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的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肺部听诊技巧肺部听诊是体格检查的重要内容,在肺部检查中占主要地位,临床工作中,如果领悟和掌握了更高要求的肺部听诊,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近些年,随着各种先进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问世,一些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仿佛变得无足轻重,一些年轻医生的听诊水平更是令人担忧。
听诊器逐渐被冷落,听诊技术逐渐被荒废,甚至成为挂在医师颈上的装饰物。
这种现象不仅引起业内学者的关注,更让老一辈医学家担忧、遗憾。
用好听诊器,练好基本功,是对所有医生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
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心脏听诊容易掌握,心脏听诊随医疗实践的增加,听诊水平会不断提高。
而肺部听诊却与其不同,对初步的肺部听诊,如啰音、哮鸣音等,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更高要求的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
一旦领悟和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
肺部听诊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胸片、CT等)、肺功能及对治疗反应观察中不断“对比”“体验”和“领悟”中实现的。
一个呼吸周期短短几秒钟,但在几秒钟内要听取的呼吸事件却很多,如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各种音的响度(强度)、音调(频率)、出现在呼吸过程的时期(吸气或呼气过程的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期)及啰音附近的肺呼吸音特征等。
因此,应聚精会神地长时间多部位反复听取,才能识别和评价其意义,决不能形式主义地听过一个吸气相,或听到几个音就满足,然后快速地移动听诊器,这将会遗漏许多至关重要的信息。
呼吸音听诊的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有3种: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分别来自细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及以上两者的混合。
正常肺泡呼吸音的特点:肺泡呼吸音呈微风吹拂树枝样响声,很柔和,吸气相较长、较响,而呼气相较短、较安静。
虽随年龄增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音略显增强、变粗,但通常情况下,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听诊感觉还是比较柔、清爽,特别是在吸气之末与呼气之初很清晰。
肺部杂音听诊要点
一、肺部听诊要点。
1.位置:应双肺左、右分开听诊,每肺部分别从上、中、下听诊,要把上下缘听诊清楚。
2.强度:应听空腔实音,一般杂音的发出位置、大小、强弱要注意观察。
3.质:要辨明是呼吸音、杂音及心音,形成综合印象。
4.伴性:注意观察杂音是否伴有哮鸣音、嘶索音等伴性音。
5.变化:如有杂音,可改变病人体位后比较变化,以及容易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二、听诊的一般步骤。
1.聆听各肺部的呼吸音,分辨出平静呼吸音、加强呼吸音及湿罗音;
2.当听到有杂音时要多聆听,应注意杂音的强弱及其变动、伴性及发出部位;
3.比较双肺的强弱,及其变化;
4.注意听及不同位置的杂音,如极少量的杂音可到更深的位置听诊;
5.深呼吸及咳痰后重复聆听,尤其是胸腔积液患者要注意深层位置的杂音变化;
6.如关注某一部位,建议定位灵敏的胸膜悬雍听诊法,可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肺部听诊的体会和技巧前言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心脏听诊容易掌握,心脏听诊随医疗实践的增加,听诊水平会不断提高。
而肺部听诊却与其不同,对初步的肺部听诊,如啰音、哮鸣音等,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高水平的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
但一旦领悟和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
肺部听诊一定要聚精会神、多部位反复听肺部听诊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胸片、CT等)、肺功能及对治疗反应观察中不断“对比”“体验”和“领悟”中实现的。
虽然1个心动周期不足1 s,需要识别的心血管事件有5~6种之多,看似较难掌握;而呼吸周期可达3 s以上,要识别的呼吸事件似乎不多,由此看似比较容易掌握。
其实不然,事实上在短短的数秒钟内要听取的呼吸事件很多,如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各种啰音的响度(强度)、音调(频率)、出现在呼吸过程的时期(吸气或呼气过程的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期)以及啰音附近的肺呼吸音特征等。
因此,应聚精会神地长时间多部位反复听取,才能识别和评价其意义,决不能形式主义地听过1个吸气相,或听到几个啰音满足,就快速地移动听诊器,这将会遗漏许多至关重要的信息。
正常呼吸音的分类及特点呼吸音是气流通过支气管到达胸壁的声音(振动)。
正常呼吸音有3种,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分别来自细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和以上两者的混合。
正常肺泡呼吸音呈微风吹拂树枝样响声,很柔和、吸气相较长、较响,而呼气相是较短、较安静的声音。
正常肺泡呼吸音,随着年龄的增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音略显增强、变粗,但通常情况下,听诊的感觉还是比较柔和、清爽,特别是在吸气末与呼气初阶段,听诊很清晰。
正常呼吸音的听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呼吸是否用力、深浅,胸壁的厚薄等均可使其增强或减弱。
呼吸音的异常变化在患有疾病时,呼吸音可发生异常变化。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气道黏膜炎症,导致的黏膜充血、水肿、增厚、分泌物增多及气道收缩等因素,使气道(特别是小气道)变狭窄,呼出气流受限。
肺部听诊技巧肺部听诊就是体格检查得重要内容,在肺部检查中占主要地位,临床工作中,如果领悟与掌握了更高要求得肺部听诊,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近些年,随着各种先进得辅助检查手段得问世,一些最基本得检查方法仿佛变得无足轻重,一些年轻医生得听诊水平更就是令人担忧。
听诊器逐渐被冷落,听诊技术逐渐被荒废,甚至成为挂在医师颈上得装饰物。
这种现象不仅引起业内学者得关注,更让老一辈医学家担忧、遗憾。
用好听诊器,练好基本功,就是对所有医生得基本要求与殷切期望、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心脏听诊容易掌握,心脏听诊随医疗实践得增加,听诊水平会不断提高。
而肺部听诊却与其不同,对初步得肺部听诊,如啰音、哮鸣音等,医学生与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更高要求得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
一旦领悟与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
肺部听诊得学习与掌握就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胸片、CT等)、肺功能及对治疗反应观察中不断“对比”“体验"与“领悟”中实现得。
