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二章重要知识点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章-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5 第五节华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广东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海南省一、广东省1.旅游资源广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世界遗产2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
世界遗产2处:丹霞山、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粤剧、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剪纸、陆丰皮影戏。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个:广州长隆、深圳华侨城、广州白云山、梅州雁南飞茶田、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地下河、韶关丹霞山、佛山西樵山、惠州罗浮山、佛山市长鹿旅游休博园、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孙中山故里、惠州西湖。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
1.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东部华侨城、河源巴伐利亚庄园。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家:丹霞山。
广东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等山峦风光;飞沙滩、大梅沙、小梅沙等滨海沙滩;惠州西湖、肇庆星湖、湛江湖光岩等湖泊水库;九泷十八滩、三榕峡、大鼎峡等川峡险滩;七星岩、宝晶宫、古佛岩等岩溶奇景;从化温泉、银盏温泉、金山温泉等温泉。
光孝寺、开元寺、佛山祖庙等宗教寺庙;佗城、珠玑巷、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文物古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心纪念堂、孙中山故里等近现代史迹;六榕塔等古塔;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古园林及仿古园林;锦绣中华微缩景区、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游乐园和主题公园;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等高尔夫球场。
2.文化艺术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它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固有的本土文化,二是南迁的中原文化,三是舶来的域外文化。
岭南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分支。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潮剧、广东汉剧、粤北采茶戏、粤西白戏等,以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第二章-华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二)03 第三节华东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四、安徽省1.旅游资源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9处、国家地质公园1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9个。
安徽江河湖泉兼有。
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皖北第一大湖泊是龙子湖,被称为“东方日内瓦”的太平湖。
宿州的黄河故道是安徽的湿地旅游资源。
安徽的名泉极多,有江南第一泉圣泉,天下第七泉的白乳泉。
1.旅游资源世界遗产3处:黄山、西递和宏村古民居群、京杭大运河(通济渠—新汴河)。
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天堂寨、绩溪龙川景区、颖上八里河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三河古镇景区、芜湖方特旅游区、万佛湖。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亳州、歙县、寿县、安庆、绩溪。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黄山。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巢湖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
2.文化艺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学、桐城派、北宋理学、徽文化等,涌现出老子、庄子、管子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
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
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均在安徽新安江畔。
桐城派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而发展成为是一个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
安徽是名人辈出的省份。
其中近现代有陈独秀、胡适、吴作人、李鸿章、丁汝昌、詹天佑等。
2.文化艺术安徽被称为中国戏曲之乡,地方戏种现存3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黄梅戏、徽剧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导游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二、教学内容1. 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导游的工作内容3. 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的定义和作用,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的定义和作用2. 讲解导游的工作内容和要求3. 分析优秀导游员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导游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员的职业发展前景第二章: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 熟悉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2.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2. 讲解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第三章:旅游政策法规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掌握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学会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1.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运用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基本概念2. 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的主要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政策和旅游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导游业务知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了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学会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教学内容1. 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服务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讲解导游服务的程序和标准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六章:游客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掌握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学会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二、教学内容1.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规律2. 情景模拟法:模拟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基本概念2. 讲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和规律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分析和应对不同游客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游客心理和行为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导游语言与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学会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二、教学内容1.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2. 角色扮演法:模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2. 讲解沟通技巧与游客交流的方法3. 通过角色扮演,讲解提高导游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第八章: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学会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二、教学内容1. 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处理程序和方法,预防和应对措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原因2. 讲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方法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预防和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实例第九章:导游服务规范一、教学目标1. 掌握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学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导游服务3. 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教学内容1. 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2. 情景模拟法:模拟导游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服务的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2. 讲解提供标准化、专业化导游服务的方法3. 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提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导游服务规范的实际应用第十章:导游职业道德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二、教学内容1.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3. 践行导游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规范2. 案例分析法:分析导游职业道德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践行导游职业道德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导游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游的定义和作用二、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资源补充和说明:旅游地理知识包括对各地旅游景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求设计旅游线路。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为旅游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
