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检查及校正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水准仪校正水准仪校正一、引言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测量工程等领域。
水准仪的准确性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定期对水准仪进行校正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水准仪校正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水准仪校正原理水准仪校正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水准仪的参数,使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水准仪常见的校正参数有:灵敏度、轴线误差、气泡刻度和零位误差等。
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将水准仪放置于平稳的基准面上,通过比较读数和已知高程值的差异,确定需要调整的参数,并进行相应调整。
三、水准仪校正流程1. 准备工作:清洁水准仪的外部表面,并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仪器平稳放置于水准基准面上,并保持仪器和基准面之间的接触牢固。
2. 轴线误差校正:轴线误差是指水准仪在自身轴线上进行水平测量时的误差。
校正时,首先将水准仪在基准面上放置好,记录下读数。
然后将水准仪180度翻转,再次记录读数。
通过计算两次读数的平均值,确定轴线误差,并进行调整。
3. 灵敏度校正:灵敏度是指水准仪在测量过程中对高程差异的反应程度。
校正时,选择不同高程点,并记录下对应的仪器读数。
根据已知高程差异和仪器读数的差异,确定灵敏度,并进行调整。
4. 气泡刻度校正:气泡刻度是指水准仪上的气泡在仪器水平时的位置。
校正时,将仪器调整至水平状态,并记录气泡位置。
通过比较实际气泡位置和理论气泡位置,确定气泡刻度,并进行调整。
5. 零位误差校正:零位误差是指水准仪在零位读数时的偏差。
校正时,将水准仪放置于已知高程点上,并记录读数。
通过计算读数和已知高程之间的差异,确定零位误差,并进行调整。
6. 定期检查:校正完成后,应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水准仪的准确性。
检查频率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四、水准仪校正注意事项1. 校正环境:水准仪校正应在平稳、无风、无振动的环境中进行。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入。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检验步骤1.重点:完成平行于准直轴(角度I)的圆形水准仪、十字线、水平线和水平管的检查2.步骤:圆水准器检校――十字丝横丝检校――水准管平行于视准轴(i角)检校二、检验及校正1.圆水准器的检验圆形水平仪的气泡居中后,将望远镜旋转180°并校正气泡(居中或不居中)⑴转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2)松开圆形水平仪背面中心的紧固螺钉,用校正针移动两个相邻的校正螺钉,然后移动另一个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3)以这种方式重复校准,直到气泡在任何方向居中,校准即可完成。
最后,拧紧中央紧固螺钉。
2.交叉线和交叉线检查在墙上找一点,使其恰好位于水准仪望远镜十字丝左端的横丝上,旋转水平微动螺旋,用望眼镜右端对准该点(是否仍位于十字丝右端的横丝上)纠正⑴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的固定螺丝,转动整个目镜座,使十字丝横丝与m点轨迹一致,再将固定螺丝拧紧。
(2)当m点与水平线的偏差不明显时,通常不进行校正,可在操作中使用水平线中心部分的读数。
3.I.角度检查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上与水准轴的投影夹角。
水准仪的i角和角是不同的,角(交叉误差)是指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
水准仪i角的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尽量将一起安置在测区范围的中间,而角在普通测量时影响较小,一般不予考虑,而在精密水准测量时必须要注意,其消除方法是在观测时按奇偶数站将仪器的一条固定的架腿分别安置在路线的左右两侧。
.检查步骤:⑴选择一平坦地面,相距80m左右各打一木桩a、b,将仪器置于中点c,并使ac=bc,⑵将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处,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
用两次仪高法两次测定a至b点的高差。
当两次高差的较差不大于3mm时,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hab作为两点高差的正确值。
⑶将仪器安置于c′处即距b点2~3m处,精平仪器后,读出b点尺上的读数b2。
由于i角较小,仪器离b点近,引起读数b2的误差可忽略不计,可视为水平视线的读数。
水准仪操作与校验规程一、引言水准仪是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和校准地面的高度差。
它通常由一个望远镜和一个精确的水平仪组成,能够提供高度测量的准确结果。
为了保证水准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水准仪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操作和校验。
本文将介绍水准仪的操作和校验规程。
二、水准仪的操作规程1.设置(1)选择适当的工作位置,确保地面平整稳定,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2)放置水准仪,在水准仪上方放置三脚架,并调整三脚架的高度,使水准仪平稳地放置在三脚架上。
2.初始校正(1)打开水准仪的防护盖,检查望远镜和水平仪的清洁度。
(2)调整水平仪,使其显示水平。
(3)观察视线,确保其垂直且准确。
3.定位与测量(1)使用调节螺丝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以确保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目标。
(2)调整望远镜的水平方位,使其对准要测量的目标点。
(3)观察视线,并记录目标点的读数。
(4)移动水准仪到下一个测量点,并重复以上步骤。
4.结束操作(1)测量完成后,将水准仪从三脚架上取下。
