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眼球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对55例55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5例患者经过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前房积血全部于1~14 d吸收。
6例继发性青光眼眼压于2~6 d降至正常,保守治疗成功。
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全部吸收,Ⅰ级平均2 d,Ⅱ级平均5 d,Ⅲ级平均9 d。
前房积血吸收后5例患者视力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5例55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临床诊断:外伤性眼前房积血均有近期眼部外伤病史,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院后患者检查前房内均可见积血。
均为单眼,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17.5岁;其中右眼30例,左眼25例;外伤原因:拳击伤20例,车祸伤10例,碰撞伤6例,树枝木块击伤5例,石块、泥块击伤5例,玩具枪弹子击伤3例,鞭炮等爆炸伤4例,其他2例。
1. 2 合并症本组55例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中大多伴有合并症,其中外伤性瞳孔散大22例,视网膜震荡12例,继发性青光眼8例,晶体脱位3例,虹膜根部离断5例,白内障8例,黄斑裂孔2例,玻璃体积血3例。
1. 3 分级前房积血程度按oksala分类法(根据患者出血量的多少),Ⅰ级30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
视力:光感者12例,0.01~0.1者18例,0.1~
0.5者17例,>0.5者8例。
1. 4 方法患者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早期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抗炎;前房有渗出者防止虹膜后粘连,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散瞳[8];眼压高、疼痛明显患者、Ⅲ级积血患者给予甘露醇1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1次/d,必要时可2次/d;Ⅲ级积血和(或)继发性前房出血,口服安络血和(或)静脉滴注氨甲环酸[9],Ⅰ、Ⅱ级积血口服三七片、维生素C片;出血停止2 d 后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化瘀。
手术:眼压持续>30 mm Hg(1 mm Hg=0.133 kPa)、Ⅲ级以上积血、药物治疗48 h无效者在显微镜下透明角膜缘穿刺切口,应用白内障注吸针头连接平衡液,行前房穿刺冲洗术,注吸冲洗出积血及凝血块[10]。
2 结果
55例患者经过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前房积血全部于1~14 d吸收。
6例继发性青光眼眼压于2~6 d降至正常,保守治疗成功。
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全部吸收,Ⅰ级平均2 d,Ⅱ级平均5 d,Ⅲ级平均9 d。
前房积血吸收后5例患者视力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由于外力作用于眼球,急性眼压升高、角膜缘组织伸展、赤道部巩膜扩张以及晶状体虹膜隔后移造成血管组织撕裂所致。
Ⅲ级以下的前房
积血,伤后72 h内应用止血芳酸(PAMBA)静脉滴注止血。
其机制为通过阻碍纤维蛋白溶酶原变为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阻止纤维蛋白溶解,达到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作用[11-13]。
继发性出血常发生在伤后3~5 d,其特点是易反复、出血量多、难吸收。
基础治疗:有效治疗方法是半卧位、双眼包封,应用止血敏、安络血,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K、C等;对疼痛明显或烦燥患者可给予镇静剂;待出血停止时可给予三七片等活血化瘀。
扩张血管剂的应用:促进积血吸收,通过扩张血管,缩短前房积血吸收时间。
出血停止后可用扩张血管剂如维脑路通、血塞通等静脉滴注。
散瞳剂和缩瞳剂的应用:缩瞳剂可扩大虹膜隐窝,开放前房角,有利于积血吸收;散瞳剂可使受伤的虹膜睫状体休息,有利于止血,破裂的血管封闭[14]。
继发性前房积血的防治: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和散瞳有较好的效果,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可使继发性前房积血发生率降低。
前房积血的手术治疗:因手术可能造成虹膜、角膜、晶状体的损伤,增加炎症反应,眼内容物脱出以及术后青光眼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适应证[15]:前房积血伴有极度高眼压,一般高于5.32~5.90 kPa;前房积血1周后仍不见吸收者;裂隙灯显微镜下有角膜红染者。
参考文献
[1] 吉洪宝,李加茂,王成荣. 外伤性前房积血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6):461-463.
[2] 刘正中,赵佩玲. 外伤性前房积血48例临床分析. 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杂志,1985(4):213-215.
[3] 张呈浦,张湘梅,喻相林. 挫伤性前房出血的综合治疗体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3):333-334.
[4] 张萍.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6):676-677.
[5] 薛桂芬,张亚仙,贺晓琪,等. 儿童鼻內窥镜手术的护理83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4):48.
[6] 郝卓建. 挫伤性前房积血106例临床分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19(4):297.
[7] 牛晋智,庞慧霞,梁静. 巴曲亭联合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30例. 光明中医,2010,25(6):1060.
[8] 刘子彬,刘海俊,许凤山. 外伤性前房积血91例.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492.
[9] 谭代荣. 挫伤性前房出血63例临床分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1997,19(2):119-120.
[10] 李俊宁,周红星. 前房维持器在儿童眼前段伤的临床应用.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4):182-183.
[11] 郝友娟,魏俊,王君婷. 外伤性前房积血732例临床分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0):791-793.
[12] 陈欧. 外伤性前房出血71例临床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06-2007.
[13] 王锋. 外伤性前房积血86例的综合治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4):330-332.
[14] 吕彩玲,张凤霞.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护理对策.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5):349-350.
[15] 彭穗英.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