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515.50 KB
- 文档页数:8
目录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 (1)第一章整车性能 (4)第二章发动机 (6)第三章驱动系统 (10)第四章变速器 (12)第五章制动 (13)第六章悬挂 (14)第七章安全 (15)汽车美容养护门店基础知识大全——汽车基础知识篇第一部分汽车基础知识内容提要: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车辆的构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参数解释、及其他汽车基础的知识。
本章目的:作为汽车用品的终端服务门面,要想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店面服务人员要懂车,读完本章节后要知道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见到顾客的车,最起码要知道它的标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和顾客进行聊天的话题)汽车的总体结构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4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油燃烧而输出动力。
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往复式内燃机。
它一般是由机体、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几部分组成。
底盘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1)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等部件。
2)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前桥(非驱动桥)、驱动桥的桥壳、车轮(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悬架(前悬架和后悬架)等部件。
3)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由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汽车行业新人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汽车行业概述 (3)1.1 汽车行业的定义与分类 (4)1.2 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 (5)1.3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结构 (6)二、汽车基础知识 (7)2.1 汽车的基本构造 (8)2.2 汽车的性能指标 (9)2.2.1 动力性 (10)2.2.2 经济性 (12)2.2.3 安全性 (13)三、汽车销售与服务 (14)3.1 汽车销售渠道 (15)3.2 汽车售前服务 (17)3.2.2 汽车评估 (19)3.3 汽车售后服务 (21)3.3.1 维修保养 (22)3.3.2 故障诊断 (23)3.3.3 售后关怀 (24)四、汽车维修与保养 (26)4.1 汽车维修基础 (27)4.1.1 汽车维修流程 (28)4.1.2 汽车维修规范 (29)4.2 汽车保养知识 (31)4.2.1 定期保养项目 (33)4.2.2 季节性保养项目 (34)五、汽车保险与理赔 (35)5.1 汽车保险种类 (37)5.1.2 商业险 (39)5.2 汽车保险理赔流程 (40)5.2.1 报案受理 (41)5.2.2 现场勘查 (42)5.2.3 责任认定 (43)5.2.4 赔付处理 (45)六、汽车新技术与趋势 (46)6.1 新能源汽车 (47)6.1.1 电动汽车 (48)6.1.2 混合动力汽车 (49)6.2 智能网联汽车 (50)6.2.1 车联网技术 (51)6.2.2 自动驾驶技术 (53)6.3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54)6.3.2 智能化 (57)6.3.3 网络化 (58)一、汽车行业概述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涉及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维护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服务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地区,20世纪初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一、汽车的发展历程汽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期。
1885 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这被公认为是现代汽车的开端。
随后,汽车技术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简单机械结构到如今的高度复杂和智能化的系统。
在 20 世纪初,汽车生产主要以手工为主,产量低且价格昂贵。
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入,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量迅速提高,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 20 世纪中叶,汽车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如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等的出现,使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到了 21世纪,汽车行业更是迎来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变革,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二、汽车的基本构造一辆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常见的发动机类型有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近年来,电动发动机也逐渐兴起。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包括功率、扭矩、燃油经济性等。
底盘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
传动系统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驱动桥等部件。
行驶系统支撑着车身,并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由车架、车轮、悬架等组成。
转向系统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制动系统则用于减速和停车。
车身是汽车的外壳,不仅为乘客和货物提供了空间,还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
车身的结构形式有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两种。
电气设备包括电源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仪表系统和辅助电器等,为汽车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三、汽车的发动机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通过四个冲程来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分别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下行,进气门打开,将可燃混合气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时,活塞上行,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混合气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做功冲程中,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做功。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的汽车是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的安全驾驶和基础知识是保证驾驶员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制定汽车基础知识培训计划,帮助驾驶员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操作技能和安全驾驶常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公司员工和新入职驾驶员,共计100人。
三、培训内容1.汽车基本构造包括汽车的车身结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轮胎等基本构造,使学员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汽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学习汽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方法,包括机油、刹车液、转向液、冷却液、雨刮器液、轮胎气压等的检查和维护,使学员能够掌握汽车日常保养的基本知识。
3.安全驾驶常识包括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警示标志、行车规章、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使学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驾驶的基本技能。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3天,每天8个小时,地点为公司内部培训教室和驾驶训练场。