(2)清洁水准仪的镜片和外壳,将其放置在防护盒中,妥善保管。
三、水准仪的校验规程1.水准仪的平稳度校验(1)将水准仪放置在水平表面上,调整水准仪的水平仪使其显示水平。
(2)观察水准仪的气泡,如果气泡在两个刻度之间,说明水准仪的平稳度合格。
2.望远镜的校准(1)选择一个稳定且明亮的目标点,如一个远处的建筑物。
(2)将望远镜对准目标点,并观察目标点的清晰度。
(3)使用调节螺丝调整望远镜的焦距,使目标点清晰可见。
3.水平仪的校准(1)将水准仪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并调整水准仪的水平仪使其显示水平。
(2)观察水准仪的视线,如果视线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偏移,说明水平仪的校准合格。
4.高度差测量的校验(1)选择两个已知高度的点,如一个较高的建筑物和一个较低的平地。
(2)使用水准仪对这两个点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
(3)计算测得的高度差与已知高度差的误差,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测量结果准确。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普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1.圆水准器轴(圆球面中点和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仪器的竖轴检验:把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然后使仪器绕竖轴旋转180°,此时若圆水准器的气泡仍然居中,则说明此项条件满足。
校正:如气泡偏离圆水准器中心位置,先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一半,然后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反复检验校正直至满足条件。
此外,还可以先按照经纬仪上盘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校方法,将水准仪上长水准管校正好,在长水准管水平的条件下,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丝,使圆气泡居中。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检验:将水准仪在地上安置好,以横丝的一端瞄准远处一清晰固定的点,然后转动水平方向的微动螺旋,如该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说明横丝垂直于竖轴,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松动十字丝环上相邻两校正螺丝,转动十字丝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检验:在地面选定A、B两点,相距60~100m,置仪器于A、B之中点,对两端所立标尺进行观测得读数a1、b1(图4-237),a1-b1=h即为两点间的正确高差。
然后将仪器搬近B点,紧靠B整置仪器,使望远镜目镜端靠近标尺,自物镜端观测水准尺,以铅笔尖指出圆孔中心在尺上的位置,在镜外读得B点标尺之读数b2(即仪器高)。
然后再对A点所立水准尺进行观测得读数a2。
若a2-b2=a1-b1,则此项条件满足。
图4-237 水准管检验校正:若a2-b2不等于a1-b1,在A点上水准尺的正确读数应为a'2=b2+(a1-b1)=b2+h。
旋转望远镜微倾螺旋,使横丝对准A点标尺上的正确读数a'2,这时视准轴已水平,但气泡却偏离中心,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此项检校要反复进行,直至仪器在B点所测之高差,与仪器在A、B的中点所测正确高差相差在3~4mm以内,就可以认为校正好了。
4.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应平行(即无交叉误差)检验:安平仪器后,在距仪器约50m处竖立一水准尺。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共5则)第一篇: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弄清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及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2.掌握DS3水准仪检验与校正的方法。
二、设备:DS3水准仪1台, 水准尺2根, 尺垫2个, 小螺丝刀1把, 校正针1根, 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1.一般性检验:安置仪器后, 首先检验:三脚架是否牢固, 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等是否有效, 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等, 同时了解水准仪各主要轴线及其相互关系。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后, 若气泡仍居中, 则说明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先稍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紧螺丝, 再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 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 然后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如此反复检校, 直到圆水准器在任何位置时, 气泡都在刻划圈内为止, 最后旋紧固紧螺旋。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以十字丝横丝一端瞄准约20m处的一细小目标点,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 若横丝始终不离开目标点, 则说明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 用小螺丝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 微略转动十字丝分划板, 使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时横丝不离开目标点。
如此反复检校, 直至满足要求。
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 并旋上护罩。
