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 格式:docx
- 大小:11.88 KB
- 文档页数:2
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评课报告为了让我们师范生的提前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平时教师的工作需要做什么,那些基本方法有哪些。
因此,胡老师在2013年5月6日下午,为我们提供给一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在这两课时的课堂里,我们主要有三个主题:讲解一下教案的书写、评价个别同学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的教案和交流经验或心得、观看模范教师上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课并且听老师简单的点评。
我们看青岛市第十六中学生物老师刘大伟讲得“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课。
该课程的主要流程如下:一、请学生观察鼠妇引入课程。
并请同学发表各自观察的结果,大多学生的得出,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环境,鼠妇在见光时四处乱窜,引出了疑问: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二、探究性实验: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2思考问题:为什么?3、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4、制定计划(学生私下讨论实验步骤);5、分组讨论;6、交流讨论结果:(1)这个实验我们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实验探究时需要用到哪些用具材料(思考该怎么使用);(3)实验时,应该在木盒里要为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除了光条件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保持一样又该怎么做?(4)往木盒里放鼠妇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一定要这么做吗,为什么?)(5)最后明确该实验的应该如何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明确分工,各小组成员协商好。
三、实施计划:学生动手做实验,时间为10分钟左右,并要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在操作过程中土壤要均匀,在放鼠妇时学生需要操作规范,挡板要盖好,观察记时。
四、分组汇报最后一次实验数据。
再次刘老师对同学提出了两个问题:1、能否只用一组数据或者是一个同学的数据?同学回答是可以用一个同学的数据但是要重复多做几次。
老师回答不能只用一组的数据,多组求其平均值更准确,多次实验可以减少误差。
2根据实验数据求它平均值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五、表达和交流:各组汇报实验是做了什么不同的操作,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报告单
班级:小组成员:实验时间:
一、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 。
三、设计探究方案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矮小的小纸盒,鼠妇(10只),盖板,计时器,潮湿的土壤(自备)
3.探究过程
把鼠妇妇放入底部铺有湿土的盒子,你打算怎样放
.
盖上玻璃盒子的一半用静置2分钟以后,每过1分钟记一次数据。
五、交流讨论
数据与同学的是否相符。
如差距大找出原因。
六、得出结论:支持假设,。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整:鼠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与日光强度有关。
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进而调整其活动和休
息的时间。
2. 繁殖周期: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繁殖周期。
在昼
长夜短的季节,鼠妇可能更容易进入繁殖期,反之亦然。
3. 行为活动:光线变化可以影响鼠妇的行为活动。
在亮光下,鼠妇可能更活跃,而在暗光下,鼠妇则可能趋向冷静
和休息。
4. 觅食行为:光线变化也会影响鼠妇的觅食行为。
在白天,鼠妇可能更容易觅食,而在夜间,鼠妇则可能更积极地寻
找食物。
总之,光线对鼠妇的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更加明显,而在人工环境中可能会被人为的光照调整所改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设计人:刘凤杰审稿人:颜静班级:组别:实验时间:背景资料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注意事项1. 收集:在本实验进行前一周左右,就要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
若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花盆里,花坛内均可以找到;若温度低于25 ℃,选择温暖的花窖、家庭的下水道旁边、居住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或菜窖内进行收集。
收集后,要注意在容器内装一些湿土且保持通风。
2.容器: 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精心地保护、饲养,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
用塑料瓶(把矿泉水瓶颈部较细的部分去掉或用废弃的罐头瓶也可)内铺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适当喷洒或每天滴入1~2次清水(手摸土壤有湿润感即可,若水滴入过多,土壤形成泥块或泥浆,个别小鼠妇或活动慢的鼠妇易死亡)。
每隔2~3天换一次土。
每个容器内宜放入25~30只鼠妇,若密度过大,鼠妇容易死亡。
在瓶口用纱布遮盖,保证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纱布,防止鼠妇逃脱。
实验目的:1.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实验材料:鼠妇(每组10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根据所做的假设,设计一个简易的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的假设。
实验名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是否对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影响?
作出假设
一、鼠妇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二、鼠妇喜欢明亮的生活环境
实验目的
1.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器材鼠妇10(再多些也可以),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步骤
1.全班分10个小组进行实验。
2. 将实验装置按要求放置好。
3.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放同样多的鼠妇,静置2 min。
4.观察记录鼠妇活动动向,每隔1min统计一次,一共统计10次鼠妇活动情况。
5.记录与结果(学生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实验结果鼠妇喜欢阴暗环境
探讨交流
1. 为什么要选10只或更多鼠妇?
