号 Brunnstrom分期对应科 室床 号临床诊断序号 体位 项目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____侧检查日期1 仰 卧 位联合反应(胸大肌) 开始肢位:患肢的指尖放于近耳处(屈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使健肢从屈肘位伸展以对抗徒手阻力,此时,触知患侧胸大肌是否收缩不充分(无)Ⅰ( 0)充分(有)Ⅱ(1 2)2 随意收缩(胸大肌) 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伸到对侧腰部”,触知胸大肌收缩不充分(无)充分(有) 3伸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同1。
检查动作:用与2相同的动作,观察手指尖移动到的部位(伸肌共同运动)不可能 Ⅲ(3 4 5 6)可能不充分 耳-乳头 乳头-脐充分脐以下 完全伸展 4 坐位 屈肌共同运动开始肢位:将手放于健侧腰部(使肘尽量伸展,前臂旋前,伸肌共同运动型)。
检查动作:口令“将患侧手拿到耳边”,观察指尖到达的部位不可能 可能不充分 0-脐 脐-乳头 充 分乳头以上 与耳同高 5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将手转于背后,观察手是否达到背部脊柱正中线附近5cm 以内,注意躯干不要有大的移动不可能 Ⅳ(7 8)可能不充分 达到体侧 过体侧但不充分 充 分距脊柱5cm 以内 6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上肢向前方水平上举(注意屈肘不超过20°,肩关节的水平内收,外展保持在±10°以内) 不可能可能不 充 分 5-25° 30-55° 充 分60-90°序号体位项目开始体位及检查动作判定Ⅳ(78)7 坐位部分分离运动屈肘,前臂旋前(手掌向下)。
将肘紧靠体侧不要离开(靠不上者不合格),肘屈曲保持在90°±10°的范围内不充分肘不靠体侧靠体侧但前臂旋前前臂可保持中立位可旋前5-45°充分旋前50-85°旋前90°8 坐位分离运动伸肘位,将上肢向侧方水平外展。
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11 坐
位
速
度
检
查
指尖触肩做快速上举动
作,测量反复lO次所需时
间。
上举时,屈肘不超过
20°,肩关节屈曲130°
以上(先测量健侧)。
判
定:患侧所需时间为健侧
得1、5倍以下为充分
需时
间
健测
患侧
不充
分
健侧2倍以上
健侧1、5-2倍
充分健侧1、5倍以下
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
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l 科室病房,床临床诊断
序号体
位
项
目
开始肢位及检查动作判定 | | | f |
1 仰
卧
位联
合
反
应
将健侧下肢稍外展,对抗徒手阻力
将使下肢内收。
观察患侧下肢有无
内收动作或内收肌群收缩
(Raimiste现象)
不充分(无)
充分(有)
2 仰
卧
位
随
意
收
缩
令患侧下肢内收,触知内收肌群得
收缩
不充分(无)
充分(有)
3 仰
卧
位
伸
肌
联
带
开始肢位:屈膝90°
检查动作:令“伸患侧腿”,观
察有无随意动作及伸膝程度
不可能
可
能
不充
分
90一50°
45—25°
充分20一5°
O°
4 仰屈开始肢位:髋伸展(0-20°) 不可能。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1.1Brunnstrom评定1.1.1功能评分Brunnstrom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内容[3~5],在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方面又包括许多项目,每1项目分为5个功能等级(0~4分),以分数来表示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
等级划分方法为:0分:无关节运动。
1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4。
2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2。
3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3/4。
4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的全范围。
1.1.2上肢功能等级评定项目上肢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共包括6级,在评定时的具体内容为:⑴共同运动出现之前软瘫(有/无),联合反应(伸/屈)。
⑵痉挛。
⑶出现共同运动:①伸展模式肩胛骨:前伸;肩:内收、内旋;肘:伸直;前臂:旋前。
②屈曲模式肩胛骨:回缩、上提;肩:后伸、外展、外旋;肘:屈;前臂:旋后。
⑷脱离共同运动手触摸腰骶部,肘伸直上肢前屈至水平位,屈肘90°前臂旋前,屈肘90°前臂旋后。
⑸相对独立或分离运动上肢外展至水平位,肘伸直位前臂旋前、旋后,上肢肘伸直位上举过头。
⑹运动协调近于正常。
1.1.3手运动感觉功能等级评定项目手的运动感觉功能评级也分为6级,具体内容为:⑴无任何运动。
⑵被动运动觉(前臂旋前,健侧/患侧):腕部、手指、拇指。
⑶一般感觉(健侧/患侧):手掌、指尖。
