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摘要:砖混结构的房屋由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较低,至今仍被人们广泛的采用。
但是它的抗震性能很差,使人们的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由于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构造柱及圈梁的作用原理认识不清,施工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本文就此浅谈一下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建筑;构造柱;圈梁,施工质量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brick houses because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is low, still be widely adopted. But it seismic performance is very poor, so that people can not make full of safety guarantee. Because som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he role of ring beam to post principle know not clear, there are many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the paper on the brick houses talk about how to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constructional column in neglected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words: brickconcrete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al column; Ring beam, construction quality为进一步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在房屋四角内外墙交接等部位均设置了构造柱,基础的顶部及各层顶部均设置了圈梁。
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在砖混结构房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被我们忽略一些质量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对房屋结构的质量安全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要重视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本文通过对砖混结构房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砖混结构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一、引言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所谓的砖混结构通常是指是指在建筑物中附壁柱或是竖向承重结构的墙等选用的砌筑砌块或是砖,柱、桁架、屋面板、楼板、梁等一般是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或者更为简单一点的讲,砖混结构就是以大部分砖墙承重以及小部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所以通常又称之为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通常砖混结构的设计的计算性要求不高,主要倾向于构造设计和概念设计,由于砖混结构的主导承重结构是砖砌墙体,因此,砂浆和砖的强度也就对房屋的强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作为多层砖混结构用来提高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构造柱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时现阶段还存在有些管理人员对构造柱的作用原理了解的不到位,导致在施工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这造成一部分位置的构造柱没有达到抗震目的,同时还影响了总体结构的安全,所以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总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砖混结构房屋的施工质量问题已经不单纯的是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是普遍的社会问题。
这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切身利益和政府的管理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砖混结构房屋施工的质量,并符合总体设计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此类的质量问题或是技术问题是,应当立即采取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控制要点,做到严格规范,加强质量管理,保证施工工程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
砖混结构圈梁施工中的若干构造质量问题及其防护措施摘要:混凝土施工缺陷在很多不问都有体现,本文通过对圈梁施工分析存在的在的问题,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到达设计及使用性能要求。
关键词:砖混构造拄质量问题防护措施近年来,在砖混结构施工方面,有关验收部门一般对现浇构件的钢筋材质、模板安装、混凝土现浇质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关注较多,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但对圈梁施工质量的关注相对不够,使圈梁因施工质量低劣而失去了提高房屋整体刚度的作用,影响结构抗震和工程验收。
从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圈梁构造施工方面容易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一、施工中圈梁存在的质量问题1.混凝土浇捣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捣前,圈梁模板内的木块、残留砂浆和碎砖等杂物清除不干净,就进行混凝土浇捣,降低了混凝土有效强度。
圈梁纵横交错布置于现浇板之中,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板时,也就连同圈梁振捣了。
这样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圈梁时,振捣不密实。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有的甚至出现孔洞,混凝土配合比掌握不好,试块强度忽高忽低,离散性较大,影响混凝土质量施工缝处新老混凝土粘结不牢,无法保证圈梁的整体性。
2.钢筋存在的问题圈梁中的钢筋设置没有按规范和构造要求做。
常见的问题有搭接长度不足,在“L”、“T”等处缺少加固筋,圈梁与构造柱交接处往往是有柱箍筋没有圈梁箍筋,箍筋锚固长度不足。
在较长的圈梁内缺少应有的撑筋,致使箍筋平面与圈梁主筋长度方向不垂直,降低圈梁有效高度。
圈梁中的钢筋位置不合设计和构造要求,在同一标高处圈梁主筋不水平,形成波浪。
主筋与箍筋绑扎不牢固,有的主筋不是绑在箍筋四角,而是绑在箍筋边上。
圈梁纵向较长时,容易形成侧位移,造成保护层一边较厚一边较薄。
如果圈梁底砖砌体超高,也会造成圈梁上下保护层较薄。
3.成型后截面尺寸的问题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根据工程要求设计。
在施工中,存在圈梁上口严重“缩口”现象,致使圈梁主筋位移,保护层厚度不足,存在结构隐患。
