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综合素质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亲爱的家长:一、学业水平孩子在学业方面表现出色。
他/她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善于思考,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
孩子通过自主学习和辅导老师的指导,能够在各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认真完成,注意力集中,能够按时完成考试和作业。
二、品德素养孩子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
他/她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在校园生活中,孩子守规矩,不说脏话不打架,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主动与同学和睦相处。
孩子具有较高的道德观念,能够分清是非,懂得尊重师长和学长姐,帮助弱小的同学,是班级的好榜样。
三、社交能力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表现优秀。
他/她善于与人沟通,表达能力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孩子与同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友谊,能够与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融洽。
孩子能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且在集体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创新能力孩子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他/她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勇于尝试,乐于解决问题。
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任务。
在课堂上,孩子能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并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路。
五、体育素养孩子在体育方面表现活跃而出色。
他/她喜欢运动,参加了各类体育锻炼,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
孩子具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团队精神,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孩子注重锻炼身体,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艺术素养孩子在艺术方面有所突出。
他/她喜欢音乐、绘画等艺术活动,并有一定的天赋。
孩子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表演和表达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校的艺术课程及文艺演出中,孩子频繁参与并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七、其他方面孩子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对科学实验及生活动手能力感兴趣,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孩子具有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综上所述,孩子在学业水平、品德素养、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体育素养、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表现优秀。
杨柳雪镇小学科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案一、科学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思想科学课程评价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及我乡镇科学学科课程评价改革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评价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完成各项作业的情况。
评价的方法是日常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考查相结合,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阶段评价以一个单元为一个阶段,针对考查内容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学期末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
最后,教师根据过程评价中学生的成绩,给出总评。
三、评价的具体做法1、日常评价包括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和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主要评价主体是教师,教师针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科学探究各环节的表现(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给学生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此评价在评价时间上灵活性较强,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特别是优秀的或较差的,也可课后回顾学生表现并评价记录。
评价次数为每一单元至少给予学生两次评价,学期末综合学生本学期的过程评价,给予学生本学期本内容的综合评价。
评价记录表参考表一。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评价主体是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采用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作业内容广泛,包括:书面作业、收集材料、手工制作等教师布置的各种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给学生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的等级评价。
小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方案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结合我校实际,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出如下方案: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诊断、反馈、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和内容(见附表)三、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组织小组同学进行互评3、教师评价4、家长评价四、评价等级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
五填写好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评价表每学期进行二次评价,做到每生一表,认真评价,认真记录,存档备查,纳入班级评估。
学生成长记录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实施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主人,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通过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发展过程去引导、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组织领导为加强管理,学校成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领导小组成员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商讨解决“学生成长记录袋”建设中问题并负责制订相关制度负责宣传,负责对组内教师培训并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小结。
三实施目标1、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制度,引导、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积极反省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使之不断完善自我。
2、通过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帮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以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评价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评价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这个一、指导思想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更好体现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衔接,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法,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基本原则(一)发展性原则。
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
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
