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学案内容提要一、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涌现出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二、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导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辨别图片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对比鉴别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情感态度价值观崇敬楷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唯物史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教学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形式:新授教师讲解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1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基本知识点和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第 5 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
⑵邓稼先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出聪明才干。
⑶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教学要点重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在各领域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向的奋斗业绩。
•教学设计•采编材料组织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按照分工、分头收集有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个人先进事迹,以及 1956—1966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
各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展板,手抄小报等。
就最敬佩的一位英雄人物或最欣赏的一种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感想。
•课堂展示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
利用板报展示每组的书面资料。
•讨论交流各组通过对话,展开讨论。
例如:这些英雄大多来自于普通人,他们是怎样成为英雄人物的?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是否需要继承发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这些讨论和对话属于开放性或半开放性题目,不必强求答案统一,重在让同学拓宽知识面锻炼多向求异的思维能力。
•延续活动如果时间允许可评选班内“王进喜式”、“邓稼先式”、“焦裕禄式”的同学。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发现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导学案目标展示: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预习点拨:一、“铁人”王进喜:1、主要事迹: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被誉为“”。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1、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被誉为中国的“”。
3、影响: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主要事迹:治理自然灾害,改变的落后面貌。
2、称誉:被誉为“”。
自主练习:1、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战线最为突出的是()A、钢铁工业B、煤炭工业C、石油工业D、桥梁工业2、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
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3、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4、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
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英雄模范中,谁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黄继光6、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
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①②③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一.学习目标:1.1956年到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2.分析归纳以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事迹来说明本课主题的代表意义。
3.了解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事迹,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要点⒈重点介绍1956——1966年间我国在工农业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的成就以及我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⒉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奋斗业绩。
三.导入新课在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甚至牺牲的革命英雄,如宁死不屈的方志敏,泰然赴死的赵一曼,奋斗到底的杨靖宇,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在和平时代,中国大地上涌现出成千上万为共和国建设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模范人物,他们在石油战线以及科研战线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我们这一节课就要学习一些关于他们的事迹.三. 自主学习1. 谁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2. 谁身上体现出来“铁人精神”?“铁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3.我国自行研制两弹成功的时间,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有何影响?在研制两弹过程中,邓稼先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4.你认为焦裕禄在哪些方面堪称“榜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有哪些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四.合作探究:1、1960年,东北石油会战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2.我国自行研制两弹成功,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有何影响?3.焦裕禄一身正气,为党为民,勇于律己,鞠躬尽瘁,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那么,你认为焦裕禄在哪些方面堪称榜样?(1)(2)(3)五.课堂展示:1.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建设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哪些成就?2.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
六. 质疑激辩1.学习了三位英雄人物的事迹后,你打算如何向他们学习?2.请同学们将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将本课中仍然不会或不理解的问题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含义及重要性;(2)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奋发图强、艰苦创业;(3)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含义及重要性1. 导入新课:讲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含义;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重要性;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到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成果。
第二课时:如何在生活中奋发图强艰苦创业1. 导入新课: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奋发图强、艰苦创业;2.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互相学习、借鉴;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1. 导入新课:讲解创新意识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分析successful entrepreneurs 和innovative panies 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3.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课时: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案例分析1. 导入新课:讲解本节课要分析的案例;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成功人士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3. 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总结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方法和技巧;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一、教案背景本课讲述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1教学时间。
二、教学课题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共有三目,都以人物为中心,目的是以点带面,介绍1956年—1966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
学习王进喜的实质是了解当时的工业发展史,宣传邓稼先的实质就是折射当时的科技创新史,介绍焦裕禄实质就是反映当时的农业进步史.。
另外,通过3个人物介绍,让学生了解“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斗争精神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
王进喜是个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代表,邓稼先是知识分子智慧创造的代表,焦裕禄是革命敢比勤政爱民的代表,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
⑵邓稼先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出聪明才干。
⑶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二)教学重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在各领域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向的奋斗业绩。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图片投影展示,网络素材浏览,课外阅读思考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民主革命和战争年代,涌现出许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甚至牺牲的革命英雄,在社会主义的和平时期,中国大地上也涌现出成千上万为共和国建设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就是器重他三个先进的代表。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了解1 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及精神风貌。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了解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先进人物的爱戴和尊敬。
2、学习先进人物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了解1956---1966年间我国在工农业及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
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一点代面,反映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奋斗业绩。
关键问题从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导读生成单2、拓展训练单学生准备:完成两单;搜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它给我们哪些深刻的教训?2、导入新课:在民主革命和战争年代,涌现出了许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流血甚至牺牲的革命英雄;在社会主义的和平时期,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为共和国建设而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就是其中的三个先进代表。
学生认真回顾所学内容,正确熟练地回答;兴趣高涨,热情饱满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
考查导读单完成情况结合学习内容,针对预习情况,对有关问题点拨指导,强调学习要点。
先对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然后认真回答老师提问,掌握本课的学习要点。
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学生讨论导读生成单上的问题及自主生成的问题。
认真倾听,参与讨论并指导,对学生的展示情况作出评价。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教案
【内容标准】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英雄人物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
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感悟他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等伟大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并将世世代代激励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改革。
⑵邓稼先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出聪明才干。
⑶焦裕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的精神记远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
【教学要点】
重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在各领域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难点: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向的奋斗业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课前展示采编材料:组织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按照分工、分头收集有关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个人先进事迹,以及 1956—1966年间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
各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制成展板,手抄小报等。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演讲,可包括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品质和个人对三位人物的认识等。
有条件的话利用板报展示每组的书面资料。
【新课探究】
各组通过对话,展开讨论。
例如:这些英雄大多来自于普通人,他们是怎样成为英雄人物的?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是否需要继承发
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这些讨论和对话属于开放性或半开放性题目,不必强求答案统一,重在让同学拓宽知识面锻炼多向求异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中自主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铁人”王进喜(工业)
1、主要事迹
⑴是为我国石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庆人”的优秀代表
⑵是新中国工业战线的先进典型。
2、称誉:被誉为“铁人”。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3、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石油工人。
(补充:东北石油会战标志我国石油基本自给。
我国石油能够基本自给,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
)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
1、主要事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和第一颗氢弹 (1967年) 的成功试制和爆炸作出了卓越贡献。
2、称誉: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3、影响: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
1、主要事迹:治理自然灾害,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
2、称誉: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总结巩固】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止的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这十年中,全体中国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气风发地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涌现出了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他们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和优秀品质,发现同学身上的优良品质,努力将其内化为自己成长的指导和动力。
我们要学习他们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奉献为民、科学求真的伟大精神。
【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