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电镀
- 格式:pdf
- 大小:7.97 MB
- 文档页数:65
第一章化学基础和电镀基础第一节化学基础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得失和电子转移,并且反应物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如:得到2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失去2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
第二节溶液浓度表示方法1。
体积比例:1:1HCl溶液表示1份HCl与1份水相混合;2。
克/升(g/L)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如:5g/L的SnCl2溶液就是指1升SnCl2溶液中含5gSnCl2;溶质的质量3.质量百分比浓度(x%)x%= ×100%溶液质量如:20%的NaOH溶液表示100g水中含20gNaOH固体。
溶质的摩尔数4。
体积摩尔浓度(mol/L) mol/L= ×100%溶液的体积如:0。
2mol/L的NaOH溶液表示1L溶液中含0。
2mol的NaOH即含有8g(0.2×40)NaOH固体。
5。
波美度主要代表溶液密度,用比重计测量。
波美度与密度关系:Be=144.3—144.3/密度6.ppm浓度指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即1kg溶液中含1mg溶质。
第三节化学镀镍的基本原理一、化学镀镍镀层的主要性质1.耐蚀性、耐热、耐磨;2.良好的导电性、焊接性;3.磁性能、电阻性能;二、化学镀镍的特点化学镀镍镀层厚度均匀、针孔少,不需要直流电源设备,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并具有一些特殊性能,但成本比电镀高,镀液稳定性差。
三、化学镀镍应具备的条件1.化学镀镍应包括金属盐、还原剂、缓冲剂、pH调节剂、稳定剂等成份;2.必须有催化剂存在,才发生金属沉积过程;3。
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时,可以控制金属的还原速度,即可以调节镀覆速度;4.被还原析出的金属应具有自催化活性,这样镀层才能增厚;5。
反应生成物不妨碍镀覆过程的正常进行,即溶液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四、化学镀镍原理1。
溶液中的次磷酸根在催化表面上催化脱氢,同时氢化物离子转移到催化表面,而本身被氧化生成亚磷酸根,反应式为:H2PO-2+H2O 催化表面[HPO3]2-+H++2[H]—吸附催化表面2。
电镀厂安全培训教材一、引言电镀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电镀作业涉及到高温、有毒化学物质和高电压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本教材旨在向电镀厂员工传达关键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将共同提升电镀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电镀作业的安全风险电镀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风险,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电镀液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但高温容易导致烫伤和火灾。
员工应了解电镀液的温度要求,正确操作加热设备,并配备防烫手套和防火装备。
2. 有毒化学物质:电镀液中含有许多有毒化学物质,如酸、碱、铬酸盐等。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这些物质。
同时,要妥善储存和处理废弃电镀液,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3. 高电压:电镀设备涉及高电压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员工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维护和检修。
三、电镀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电镀作业的安全,实施以下操作规程是必要的:1. 个人防护:员工在进行电镀作业前,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和安全鞋等。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无损,替换磨损或失效的装备。
2. 通风设施:电镀作业需要在通风设施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排除有毒气体和有害蒸汽。
电镀厂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废液处理:废弃电镀液、处理液和废水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必须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电镀厂应建立严格的废液处理制度,并且与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合作,确保废液的安全处理。
4. 灭火器材:电镀作业场所应配备不同类型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员工应接受灭火器材的使用培训,掌握各类火灾的灭火方法。
5.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电镀厂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员工应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知道如何正确报警和疏散。
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电镀员工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电镀工艺和操作流程1.电镀工艺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基材表面形成金属膜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2.电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材料的完好性、清洁工作区域等。
(2)前处理:将基材通过脱脂、去氧、酸洗等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干净和粗糙度。
(3)电镀操作:将经过前处理的基材浸入电镀槽中,连接电源,控制电流和时间,以完成金属沉积。
(4)后处理:清洁和包装电镀完成的产品,准备交付下一道工序或客户。
第二章电镀作业安全知识1.防护设备的使用电镀作业涉及到与化学物品、电流等有害因素的接触,员工在进行操作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防酸碱服等。
