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57.29 KB
- 文档页数:5
推荐《鲁迅著作分类全编》书信、日记全编之前买的黑色封面的《鲁迅文学全集》是只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的,这次买的两套分类全编是书信、日记两大部头。
第一次见到实物是在深圳盐田图书馆灯塔分馆。
封面为浅蓝色非精装硬壳,16开本。
纸张是我之前喜欢的淡黄色纸张,字体大,每卷500多页。
每本书都可以很容易地用一只手卷起来阅读。
如果我真的喜欢它,我会去买一本读物。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日记全编(共2册)》收入的日记从1912年开始。
日记作品基本都是用流水账记录生活,鲁迅的日记也不例外。
大部分内容记录了,你买了什么书,见了谁,买了什么东西,吃了什么。
记录很简单,足以让我们一窥真正的名人生活,知道他每个月拿多少钱,吃饭买书,但好像是在无聊中和老公一起生活。
两本日记,各500页左右,第一卷已经看完,当然是一目了然,一些小细节真实到悲伤,大作家也是个干饭的人。
鲁迅去教育部发工资,不仅给哥哥生活费,连嫂子家也给了一段时间(寄钱去日本)。
书中有很多你想知道的细节。
你可以买下来,在细节中享受生活。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日记全编(共2册)》,书信集,刚刚看了100多页。
看书信好的地方是可以了解内心更真实的想法,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提到的事、人,我们只看能单面了解,看不到别人写来的信,不清楚事情的缘由、结果。
两卷书信集从《学生时代给徐守尚的信》开始,整理了不同时期写给徐守尚、胡适、徐光平等人的书信。
之前,鲁迅书信集常见的是《两地书》,本书里面只收录鲁迅写给许广平的,许广平写给鲁迅的只能到《两地书》中看。
至于其他的想看各人信件来往,估计唯有到各人文集里面搜刮,一些不太有名的通讯者,几无留存可能,那就连蒙带猜罢了。
最后说说这套书的问题。
音符少了。
有些地方没有笔记,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导致我们不知道文中提到的人物的大致情况,书中也没有注释来解惑。
有不同风格的笔记。
只是书上有些字有几处错漏,然后有些字现在看起来书写明显有问题,也没有更多的注释。
鲁迅的作品分类
鲁迅的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其中,《呐喊》收录了鲁迅在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小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14篇小说;《彷徨》则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至1925年间所写的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11篇小说;《故事新编》则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小说集,包括《补天》、《奔月》、《铸剑》等15篇小说。
2.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
其中,《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10篇散文,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和散文,包括《题辞》、《死火重温》等。
. 诗歌集:《呐喊》、《彷徨》等。
其中,《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诗歌,如《死火重温》、《影的告别》等。
4.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其中,《热风》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所写的杂文,包括《文学和出汗》、《论辩的魂灵》等;《华盖集》则收录了鲁迅在1926年至1927年间所写的杂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等。
5. 翻译作品:鲁迅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唐·吉诃德》、《静静的顿河》等。
以上是鲁迅的作品分类,不同分类之间有时会有重叠和交叉,具体划分可能因不同的版本和分类标准而有所不同。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将知识分子分为以下几类:
1.帮闲、帮忙的知识分子:他们通常是统治者的“帮闲”或“帮忙”。
在统治者刚刚掌权时,他们帮助统治者粉饰太平,成为歌功颂德的帮闲角色。
而
在统治发生危机时,他们可能被请来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参与国家大事,这时他们成了“帮忙”。
这些知识分子有才华,但由于缺乏真正的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往往只是成为“帮凶”。
2.隐士:鲁迅将中国文学划分为两种:廊庙文学与山林文学。
隐士是不做帮忙帮闲,离开主子的衙门,隐入山林的人。
他们是有政治性的,帮忙、
帮闲不成便去做隐士。
他们“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一有机会,便由隐士自然转为帮忙帮闲,算是“候补的帮忙帮闲”。
在中国做隐士还有一个好处:易出名。
出名之后成为高士,名声若传到皇帝耳中,也许有机会得到重用。
请注意,鲁迅的分类是基于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观察和理解,其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为了揭示知识分子的某些特性和社会功能。