砖混住宅工程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文章针对砖混住宅工程构造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证砖混住宅工程构造柱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住宅工程;构造柱施工;质量问题;防止措施砖混结构是现阶段住宅工程设计的主要结构形式,在砖混结构中,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正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钢度,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构造柱在结构中的作用认识不够,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出现的质量问题较为普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砖混结构住宅工程的抗震能力和结构安全。
经从事住宅工程实践总结,对构造柱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防止措施。
1 构造柱在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1.1 钢筋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按抗震设计规范所配置的构造柱,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偏移超过规范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无法保证。
受力钢筋随意搭接,搭接长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35d 要求,同时钢筋端头弯钩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规定的300mm要求,还长短不等,1800弯钩长度、方向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箍筋制作时,一是部分弯钩未满足1350,二是制作成型的箍筋翅曲不平,尺寸偏差较大。
骨架成型后,部分骨架出现“散架”和“偏位”,箍筋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部分构造柱穿过楼板面时,主筋偏移较大,校正反复弯折,弯折角度过大留下伤痕,降低钢筋强度。
构造柱在梁或基础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未按要求制作和安装,钢筋未伸入梁或基础中,使混凝土构造柱坐落在基础梁的上表面,造成构造主筋无根的现象。
1.2马牙槎的留设位置不准确马牙槎两侧的砖墙表面凹凸不平,“进”、“退”几何尺寸不一致和不垂直,导致模板不能不能贴紧砖墙和混凝土构造柱截面尺寸大小不符合要求。
马牙槎留设位置不准确,造成构造位置不准确。
马牙槎留置方法不符合要求,未能按规定分别进行“退”、“进”砌筑,有的甚至留直槎。
在±0.000以下的构造柱部位砖砌体留直槎的现象更为常见。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砌体结构中构造柱是贯穿整栋建筑物的结构柱,它起到了承重和支撑的作用,是整个建筑物稳定性的保障。
然而,在建筑施工中,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常常存在质量通病,一旦出现问题,会给建筑物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砖石砌体构造柱的质量通病1、构造柱的纵向偏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误差或材料品质等诸多因素,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纵向偏差较为常见。
一旦构造柱的纵向偏差超标,将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
2、砖石的破碎和开裂在砌筑构造柱中,如果砖石质量不好,或者砼梁钢筋未按规定埋置,容易导致构造柱出现破碎和开裂;此外,由于质量问题,构造柱受外力挤压时还可能会产生变形,给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隐患。
3、构造柱底部开裂传统的构造柱多采用砖石砌筑,而且底部常常会集中装配大量的托盘和钢筋等支撑物,这会导致构造柱底部开裂,给建筑物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二、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防治措施要解决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需要从源头着手,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
1、科学设计在设计建筑物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承载能力等方面,对构造柱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必要时可采用改变柱形、加宽柱径等工艺措施,以保证构造柱的合理性和承载力。
2、使用优质材料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关键在于材料品质。
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砖石和钢筋等材料,避免购买劣质材料,保证施工期间的施作质量。
3、建立保护措施在施工期间,应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封闭构造柱底部,避免外力浸泡和侵蚀;合理设置构造柱外挑托臂、支承板等支撑物,增强外挑构造柱的稳定性。
4、加强施工监督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应在施工期间建立专业化指导团队或者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砖石砌体构造柱的质量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在施工前严格控制质量,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针对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
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措施摘要:砖混结构非常简单,施工非常方便,而且消耗的成本也很低。
但是,由于这种结构的建筑抗震性能不是很好,降低了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就需要在房屋四角的内墙和外墙交接之处设置构造柱,还要将圈梁设置在基础以及各个层的顶部。
本论文针对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措施展开研究。
关键词: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圈梁;施工;忽视的问题;措施引言在砖混结构建筑的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构造柱和圈梁的重要性,因此在施工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
由于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指数不高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构造柱存在纵向钢筋错位的现象圈梁主筋没有放在在构造柱主筋的内侧,导致主筋出现偏移。
在设计的过程中,构造柱的截面等同于现浇梁截面,导致梁受力钢筋与柱纵向钢筋之间产生碰撞,柱主筋就会产生偏移。
在构造柱定位放线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位置产生偏离,就会使得砌体预留柱位的上楼层位置和下楼层位置存在偏差,构造柱纵筋也产生偏移。
在施工的过程中,浇筑构造柱的时候,柱钢筋的加固不是很稳定,就会使得柱主筋产生偏移。
(二)钢筋搭接不符合规范构造柱的主筋搭接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执行。
底层楼和基础顶面的楼面都要做好钢筋搭接,但是,目前的施工中,搭接柱筋的时候存在随意性,甚至存在搭接在顶部和柱的中间的现象。
搭接的长度也是有规范的,需要按照规定搭接。
对于构造柱主筋的接头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甚至在一个截面上,使得主筋的接头漏出来。