4.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关系的检验与校正:检验: 在平坦地面上选定相距60-80米的A.B两点, 放下尺垫立水准尺。
现在距A.B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 分别读取A.B两点水准尺读数a1.b1, 求得正确高差Hab(b1(a1。
再在A点附近2-3米处水准仪, 分别读取A.B两点水准尺读数a2.b2, 求得B尺的上的应有读数b2(a2(Hab。
若b2=b2'时, 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平行;若b2(b2'时, 说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必须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才能正确地测出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水准仪出厂时各轴线间所具有的几何关系是经过严格检校的,确保仪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使仪器处于正常状态;但由于仪器在长期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等原因,各轴线间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仪器处于非正常使用状态;因此,为了确保仪器观测数据的准确,我国现行建筑法规规定,仪器首次使用之前以及仪器首次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检定,两次检定时间间隔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
水准仪的强制检定周期为一年。
【背景资料:国家测绘局《测绘计量管理暂行办法》国测国字…1996‟24号第十三条规定,“测绘计量器具(用于直接或间接传递量值的测绘工作用仪器、仪表和器具),必须经周期检定合格,才能用于测绘生产。
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测绘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在测绘计量器具检定周期内,可由使用者依据仪器使用状况自行检校”。
“教学示范用测绘计量器具可以免检,但须向省级测绘主管部门登记,并不得用于测绘生产。
”“检验、校正”与”检定”的区别:“检验、校正”是指使用者对仪器的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校正使之满足应有的技术要求;“检定”是指由国家法定检测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检验和校正,并对合格仪器发放检定合格证明文件等。
】下面我们介绍水准仪的检验、校正方法。
水准仪检验就是查明仪器各轴线是否满足应有的几何条件,只有这样水准仪才能真正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正确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如果不满足几何条件,且超出规定的范围,则应进行仪器校正,所以校正的目的是使仪器各轴线满足应有的几何条件。
此外,水准仪还设置了一个便于操作的圆水准器,利用它使水准仪初步安平。
水准仪的主要轴线见图1。
一、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1、两个主要条件:一是水准管的水准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微倾式水准仪)/水平视线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自动安平水准仪DSZ);二是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一、水准仪视准轴校核基本过程1:自己校是将仪器放在左右各有一A,B标尺的50米中间处,整平,读出标尺读数a1, b12: 将仪器放在A点或B点约2米处(C点), 整平,读出标尺读数a2, b23:如果a1-b1等于a2-b2则仪器不需要校正, 如果a1-b1不等于a2-b2则仪器需要校正,4;在C点处校正,打开仪器目镜后的后罩可看见一十字校正螺丝用校正针校正分划板使分划板刻度线对准标尺上b2=a2-(a1-b1) 5:反复检查,校正,直到误差小于规定的值为止6:在(专业维修仪器店)平行光管上校正, 打开仪器目镜后的后罩可看见一十字校正螺丝用校正针校正分划板使分划板刻度线与平行光管上的十字丝重合为止即可.7:A与B点相距80m视准轴相差5mm之为合格,不需要校准。
二、水准气泡校正过程:1、在一个方向上调平水准气泡,如图1。
2、使水准仪旋转180度,水准气泡偏离圆心圈,如图2.3、调整三角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于圆心圈于原位置中间,如图3.、4、用螺丝刀或者自带工具调动水准气泡下方螺丝使水准气泡居中如图4所示。
5、验证校核是否居中,在旋转180度仔细观察水准气泡居中情况,如还是无法居中,重复1、2、3、4步骤直至水准气泡在任何方向都可居中为止。
(图1)(图2)(图3)(图4)三、望远镜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1、检验目的使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的竖轴,即当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时,横丝应在水平位置。
2、检验方法整平仪器后,用横丝的一端瞄准墙上一固定点,如图转动水平微动螺旋,如果点子离开横丝,表示横丝不水平,需要校正;如果点子始终在横丝上移动,则表示横丝水平。
检验时也可用挂垂球的方法:观察十字丝竖丝是否与垂球线重合,如重合说明横丝水平。
3、校正方法由于十字丝装置的形式不同,校正方法也有所不同,如上图的形式,可用螺丝刀松开十字丝环的校正螺丝,拨正十字丝环。
如图的形式,则需要卸下目镜处的外罩,用螺丝刀松开四个十字丝的固定螺丝,然后拨正十字丝环。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在水准测量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水准仪校正共分三步。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校正方法首先使望远镜平行于一对脚螺旋,转动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再将望远镜旋转180度。