2.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1)储存:化学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和火源的专用柜中,分类存放,避免混放和泄漏。
(2)处理:电镀液和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电源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接触电源和设备。
(2)严格按照规定的电流和时间进行电镀操作,避免过负荷使用设备,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第三章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处理1.安全事故的类型及防范(1)化学品泄漏:做好储存、搬运等工作,注意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完好性。
(2)火灾事故: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安全用电,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
(3)人身安全事故: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事故应急处理(1)紧急救助: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2)事故报告: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3)事后总结: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1.环境保护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员工需要做好废物的分类、储存和处理工作,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电镀培训资料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涂覆上一层金属的过程,它不仅能够提高金属物体的耐腐蚀性能,还可以增加其外观质感和装饰效果。
为了使电镀工艺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培训对于电镀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镀培训的资料,供电镀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一、电镀培训课程1.电镀基础知识- 金属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电镀工艺的基本原理- 电镀设备及材料的选择与维护- 电镀工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电镀工艺流程- 表面处理工艺:除油、除锈、酸洗等- 阴、阳极电镀工艺- 电镀层厚度和均匀度控制- 电镀过程中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3.电镀设备操作与维护- 电镀槽的结构和特点- 电镀设备的操作流程- 电镀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4.电镀质量控制- 电镀层的质量检验方法- 常见电镀缺陷分析和处理- 电镀层的环保要求与控制5.安全与环保知识- 电镀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废水、废气及废液的处理方式- 电镀行业的环保政策与法规二、电镀培训资料来源1.电镀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 电镀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通常会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并提供电镀技术的培训资料。
从它们的官方网站或者活动平台上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电镀培训资料。
2.电镀设备厂家和供应商- 一些电镀设备厂家和供应商会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培训服务,并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料。
可以联系相关厂家或者供应商,了解他们是否有相关的培训资料或者培训课程。
3.电镀行业技术书籍- 电镀行业的技术书籍是学习电镀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阅读电镀行业的技术书籍,可以系统地学习电镀工艺和技术要点。
4.互联网资源- 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电镀培训的学习资源。
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的电镀培训资料,如电镀培训视频、电镀工艺手册等,来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三、电镀培训的重要性1.提高工作技能和质量- 通过电镀培训,电镀从业人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电镀知识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电镀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增加了解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电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如设备故障、污染物泄漏等。
电镀技术培训资料一、电镀技术的基本概念电镀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通过电解的方式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薄膜,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和导电性的技术。
电镀技术可以分为化学镀和电化学镀两种,其中电化学镀是指通过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沉积形成金属层,而化学镀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化合物。
二、电镀技术的原理电镀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解、电化学反应和电流传输等基本原理。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极(阳极)和负极(阴极)之间形成电场,当外加电压后,阴极上的金属离子(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形成一层金属镀层。
同时,阳极上的金属原子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阳离子,溶解在电解质中,形成金属离子。
这样,通过电解质中金属离子的传输和在电极上的沉积,实现了金属表面的电镀。