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一)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情感与态度、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3-4年级)注:1.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可先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再将四个等级转换成分数进行校总评,四个等级的分数分别为4、3、2、1,每个维度学校总评分的计算办法是:(自评分+互评分+师评分)÷3,按四舍五入记分。
2、将校总评分4、3、2、1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即为该维度的综合等级.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5-6年级)注:1.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可先用A、B、C、D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再将四个等级转换成分数进行校总评,四个等级的分数分别为4、3、2、1,每个维度学校总评分的计算办法是:(自评分+互评分+师评分)÷3,按四舍五入记分。
2、将校总评分4、3、2、1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即为该维度的综合等级。
2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年期34说明:1、每个维度校评分的计算办法是:自评分×30%+互评分×30%+师评分×40%。
2、每个维度校评分达到该维度总分90%以上的(含90%),该维度等级定为A等,达到90%—80%的(含80%)定为B等,达到80%—60%的(含60%)定为C等,得分为60%以下的定为D等。
5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表附件56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总评表说明:1.每学期每个维度的得分填相应学期每个维度的校评分。
2.每个维度最后得分=前四个学期相应维度的校评分之和×60%+后两个学期相应维度的校评分之和×40%。
学生中途转入,学校可自行确定学年百分比。
3.每个维度的最后得分达到该维度总分90%以上的(含90%),该维度等级定为A等,达到90%—80%的(含80%)定为B等,达到80%—60%的(含60%)定为C等,得分为60%以下的定为D等。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总体表述以数字与等级组合的形式表述,如3A2B1C。
7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汇总表8。
小学科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细则一、评价内容(一)科学探究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学生参与自然(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
2.学生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
3.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如何,动手能力如何,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如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
1.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2.能否尊重事实和证据,能否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
3.是否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
4.能不能关心科学和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三)科学知识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
二、评价方法(一)过程性评价2. 评价方式:教师观察:注意观察学生科学学习表现,记录观察结果。
与学生谈话:以平等的身份向学生询问一些开放性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或想法。
成长记录袋: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信息(如学生的超常表现、独特见解、科学创意等),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
各种方式的测试:改变过去以知识记忆为主的书面考试方法,注意新情境的运用,针对不同要求,采用口试、笔试、现场操作等方法着重检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产品分析: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一切结果都可以用来评价。
如科学课笔记、科学诗文、科学概念图、科学实验报告、科学调查报告、手抄报等,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逐步学会分析个人科学学习的特点,以扬长避短。
评定量表:根据学生某一活动的表现,直接对其结果作出评定。
这种评定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程度、等级或数值分别称为定性量表、程度量表、和等级量表。
作业法:教师提供一项作业任务,从学生完成该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
榆中县园子初级中学小学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班级:
姓名: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班级身体状况
兴趣特长
我的好伙伴
我喜欢的老师
我喜欢的一句话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小学学生道德品质评价表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学习 参考 资料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评价表
小学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表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语文学科学习情况评价表
“成绩”和“学习表现”栏由任课教师用等级评价(优、良、中、需努力)。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数学学科学习情况评价表
“成绩”和“学习表现”栏由任课教师用等级评价(优、良、中、需努力)。
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同学说:
我想对爸妈说:
我想对老师说:学习参考资料分享
学习 参考 资料 分享。
开发区第三小学科学综合素质评价量表班级:姓名:
说明: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总
评评价
指标
权
重
评 价 标 准
1.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胡打乱闹。
2.能与同学团结协作,认真参与实验。
3.能按时完成作业,准备好实验材料。
学习
态度
20%
4.能独立思考问题,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大胆
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基础
知识
40%
能流畅复述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
边的实际问题。
1.方案设计科学、合理、严密。
2.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爱护器材。
实验
操作30%
3.观察现象全面、细致,记录及时。
1.能发现和提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2.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合理的猜
想。
3.实验计划设计科学、合理、严密。
4.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探究
能力
10%
5.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和探究日记。
1.采用等级评价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
2.学习态度: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组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以等级的方式记录下来,期末综合起来给予总评。
3.基础知识:根据平时提问和期末测试成绩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
4.实验操作:由各组组长根据平时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
5.探究能力:根据平时自评、组评、师评和期末成果展示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
2017年秋季伍家岗小学科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年级三任课教师吴文静赵凤周俊项目内容要求科学知识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不同特征2、叶的结构及植物的共同特征3、蜗牛、蚯蚓、蚂蚁、金77鱼等小动物的特征4、水和空气的特征5、常见材料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能通过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能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能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能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方法能力实验与观察(空气占据空间、比较水的多少)实验方案与制作: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观察与思考。