圈梁的主筋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主筋的搭接上也会存在不按照设计图施工的问题。
一些钢筋错头搭接,有的钢筋错开了,但是,会存在搭接长度不符合规格的问题,但是,错开的长度不符合要求。
构造柱的每边多于4根纵向钢筋的时候,是搭接两个水平面,但是,也会在一个水平面上搭接。
这种搭接方法是不正确的。
砖混结构施工中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砖混结构是目前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其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土基础不均匀在进行砖混结构施工前,需先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土壤探测、挖土、压实等工作。
但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土体压实不均,造成整个建筑物的不稳定性。
砖墙开裂砖墙开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和地基处理不当所导致的。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砖墙施工不规范,也会引起开裂问题。
钢筋错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如果钢筋安装不当,会使得钢筋位置偏移,降低整个建筑的承重力。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浇注不均匀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影响上述质量问题的出现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例如,土基础不均匀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形变,造成房间内墙面破裂,地面产生凹陷等现象。
钢筋错位则会在建筑物遭遇地震等外力时,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垮塌。
混凝土裂缝也会使整个建筑的外观受损,而且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
应对措施为了避免上述质量问题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土基础处理在进行土基础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挖土、填土和压实等工序。
挖土时应根据需要,进行挖深、补土和夯实,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均匀。
此外,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工程师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建筑要求,选择适合的地基类型。
砖墙施工在砌砖时,需要对砖进行精确的计量和加工。
在砌砖时,可以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填缝,提高砖的粘结力。
此外,在进行砖墙施工时,施工人员还应定期对砖墙进行质量抽检,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钢筋工程在进行钢筋工程时,需进行精确的定位,保证钢筋的正确安装。
此外,钢筋必须满足标准要求,才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承重力。
为防止钢筋生锈,还应对其进行防锈处理。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构造柱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设置钢筋砼构造柱是为了能够提高房屋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混凝土砼构造柱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一些细节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这些施工质量问题往往不仅不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而且还会影响结构的整体连续性,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鉴于此,本文将就建筑构造柱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构造柱;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常见的质量问题1、构造柱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
①设计构造柱时,部位和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②)构造柱根部做法设计不合理,没有在自然地坪以下的基础内和地基上生根,而是在露出地面以上的圈梁内生根。
③图纸对构造柱的做法仅仅笼统地给以说明,而其与墙体的拉结筋、箍筋加密区部位或其它要求说明的很少,这样为一些施工单位粗糙施工留下了隐患。
④构造柱纵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规定。
(5)构造柱中箍筋未设加密区。
2、构造柱施工中易存在的质量问题。
①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骨料级配问题。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mm×240mm,混凝土浇筑高度大多超过2.6m,对这样小的断面尺寸,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续状况,规范要求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不够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断续情况。
②蜂窝及露筋问题。
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0mm 一70mm,有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充分流人马牙槎内,使柱与砌体有效地结合。
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流动性不好,振捣又不细,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表面出现蜂窝麻面,有的在根部还会出现烂根现象。
或因施工人员为施工方便,赶进度,将构造柱一次性浇灌一层楼高,如果这时振捣棒插不到底部,振捣不好,下部混凝土不密实,就会出现蜂窝及露筋现象。
③柱根部清理不干净。
规范要求构造柱根部应预留清扫口,以便清除砌筑时落下的砂灰、碎砖块等杂物。
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摘要:砖混结构的房屋由于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较低,至今仍被人们广泛的采用。
但是它的抗震性能很差,使人们的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由于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构造柱及圈梁的作用原理认识不清,施工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本文就此浅谈一下砖混结构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在施工中易忽视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建筑;构造柱;圈梁,施工质量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the brick houses because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is low, still be widely adopted. But it seismic performance is very poor, so that people can not make full of safety guarantee. Because som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he role of ring beam to post principle know not clear, there are many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the paper on the brick houses talk about how to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constructional column in neglected problem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 brickconcrete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al column; Ring beam, construction quality
