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精品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07.50 KB
- 文档页数:9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案6.1数据的收集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与方法;2・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逬行济公、整理:3.通过调査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点:如何确龙调查范用与对象,收集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预习案二、温故知新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査,调查的数据如下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学校七年级有名学生:(2)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人:(3)__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人:(4)____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探究案三、导学释疑活动探究一^阅读教材155页-156页,回答下列问题:1: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在小明调査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卩水意识?活动探究二: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査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査。
调查问卷1.你在刷牙时会一宜开着水龙头吗?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问题1的调查结果1、温故:数据收集的方式有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统计活动的步骤是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2、知新:(1)假如我们想选岀大家满意的班长,通过什么方式选呢?(2)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和学生有许多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 全社会都在呼吁保护学生视力。
课题: 6.3数据的表示(2)主备人:审核人:授课人:备课时间:【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目标达成:1.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2.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作用;3.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流程:【课前展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文学类(A)、漫画类(B)、科普类(C)、历史类(D)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1)班50位同学喜欢的书籍,结果如下:(投影片)A ABC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根据上面结果,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学生: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整理,必须把A、B、C、D的个数全部数清,才能比较出哪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数据越多越不方便,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小组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师: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创境激趣】活动内容:下表是某校初一(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学号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 女 167 81 88 优2 男 162 78 85 良3 女 165 86 90 优4 男 160 81 99 中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良 13 男 160 85 89 优 14 女 159 90 84 优 15女 162 91 89 优学号 性别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16 女 162 83 85 优 17 女 157 86 80 优 18 女 160 92 93 优 19 男 164 83 89 优 20 女 161 75 77 良 21 男 162 86 97 优 22 男 164 91 91 优 23 女 163 87 82 优 24 男 154 82 88 优 25 男 172 68 70 中 26 男 153 88 95 优 27 男 156 80 87 优 28 男 163 82 81 优 29 男 164 78 75 良 30女 161 89 87 优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自学导航】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对于(2)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结果他觉得很复杂.你能帮小明改进吗?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典例分析知识迁移做一做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表示.【强化训练】太原市2011年5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制表日期:2011年6月20号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归纳总结】(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3)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4)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课前导读一、温故知新1. 列举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几何体有。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二、预习导学预习教材1~4页,完成下列作业:1.把下列几何体的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2.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通常分为三类: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体。
3.圆柱与棱柱:相同点:它们都有两个底面。
不同点:A: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
B: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四边形。
预习疑难择要课堂训练一、师生共练1.六棱柱有个顶点,条侧棱,个底面,个侧面。
2.观察,你发现棱柱的命名了吗?二、合作探究1.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2.完成下面的作业三、请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1下列几何体中,面数最少的是 ( )A. B. C. D.2下列图形中,属于棱柱的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2 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3.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
【学习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全新修订版教学设计(教案)七年级数学上册老师的必备资料家长的帮教助手学生的课堂再现北师大版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结与复习一、 背景与意义分析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通过对本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 学习与导学目标1 知识积累与疏导:通过复习小结,进一步领悟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数据处理,对未知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的事实。
2 技能掌握与指导: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3 智能提高与训导: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4 情感修炼与提高:积极创设情境,参与调查、整理数据,体会社会调查的艰辛与乐趣。
5 观念确认与引导:体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辨证思想。
三、 障碍与生成关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根据调查总结的报告给出合理的预测。
四、 学程与导程活动活动一 回顾本章内容,绘制知识结构图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制表绘图活动二 例题: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时间)同学小组讨论,设计调查问卷。