如气泡偏离则要校正,此时气泡所在位置的校正螺丝偏高(气泡下共有三个校正螺丝),首先降低该校正螺丝,同时升高其它二个校正螺丝,使气泡退回偏离中心一半的位置,然后利用脚螺旋将气泡居中,此步骤应反复检验和校正,直至仪器转在任何方向,气泡始终居中为止。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的校正方法整平仪器,用望远镜横丝的一端,对准某一标志点A,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左右移动,检查A点是否在横丝上移动,若不在则需校正。
打开十字丝分划板的护盖,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上四个固定螺丝,轻轻地转动分划板座,使横丝水平,直至转动微动螺旋至A点始终在横丝上移动为止,然后拧紧固定螺丝,旋上十字丝分划板护盖。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校正方法在开阔的空地上(至少50米),固定二把水平尺A、B,将水平仪安置于二尺中间等距离处。
整平仪器并旋转微倾螺旋使符合气泡居中,分别读取a1、b2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求得高差。
然后将仪器安置于B点附近(3米左右),整平仪器并使符合气泡居中后,分别读取a1、b2两尺读数,求得第二次高差,若二次高差不相等,则必须进行校正。
此时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的横线切于A点水准尺上的A′2读数\[(A′2= a2+Δh),Δh=(a1-b1)+(b2-a2)\]处,然后松开水准器的上、下校正螺丝,至气泡符合居中为止。
为了检查校正是否合格,必须在B点附近重新安置仪器,读取高差,如和第一次测得的高差相差3毫米以内,则说明已校正好。
如不行再重新校正。
校正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校正螺丝。
校针应用水平仪专用校针。
校正好后,上下校正螺丝对水准管的支柱必须处于顶紧状态,以免水准管松动。
第6讲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水准仪是一种测量垂直度的仪器,是测量和建筑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仪器。
在施工过程中,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非常重要,它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减少误差,提高效率。
水准仪检验和校正一般分为几个步骤:1)检查外观及部件:首先要检查水准仪的外观及部件,确保它们的完整性,若发现有缺损、磨损等,就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2)检查精度:检查水准仪的精度,一般采用折射现象的原理,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
如果精度符合要求,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3)校准:将水准仪放置于校准台上,调整水准仪,使其中心点与校准台上的中心点保持一致,并且保持水准仪的水平性。
4)检查指示灯:检查水准仪的指示灯,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检查水池:检查水池,确保水池没有渗漏,并且水量能够正常的流动。
6)校正:如果检查结果发现水准仪不准确,就要进行校正,校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电脑软件辅助校正、用激光投射仪校正等。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确保水准仪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验水准仪,确保其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
水准仪的检查及校正
1.仪器的外观检查
望远镜旋转是否灵活、均匀;制动、微动螺旋及脚螺旋是否可靠,望远镜视场中的十字丝及目标能否调清晰,三脚架是否牢固。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查方法:摆好仪器把圆水准气泡调居中,就转动仪器180度后,看圆水准气泡是否还居中,居中是好不居中就要校正
校正方法:就是架好仪器后,把圆水准气泡调居中,就转动仪器180度这时圆水准气泡肯定不居中,就先稍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的固定螺丝,再拨动圆水准器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往中心移动原本偏离的一半,然后就用角螺旋调气泡居中,然后就转180度,看圆水准气泡是否还居中,不居中就要重复划线部分,直至怎么转都居中。
3.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查方法:架好仪器后调好仪器后,用十字丝交点瞄准明显一点目标,转动微调螺旋,使十字丝左右移动,若目标点始终不离开横丝,说明是好的,否则就要校正
校正方法: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螺丝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转动分划板,使目标与横丝重合,如此反复检校,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将固定螺丝旋紧,并旋上护罩。
4.管水准器轴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也就是常说的i角)
检查方法:就是在相距80米的A、B两点,等距中间架好仪器后分别读数a1、b1;然后在距A点附近3米处架好仪器后,再分别读取a2、b2;然后计算两点高差h1=a1-b1(这个在中为正确高差),h2=a2-b2(这个存在一定误差的),计算高差之差,△h=h2-h1,计算i角公式:i=△h×p(一个常数)÷S(AB间距)=△h×206265÷80, 式中p=206265,若i﹥20时就要校正
校正方法:旋转微倾螺旋,将十字丝横丝对到A点尺正确读数a2’=a2-△h,这时原来居中的管水准气泡会偏离中央位置,在保持读数不变的条件下,用校正针拨动管水准器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偏离的管水准气泡居中;注意:拨动上、下两校正螺丝前,应先稍旋松左右两个校正螺丝,且上、下两个校正螺丝在校正时应遵循“先松后紧”的规则,也就是要抬高管水准器的一端,应先松开上面的校正螺丝,让出了一定空隙,然后再旋进下面的校正螺丝,校正完毕,再旋紧,如此反复验校,直至i≤20为止。
注意:依照上述的验证步骤依次进行,不可颠倒,每次检查至少两遍,确定需要校正后方可动手;上述第4点可能对自动安平水准仪不太适用,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