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箱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89.46 KB
- 文档页数:3
燃油供给系统设计指南编制:校对:汽车工程研究院目录一、总成说明1.1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油轨(调压阀可能集成于油轨或者油泵)等零部件。
为发动机提供燃油,保证整车在任何工况下的燃油供应。
油轨及油泵在发动机电控相关章节论述,在此不加论述。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设计开发。
1.3 燃油供给系统零部件布置示意图二、燃油系统总成设计 燃油箱总成设计 1主要设计参数燃油箱主要参数包括容积、材料。
容积:容积主要由整车油耗决定。
燃油箱容积必须保证汽车百公里等速工况下续驶里程不少于500公里,在布置允许条件下尽量将燃油箱容积做到最大。
材料:燃油箱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类,金属材镀铅锡合金钢板,可以采用日料一般选用本新日铁材料(TD-0.35/TE-0.35)或上海宝钢材料(ST16镀铅锡合金),但必须保证镀层厚度在7-15μm ,冲压焊接成型,料厚一般在1.0mm 左右;塑料油箱箱体材料:HDPE(Basell 或者ATOfina 公司生产)、粘接剂(LLDPE:GT-6加油管吊带油泵油箱油滤油管Mitsui Chemical Inc.公司或者ATOfina公司生产)、阻隔剂(EVOH型号: F101A,kuraray公司生产),六层共挤吹塑成型。
2 基本设计要求2.1 一般的布置原则燃油箱采用吊带固定于车身或者通过托架等用螺栓固定于车身底盘,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防冲击能力。
油箱与排气管的最小距离不少于60mm,箱体内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六十度。
除要求保留与排气管的间隙外,影响燃油箱布置位置其他因素主要是底盘空间及附近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
布置时应考虑到整车维修时能方便地拆装燃油箱及加油管等,必须有足够的工具空间。
2.2数模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CAE受力分析,特别是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
如果不合格则对不合格区域修改或者重新设计。
2.3、设计验收标准与规范燃油箱总成设计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要求: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金属、塑料)QC/T 644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金属)Q/SQR·04·213 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金属)Q/SQR·04·073 汽车金属燃油箱总成(塑料)2.4燃油箱总成零件图燃油滤清器总成设计燃油滤清器总成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燃油中的一些微粒杂志及部分水分,保证燃油的清洁度,延长燃油喷嘴寿命及发动机有效试验寿命。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8296-2001Safety proper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for automobile fuel tank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燃油箱的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燃油箱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装配成的整体。
2.2 燃油泄漏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2.3 额定容量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2.4 耐火试验盛液器耐火性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
2.5 耐火试验隔棚耐火性试验中覆盖在耐火试验盛液器上的平板。
2.6 燃油箱易损伤部位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装配方式确定的燃油箱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位。
2.7 燃油箱通气装置包括安全阀、进气阀、排气阀和燃油箱蒸发排放控制用的排气口。
2.8 角锤塑料燃油箱试验用钢制冲击体。
3 安全性能要求3.1 额定容量应控制在燃油箱最大液体容量的95%,额定容量在95L以上的汽油箱必须配备安全阀装置。
安全阀装置可附属于汽油箱,也可以在附件系统中。
当汽油箱遇火灾时,此装置可防止汽油箱因内部压力升高导致箱体破裂。
3.2 配备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的汽油箱必须有一个排气口,此排气口应在汽油箱充满时位于油面的上方,保证蒸发排放物能随时排出汽油箱。
3.3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柴油箱盖的最大泄漏量不得大于30g/min;汽油箱盖不允许泄漏。
3.4 安全阀开启压力装有安全阀装置的燃油箱,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35~50kPa,安全阀开启后,燃油箱内压力不得比安全阀开启压力高出5kPa以上。