(抽样调查) 活动三调查我校初一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设计问卷 (全面调查) 小组讨论,完善问卷。
六、 练习与拓展选题1.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事件是( )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 .对我市食品合格情况的调查C .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收视率的调查D .对你所在班级的同学身高情况的调查2. 图1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 B .该班喜欢排球和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 .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25倍D .该班喜欢其他球类活动的人数为5人3.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 “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其他5%篮球20%足球25%排球20%乒乓球30%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以上三个都可以4.为了了解第30届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在各个比赛项目中获得奖牌的数量,应该绘制(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频数分布直方图 5.晓晓某月有零花钱100元,其支出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该学生的捐助款为60元B .捐助款所对应的圆心角为240°C .捐助款是购书款的2倍D .其他消费占10% 6.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B .抽样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精确C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果准确D .抽样调查时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7.一组数据有9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A . 9组B .10组C .11组D .12组8.某次考试中,某班级的数学成绩被绘制成了如图3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得分在70~80分之间的人数最多B .该班的总人数为40C .得分在9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D .及格(不低于60分)的人数为26图2图3图59.图4是某班全体学生外出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该班总人数为50 B20% C .步行人数为30 D .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10.图5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D .无法确定1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采用普查的是 ,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①要了解一批月饼的质量;②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人数情况;③要预测下届美国总统候选骑车步行30%乘车50%人情况;④要了解梅州化工厂某批烟花的质量情况;⑤要了解某中学开学时学生入学报到的情况;⑥要了解深圳市人口老化问题.12.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某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13.为了估计惠农超市一个月里销售西瓜、苹果、香蕉的情况.小明对这三种水果7天的销量进行了统计如图6所示.若香蕉、西瓜、苹果每千克的售价分别为3元、6元、8元, 则这7天销售额最大的水果是.14.下面是甲、乙两个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千克)为了比较两个商店销售量的稳定性,选择 统计图比较恰当.15.如图7,这是根据光华中学为某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2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捐款的总数额为 ____ .16.(9分)丽丽去水果店购买一种葡萄,但不知道这种葡萄的味道怎么样. 在水果店老板的建议下,丽丽随便摘了两粒尝了一下,发现味道还不错,于是便买了2千克. 这个过程体现了“部分看全体”的思想,在这里,“部分”指的是什么?全体指的是什么?这个事例图7②不了解10%比较了解 %了解一点 %三台彩电两台彩电16.5%一台彩电82%①6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式?17.(10分)对某文明小区400户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 (2)有两台彩电的家庭有多少户?(3)有三台彩电的家庭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18. (12分)某校七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市团委准备调查他们对“低碳”知识的了解程度. (1)在确定调查方式时,市团委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方案一:调查七年级部分女生; 方案二:调查七年级部分男生;方案三:到七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学生. 请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是 .(2)市团委采用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案,并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将其补充完整;(3)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约有多少名学生比较了解“低碳”知识.①DC 20%B 20%A35%②19. (12分)在“国庆车展”期间,某汽车经销商推出A 、B 、C 、D 四种型号的轿车共1000辆进行展销.C 型号轿车销售的成交率为50%,图①是各型号参展轿车的百分比,图②是已售出的各型号轿车的数量.(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1)参加展销的D 型号轿车有多少辆?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通过计算说明哪一款型号的轿车销售情况最好?20.(12分)某中学为了解2012届初中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该校九年级1班在体能素质测试中的得分表.(分数以整分计,满分30分,18分以下为不合格,24~30分为优秀)认真阅读,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相关统计量及相应数据,结合你所学的统计知识,合理制作一种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写一条即可).(3)结合你所在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感想.(字数在30个字以内)一、1.D 2.D3.C4.A 5.B 6.C 7.C 8.D 9.C 10.B二、11.②⑤;①③④⑥12. 20%13.西瓜.14.折线.15.25180元16.解:“部分”指“样本”,即2粒葡萄的味道;“全体”指的是“总体”,即这一种葡萄的味道;该事例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17.(1)有一台彩电的家庭有400×82%=328(户)。
数据的表示学习目标: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 一、课前导学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_______表示______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的是总体, 即100%,扇形代表______,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_______.3.如图1,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__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13,______ 扇形表示总体的12_______. (1)C A B300亩油菜500亩小麦450亩大麦(2)A 65%B 28%(3)C60以下20%91~10025%60~7525%76~9030%(4)4.红星村今年对农田秋季播种作物如图2规划,且只种植这三种农作物,则该村种植的大麦占种植所有农作物的____%.5.光明中学对图书馆的书分成3类,A 表示科技类,B 表示科学类,C 表示艺术类,所占的百分比如图3所示,如果该校共有图书8500册,则艺术书共有______册. 二、课堂练习6.某校对初一300名学生数学考试作一次调查,在某范围内的得分率如图4的扇形,则在60分以下这一分数线中的人数为( ) A.75 B.60 C.90 D.507.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图5,A 、B 、C 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A.259人B.441人C.350人D.490人 8.某校男、女生比例如图6中的扇形区,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 为( ) A.48% B.52% C.92.3% D.4% 三、能力拓展 9.全班约25是男生,约35是女生,请画出扇形统计图.10.