2.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探讨一下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及影响因素。
2. 探究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节肢动物,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
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这些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保护鼠妇生活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鼠妇、湿润土壤、干燥土壤、透明玻璃板、不透明纸板、温度计、湿度计、实验容器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秒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鼠妇分为光、湿度、温度三个实验组,每组10只鼠妇。
2. 光实验:在实验容器中分别放置湿润土壤、干燥土壤,一侧用透明玻璃板覆盖,另一侧用不透明纸板覆盖,形成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3. 湿度实验:在实验容器中分别放置湿润土壤和干燥土壤,观察鼠妇对土壤湿度的适应情况。
4. 温度实验:在实验容器中放置湿润土壤,分别调节温度为20℃、30℃、40℃,观察鼠妇在不同温度下的活动情况。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观察记录鼠妇在不同环境下的活动情况,分析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实验结果:在明亮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少;在黑暗环境中,鼠妇数量较多。
说明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倾向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
2. 湿度实验结果:在湿润土壤中,鼠妇数量较多;在干燥土壤中,鼠妇数量较少。
说明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适应湿润环境。
3. 温度实验结果:在20℃和30℃环境下,鼠妇活动较为活跃;在40℃环境下,鼠妇活动明显减少。
说明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适应温和的温度环境。
六、实验结论1. 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有显著影响。
2. 鼠妇更倾向于生活在阴暗、湿润、温和的环境中。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生活有重要影响。
在保护鼠妇生活环境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鼠妇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替代实验新余四中张金勇“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亲身体会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探究实验的完整过程,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思维。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在探究实验中的重要性。
但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却遇到了比较烦恼的情况:全班以50人为例(有好多半上多于50人的),全班分成12组,每组要求至少10只鼠妇,那就要120只,起初是我自己去找鼠妇,结果翻遍了学校和家里的花盆和石块也只得到了30来只,数量上太少了,一组一组来做实验时间又不够。
发动学生去找,他们找到的鼠妇质量不合格(有的是受伤了,有的是死掉了,有的是不动了……)不说,数量上也是相去甚远。
因此,笔者跳出原来的思路,反问自己:一定要用这个难找的鼠妇吗?一天我看到我们这里蚂蚁的数量真太多了,然后想能不能用蚂蚁替代这个鼠妇呢?经过实践,我们用蚂蚁来做探究“蚂蚁群怎样寻找食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的过程如下:先给学生看段蚂蚁排成长队找食物的录象,或者教师讲解描述这个过程。
启发学生为什么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后回到巢穴不用领路,其他的蚂蚁也能准确无误的找到食物?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找到食物的呢?(板书到黑板上)[学生甲]:我认为是侦察蚁在地上做了标记,它每隔一段距离就做个标记,它的小伙伴来的时候就可以照着标记找到食物了。
[教师]:好,蚂蚁可以和我们一样做好标记,然后其他的蚂蚁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食物了。
还有其他可能和意见吗?(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可能)[学生乙]:我认为是蚂蚁是以太阳为参照找到食物的,就象蜜蜂找到食物后,回巢后就跳八字或者圆圈舞告诉小伙伴们食物的确切方位,那其他的蜜蜂就不会迷路了。
[教师]:嗯,好,我们同学们脑子转的真快,蜜蜂的舞蹈可以准确无误地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
还有吗?(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可能)[学生丙]:我认为蚂蚁是闻到了食物的香味才找到食物的。
探究报告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不常清理的花丛中、石块下,经常生活着一种灰褐色的小虫子——鼠妇。
可是,当我们把石块搬开或者把草拨开时,它们有逃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惊动了它们吗?是因为环境突然变亮了吗?我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究。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做出假设
鼠妇总是在黑暗潮湿处生活着,而光,则会影响它的生活。
做出这个假设的原因一是因为生物书P4说明了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鼠妇爬走的原因是环境的突然改变是激活了鼠妇的应激性。
二是因为我们在明亮的地方行走时并没有发现鼠妇的身影,而在阴暗处却可以看到鼠妇。
制定计划
这些假设是否正确?也许在我移开石头的时候,影响了鼠妇的正常生活,这也有可能激活鼠妇的应激性。
所以,我打算进行一次对照实验。
将实验中的变量设置为光线,而其他量尽量保持不变。
实施计划
准备:
1、10只鼠妇;
2、一个长方形盒子,里面铺上细沙;
3、一张保鲜纸与一块硬纸板。
步骤:
1、把鼠妇放进盒子中;
2、用手把鼠妇均匀地拨像盒子两边(光明的一边与黑暗的一边);
3、开始记录,并完成下表。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量
得出结论