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分类
鲁迅的作品分类有:小说集、散文集、文学论著、散文诗集、论文集、杂文集。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皆收于《呐喊》中)。
2、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3、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4、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年级上6课)等作品。
5、论文集:《门外文谈》。
6、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9部和很多另外的杂文集。
鲁迅作品分类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鲁迅作品分类小说集:《呐喊》(共14篇)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彷徨》(共11篇)包括《在酒楼上》《肥皂》《示众》《高老夫子》《长明灯》《伤逝》《幸福的家庭》《离婚》《兄弟》《祝福》《孤独者》《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共8篇)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散文诗及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附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古籍序跋集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
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
《中国小说史略》本书为鲁迅先生编撰的第一部小说史专着。
鲁迅作品年代顺序1. 1898年《百日纪念文集》2. 1900年《豆蔻年华》(未完成)3. 1902年《小说月报》栏目《今日朱庆余日记》4. 1903年《小说月报》栏目《无名小说》5. 1904年约稿《山海经》6. 1904年《新青年》杂志发表《阿Q正传》7. 1904年《新青年》系列文章《故事会》8. 1905年《散欢》(已写到五十回)9. 1906年《散欢》续篇《顾及危难》10. 1906年《新青年》系列小说《朱自清聊斋志异》11. 1906年《新青年》系列《凡尔登家族》12. 1909年《新青年》发表《彷徨》13. 1909年《天涯》发表《青年白痴》14. 1909年《光明日报》栏目《间奏曲》15. 1910年发表岳飞两篇诗文16. 1911年《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17. 1911年《圆明园漫笔》18. 1911年《散欢》小说《狄云系列》19. 1912年《当代》发表《苦行僧》20. 1913年《当代》发表《日记》21. 1913年《当代》发表《京本通俗小说》22. 1913年《新青年》发表《心智·安龙》23. 1913年《新青年》发表《短片》24. 1915年发表文章《文言文祸乱论》25. 1917年6月《新青年》发表《祝福》26. 1917年7月《新青年》发表《慈母》27. 1917年7月《新青年》发表《南柯一梦》28. 1917年12月《新青年》发表《毛泽东·天演论》29. 1918年4月《新青年》发表《老魔灯》30. 1918年8月《新青年》发表《短评集》31. 1919年3月至5月《新青年》发表《铁蝴蝶》32. 1919年7月《新青年》发表《彷徨系列》33. 1919年8月《新青年》发表《金钱》34. 1920年3月《新青年》发表《新闻记者》35. 1921年继续《散欢》(未完成)36. 1921年《新青年》发表《买椟还珠》37. 1922年11月《联合日报》发表《邮件系列》38. 1926年10月《上海新晚报》发表《江山》39. 1928年《创造》发表《在月亮和阿·Q·之间》40. 1929年《偶然》发表《山中》41. 1931年11月《上海传讯》发表《国计》42. 1931年7月《传记》发表《鲁迅回忆录》43. 1932年《六壬地址》发表《故居住棹》44. 1933年11月《文学四月》发表《瞿宁事件》45. 1934年4月来着日本发表《风萧萧》46. 1934年11月《明治》发表《我们时晚》47. 1936年《古典文学研究》发表《奇牲诗》48. 1936年2月《世界文学》发表《起事》49. 1936年7月《新文字》发表《今昔》50. 1937年《社会主義论报》发表《告别》51. 1937年9月《种子》发表《老斗牛士》。
鲁迅作品分类
1. 小说类呀,像《狂人日记》,那可是把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就好比我们走在一条黑黢黢的路上,突然有人点亮了一盏灯,让我们看清了周围的真面目,吓人不吓人?
2. 散文类呢,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有趣啊,把童年的那些美好回忆都写出来了,这就好像我们翻出小时候的相册,满满都是温暖的回忆呀,能不吸引人吗?
3. 杂文类也是鲁迅的一绝,像《华盖集》里的那些文章,言辞犀利,简直就是一支支射向敌人的利箭!这就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多牛啊!
4. 诗歌类也有哦,《自嘲》不就是嘛,那里面的情感深沉又复杂,这不就是像我们在心情低落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鲁迅却能用诗句完美诠释!
5. 翻译作品类也不能忘呀,鲁迅翻译了好多国外的优秀作品呢。
这就好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多棒呀!
6. 学术著作类,比如说《中国小说史略》,研究得那个透彻呀,就如同一位资深的学者在给我们传授知识,能不涨见识吗?
7. 古籍校勘类呢,这可是需要极大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就好像修复一件珍贵的文物一样,小心翼翼地让它恢复原本的光彩,多了不起呀!