(1)由图中提供信息: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4项球类活动中, 哪一类球类运动能够获得全班近14的支持率? C打扑克B下围棋37%A 下象棋(5)(2)若全班人数为50人,体育委员组织一次排球比赛, 估计会有多少人积极参加比赛?蓝球16%排球18%足球24%其它乒乓球32%11.一所中学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迁校舍之前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舍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如下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 说说你的理由.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 七年级上 6.3数据的表示(2) 导学案班级 姓名 制单:胡亚中 学习目标:了解频数等概念,能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 一、课前导学1.如图为1995~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1995~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逐年减少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2.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七年级的体育年2000199919981997199619951994百分比121086420达标率最高.”乙说:“八年级共有学生264人.”丙说:“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甲和乙及丙3.“长三角”16个城市中浙江省有7个城市.下图分别表示2004年这7个城市GDP (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则下列对嘉兴经济的评价,错误..的是( ) A.GDP 总量列第五位 B.GDP 总量超过平均值C.经济增长速度列第二位 D.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平均值5.在数据55,66,23,33,22,65,84,87,23,24,88中,大于等于50而小于等于70的数共有_________个 二.做一做6.甲.乙两人在某公司做见习推销员,推销“小天鹅”洗衣机,他们在1~8月份的销售情况月份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甲的销售量(单位:台) 7 8 6 7 6 6 7 7 乙的销售量(单位:台) 56567789(1)在右边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制甲.乙两人这8个月的月销售量的折线图.(2)请根据(1)中的折线图,写出2条关于甲.乙两人在这8个月中的销售状况的信息. ① ;② .7.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月份 销售量(台) 0 1 1 月份 销售量(台) 0 112121050215869013132515117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舟山嘉兴宁波湖州绍兴杭州台州亿元1716.515.515.415.31513.605101520舟山嘉兴宁波湖州绍兴杭州台州%A.1.5小时以上 B.1~1.5小时 C.0.5—1小时D.0.5小时以下图1.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在图1中将选项B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图1 图2三、能力拓展8.下图表示的是某班同学衣服上口袋的数目:(1)从图中是否能够得出以下信息?①只有4个人的衣服上有4个口袋;②只有1个人的衣服上有8个口袋;③只有3个人的衣服上有5个口袋;(2口袋数目1≤x<3 3≤x<5 5≤x<7 7≤x<9 x≥9频数记录频数9.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抽调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将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甲同学计算出前两组的频率和是0.12,乙同学计算出跳绳次数不少于100次的同学占96%,丙同学计算出从左至右第二.三.四组的频数比为4∶17∶15.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共抽调了多少人?(2)若跳绳次数不少于130次为优秀,则这次测试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分数的应用。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但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算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小数的思维方式逐渐过渡到分数的思维方式,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实际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运用分数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分数的运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多媒体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一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分数的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一些有趣的分数故事或实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分数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据的收集学习目标:1.回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通过简单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2.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3.通过具体活动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一、课前导读:1.观察下列三幅图,你分别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2..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3.为了获得抛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数据?想一想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议一议:从事一个统计活动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过程?二.课堂练习1、从2001年2月21日零时起,中国电信执行新的电话收费标准,其中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话费是:前3分钟为0.2元(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算),以后每分钟加收0.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算).现有一学生调查了A,B,C,D,E5位同学上星期天打本地网营A B C D E第一次通话时间3分3分45秒3分55秒3分20秒6分第二次通话时间4分3分40秒4分50秒第三次通话时间5分2分回答问题:(1)这5位同学共通了次电话;(2)这一天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同学是,(3)这一天通话时间超过4分钟而不超过5分钟的同学是;(4)这一天中哪位同学通话费最多?是多少?2、七年级二班50名同学选举班长,规定达到50%以上(包括50%)才能当选。
下表是选举结果,你认为谁能当这个班长。
姓名王强李明江海马飞得票正正正正正正一正正正正正一三、能力提升1.农村某中学决定是否统一制作校服,如果统一制作的话,价格如何?做一次民意调查,并将这次调查在七年级进行,说说你打算怎样调查。
2.初一年级就“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排球54足球75篮球57乒乓球96其他18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教案模板具体可以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难度的适切性、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反思。
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教案2021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教案2021模板1一、知识导航1、主要概念:变量是;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2、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其特点是:列表: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的值找到,查询方便;但是欠,不能反映变化的全貌,不易看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关系式: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但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或不能用关系式表示。
图像:形象直观。
可以形象地反映出事物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趋势和某些特征;但图像是近似的、局部的,由图像确定因变量的值欠准确。
3、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和比较的方法(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和数学建模思想(举例说明)。