(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情况进行评价。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交流与评仪(根据学生平时上课的情况进行评价。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收集信息:1、课前收集的资料2、平时上课信息的处理情况与发布情况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态度习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1、参与班级与学校科技活动获奖的情况2、平时科学课所带的材料情况3、平时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参与科学学习活动主动积极,持之以恒,学习兴趣浓厚;合作与交流:1、平时的制作实验方案、实验计划、小组合作交流2、平时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情况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能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想象与创新1、平时的制作实验方案、实验计划、小组合作交流2、平时参与各种科学活动情况能关心科学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关怀有责任感说明此评价内容为教师评价部分,原评价手册中的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内容、要求不变。
使用说明1、为全面贯彻教育目标,实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要点的填表说明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健康发展,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一、“道德质量” 、“公民修养” 、“学习与实践能力”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课程改革大纲》精神和《教育部对于踊跃推动中小学评论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康”、“审美与表现”栏,自评、互评、教师评用优异、优异、一般、需努力表述。
要求,特拟订《遵义县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1、互评由小组集体作出,老师评由班主任征采科任教师的建议作出。
2、此手册经过记录学生在校内外教育的详细表现:综合反应其道德质量、公民2、综合评由班主任对自评、互评、教师评进行综合后作出,用A、B、C、D 四个修养、学习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文化素质、个性发等级体现。
展等。
二、文化素质栏3、此手册是学生、家长、教师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
供学校、1、“学科课程成绩”用优( 90— 100 分)、良( 80— 89 分)、中( 70— 79 分)、合家庭联系使用。
本手册一般由学生保留,上学时随身携带,教师、学生和家长随时将格( 60— 69 分)需努力( 60 分以下)填写。
平常评论的状况在本手册的相应栏目长进行记录和交流。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平常工2、“课外活动”用 A、 B、C、 D 四个等级体现。
作中要经过合适的形式实时将过程评论的结果记录在本手册的相应栏目中,家长要经常经过本手册认识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实时和教师进行交流,并参加对学生的评论。
4、此手册以学生为主体,采纳在教师指导放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评定相联合的方式进行,评论结果以等级和定性描绘相联合的形式体现。
遵义县小学生基本信息表姓性出民名别生年族月贴半身免冠户省县镇(乡)1 寸相片(入学籍 所 在 村(社区)时盖学校骑缝地章)学 籍身份证号家庭地址与 政家长或监护治面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人 姓自己 名貌关系入学时间学籍改动情况备注:签发学校(签章)年 月 日一年级_____至 _____学年度体育测试项目身高cm坐位体前屈体重kg50米跑左视力 1分钟跳绳右小学生综合素质评论评定序号评定因素关键表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指标自评互评教师评总评自评互评教师评总评评定指标序号评定因素关键表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关怀社会和别人,踊跃参加公益活动7 社会责任感和社区服务,拥有奉献精神,能正确自评互评教师评总评自评互评教师评总评对老师有礼貌,孝顺父亲母亲,敬爱尊长1敬爱师长。
学生道德行为综合考评方案乌江镇安镇小学乌江镇安镇小学学生道德行为综合考评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标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开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那么(一)、开展性原那么。
评价以促进学生开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开展奠基。
(二)、全面性原那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开展,突出学生根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表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开展。
(三)、自主性原那么。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四)、动态生成性原那么。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
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五〕、可操作性原那么。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防止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开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开展与提高的过程,从而到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学生综合科学素养发展评价量表的说明武宣县禄新中学韦明肯根据《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应该在四方面形成综合的科学素养:1、科学知识与技能。
2、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关于第一方面,初中同学通过物理科的学习能了解科学上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学会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关于第二方面,初中同学要在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这方面包括初步形成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这方面包括初步形成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猜想和形成假设的能力、实验和实践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解释和评价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第三方面,初中同学经过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科学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为热爱自然,与自然协调相处,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勇于创新,独立思考,崇尚真理,严谨求实,善于与人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第四方面,初中同学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了解技术设计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通过学习和训练,初中生应能增强社会责任感,知道应当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步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与习惯。
结合我校在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能简单有效评价学生在以上四方面的科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情况,笔者特意设置了有关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量表。
这些量表可以用于农村同学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任教学生的评价,这三种评价的使用仅在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了解学习及教师对教学的调控及其对学生的指导,就目前的诚信环境情况而言,这些量表评价结果还不宜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因为主观因素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开发区第三小学科学综合素质评价量表班级:姓名:
说明:
1.采用等级评价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提高。
2.学习态度: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组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以等级的方式记录下来,期末综合起来给予总评。
3.基础知识:根据平时提问和期末测试成绩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
4.实验操作:由各组组长根据平时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
5.探究能力:根据平时自评、组评、师评和期末成果展示对学生做出等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