我觉得鲁迅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每一类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研读和欣赏。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分类表摘要:一、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内容概述二、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主题思想三、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艺术特点正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篇富有哲理和思考的散文。
这些散文主题丰富,风格各异,展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一、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内容概述《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包括《闲话一则》、《闲话二则》、《闲话三则》、《闲话四则》、《闲话五则》、《闲话六则》、《闲话七则》、《闲话八则》、《闲话九则》和《闲话十则》。
这些散文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人生经历、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些散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思想变迁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二、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主题思想《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鲁迅先生在散文中生动地描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2.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
鲁迅先生在散文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从中提炼出了许多人生哲理,对于我们思考人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3.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先生在散文中,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展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的艺术特点《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严谨。
鲁迅先生在散文中巧妙地运用了闲话体的结构,使得整部作品既有独立成篇的散文,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2.语言优美。
鲁迅先生的散文语言简练、优美,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有现代文学的气息。
3.思想深刻。
鲁迅先生的散文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综上所述,《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文章分类摘要:一、朝花夕拾文章分类介绍二、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三、朝花夕拾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一、朝花夕拾文章分类介绍《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多篇富有哲理和思考的散文。
这部作品通过回忆童年生活、描绘社会现象以及剖析人性弱点,展现了鲁迅先生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文章分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1.童年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回忆童年生活,描绘了一个温馨、有趣且充满民间智慧的童年时光。
这些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见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等。
2.社会现象描绘:鲁迅先生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些文章以揭示社会问题和批判封建制度为特点,如《父亲的病》、《琐记》等。
3.人性剖析:鲁迅先生通过剖析人性的弱点,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些文章以思想深刻和讽刺性强烈而著称,如《阿Q 正传》、《藤野先生》等。
二、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鲁迅先生以独特的散文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使散文具有了更多的表现力和思想深度。
其次,鲁迅先生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和寓言,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底蕴。
再次,鲁迅先生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揭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三、朝花夕拾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的许多思考,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勇于揭示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克服人性的弱点。
最后,我们应该珍视民间文化和传统智慧,将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朝花夕拾10篇文章分类一、《朝花夕拾》中的青春记忆1. 青春的美好回忆2. 青春的痛苦成长3. 青春的梦想与追求二、《朝花夕拾》中的家庭情感1. 家庭的温暖与关怀2. 家庭的冲突与挫折3. 家庭的和谐与团结三、《朝花夕拾》中的友情篇章1. 友情的真挚与坚持2. 友情的背叛与失落3. 友情的重拾与珍惜四、《朝花夕拾》中的师生情谊1. 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2. 师生之间的误解与矛盾3. 师生之间的相互成长与启迪五、《朝花夕拾》中的爱情故事1. 爱情的初萌与纯洁2. 爱情的曲折与离别3. 爱情的回忆与珍藏六、《朝花夕拾》中的人生哲理1. 生命的脆弱与可贵2. 人生的坎坷与奋斗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七、《朝花夕拾》中的社会现实1. 社会的不公与不平等2. 社会的冷漠与无奈3. 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八、《朝花夕拾》中的人性善恶1. 人性的善良与宽容2. 人性的自私与残忍3. 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九、《朝花夕拾》中的文学表达1. 文学的艺术与魅力2. 文学的真实与虚构3. 文学的传承与创新十、《朝花夕拾》中的人生态度1.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2. 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3. 知足感恩的人生态度《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涉及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情感,每篇文章都描绘了不同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类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也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人性、社会、家庭、友情、爱情等重要的人生主题。
无论是青春的回忆,家庭的情感,友情的珍贵,还是师生之间的情谊,爱情的曲折,人生的哲理,社会的现实,人性的善恶,文学的表达,以及人生的态度,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类整理,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视角和阅读方式,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朝花夕拾》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小说集:
《呐喊》
鲁迅小说集《呐喊》,收录了鲁迅在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原收十五篇。
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时,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
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呐喊》自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
作于1922年12月3日北京。
这篇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发展脉络,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中的自弦灵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彷徨》
《彷徨》收入鲁迅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
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
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根据古代神话、传说、传奇所改写的短篇小说八篇。
包括《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功》《起死》
散文诗集:
《野草》
《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
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收录了鲁迅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所写的散文诗二十三篇,书前有题辞一篇。
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篇目包括《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
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二、散文集: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本书为鲁迅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篇目包括:
《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
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决在阴间”,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
——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离世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
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写于1926年10月12日)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论文集:
《坟》1907年至1925年所作论文23篇
杂文集:
《热风》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41篇
《华盖集》1925年所作杂文31篇
《华盖集续编》1926年所作杂文32篇,1927年所作杂文1篇
《而已集》1927年所作杂文29篇,1926年所作杂文1篇
《三闲集》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34篇
《二心集》1930年至1931年所作杂文37篇
《南腔北调集》1932年至1933年所作杂文51篇
《伪自由书》1933年1月至5月所作杂文43篇
《准风月谈》1933年6月至11月所作杂文64篇
《花边文学》1934年1月至11月所作杂文61篇
《且介亭杂文》1934年所作杂文36篇
《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所作杂文48篇
《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所作杂文35篇
《集外集》是杨霁云收集的鲁迅文集,收录了1933年前未编入前此各文集的杂文和诗。
《集外集拾遗》许广平收集出版的鲁迅文集,收录了1912年至1936年所作但未编入以往各文集的杂文和诗。
《集外集拾遗补编》收录了1898年至1936年所作但未编入前此各文集的论文、序文和杂文。
其他作品:
《古籍序跋集》是鲁迅为《后汉书》等古书三十二篇所作的序、跋、和校后记。
《译文序跋集》是鲁迅为各种翻译文学书所写的序跋
《中国小说史略》原是鲁迅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历史的讲义,共二十八篇
《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汉文学史时的讲义,共十篇
《鲁迅自然科学论著》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