一个呼吸周期短短几秒钟,但在几秒钟内要听取得呼吸事件却很多,如呼吸音得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得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各种音得响度(强度)、音调(频率)、出现在呼吸过程得时期(吸气或呼气过程得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期)及啰音附近得肺呼吸音特征等、因此,应聚精会神地长时间多部位反复听取,才能识别与评价其意义,决不能形式主义地听过一个吸气相,或听到几个音就满足,然后快速地移动听诊器,这将会遗漏许多至关重要得信息。
正常呼吸音有3种: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别来自细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及以上两者得混合。
正常肺泡呼吸音得特点:肺泡呼吸音呈微风吹拂树枝样响声,很柔与,吸气相较长、较响,而呼气相较短、较安静。
虽随年龄增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音略显增强、变粗,但通常情况下,正常肺泡呼吸音得听诊感觉还就是比较柔、清爽,特别就是在吸气之末与呼气之初很清晰。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在医学诊疗技术中,肺部听诊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技术。
通过听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呼吸道和肺部状况,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为了加深对肺部听诊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实验选取了三种听诊方法:胸壁前、背部和锁骨下。
下面分别对三种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
实验设备:听诊器、实验者和患者。
实验方法:1. 胸壁前听诊法首先,让患者坐着,双臂自然放松,松开背心的紧身衣或衣扣。
实验者拿起听诊器,先从患者的胸骨下面听起,慢慢移动听诊器,找到最佳的听诊点。
在听诊过程中,加大或减小听诊器的压力,可以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记录下患者的呼吸音和杂音,并与胸部正常听诊结果进行比较。
2. 背部听诊法3. 锁骨下听诊法实验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胸壁前听诊法是最为常规的听诊方法,可以最准确地听到患者的呼吸声和杂音。
但是需要注意,它受患者身体位置的影响较大。
如果患者的身体位置不正确,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误导性的声音,从而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进行听诊操作时,应特别关注患者的身体位置。
背部听诊法常用于肺部背部病变的检查,如肺炎和肿瘤等。
实验中,我们发现背部听诊法可以清晰地听到背部呼吸声和杂音,但受肌肉和体形的影响比较大。
因此,在使用背部听诊法时,应掌握正确的听诊点位置,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压力和角度。
锁骨下听诊法适用于检查上肺野和纵隔部分的病变。
我们发现锁骨下听诊法对于听到患者的呼吸声和杂音效果很好,但是诊断鼾音和呼吸音过于困难。
因此,在选取听诊方法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决定是否要使用该听诊方法。
总结本次实验介绍的三种听诊方法是肺部听诊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监听点和方法,并且根据听到的呼吸声和杂音,实现了对患者状况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因此,正确的肺部听诊方法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效果并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同听诊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适合的听诊方式,并综合分析和判断检查结果。
肺部听诊1.听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平静均匀呼吸。
检查者从肺尖部开始听诊,听诊顺序为由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同时应左右、上下对比。
必要时可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进行听诊,以鉴别听诊音的性质。
例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昕诊,如啰音消失,提示为气道内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所致。
2.正常呼吸音:健康人体肺部可听到气管砰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颇似将舌抬高后张口呼吸时所发出的“哈”音,其强度响亮,音调高;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吸气与呼气比为1:3。
正常人在喉部肭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越靠近气管区域音响越强。
(2)肺泡呼吸音:颇似上齿咬下唇呼吸时发出的“夫”音,其音响柔和吹风样,音调低;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限较长;呼气时音响较弱,音调较低、时限较短;吸气与呼气比为3:1。
正常人大部分肺野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亦称混合呼吸音,是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音。
吸气音和呼气音的强弱、音调、时限大致相等。
一般说来,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相似,其呼气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相似。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可听到。
3.异常呼吸音(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为肺脏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肺泡呼吸音减弱、增强或其性质改变。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等;②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③呼气音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部呼气音延长见于局限性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如支气管肺癌;④断续性呼吸音:又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粘连等;⑤粗糙性呼吸音:见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早期。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肺部听诊时,受检者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如坐在凳子上,身体不要歪斜,双手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全身肌肉松弛。
如坐在床上,两腿不应伸直。
充分暴露胸部,以免衣服与听诊器摩擦产生杂音.