二、学习导航1、有关概念应用例1下列各题中,那些量在发生变化?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①用总长为60的篱笆围成一边长为L(m),面积为S(m2)的矩形场地;②正方形边长是3,若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为y.2、利用表格寻找变化规律例2 研究表明,固定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施肥量(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土豆产量(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0.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使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变式(湖南)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后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时间/秒05 6 7 8 9 10速度/米/秒0 0.3 1.3 2.8 4.9 7.6 11.0 14.1 18.4 24.2 28.9①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因变量?②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③当t每增加1秒时,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1秒中,v的增加?④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的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时,试估计大约还需要几秒小汽车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3、用关系式表示两变量的关系例3.、①设一长方体盒子高为10,底面积为正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体积v与底面边长a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两种数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则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教学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导入,例如“小明有2/3斤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斤苹果?”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投影仪展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内容为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 数据的收集【学习目标】1.知道收集数据的几种方法。
2.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得数据息信。
【学习重点】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 【学习难点】收集数据的过程。
一、温故知新1.进行各种计算、统计、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什叫 .2.数据的收集是指当要考查和研究某一对象时,首先要对这个对象进行 、测定,收集有关这个对象的某些必要的 。
3.春节快到了,你想知道班里的同学好何处理压岁钱,你必需调查,然后加以总结,那么: (1)你调查的问题是 。
(2)你调查的对象是 。
(3)你感兴趣的调查对象是 。
(4)你打算采用的方法是 。
(5)你打算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的问题是 。
二、预习导学预习教材155-157页,完成下列填空:1. 根据我们前期的学习和实践,收集数据的方式有 、 、 实地调查、实验等。
2.根据我们前期的学习和实践,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收集数据的步骤: (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 。
(3)选择调查 。
(4)具体展开 。
(5)记录调查 。
我们需要把握这一过程,针对某个感兴趣的的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展开调查活动——发自内心的观点,相互评价——回答问题。
一、师生共练1.调查问卷一年龄: 岁。
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幕着水龙头吗?A 经常这样B 有时这样C 从不这样 画出统计图 2.调查问卷二 年龄: 岁。
你会用过的水另作它用吗?如用洗衣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 有时这样 C 从不这样 画出统计图 3.根据你调查的结果,填写下表。
调查问卷一的结果4.结论:本班同学在节约用水是。
二、合作探研我国的水资源南北差距比较大,你想了解是怎么一个状况吗?同学们可通过报纸、相关文献或是网络去获取信息,自己设计一个方案,去收集相关数据。
三、请你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吧!1.我校某班采用不记名投票方法进行班干部选举,下面60张有效票中,四位同学的得票情况如下表:(1)统计出每位候选人的的票数填在表中。
(2)叶莉能当选取吗?为什么?2.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时期,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开心的事,遇到这种不开心的事的时候,会用什么方式排解心中的烦恼,男女同学的排解方式是否一样呢?你必需进行调查,然后对你的调查结果加以总结,那么:(1)你的调查问题是。
(2)你的调查对象是。
(3)你的调查方式是。
3.我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七年级的1300名学生中随意选出了50名同学,汇(1)这个个问题中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有哪几个步骤?(2)如果随机地问一位同学他家上一个月的用水量,你认为最有可能得到的答案是几吨?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能够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
2.了解总个体、样本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抽样调查含义. 【学习难点】能够解决关于抽样调查的问题。
一、温故知新1.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式来确定我们班有多少同学戴眼镜。
2.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式来判断一瓶酸奶的味道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
3.科学家们必须采用 的方式来判断“天宫一号”的每一个零件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
二、预习导学预习教材160--162页,填写下列空格:1、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 。
所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 ,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 。
(适用在总体数目 ,对考察对象没有 性)。
2.当考察总体数目 ,无法办到时,或是对考察对象具有 时,人们往往人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其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 。
3.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研究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准确,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调查研究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 、 。
一、师生共练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国 ( ) A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 对贵阳市食品合格情况的抽查。
C 对《百姓关注》收视率的调查。
D 对我们班同学身高的情况的调查。
2.为了了解我们清镇三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装的方法最合适的是()A 随机抽取我校一个班的学生。
B 随机抽取我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我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0%的学生。
3. 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用什么方式调查方式比较合理? (1)调查研究某种灯炮的使用寿命。
( )(2)调查本校学生的体重。
( )(3)调查本班同学的早餐是不是都喝牛奶。
( )二、合作探究1、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1)为了考察我校学生每天参加果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
那么这次调查的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
(2)为了了解我市6000名中考考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分析,那么这次调查的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