⑷腕和手指运动:伸腕(前臂旋前)、伸指(前臂旋前)、屈腕(前臂中立位)、整体运动(前臂中立位)。
⑸手的抓握(腕中立位):侧捏及放开、对指及放开、指尖捏及放开、柱状握及放开。
⑹手部其他活动:腕尺偏、腕桡偏、腕环绕、单指屈伸、手指内收、手指外展、拇指环转。
1.2FMA评定FMA评定即为简式Fug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此方法实际上是BRSS(Brunnstrom's recovery stages of stroke,BRSS)的细化和数量化。
手功能检查表手指机能检查手的实用性判定序号出发肢位检查动作检查结果序号检查方法动作判定结果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1 手指的集团运动123腕关节分离运动24手指的分离运动536748速度检查9联合反应健手用力握力计、观察患手反应5综合判定结果级级级手实用性判定单侧忽略评定量表请划出下面线段的中点:痉挛评定表躯干、上肢评定MMSE评定量表项目内容初期评定/ /中期评定/ /末期评定/ /1 今年的年份?2 现在是什么季节?3 今天是几号?4 今天是星期几?5 现在是几月份?6 现在我们在哪个省,市?7 你现在在哪一县(区)?8 你现在在哪一乡(镇、街道)?9 你现在在哪一层楼上?10 这里是什么地方?11 复述:皮球12 复述:国旗13 复述:树木14 100-7=?(继续减下去,不要提示)15 93-7=?16 86-7=?17 79-7=?18 72-7=?19 辨认:铅笔20 复述:四十四只石狮子21 按图片做:把写有“闭眼睛”大字的卡片给患者看22 回忆:皮球23 回忆:国旗24 回忆:树木25 用右手拿纸26 将纸对折27 放在大腿上28 说一句完整的,有意义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记下所叙述句子的全文:29 辨认:手表30按样做图总分评分标准:满分30分,正确为1分。
错误为0分。
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24分。
注:文化程度:FIM记录表*此处不评分,仅在所用方式上打√,如为步行,可在步行的横线上打√FIM功能独立分级:126分:完全独立;108—125分:基本上独立;90—107分:极轻度依赖或有条件的独立;72—89分:轻度依赖;54—71分:中度依赖;36—53分:重度依赖;19—35分:极重度依赖;18分:完全依赖为首两级可列为独立:最后3级可列为完全依赖:中央3级可列为有条件的依赖。
Fugl-Meyer评定表金子翼简易上肢机能检查表检手限制时间所要时间得分差的指标10 9 8 7 6 5 4 3 2 1 时间内个数检查1 (大球)右30 5.9 7.7 9.5 11.3 13.1 14.9 18.7 18.5 20.3 30.0 1.2 左30 6.5 8.6 10.7 12.8 14.5 17.0 19.1 21.2 23.3 30.0 1.4检查2 (中球)右30 5.3 7.1 8.9 10.1 12.5 14.3 16.1 17.9 19.7 30.1 1.2 左30 5.6 7.4 9.2 11.0 12.8 14.6 16.4 18.2 20.2 30.0 1.2检查3 (大立方)右40 8.7 11.4 14.1 16.8 19.5 22.2 24.9 27.6 30.0 40.0 1.8 左40 9.5 12.5 15.5 18.5 21.5 24.5 27.5 30.5 33.5 40.0 2.0检查4 (中立方)右30 8.3 10.7 13.1 15.5 17.9 20.3 22.7 25.1 27.5 30.0 1.6 左30 8.7 11.1 13.5 15.9 18.3 20.7 23.1 25.5 27.9 30.0 1.6检查5 (大圆片)右30 6.3 8.4 10.0 12.6 14.7 16.9 18.9 21.0 23.1 30.0 1.4 左30 7.0 9.4 11.8 14.2 16.6 19.0 21.4 23.8 26.2 30.0 1.6检查6 (小立方)右30 7.2 9.3 11.4 13.5 15.6 17.7 19.5 21.9 24.0 30.0 1.4 左30 7.7 9.8 11.9 14.0 16.1 18.2 20.3 22.4 24.5 30.0 1.4检查7(布)右30 6.1 8.2 10.3 12.4 14.5 16.6 18.7 20.8 22.9 30.0 1.4 左30 6.8 9.2 11.6 14.0 16.4 18.8 21.2 23.6 26.0 30.0 1.6检查8 (金属圆片) 右60 10.2 13.5 16.8 20.1 23.4 26.7 30.0 33.3 36.6 60.0 2.2 左60 11.7 15.9 20.1 24.3 28.5 32.7 36.9 40.1 45.3 60.0 2.8检查9 (小球)右60 12.4 17.5 22.6 27.7 32.8 37.9 43.0 48.1 53.2 60.0 3.4 左60 13.1 18.5 23.9 29.3 34.7 40.1 45.5 50.9 56.3 60.0 3.6检查10(钉子)右70 15.4 21.1 26.8 32.5 38.2 43.9 49.6 55.3 61.0 70.0 3.8 左70 16.5 22.2 27.9 33.6 39.3 45.0 50.7 56.4 62.1 70.0 3.8检查方法总分月日左分月日左分月日左分右分右分右分观察事项各年龄组得分界限年龄组界限得分18~39 9940~54 9655~64 9465~74 8375~84 75。