光确实对鼠妇有影响,实验结果肯定了假设,但是不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反思、表达和交流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排除鼠妇中有老、弱、病、残的情况。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效果也许会更加明显。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三)实验步骤1、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2-10分钟内明、暗两种环境中鼠妇的个数实验结果: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四)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实验仪器及材料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六)实验步骤4、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5、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6、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2-10分钟内明、暗两种环境中鼠妇的个数实验结果: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七)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八)实验仪器及材料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九)实验步骤7、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8、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9、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2-10分钟内明、暗两种环境中鼠妇的个数实验结果: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十)实验目的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十一)实验仪器及材料解剖盘、玻璃板、湿润的厚纸板、每小组鼠妇10只、湿土。
(十二)实验步骤10、全班分组进行实验。
11、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1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5、记录2-10分钟内明、暗两种环境中鼠妇的个数实验结果: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不仅让世界变得明亮,也对生物的生活
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其中,鼠妇也不例外。
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它们的行为到生活环境都受到光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产生着影响。
鼠妇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间活动,寻
找食物和建造巢穴。
然而,光的存在会影响它们的活动时间。
在白天,鼠妇会选择躲藏在阴暗的地方,避开光线的直射。
这种行为可以帮助它们避免被天敌发现,保护自己的安全。
其次,光也会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
鼠妇通常选择在暗处建造巢穴,以确保自
己和幼崽的安全。
然而,光线的存在会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光污染影响了鼠妇的生活。
城市中的灯光会使鼠妇难以找到合适的巢穴位置,也会干扰它们的夜间活动,导致鼠妇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最后,光对鼠妇的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光线的存在
可以帮助鼠妇更好地找到食物和伴侣。
光线也可以帮助鼠妇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影响着鼠妇的行为和生活环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在人类的生活中,应该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努力减少光污染,保护自然生物的生存环境。
这样,我们才能让鼠妇和其他生物在光明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对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改进作者:马梓炜来源:《中学生物学》2015年第02期《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实验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深刻体会并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本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具有活动,重要作用。
笔者所任教学校会经常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教学观摩和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对于“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笔者认为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目的是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1 用鼠妇做实验材料的缺点鼠妇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去捕捉鼠妇,使学生了解鼠妇生存的环境特点、生活习性、体貌特征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去关注大自然的一切,更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系统的学习生物科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途径,实验结果不明显会直接形象学生的积极性。
鼠妇实验要通过观察鼠妇的活动规律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但是鼠妇爬动较快学生不易控制,最后要统计在不同区域鼠妇的数量比较困难,而要将数只鼠妇同时放在容器的中间位置更会让学生手忙脚乱。
鼠妇除了对光敏感,震动也会影响鼠妇的行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环境较为嘈杂,不可控因素较多,鼠妇还有“假死”的应激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 蚯蚓替代实验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首先,蚯蚓和鼠妇生活的环境相似,替代实验也会要求学生亲自捕捉蚯蚓,增强直观感受,而且蚯蚓较鼠妇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光对鼠妇生活地影响探究报告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实验目地:.体验探究地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实验材料:鼠妇(每组只)、湿土、铁盘(或塑料盒、纸盒)、纸板、玻璃板.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根据采集鼠妇时所观察到得鼠妇得生活环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根据所做地假设,设计一个简易地对照试验来验证所做地假设.注意在设计探究中,尽量使要验证地条件是可变地,其他条件则是不变地(控制变量).这个实验地变量是.实验装置地设计: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沙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p1Ean。