三、请你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吧!1. 要了解我校全体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方式抽样方法比较合理的是()A 调查全体女生B 调查全体男生C 调查七年级全体学生D 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各学生 2. 下列调查研究中,不适合普查的是()A 考察全班同学的视力B 考察某小区居民喜爱的体育项目C 考察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D 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1)视力为1.5的有 人, 视力为0.6的有 人, 视力小于1的有 人.(2) 如果视力在1以上(包括1)为正常,那么视力正常的有 人,占全班的 百分比是 .(3)该 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填好、一般、差).4.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支进行试验,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
5.在各种刊物中,“的”和“了”是用得比较多的汉字,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 数据的表示【学习目标】1.理解扇形纺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理解频数的概念及意义。
能够画频数直方图。
【学习重点】理解扇形纺计图和频数直方图的特点. 【学习难点】能够绘制扇形纺计图和频数直方图。
一、温故知新1.扇形是由 和经过这条弧的两个端点的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圆可分成很多个 。
2.为了研究某一对象,收集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常常不能简单地填入所设计的表内,需要归纳、 、整理,这个过程叫做数据的 。
二、预习导学预习教材165-170页,完成填空:1.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到于该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 与 的比。
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该部分占总体的 。
2.各扇形分别代表每部分在圆内所占的 ;各扇形占整个圆的百分比之和为 。
3.频数直方图是一种 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 ,画在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 。
一、师生共练1. 如图所示是世界人口扇形统计图,关于中国部分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2.如图所示,是某村农作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在扇形统计图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据(2)棉花的扇形圆心角是144°,表示它 占百分数是_________(3)水稻种了240公顷,那么棉花种了 _________公顷.(4)该村的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是_______.3.如图是某校七年级男生身高的扇形统计图,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身高在173~183cm 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数为___________. (2)身高在153~162cm 的人数占163~172cm153~162cm 143~152cm汽车行车总数的百分数为___________.(3)如果身高在143~152cm 的同学有24名,那么这个学校七年级 的男生可能有__________人.(4)去掉最高和最矮的人群,大多数的男生身高范围是_________ (5)用你所在班级的男生的身高的情况对比一下,与这个统计图是 否相近?4.某排球队14名队员的年龄如下表:那么出现的频数是()A 19岁B 20C 21岁D 22 5.右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形可得出骑 自行车人数点初一总人数_______%.二、合作探究1、下表是对某班60名同学是否喜欢排球的抽查表:(1) 根据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2)本班又有一位同学作了对本班全体40名女生是否喜欢排球的调查,结果是:女生中喜欢排还应的有6人,较喜排球的有10人,不喜欢排球的有24人,问在男生中喜欢、较喜欢、不喜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三、请你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吧!1.怎样来看小明、小颖的统计图。
小明:在公园里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表(一)请比较一下上述两种表示各自的优越性?.小颖: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表一)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小明爸爸从池塘里捞了一些鱼,小明帮他爸爸清理了并按质量分了类,如下表:(1) 小明爸爸共捞了多少条鱼?(2) 质量在1.0千克到3.0(不含3.0) 千克的鱼有多少条?(3) 一条鱼的质量恰好是3.0千克,这个质量包含在那一类,这一类出现的频数是多少? (4) 画出这些鱼的质量频数分布直方图.汽车行车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4 统计图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根据不同问题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有效的数据。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习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从三种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一、温故知新1.生动中常见的统计图有 , , 。
2.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 来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线的长短来表示 多少的一种统计图。
3.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 来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 来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一种统计图。
4.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的圆来表示 ,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的一种统计图。
二、预习导学预习教材175--177页,完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反映事件的起伏变化情况.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师生共练1.在右面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 A 、B 、C 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_________.2.在一片果园中,有不同种类的果树.(1)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值面积占整个果园中的面积百分比最多,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2)为了反映某种果树的种植面积的具体数目,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3.在防洪的汛期,为了反映长江水位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什么?4.右图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形可得出骑 自行车人数点初一总人数_______%.5.某校有五位集邮爱好者,他们收留校的邮票如下:张平302张,王林198张,李莉196张,何涛246张, 刘丽205张,请作出适当的统计图?二、合作探究1.下表是反映某地区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2 请根据上面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并根据折线图大致描述一下该日该地区的气温大致变化.三、请你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吧!1. 图中是某报社“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 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40%35%30%25%20%15%10%5%表扬建议房产建设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其他投诉奇闻轶事(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热线电话多少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2.下表是反映某地区某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0 请根据上面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并根据折线图大致描述一下该日该地区的气温大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