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1.1Brunnstrom评定1.1.1功能评分Brunnstrom评定方法包括躯干、四肢、步态等内容[3~5],在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方面又包括许多项目,每1项目分为5个功能等级(0~4分),以分数来表示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情况。
等级划分方法为:0分:无关节运动。
1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4。
2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1/2。
3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范围的3/4。
4分:受检关节运动达到正常活动的全范围。
1.1.2上肢功能等级评定项目上肢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共包括6级,在评定时的具体内容为:⑴共同运动出现之前软瘫(有/无),联合反应(伸/屈)。
⑵痉挛。
⑶出现共同运动:①伸展模式肩胛骨:前伸;肩:内收、内旋;肘:伸直;前臂:旋前。
②屈曲模式肩胛骨:回缩、上提;肩:后伸、外展、外旋;肘:屈;前臂:旋后。
⑷脱离共同运动手触摸腰骶部,肘伸直上肢前屈至水平位,屈肘90°前臂旋前,屈肘90°前臂旋后。
⑸相对独立或分离运动上肢外展至水平位,肘伸直位前臂旋前、旋后,上肢肘伸直位上举过头。
⑹运动协调近于正常。
1.1.3手运动感觉功能等级评定项目手的运动感觉功能评级也分为6级,具体内容为:⑴无任何运动。
⑵被动运动觉(前臂旋前,健侧/患侧):腕部、手指、拇指。
⑶一般感觉(健侧/患侧):手掌、指尖。
⑷腕和手指运动:伸腕(前臂旋前)、伸指(前臂旋前)、屈腕(前臂中立位)、整体运动(前臂中立位)。
⑸手的抓握(腕中立位):侧捏及放开、对指及放开、指尖捏及放开、柱状握及放开。
⑹手部其他活动:腕尺偏、腕桡偏、腕环绕、单指屈伸、手指内收、手指外展、拇指环转。
1.2FMA评定FMA评定即为简式Fugl-Meyer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此方法实际上是BRSS (Brunnstrom's recovery stages of stroke,BRSS)的细化和数量化。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1.肌力评定分级评级标准5 抗最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5- 抗较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比中等度稍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中等度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比中等度稍小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较小阻力时达关节部分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1+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0 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3.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偏瘫是指一侧肢体出现运动障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中风、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针对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和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手功能评估量表、功能短期评定和功能分级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方法。
一、手功能评估量表1. 弗里达曼手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FMA)弗里达曼手功能评估量表是最主要的手功能评估量表之一,广泛应用于偏瘫患者的康复评估中。
该量表包括33个项目,可以全面评估运动和感觉功能。
评估内容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每个项目都有分数,最高分为66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手功能恢复得越好。
2. 乍得手功能测量表(Chedoke-McMaster Stroke Assessment,CMSA)乍得手功能测量表是加拿大乍得医院康复中心开发的手功能评估工具,主要用于评估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
该量表包括7个项目,评估内容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握力。