方法步骤:、全班分成个小组进行实验.、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地中央放同样数目地鼠妇,静置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地鼠妇数目,统计次.实施计划:按照设计地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如发现不完善地地方及时该进.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附表:(三)实验结果个小组第次不同环境下地鼠妇数目(四)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经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是:明亮处只,黑暗处只.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通过一段时间地观察发现,在黑暗处地鼠妇数量,而在光亮处得鼠妇数量.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地结论是:.这与你们地假设一至吗? .表达与交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小组地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次数据地平均值.通过计算平均值,在黑暗处地鼠妇有只,明亮处地鼠妇有只.与你们小组地结论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有哪些?讨论与思考.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地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影响实验结果地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地变量引起地?.为什么要用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地平均值?注:做完实验后,别忘了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地自然环境中.。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单学生姓名实验日期背景资料: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
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提出问题:你是在什么环境中采集到鼠妇的?采集来的鼠妇主要分布在容器中的什么地方?这与光线有关系吗?根据你的经验和初步判断,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作出假设:针对你的问题,作出假设—————————————。
你作出这个假设的依据是—————————————。
制定并实施计划(一)实验装置的设计: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册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思考:为什么要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二)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静置2分钟。
(三)1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统计10次。
(四)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经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是:明亮处条,黑处条。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这与你们的假设一致吗?。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进行交流,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与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一致吗?讨论与思考:1、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评价策略鼠妇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控性强,对光反应非常敏感,并且容易采集和饲养;方法简便。
通过实验获得一个明确的实验结论,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活动“重过程”,但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结果”也同样重要,,使学生能较充分地理解“变量”、“对照实验”等术语,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为进一步的科学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周记500字左右高一周记篇1上高中了,第一节课是生物课,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次实验,由于这是我们这学期在生物实验室所进行得第一次实验,对实验室得一切都觉得新鲜,东瞧瞧,西看看,又想摸一摸那些精密得仪器,但由于,老师叮嘱过不能随便动实验室得仪器,便克制住了自己。
老师在实验室讲了一下实验室得要求,仪器得使用方法,就进入了正式得课程中。
这次实验得题目是:分析光对鼠妇得生活环境是否有影响。
我们组认为光对鼠妇得生活环境有影响,鼠妇喜欢阴暗得地方。
定了本组得观点后实验便开始了。
我们把10只鼠妇放入沿壁盖有黑纸得培养皿里观察,只见他们在培养皿里爬呀爬,并不断地爬上培养皿得壁上,可由于它们得爪子勾不住沿壁,三番五次地掉了下来,摔了个四脚朝天。
观察后,我把一张半圆形得卡纸放在了培养皿上,遮住了部分光,在培养皿内形成了一片阴暗得区域和有亮光得区域形成了对比。
随后,老师开始计时,没一分钟记一次数,数未遮着区域鼠妇得数量。
在这个时间里,不断有鼠妇爬上沿壁,又掉下来,后来竟有一只爬了出来,小腿一个劲地倒腾,快速地爬离培养皿,他“越狱”了!做为一名“守卫员”我有责任把它“捉拿归案”!我轻轻第从它得后面捏住他,把它送回了“家”里。
“第一次计数!”我听到这声,便机灵起来,眼睛转来转去,目光在培养皿里搜寻着鼠妇得影子。
“一只,二只,三只,四只,五只!一共有五只鼠妇!不多也不少!正好一半!”一分钟过去了,鼠妇丝毫没有累得意思,在培养皿里爬来爬去,那两个触角晃来晃去,傻乎乎得。
还有一只鼠妇竟绕着培养皿转起了圈!“二次计数!”“6个”……“四次计数!”“4个”……“九次计数!”“7个!”“第十次计数!”“5个”“计数完毕,计数平均数!”“5个”啥!为什么是整个数量得一半,那我们得观点到底是否正确呀?唉!怎么搞得?最后,全班得结果出来,我们终于得到了最终答案:鼠妇喜阴,光对鼠妇得生活有影响!耶!我们得观点对了!上高中后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得。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范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最近,我们班学习了《鼠妇》,这篇小说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阅读小说时,我注意到光在鼠妇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光对鼠妇的生活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光的存在让鼠妇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说中描述道:“她住在一个小屋里,屋里有一扇小窗,光线从窗户中透进来,照在她的衣服上,让衣服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可以看出,光不仅能照亮鼠妇的房间,还能让她的衣服变得更加美丽。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鼠妇心情愉悦,生活更加舒适。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中提到:“鼠妇的生活就像是阳光和阴影交替出现的一样。
”这句话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鼠妇在光的照耀下,能够生产更多的物品,这些物品能够卖出去,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同时,光也帮助鼠妇保持了健康的身体,让她更加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后,光也代表着希望和梦想。
鼠妇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但是光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给她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小说的结尾,鼠妇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光也成为了她生活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光的存在,让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