五、培训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专业讲师进行汽车基础知识和安全驾驶常识的理论讲解,使学员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安全驾驶的原则。
2.实操演练安排专业教练进行实车演练,让学员亲自操作汽车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和技能。
3.模拟场景设置交通事故模拟场景,让学员学会如何处理紧急情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培训评估1.理论知识测试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测试,考核学员对汽车基础知识和安全驾驶常识的掌握情况。
2.实操演练评估对学员在实车演练和模拟场景中的操作和应对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指导。
七、培训考核1.培训结束后,学员需要通过理论知识测试和实操能力评估方可取得结业证书。
2.对未能通过考核的学员进行补习培训,直至达到合格要求。
八、培训后续加强对员工的日常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不定期举办汽车安全驾驶知识培训,持续提高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汽车根底理论知识一、汽车发动机根本工作原理是将燃油在密封汽缸内燃烧,使气体膨胀时的热能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为汽车的行驶提供动力。
㈠发动机的分类。
按燃料分: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发动机。
按进气方式分:自然吸气式----空气靠活塞的抽吸作用进入气缸内。
增压式----在发动机上装有增压器,气体预先经过压缩后再进入气缸。
按点火方式分:压燃式发动机----利用气缸内空气被压缩后产生的高温使燃油自燃,如柴油机。
点燃式发动机----利用火花塞发出的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如汽油机、煤气机。
按实现循环的行程数分:四冲程发动机----活塞移动四个行程或曲轴转两圈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二冲程发动机----活塞移动两个行程或曲轴转一圈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按气缸数目分: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按凸轮轴位置数量划分:SOHC与DOHC发动机。
SOHC----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2气门发动机;DOHC----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多气门发动机。
㈡发动机的参数:包括发动机气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压缩比、排气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等。
1、发动机缸数汽车都用多缸发动机。
排量1L以下用3缸;多采用4缸;以上采用6缸;4L为8缸,L以上用12缸。
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提升功率。
2、气缸的排列有直列立式、直列卧式、V型。
应用较少的还有对置式、H型、X型、星型等。
直列排法(L)发动机的气缸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本钱低、低速扭矩特性好。
缺点是功率较低。
一般5缸以下采用直列排法,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排法,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
L4:表示直列4缸发动机。
V字形排列〔V〕6到12缸采用V形排列。
优点是占用空间小,可降低震动和噪音。
V8结构复杂,本钱高,使用较少。
V12高级轿车采用。
第一讲驾驶基础知识1.汽车启动三步曲无论汽车的新旧程度,司机在第一次启动汽车时做到一看二查三启动,对延长汽车的利用寿命会有很好的作用。
一看,就是围绕汽车转一圈,主要看汽车的外表和环境为主,看看车前车后有无障碍物,停车位置的地面有无可疑的油渍或水渍,前后灯具总成是不是有损坏,轮胎气压是不是够气。
二查,就是了解发动机的机油、冷却水是不是够量,前后照明灯、信号灯和仪表是不是工作正常,主要以检查汽车内部的技术状态为主。
掀起发动机罩,抽出油尺查看机油高度位置是不是正常,拧开水箱盖查看水位是不是正常,因为机油和冷却水是发动机的"生命保护盾",它们出问题发动机就很容易出问题,常常检查油和水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也不要忘记查看一下冷却液和制动液,这些液体的储液罐大多呈透明的,一目了然。
然后将点火锁匙转到开的位置(并非是启动发动机),查看仪表板各个仪表和指示灯是不是显示正常。
依次开启关闭小灯、大灯、会车灯、雾灯、转向灯,故障灯、倒档灯和刹车灯等,尤其要重视转向灯和刹车灯,无论白天黑夜,这两种信号灯是最关系到行车安全的,任何时候都要维持良好的状态。
三启动,就是在前两项都正常的情况下转动点火锁匙启动发动机,每次启动时间不要超过十来秒,这里要注意冷启动时,压油门要轻缓渐进,切忌一启动就当即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转速急剧提升,因为冷启动时曲轴转速刹时急升,机油来不及输送到轴瓦位置,容易造成轴瓦损伤。
发动机启动后,密切注意油压、水温、充电筹仪表或仪表灯的转变,待仪表符合正常值或仪表灯熄灭时就可以够上档开动汽车了。
2.开车注意事项依照规范驾驶汽车,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对新司机来讲,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可终生受益。
开车时,你有以下这些坏习惯吗?转向掏轮:汽车拐弯时,左手或右手反握方向盘,这样做虽然使转向省力,但遇汽车颠时,极易将手腕打伤,特别是回轮时,极易将手腕打伤,特别是回轮速度慢,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汽车基础知识入门第一节汽车的类型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汽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货车又称为载货汽车、载重汽车、卡车。
主要用来运送各种货物或牵引全挂车。
货车按载重量(1.8吨、6吨、14吨)可分为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四种。
2. 越野汽车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和货物或牵引设备,一般为全轴驱动。
按驱动型式可分为4×4、6×6、8×8几种。
3. 自卸汽车指货箱能自动倾翻的载货汽车。
自卸汽车有向后倾卸的和左右后三个方向均可倾卸的两种。
4. 牵引汽车专门或主要用来牵引的车辆。
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
5. 专用汽车为了承担专门的运输任务或作业,装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的车辆。
6. 客车指乘坐9人以上,具有长方形车厢,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及其行李物品的车辆。
根据车辆的长度(3.5米,7米,10米,12米),可将客车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大型、特大型五种。
7. 轿车乘坐2至8人的小型载客车辆。
根据发动机排量大小(1升、1.6升、2.5升、4升),可分为微型、普遍级、中级、中高级和高级轿车五种。
第二节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一般由四部分组成: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所以无点火系。
2.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共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
汽车的整体构造概述:
汽车通常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一:发动机的整体构造:
1:定义:发动机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部件,是整个汽车核心总成。
是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最终转变为机械能并输出。
2:发动机的分类:
A:按照燃料分类: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B:按照行程分类:可分为四行程机和二行程机。
C:按照冷却分类:可分为水冷和风冷。
D: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可分为单缸和多缸。
E: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分类:可分直列、V型和水平对置。
F:按照进气系统分类:可分自然吸气式(汽油)和增压式(柴油)。
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两大机构:
A:曲柄连杆机构:是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准换的主要运动部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B:配气机构: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
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空气和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
排出,实现换气的过程。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一般由
气门组、气门传达组、气门驱动组组成。
五大系统:
A:燃料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要求,配制一定数量的混合气体,供入汽缸并燃烧,最终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汽油机是吸
进去的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柴油机是分别将空气和柴油供入汽
