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4
将进酒全诗赏析将进酒全诗赏析:《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诗歌以豪放、奔放、狂放的情感和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悲愤、激愤和狂放,以及及时行乐、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诗歌第一段以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为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
诗人认为人生几何,就像黄河之水一样无法逆转,一去不复返。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行乐,珍惜光阴,不要辜负了这短暂的人生。
第二段则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自我价值。
他认为自己有着与众不同的才能,一定有用武之地。
同时,他也指出了人生的富贵不能长保,即使拥有千金散尽也不足为奇。
这些语句也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诗篇的主旨在于表现人生的虚无消沉思想。
在第三段中,诗人以陈王曹植为例,表达了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的虚无思想。
他认为陈王曹植的辉煌只是一时的,而他的孤独和寂寞才是永恒的。
这种思想在诗人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体现,他饮酒作乐,但内心却感到孤独和寂寞。
在第四段中,诗人以“五花马”、“千金裘”为比喻,表达了要及时行乐、珍惜光阴的思想。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不要让金钱和权力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这些语句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自由的思想。
《将进酒》的最后一段则以“万古愁”为结尾,表达了人生的痛苦和苦难。
诗人认为人生的欢乐是短暂的,而苦难则是永恒的。
他以自己的人生为例,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不安。
总体而言,《将进酒》是一首情感激烈、豪放奔放的诗歌。
它以诗人的人生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悲愤、激愤和狂放,以及及时行乐、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诗歌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豪放的笔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它既是一首自我抒发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将进酒·君不见【作者】李白【朝代】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古诗赏析《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和寓意三个方面对《将进酒》进行赏析。
一、诗歌的主题《将进酒》的主题是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
诗人以卓尔不群的个性,借酒浇愁、醉生梦死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豪情和壮志,通过痛饮以表达自己的无畏精神,鼓舞人们在痛苦和逆境中追求理想。
二、诗歌的艺术手法1. 用意象描绘情景:在《将进酒》中,李白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使诗歌产生了真实感和艺术感。
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金钱意象来表达自己必定会有所成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航海的意象来表达自己要顶风破浪,征服世界的决心。
2. 运用修辞手法:李白在《将进酒》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通过将自己比喻为公瑾,表达自己的豪杰之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豪情。
三、诗歌的寓意《将进酒》的寓意在于表达作者内心的不甘平庸和对追求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的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象征着诗人对世界的无畏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通过饮酒来寻求放松和豁达,在一片失意和逆境之中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综上所述,《将进酒》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深厚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追求的执着。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读者通过《将进酒》可以感受到李白不拘一格、豪放不羁的个性,同时也受到了鼓舞和激励,激发了对追求理想的渴望和勇气。
《将进酒》文言知识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体诗,它沿用了乐府古题。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思想内容和成熟的艺术表现,成为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首。
诗中,李白通过豪饮高歌的方式,借酒消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慨。
以下是一些关于《将进酒》的文言知识点:
1. 题目含义:《将进酒》中的“将”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请。
所以题目的意思是请喝酒,即邀请他人一同饮酒。
2.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距离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中做客。
3. 主要内容:诗中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的观点。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句子,都传达了这种思想。
4. 文学特色: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语言风格:《将进酒》的语言直白而又富有韵律,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等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也体现了其诗歌的音乐性。
综上所述,《将进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影响了无数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
《将进酒》讲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导入李白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对他的精彩描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字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等是俯拾即是,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今天要学的《将进酒》就是写的李白和岑勋,元丹丘一起喝酒的场面。
二、解题《宋书》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有《将进酒》曲。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短箫铙歌多为军乐,但也用于朝会进酒,乃至游乐饮酒。
“将”(qiāng),请。
《将进酒》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大白,大酒杯)”云。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自创新意,跳出了前人的窠臼,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这个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李白的这首《将进酒》,高中教材认为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李白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岑勋、元丹丘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
《将进酒》李白翻译全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
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
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
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
《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
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
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的道理,把人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
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引起他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将进酒》赏析--时光易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两句诗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它们以黄河和高堂为意象,表达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
其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以黄河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
黄河源头在天上,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一去不复返。
这就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时间不可逆转,一去不复返。
而“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则以高堂明镜为喻,表达了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
镜中的白发,象征着人的衰老,而青丝则代表着年轻。
从青丝到白发,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这就像人的一生,从年轻到衰老,也是转瞬即逝的。
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这两句诗中,李白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黄河之水的奔流不息与人生的短暂无常进行了对比。
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永不停歇,而人生却是短暂的,有限的。
这种对比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叹。
这两句诗还具有很强的哲理意义。
它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限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同时,这两句诗也提醒我们,应该把握当下,不要过于忧虑未来,因为未来是未知的,而现在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总的来说,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
这也是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体会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喻意青春短暂)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和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唐诗:李白《将进酒》原文《将进酒》原文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理应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注释】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会须:正理应。
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