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一)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0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二节区域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三角地区为例)一、【考纲导航】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二、【知识梳理】(一)、城市化与工业化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于劣势;由于受________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策⑴产业结构调整⑵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⑶加强规划与管理三、【典型例题】【例题1】读图8,回答问题:(共10分)(1)该区正以、、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清真产业-回族区域传统农业工业化的理论分析(一)摘要宁夏吴忠市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回族聚集区域,她的经济状况也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依据中国回族的一些民族特点,该市实行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体的产业化战略;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该项战略的实施,将会对于那些带有明显传统经济特点的地区依据自身特点确立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清真食品;清真产业;产业化本文探讨的对象是中国大陆的一个回族聚集区域,基于该区域回族族群的生活习惯、经商传统和地方经济特点,通过对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的产业化创新,期望能以此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笔者尝试从该产业化的主要内容,该地区发展此产业的禀赋,这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发展经济学相关思想的进展,进行简要分析。
也期望通过本文来抛砖引玉,吸引相关人士对该产业的发展给予重视。
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及产业化(一)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清真食品指的是符合教规的食品,从伊斯兰教来说是“合法”食品1]。
从实质意义上讲,清真食品是宗教食品,即教徒可以食用的食品。
但在中国回族的形成过程中的本地文化习惯融合来看2],清真食品也呈现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
同时,在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中,特别是非伊斯兰教信徒也喜欢并消费清真食品,甚至许多非信徒参与了清真食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目前的清真食品是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经过严密的程序取得标示证书并予以标注的商品才可以称之为清真食品。
通过这些程序的标示商品一般来说在穆斯林世界可以通行的。
除食品的一般商品特征外,穆斯林食品具备两个关键特征,一个是要满足伊斯兰教规定,另一个是要具有明显的清真标志。
目前的清真食品定义由宗教界人士和社会学界专家依据伊斯兰教规定而作,并通过地方政府的相关《条列》或其它法规形式予以确认和严格标示。
这种做法保证了清真食品的严肃性和通用性。
而穆斯林用品则更多的依据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而约定,主要来源于宗教活动的一般要求和中国大陆西北地区的回族生活习惯。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案例教学法陈建新 / 中山市华侨中学(528400)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为人教版必修Ⅲ第四章第二节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有: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1990年,第二阶段是1990年以后;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分析: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一些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和技巧。
因为本节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习习相关,学生的兴趣也比较大,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抽象的理论难以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学习最大的障碍。
三、设计思想:遵循新课标“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本节从内容组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进行。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学会阅读和分析地理位置图的方法。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掌握国家优惠政策是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学会分析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两个阶段的优势和劣势,学会用地理折线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
4.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学会地理调查和地理研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
3.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主要特征与路径选择一、安徽区域工业化进程及主要特征从生产力角度看,人类社会依次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到知识社会。
在工业社会,工业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进程影响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空间结构等。
安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但是区域内部各市工业化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
以工业化程度系数为评判标准(见表一),2021年,17个地市中,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淮南、淮北6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1,率先步入工业化社会;安庆、蚌埠、滁州、巢湖、宣城、池州、黄山、阜阳8个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0.5,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而六安、亳州、宿州3市的工业化程度系数低于0.5,仍处于农业化社会,成为全省工业化的“短腿”。
区域工业化阶段性差异及特征主要为:1.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与人均GDP水平差异密切相关从表二可见,各市工业化阶段性差异是与人均GDP水平差异密切相关的,说明工业化是造成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1年,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淮南、淮北、黄山等7市的人均GDP超过*****元,其工业化系数(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基本超过4。
黄山市的工业化系数为1,但是由于旅游产业的拉动力大,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梯队。
其第三产业占比47.7%,仅次于合肥的49%。
人均GDP相对较高的宣城市,虽然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一般,但是其农业产业化以及旅游经济的贡献大。
亳州、宿州和阜阳3市的工业化系数低于0.5,仍处于农业化社会,其人均GDP排名也是倒数第三、四、一名,六安的工业化系数达到0.6,其人均GDP排名倒数第二,在于其老区、库区存在大量贫困人口。
2.区域工业化阶段差异体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结构方面从表三可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进程的相关性。
非农就业比例超过50%的8地市依次为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南、合肥、淮北、巢湖、安庆,其二产就业比例分别为34.5%、39.9%、27.8%、35.3%、27.8%、22.9%、29.8%、22.9%,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其中排列前六位的工业化程度系数达到1。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能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2.知道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与特色。
3.知道珠江三角洲的特色经济。
【重点】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自然环境特点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与特色。
【难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条件。
【知识准备】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_____(河流)的入海口处,属于____________河(外流,内流)。
珠江三角洲西接___________,东邻____________,(均为经济特区)南临_________海。
(A级)2.南海海水的性质是盐度___________(高,低),温度___________(高,低)。
(A级)3.在我国的临海南海中,除大陆岛——海南岛等岛屿外,其它大部分属于_________岛。
(A级)提示:按成因分类按成因分类的岛屿类型:大陆岛:地壳(板块运动时)运动的产物。
如台湾岛。
火山岛:岩浆活动形成。
大洋洲东部各岛等。
冲积岛:多在大河入海口处,如崇明岛。
珊瑚岛:热带海域的大洋洲各岛、东南亚及我国南海各岛。
6.因为_________纬线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穿过,所以,该区域属于_______带。
(温度带)(A级)7.____________市是广东省的省会,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顶端。
(A级)【学习内容】一、概况(A级)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___________省的中南部,珠江_________游。
与________(世界分区)隔海相望。
2.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特别行政区)(A级)3.香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岛屿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岛。
(按成因分类,A级)4.珠江三角洲上的大城市很多,除广州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以及经济特区_________、_________外,于2002年这里的地级行政中心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六大城市。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优越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3.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视频“深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导入。
教师提问:刚刚这个视频讲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回答:深圳的工业。
深圳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深圳作为珠三角的代表城市。
今天,我们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探究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珠江三角洲。
一、珠江三角洲概况课件展示珠江三角洲的图片,学生阅读P66图2—35、2—36思考以下问题:①概括总结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②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2、珠江三角洲的范围狭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
广义:狭义珠三角+香港和澳门。
合作探究:结合我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了解,找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优越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国家对外开发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除此之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和交通便利也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其中,起最主要推动力的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过渡:刚刚我们了解了珠三角具备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条件,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珠三角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完成。
多媒体展示结果【阅读】P64~65页,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1 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注重学习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
城市的合理分布和发展,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城市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影响。
本节内容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此案例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良好品德。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难点是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二、课标要求:以某经济发达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课标解读:知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工业化两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应用: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为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三、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3.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从信息提取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优势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的过程及特点四、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推进的过程及特点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生:……师:歌词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呢?(展示邓小平的图)他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在我国的哪里?(珠江三角洲)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在地理学上它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展示珠江三角洲今昔对比图)(城市化)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