3.5 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燃油箱按4.3进行试验,不允许燃油箱有泄漏现象。
3.6 金属燃油箱的耐压性能金属燃油箱按4.4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
汽车燃油箱是汽车部件中重要的功能件和安全件之一。
随着塑料在汽车上应用范围的逐年增大,金属燃油箱终将被塑料燃油箱全部取代。
一、塑料燃油箱的特点1.形状设计自由度大,空间利用率高随着汽车设计的复杂化、高科技化,汽车底盘的空间相当有限。
如果采用塑料燃油箱,便可充分利用车身结构设计中剩余的空间,尤其对形状复杂的异形燃油箱更为适合。
利用汽车总体的合理布置,使其燃油箱容量增大,大约可使容积增加4 0%。
对于当今路面的高速化、全封闭化、加油站的远距离化,提高燃油的储存量,增大汽车的行驶里程,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2.轻量化因塑料的相对密度仅为金属的1/8~1/7,所以与同容积的金属燃油箱相比较,其重量可降低30%~50%。
如原来为8.5kg的金属燃油箱,采用塑料燃油箱代替后可降至5.6kg,从而减轻了汽车整备质量,降低了燃油耗。
据资料介绍,一般汽车整备质量每减轻1kg,则1L汽油可使汽车多行驶0.1km。
3.耐腐蚀塑料燃油箱有抵御水、污物及其它介质的侵蚀作用并不用维修。
很多地区为了防止结冰,在寒冷地区的道路上撒盐,金属燃油箱遇此路况就容易被腐蚀,而塑料燃油箱则不会发生锈蚀。
4.耐冲击、强度好当遇到碰撞时,塑料燃油箱在-40℃~60℃的情况下,仍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及其它机械性能。
常温下,无论是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塑料燃油箱即使从8m甚至1 0m高处坠落到水泥地面上也不易损坏,而金属燃油箱仅在4m高处落下就会破损。
可见塑料燃油箱抗冲击性能是金属燃油箱的2-4倍。
5.燃烧时不引起爆炸由于塑料燃油箱采用了高分子量聚乙烯(HMWHDPE)材料制造,热传导性能仅为金属的1%,比金属燃油箱热传导慢,又富有弹性和耐石子的撞击且具有较高的刚性。
尤其是当撞击与摩擦时,不易发生火星与爆炸。
即使汽车着火了,也不会因塑料燃油箱受热膨胀而发生爆炸,乘员有充分的时间转移,从而避免了二次事故的产生,提高了安全性。
反之,金属燃油箱遇火灾发生时,极易引起爆炸,十分危险。
汽车燃油箱标准
油箱容积L
油箱容积L是指油箱容积的大小,它是衡量一款车所能承装油量的能力。
在购买汽车时,油箱容积是衡量汽车的一个重要指标。
较大的油箱容积可以减少加油频率,提高用车的便利性。
油箱安全性能
油箱安全性能是指油箱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因为受到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坏或漏油等情况。
为了确保油箱的安全性能,油箱在设计时都会留下一定的空间,以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油箱破裂。
同时,油箱的材料选用也很重要。
油箱一般采用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成,以确保油箱内部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油箱标称容量
油箱标称容量是指油箱上标注的容量值,它通常不等于油箱的实际容量。
在购买汽车时,根据标称容量可以估算出加油量,从而更好地规划用油。
为了确保油箱的安全性,标称容量应控制在燃油箱最大安全容量的95%。
通常,标称容量为最大容量的80%到90%,但这并不包括从油箱到加油口那一段油管和从发动机到油
箱底部那一段油管的容量。
这些容量通常不计算在标称容量中。
油箱标准容积
油箱标准容积是指油箱内燃油的体积,它受到汽车发动机耗油量、汽车性能和维护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使用中,油箱标准容积最大不能超过实际容量的百分之九十五。
这是因为需要考虑到燃油蒸发损失以及预留一定的安全空间。
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油箱标准容积的使用场景也很重要。
比如在出行前规划行程时,要根据路况、车况以及驾驶习惯等因素来估算所需的油量。
如果盲目将油加满至标准容积上限,可能会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因热胀冷缩而溢出燃油,造成安全隐患。
油箱的加满油量
一般来说,油箱的加满油量支持行驶里程在600公里左右,具体会受到驾驶习惯、路况以及车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驾驶条件较好,如行驶速度较稳定、路况较好等,续航里程可能会略有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加满油量并不会少于500公里。
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油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车速、载重、路况等。
因此,实际行驶里程数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
总之,了解汽车燃油箱标准对于购车和日常使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购买汽车时,可以根据油箱容积、安全性能以及标称容量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车型。
在日常使用中,也要
注意合理规划加油量和行驶里程,以保证行车安全和降低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