三、电镀技术的方法电镀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镀、电化学镀和自催化电镀三种。
化学镀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化合物,如化铬、化镍等,来改善金属的性能。
电化学镀则是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薄层。
而自催化电镀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利用化学还原的方法,使金属表面沉积金属,而无需外加电流。
不同的电镀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电镀方法。
四、电镀技术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电镀处理时,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选用适当的镀层材料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要求的镀层性能。
2. 控制好电解质的成分和浓度,以保证电解液的性能稳定和镀层质量的一致性。
3. 严格控制电镀工艺过程中的温度、电压、电流密度和镀层厚度,以确保镀层的质量和光泽度。
4. 做好镀前准备和镀后处理工作,包括清洗、脱脂、酸洗、活化等工艺,以提高镀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5. 注意安全问题,避免电解液的溅洒和腐蚀,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以上的培训资料,相信读者对电镀技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电镀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电镀技术也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优秀的表现。
电镀基本知识培训教材.doc编制赵忠开2003 年 6 月电镀常识培训教材第 2 页共29 页编制赵忠开目录一、电镀的几点常识;(3-4 页)二、影响电镀效果的几个因素;(5-9 页)三、电镀液中各成份的作用及工作条件的影响;(10-17 页)四、前处理的几种工序及其特性说明;(18-19 页)五、各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及维护;(20-24 页)六、各镀种之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25-28 页)电镀常识培训教材第3 页共29 页编制赵忠开一、电镀的几点常识1、电镀是电解原理的一种应用,它是通过电解质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件表面沉积一种金属的过程。
因此电镀的进行一样需要外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容器。
所不同的是,电镀的阴极是工作,常用镀层金属作阳极,并参与电极反应,被氧化溶解成镀层金属阳离子,以补充在阴极还原析出所消耗的金属离子。
镀液就是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2、电镀的目的电镀的主要作用有1 防护性电镀,如铁件镀锌、镀镉或镉钛合金等;2 装饰性电镀,如铁件镀铜、外层镀金、银;3 修复性电镀,即对破损零件的电镀; 4 特殊功能电镀,如需要耐磨镀铬,耐磨镀铅;减摩擦可镀锡、锡-钴或银-锡;加强反光可镀银、镀铬;为防反光可镀黑镍、黑铬;抗氧化镀铬、铂或铑;增加导电性镀金、银或金-钴。
3、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1 分散能力是指镀液具有使金属层在表面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也叫均镀能力。
分散能力越好,镀层越均匀。
电镀常识培训教材第 4 页共29 页编制赵忠开 2 覆盖能力是指镀液具有的使工件表面深凹处镀上金属的能力,也叫深度能力。
覆盖能力越好,工件深凹处镀得越深。
3 分散能力与覆盖能力含义不同,但两者密切相关,一般是分散能力好的覆盖能力也好,差则都差。
电镀常识培训教材第5 页共29 页编制赵忠开二、影响电镀效果的几个因素电镀过程是容易发生的,得到镀层也很快,但要得到符合各种要求的镀层就不容易,因为镀层质量好坏是受到许多条件制约的,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电镀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电镀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金属合金的一种加工工艺。
它不仅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蚀性能,还可以增加其外观美观度、硬度和耐磨性等特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镀技术日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家具制造等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电镀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一、电镀的基本原理电镀通常是通过电化学反应的方法,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金属合金。
它是以金属成分为阳极,以纯金属或其他金属合金成分为阴极,在电解质中通以电流,将阳极金属溶解到电解质中,而在阴极上沉积金属的一种加工方法。
电镀的总反应方程式为:Mn+ + ne- → M其中,M表示金属成分,n表示对应金属的价数,e-表示电子。
二、电镀的分类电镀按其工艺分类主要分为四类:1、化学镀:是电镀过程中只用化学方法控制离子还原,不涉及电流。
化学矿物电沉积除镀铬为主要工艺外,钴、锗、硒钌、铁,锰、铜离子、钴铁离子、铁镍离子、钴束钯离子等离子也都可以通过化学镀的工艺得到沉积.2、电沉积法:是利用电流将金属阳极溶解到溶液中,然后在金属阴极上沉积形成膜层。
电沉积可分为直流电沉积和交流电沉积两种。
3、离子镀:离子镀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然后在金属阴极上进行沉积,通过保护膜镀层来保护金属表面。
4、喷涂法:是将和油漆粘土一样的混合物放置在高压气体喷枪中,通过喷枪内细小的喷嘴将混合物粉末喷出,凝固后形成均匀的金属镀层。
喷涂法最常用于现场维修或对大型工件进行需要的表面涂层。
三、电镀的工艺流程1、表面处理:电镀前的表面处理是影响电镀质量的关键环节,如去污、去油、去锈、去氧化皮及进行钝化等。
2、防腐:在表面处理后,往往需要使用化学方法,如镀铜、镀镍等来增加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
3、电解质配置:需要选用合适的电解质,如浓度、PH值和温度等,以保证金属表面的加工质量。
4、电镀:经过以上准备工作,可以开始进行电镀加工,首先将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放置在电解槽中,通过电解质的传导,电流就可以穿过阳极和阴极,进行电化学反应,然后金属离子就会在阴极上沉积,形成金属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