1、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由腋窝向下),最后检查背部,并要两侧对称部位进行对照比较。
2、听诊的部位:前胸部为锁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上、下部和腋中线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6个听诊部位。
背部听诊为腋后线上、下部,肩胛间区上、下部,肩胛下区内外部,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根据需要在某一部位可多听几个点。
3、肺部听诊一般用膜型胸件听诊,置于胸壁肋间隙,适当加压,以贴紧胸壁.锁骨上窝宜用钟型胸件。
肺部听诊,每处至少听l~2个呼吸周期。
4、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
...文档交流...
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听诊左前胸时应避开心脏。
...文档交流...
2 / 2...文档交流...。
肺部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肺部听诊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常用于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将介绍肺部听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进行肺部听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一、肺部听诊的方法肺部听诊主要通过听诊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听诊,根据声音的变化判断肺部病变情况。
常用的听诊器有双头听诊器和电子听诊器。
1.1 基本操作步骤1.让患者脱下上衣,坐或卧于床上,头部稍微仰卧角度。
2.用听诊器轻轻按在患者胸部不同部位,注意使听诊器与皮肤紧密接触。
3.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根据需要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或屏住呼吸。
1.2 主要听诊部位•背部:上、中、下背部•前胸:两侧胸骨旁区域•胸侧:两侧胸部稍侧面•锁骨下窝:锁骨下1-2寸处1.3 听觉分辨病变声音•哮鸣音:持续的高音鸣响•干罗音:断续粗糙的嘶嘶声•湿罗音:短促的湿润声音二、注意事项2.1 注意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听诊,避免噪音干扰•避免用手摩擦听诊器,以免产生干扰声2.2 注意技巧•使用正确的听诊器,掌握正确的听诊方法•注意听诊器与皮肤的贴合程度,避免气囊音和漏音2.3 听诊时间•在患者呼吸平稳、心率稳定时进行听诊,获得准确的听诊结果•每次听诊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内2.4 结果记录•记录听诊结果,包括听到的声音类型、部位、强度等•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语肺部听诊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在进行肺部听诊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准确性和诊断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任务四肺部听诊听诊是肺部检查重要方法之一,听诊内容主要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
(一)检查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作均匀呼吸,必要时作深呼吸或咳嗽后听诊。
听诊顺序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后胸,并注意上下、左右对比。
(二)正常呼吸音(normal breath sound)有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种(见图3-7-8)。
1.支气管呼吸音是指空气出入声门、气管、主支气管所引起的震动而产生的声音。
听诊特征:颇似将舌抬高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的“哈…”音。
呼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间较长。
分布部位: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1、2胸椎附近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2.肺泡呼吸音空气进出肺泡时,肺泡壁由松弛到紧张,再由紧张到松弛,肺泡壁的这种弹性改变和气流的震动发出音响,即为肺泡呼吸音。
听诊特征:为一种柔和的吹风样性质声音,类似上齿咬住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夫…”音。
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间较长。
分布部位:正常人分布于除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区域以外的大部分肺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亦称混合性呼吸音,其吸气音似肺泡呼吸音,但音调较高,音响较强,其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但音调较低,音响较弱,吸气时相与呼气时相几乎相等。
分布于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部可闻及。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男性较女性强,儿童较成人强,呼吸运动愈深、愈快时愈强,乳房下及肩胛下部最强。
(三)异常呼吸音(abnormalbreath sound) 包括:异常肺泡呼吸音(abnormal vesicular breath sound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abnormal bronchial breath sounds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种。