缸再形成混合气体。
)
B:润滑系统: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
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
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
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C:冷却系统: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保
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
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D:点火系统:点火系统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线圈、(分
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E:起动系统:是使发动机从静止状态过滤到工作状态的全过程,
叫发动机的起动。
完成起动所需要的装置叫起动系。
4: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A:汽油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经(化油器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一定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进气行程被吸入气缸,经
压缩点火燃烧而变成热能,燃烧后的气体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
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同时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
而变为旋转的机械能,对外输出功。
B:柴油发动机吸入气缸的为纯净空气,柴油由喷油泵和喷油器直接喷入气缸,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并进行自然。
C:发动机根据作功行程的不同可分为: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是将进气和压缩变成一个冲程,作功和排气
变成一个冲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
a:进气行程:进气行程开始时,活塞于上止点,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曲轴转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容
积增大,压力降低,可燃混合气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气缸。
b:压缩行程:压缩行程开始时,进气、排气门关闭。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
活塞上方的容积缩小,压缩混合气,使其压
力和温度升高到易燃的程度。
c:作功行程时,进气、排气门关闭,当压缩接近终了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作功,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d:排气行程开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使活塞由下止点
向上止点移动,把燃烧后的废气挤出气缸。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A:吸入气体不同,柴油机吸入的纯净空气,汽油机吸入的汽油和空气
的混合物。
B:点火方式不同:由于汽油和柴油的燃点不同。
燃点定义,是指在容器中加热直至燃烧的温度,也叫自燃点。
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柴油燃点低。
柴油的燃点220℃ 汽油的燃点427℃。
柴油较汽油容易自燃,但不易被点燃是因为柴油的蒸发性差。
所以柴油机没有化油器和火花塞,属于压燃式,汽油机有属于点燃式。
C:燃料不同。
二:汽车传动系统
1:传动系的功能: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使汽车产生运动。
传动
系
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
作,
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传动系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半轴等组成,全轮驱动汽车还包括分动器。
A:离和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结合或暂时分离,可靠传递发动机扭矩,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挡等操作。
B变速器:是一种能改变汽车发动机输出转矩、转速范围以及动力旋转方向,并将动机传递给动力传动系的一种装置。
变速器具有三种公用:1:改变传动比2:提供倒档,3:利用空挡。
汽车变速器按照变速档机构分类,可分为手动、自动和无极变速器(CVT)三种。
C:万向节: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用于需要改变传动轴线方向的位置。
D:传递轴:将变速器的转矩传递到驱动轮。
E:驱动桥:是由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其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动力经过降速,将增大的转矩分配到驱动车轮。
a: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作用的主要部件。
B:差速器:是一个差速传动机构,用来保证各驱动轮在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能自动使两侧的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行驶,避免轮胎与地面打滑。
三:汽车行驶系统
1:行驶系的功用: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和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方向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震动,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并且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的稳定性。
2:汽车行驶系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组成。
A: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动力连接装置的总成。
功能是:将路面作用在车辆上的力和力矩传递到车架(或车身)上,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悬架一般包括弹性元件(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减振器、导向机构、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按悬架结构分为:独立悬架(小汽车)和非独立悬架(货车)。
B:车架:车架俗称也称大梁。
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汽车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
C:车桥:是通过悬架与车架连接,支撑着汽车大部分重量,并将车轮的牵引力或制动力,以及侧向力经悬架传给车架。
车桥分为:前桥和后桥。
一般轿车的前桥作为驱动桥和转向桥,后桥作为辅助桥。
一般货车前桥作为转向桥,后桥作为驱动桥。
全驱动车前桥、后桥都作为驱动桥。
四:汽车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即为汽车转向系。
1: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反复运动,并对换下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
C: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出去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
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2:转向系统类型: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大
类。
五:汽车制动系统: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车辆减速甚至停止,使下坡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停使的车辆保持不变的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1:分类:
A: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排气制动)等。
B:按制动操纵能源: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
C: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统为分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
等。
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传输方式的制动系统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2:组成: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六:汽车电器设备:汽车电器在现代汽车发展史上应用的相当广泛,越来越多的汽高科技应用到汽车领域,汽车电器设备主要包括:蓄电池(干电池和湿电池)、交流发电
机、起动系统(钥匙启动和一键式启动)、点火系统、照明信号与仪表信息系统、汽车
空调系统、安全舒适系统的电气化设备。
赣州分公司 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