为进一步提高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在房屋四角内外墙交接等部位均设置了构造柱,基础的顶部及各层顶部均设置了圈梁。
由于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构造柱及圈梁的作用原理认识不清,施工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使有些部位的构造柱及圈梁达不到抗震的目的,反而影响了结构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构造柱,圈梁施工中的问题
通过施工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构造柱,圈梁施工中易发生以下问题。
1.图集方面。
出现《XBG-911(一)》与《97G329》图集混用现象,如屋盖处圈梁配筋,构造柱配筋等。
2.钢筋方面。
(1)构造柱纵向钢筋错位,钢筋搭接不规范。
圈梁主筋不放在构造柱主筋内侧,引起构造柱主筋偏移;在设计时构造柱截面与现浇梁截面同宽,造成梁受力钢筋与柱纵向钢筋碰撞,引起的柱主筋偏移等。
面对这些情况不得不采取措施,给予纠偏,造成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惩影响了抗震能力。
在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柱筋随意搭接、错接的现象。
(3)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规范。
内墙上的圈梁纵向钢筋伸向圈梁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不够;顶层构造柱纵向钢筋伸向圈梁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不够;女儿墙构造柱纵向钢筋伸入圈梁
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不够。
(4)箍筋绑扎不牢,数量不足。
(5)不按照规定加密箍筋。
(6)钢筋的弯钩方向,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施工。
同时,还存在不按规定放置拉结筋的现象。
3.混凝土方面。
(1)混凝土配置问题。
一般的工程中,构造柱的设计截面均为240mm×240mm,混凝土浇注高度一般都超过2.6m,对于这样较小断面的长柱,为了保证混凝土能够浇灌密实,不出现卡壳和断条、断裂等情况,规范要求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可是在施工中现场,由于对骨料的选配很不认真,往往骨料选择过大,从而造成混凝土柱浇灌不密实,产生断条、断裂现象,圈梁出现蜂窝,麻面,甚至主筋外露。
(2)不按规定控制坍落度。
规范规定构造柱的混凝土在浇注时坍落度应控制在50mm~70mm范围内,以利于混凝土振捣充分流入马牙槎洞内,从而有效的与砖砌体相结合。
圈梁混凝土在浇注时坍落度应控制在30mm~50mm范围内,以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便于及时拆模。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混凝土拌制的坍落度容易出现烂根及夹层现象。
(3)构造柱洞内圈梁模板内清理不净,形成构造柱断根,这样柱子不但起不到抗震作用,还破坏了墙体节点处的整体性,圈梁内的木支撑漏取将会使圈梁产生断裂,无法使圈梁起到抗震作用。
(4)混凝土接槎不良,加上振捣不仔细造成新旧混凝土不能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暗缝内伤。
4.砌筑方面。
(1)牙槎砌筑不规范。
墙体砌筑时留设马牙槎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混凝土构造柱与砖砌体的有效结合,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增强其抗震能力。
(2)梁下部砖墙的砌筑不规范。
墙体是圈梁的底模,再许多工程中,砌筑墙的标高控制不到位,使墙体超高,从而减小了圈梁的有效截面尺寸,降低了它的抗震能力。
二、应当采取的防治措施
1.正确选用构造图集。
自1998年建设部将《97G329》图集批准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后,构造柱主筋按《97G329》图集施可以满足构造要求。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1)纵向钢筋的垂直控制。
圈梁主筋在绑扎时应放置在构造柱的内侧,并且要绑扎牢固;构造柱与现浇连接问题应在施工前会同设计部门解决采取梁截面宽度比柱截面小或大,才能保证现浇梁通过处构造柱竖向钢筋和箍筋仍要以连续设置。
各层砌体在施工前,必须要定准构造柱的轴线位置,砌筑时要严格控制砖砌体的垂直度,还要及时调整已绑好的构造柱钢筋笼,可以用砌筑在墙体内的拉接筋来固定,也可以采用临时支撑来固定,并要加强成品保护措施。
(2)钢筋的下料与制作应准确。
构造柱钢筋的下料长度是以一个楼层高度加上搭接长度及弯钩长度来计算的,下料前先要进行拉直、调直、除锈然后再进行切断,下完料后应先放出实样再进行弯曲。
制作时,圈梁及柱的受力钢筋两头末端必须要做成180º弯钩,箍筋的弯角度应按抗震要求弯制成135º/135º,箍筋的角度应方正,不得扭曲变形,计算箍筋用量时,加密部位的用量应增加。
(3)钢筋绑扎要规范。
构造柱、圈梁钢筋在绑扎时采用20~22#铁丝作为绑线,铁丝过硬时,要经退火处理,绑扎直径12mm以内钢筋宜用22#铁丝,绑扎直径12mm以上的钢筋可用双股22#铁丝,绑扎时尽量采用八字型绑扎法,就不易使骨架歪斜,产生松扣现象。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1.柱粗骨料径不应大于2cm圈梁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4cm,现场应配备筛子进行筛选,或直接选购合适的骨料同时骨料中不得含有泥块,杂草,碎砖等物。
2.混凝土构造柱在施工中一般均采用一个楼层高度浇灌一次的方法,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的级配,坍落度,振捣方式及方法严格控制。
振捣时振动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和钢筋,以防砖墙松动和钢筋位移。
防止漏浆,发现漏浆处,要及时堵塞,对于混凝土蜂窝,麻面严重的部位,应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剔除干净,尽量剔成喇叭口,形成外大内小的洞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后,再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
四、砖砌体质量控制
1.墙体放线时,应保证轴线与构造柱轴线一致,上下结构层轴线对齐。
2.要严格控制砖墙的轴线标高、水平度、垂直度及砂浆的饱满度,保证圈梁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严格控制马槎的垂直度及组砌方法,留设时应从每层柱角开始先退后进,槽深不小于60mm,每一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应小一300mm并且要横平坚直,严禁出现内重缝。
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模板墙面与马牙槎的搭接宽度以50mm~80mm为宜,确保构造柱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砌筑马牙槎时要方正,揉挤出来的砂浆应随手清除干净,以防止混凝土浇柱时减少构造柱的有效截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