1.异常肺泡呼吸音:包括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等;②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发热、缺氧、酸中毒等;③呼气音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等;④粗糙性呼吸音:见于支气管或肺部炎症早期;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是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tubular breath sound )。
肺部听诊注意事项,如从医生角度考虑,应注意环境、听诊器位置、体位、集中注意力等;如从患者角度考虑,应放松、均匀深呼吸等。
1、医生角度:注意环境,应尽量选择安静环境听诊,避免外界干扰引起患者基数颤动,出现附加音。
听诊器位置,听诊器需要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因衣物等物品影响听诊结果的准确性。
体位,根据患者病情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来进行调整,并正确使用听诊器。
集中注意力,听诊肺部时建议医生屏住呼吸,必须嘱患者控制呼吸来配合听诊。
2、患者角度:放松,进行肺部听诊的时候,患者要注意配合医生选择合适体位,并放松肌肉和情绪,不要太紧张。
均匀深呼吸,患者在肺部听诊的时候,需要配合医生听诊器的位置,进行均匀的深呼吸运动,必要时还需要咳嗽几声,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呼吸音。
肺部听诊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建议医生和患者互相配合,以便更好的进行肺部听诊。
关于肺部听诊的技巧
学习掌握肺部的听诊,先应明确以下几个常识。
正常呼吸音:1,支气管呼吸音:是由口鼻吸入或呼出的气流,在声门及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发“哈。
”的音。
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都可听到。
2,肺泡呼吸音:发“夫。
”的音。
在正常肺组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为上述两者的混合呼吸音,正常的在前胸骨角附近及背部的肩胛区可以闻及。
异常呼吸音:
一,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和消失:进入肺泡的空气减少,导致流速降低或传导障碍所致,见于全身衰弱你,呼吸运动受限,肺气肿,肺炎,胸腔积液或积气,胸膜增厚等。
2,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呼吸运动和肺交换增强时,如运动后,发热,肺部病变时的部分呼吸功能发生代偿性增强,呼吸音亦增强。
3.呼吸音粗糙:肺泡呼吸音增添了支气管呼吸音的成分。
4,断续性呼吸音(或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寒冷,疼痛,神经紧张。
二,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1,肺组织实变:当实变范围链接到气管及胸壁是,即可出现,如肺炎,肺梗塞,肺不张等。
2,肺内大空洞:结核,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表现出来的“空瓮音”。
三,病理性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见于大叶性肺炎初期,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的液面上方。
罗音:
一,干罗音:由于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粘膜炎性肿胀,有粘稠的分泌物,支气管痉挛)而发出的音响。
易变和多变的特点。
1,哨笛音:小支气管的高音调的干罗音。
“飞箭音”
2,鼾音:大支气管的低音调的干罗音。
二,湿罗音:水泡音,由于气体通过带有的稀薄液体(痰液,血液)的支气管时,引起的液体震动或水泡破裂的声音,分为大水泡,中水泡,和小水泡音。
1,出现吸气时,湿罗音在吸气末增多而清楚,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呼气早期。
2,较为固定,易变性小。
3,咳嗽后可出现或消失,也可增多或减少。
湿罗音可局限在某一部位,或广泛分布。
出现于内侧肺下野的湿罗音可见于心力衰竭时的肺淤血。
满布肺野表示病变广泛,可见于肺水肿。
周围有肺组织实变的支气管或空洞部位,湿罗音特别响亮,听之如来自近处。
三,捻发音:可有生理性的,如老年人,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结核,肺淤血)
胸膜摩擦音及其他:
1,胸膜摩擦音:当胸膜发生炎症时,两层胸膜变的粗糙,呼吸时可以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其听诊特点是:1)摩擦音是干燥的,断续的,接近表面的声
音。
2)在吸气与呼气时均能听到,一般在吸气之末,呼气之处最明显,屏住呼吸则听不到。
3)深呼吸和用力压住听诊器胸件时,摩擦音可增强,但不受咳嗽的影响。
4)有的摩擦音很柔软,如丝织物的摩擦音,有的很粗糙。
如搔抓声,踏雪或握雪感。
最常见的部位是胸廓下侧沿腋中线处。
2,皮下捻发音:皮下气肿时,以听诊器胸件按压皮肤,可听到到得细碎破裂音。
3,震荡音:见于液气胸的病人。
听觉语音:当病人按平时说话的语气说“一,二,三”时,用听诊器可在胸壁上听到柔软而模糊的声音。
在病态情况下,语音传导可减弱或消失,也可以增强而响亮。
前者见于胸腔积液,肺气肿,胸壁增厚等,后者见于肺实变及肺组织受压而致密时,如肺炎,肺浸润等。
耳语音:当病人低声说“一,二,三”时,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听到的声音。
肺实变时,在实变部位可清楚的听到,而且音调较高。
耳语音加强对肺实变的诊断较支气管性呼吸音更敏感。
在正常人身上是听不太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