每个项目都有分数,总分为63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手功能恢复得越好。
二、功能短期评定功能短期评定是在患者入院初期进行的手功能评估,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潜力。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1. 欣托力学测力仪(Jamar Hand Dynamometer)欣托力学测力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握力的仪器,通过握持仪器上的把手,检测患者握力的强度。
测力仪具有较高的测试可重复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评估患者握力的恢复情况。
2.握物能力评估握物能力评估是评估患者手指灵活性和握物能力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评估项目包括捏取纸张、握持硬币、拧螺丝帽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握持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情况。
三、手功能分级根据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情况1.0级:完全丧失手功能,无法进行握持和灵活的动作。
2.1级:能进行简单的握持动作,但功能较差,无法进行精细的动作。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评定内容与标准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功能障碍:二、运动功能评定1.肌力评定分级评级标准5 抗最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5- 抗较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比中等度稍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中等度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4- 抗比中等度稍小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较小阻力时达关节部分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1+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0 没有可侧到的肌肉收缩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2-3mm;指尖为3-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50mm。
②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
让患者辨认该物品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作业治疗评估记录表
偏瘫上肢功能七级评估分级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入院日期住院
临床诊断
上肢患侧:左右利手非利手
七个级别
第一级:肩关节、手肘及手部没有随意活动能力。
第二级:肩关节及手肘有少许随意活动能力。
第三级:肩关节有共同屈曲模式成30~60度,及手肘成60~100度;手部能持松弛抓握有达3~5磅负重。
第四级:肩关节有>60度共同屈曲,及手肘成>100度;有少许手肘外展;及有3~5磅手部松弛抓握,并由少许侧面捏握达1/2至3磅。
第五级:开始有联合强力的共同屈曲及外展;>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及能随意放松。
第六级:有肩胛、手肘及手腕的个别控制;肩关节、手肘、手腕及手指有完全的外展能力;>5磅手部抓握;超过3磅侧面捏握;但协调动作比较差。
第七级:上肢各肌肉有很好的个别操控及协调。
评测内容(请在通过或不通过下面括号内打√)
日期(年月日)初期()中期()末期()级别项目通过不通过通过不通过通过不通过1 没有反应()()()()()()
2 A、联合反应
B、患手放在大腿上
()()
()()
()()
()()
()()
()()
3 C、健手将患侧衣服塞入裤
里时,提患侧手臂
D、提着1公斤重袋子(持
续15秒)
()()
()()
()()
()()
()()
()()
4 E、稳定瓶盖子(用健手打
开瓶盖,患手抓住杯子)
F、患手固定毛巾一端,将
湿毛巾拧干(健手扭两圈)
()()
()()
()()
()()
()()
()()
5 G、拿起并搬移小木块
H、用匙子进食
()()
()()
()()
()()
()()
()()
6 I、提举盒子
J、用胶杯喝水
()()
()()
()()
()()
()()
()()
7 K、用钥匙开锁头
L1、操控筷子(强手)
L2、操控夹子(非强手)
()()
()()
()()
()()
()()
()()
()()
()()
()()总体级别第()级第()级第()级治疗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