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启动的心理机制初探_王沛
- 格式:pdf
- 大小:575.41 KB
- 文档页数:4
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及启动效应研究石文典钟高峰(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银川,750002)鲁 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摘 要 采用2(组别) 2(有无指导语) 2(是否学习)的3因素实验设计对8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以研究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
结果表明: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不能单独起作用,阈上知觉作用非常显著;阈上和阈下启动效应明显。
关键词:阈下知觉 阈上知觉 启动效应 隐性广告1 引言外界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意识到,人们才能听清楚、看明白,这一强度就是意识阈限(t he threshold ofaw ar eness)。
低于意识阈限的刺激,人们不能清楚地意识到,但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叫做阈下知觉。
刺激强度在意识阈限以下的广告,叫做隐性广告。
20世纪50年代,某些广告主开始考察隐性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在新泽西的一家电影院里,在电影放映期间,把可口可乐和炒玉米的广告快速地闪现在银幕上,以至于观察者不能清楚地看到它们。
据说,在6个星期内,炒玉米的销售量提高了58%,可口可乐的销售量提高了18%。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对隐性广告感兴趣,美国已有30多家 隐性广告 公司,为各厂家在电影中作 隐性广告。
然而,研究者不能重复这种结果。
尽管有一些证据证明阈下刺激可以影响情绪反应,却没有迹象证明阈下刺激可以影响消费动机或消费行为。
[1]最近有些证据显示,阈下知觉的作用是通过持续的长期的重复累积过程来实现的,而且要和阈上知觉结合起来。
实际上,阈下知觉只是起到了对阈上知觉的启动效应。
实验中很难把阈下知觉和阈上知觉分离开来,因为阈下知觉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只能通过行为反应来间接推测。
M erikle 与他的同事(2001)发现,阈下启动中能观察到典型的Stroop 效应,而阈上启动则观察到的是反转的Stroop 效应[2]。
Stroop 效应是指,在阈下启动中,被试对启动刺激的知觉是无意识的,由此所引起的对靶刺激的反应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而在阈上启动中,由于启动刺激被有意识地知觉到,使得被试可以根据启动刺激预期即将到来的靶刺激,因此,被试的反应是有目的的[3]。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影响因素述评
伍姗姗;谭金凤;王丽君;陈安涛
【期刊名称】《心理科学进展》
【年(卷),期】2013(21)4
【摘要】阈下语义启动效应是指阈下呈现的启动词能够对与之有语义联想关系的目标词的加工产生促进作用。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具有不稳定性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包括任务类型、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等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注意、任务设置、目的和期望。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历史,并介绍相应的研究范式及觉知状态的测量方法,然后重点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优化研究范式、加强脑机制研究以及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总页数】11页(P626-636)
【关键词】无意识;阈下语义启动;激活扩散模型;中枢加工说;注意敏化模型
【作者】伍姗姗;谭金凤;王丽君;陈安涛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长时语义记忆对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 [J], 任爱荣;水仁德
2.时间词汇加工中的时空隐喻效应:来自阈上/阈下加工的证据 [J], 白亚停;孟杰;何
文广
3.汉语阈下语义启动无意识机制研究 [J],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
4.阈下语义启动的任务分离研究模式及其理论模型 [J], 水仁德;丁海杰;沈模卫
5.任务设置影响负相容效应的机制——自上而下认知控制对阈下启动信息加工的影响 [J], 王佳莹;缴润凯;张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心理学Ch i nese Journa l of 2006年第12卷第4期,326 332Appli ed P sycho l ogy2006 Vol 12.N o 4,326 332长时语义记忆对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影响*任爱荣1,2水仁德1**(1.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2.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实验中心,上饶,334001)摘 要 本文通过检测启动刺激的词频对阈下启动效应的影响,探讨了长时语义记忆在阈下语义启动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对阈下启动刺激的感受性d 上,词频和练习的交互作用显著(p <0.05),高频刺激即使没有练习过的启动刺激也会产生启动效应,而对低频刺激只有练习过的启动刺激才会产生启动效应,说明长时语义记忆是影响阈下启动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阈下语义启动 长时语义记忆 无意识中图分类号:B8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020(2006) 04 0326 07*基金项目: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中心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水仁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
E m ai:l rs hu @i zj .cn1 引 言无意识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运用阈下语义启动(subli m i na l se m antic acti v ati o n ,SS A )研究范式对无意识认知活动的机制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1~6]。
阈下语义启动是指觉察不到刺激的呈现但能对刺激的语义内容的信息进行分析的现象[1]。
在阈下语义启动的研究中,首先呈现一个阈下的启动刺激,然后呈现一个与启动刺激存在不同关系、可觉察到的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以考察阈下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加工的影响。
先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围绕阈下语义启动现象的存在与否。
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的焦点转移到阈下启动词的加工水平上,如启动词的练习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