对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导游专业知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导游服务的认识,以及对导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在旅游接待中的职责、工作程序、导游技能,问题和事故的处理等方面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以提高学生导游服务水平、应变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29学时)第一章导游服务(1学时)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导游服务的类别与范围;了解导游服务的性质与特点、导游服务的原则和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的认识水平。
主要内容: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特征、类型、含义和服务范围,导游服务的几种属性和主要特点,导游服务的地位和作用,三个原则,未来旅游活动发展的主要趋向。
自学: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导游人员(4学时)了解导游人员的含义、修养以及培训和考核,掌握导游的职责主要内容:导游人员从不同角度的分类,导游人员的概念,不同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导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自身修养方面的主要内容和方面,导游人员培训的必要性和考核的内容, 导游人员管理的主要方面和内容。
自学:导游人员的培训、考核与管理第三章旅游团队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8学时)理解导游工作集体的构成与任务、协作共事的基础、共事方法的认识水平,掌握全陪、地陪、领队、景区景点导游人员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应做工作的熟悉、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
主要内容:旅游团队导游工作集体的组成与任务,旅游团队导游工作集体协作共事的基础和方法,地陪在导游服务的八个程序中应做的工作及服务质量标准,全陪、领队、景区景点导游人员的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
第四章散客旅游服务(3学时)了解散客旅游服务特点、服务类型,掌握接待散客的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主要内容:散客旅游的含义、散客迅速发展的原因,散客旅游的特点和接待要求,散客旅游服务的类型:单项委托服务、旅游咨询服务,选择性旅游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运作程序和方法, 散客旅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02 第二节东北地区各省自治区旅游资源一、辽宁省二、吉林省三、黑龙江省一、辽宁省1.旅游资源辽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地质公园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
世界文化遗产4项:沈阳故宫、盛京三陵、长城(辽宁段)和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沈阳植物园、大连老虎滩、大连金石滩、本溪水洞、鞍山千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沈阳市。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大连西郊森林公园。
1.旅游资源辽宁历来不乏名山大川的沟壑纵横和雄伟之姿,也有风光旖旎的江海湖泊,更有山珍遍地的森林景观。
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青山沟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与朝鲜隔江相望,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盘锦红海滩有世界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
2.文化艺术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跷秧歌等。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属走唱类曲艺。
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
第二章东北地区各省概况第一节辽宁省基本概况[地理与气候]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面积14.57万平方千米,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
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地势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渤海倾斜。
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
雨量不均,东湿西干。
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
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
全年平均气温在7℃-11℃,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30℃。
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
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
[区划与人口]辽宁省下设14个省辖市,分别是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下设16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7个市辖区。
辽宁省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45万。
[交通与资源]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超过了3900千米,密度居全国第一。
水运已经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丹东、营口、锦州港为两翼,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已经通车的高速有京沈高速、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沈四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远高速等。
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丹东浪头国际机场、锦州小岭子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营口兰旗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锦州湾国际机场等。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
药用类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芳香油类89种;油脂类149种,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
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
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
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
近海水域二级生产力达320万吨,其中滩涂养贝生产潜力100万吨,沿岸动物生产潜力近150万吨,深水动物生产潜力70万吨。
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G72处。
对国民经济有重大能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
辽宁的姿镇矿质地优良,保有资源量储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砌、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6种。
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在1000~5000平方千米的有31条。
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
[历史沿革]早在远古时代,辽宁地区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活动。
在营口大石桥南金牛山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遗址,距今已有28万年,是迄今为止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栖息地。
在朝阳市喀左县发现的鸽子洞遗址及出土的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遗址,距今有5万年左右。
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
据我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辽宁地区最早为冀、青二州之城。
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
周分封,属燕国之地。
春秋战国,燕置辽东、辽西两郡。
秦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
西汉,隶属于幽州,增设玄范郡。
东汉,增设辽东属国。
西晋,属于平州。
东晋及南北朝,被营州所管辖。
隋,为辽东郡、柳城郡、燕郡。
唐属河北道,设安东都护府。
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
668年唐朝灭亡高句丽,统一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故土,将其纳入安东都护府的管辖。
辽,分属于东京道、上京道、中京道、下京道。
金,大部分地区属东京路统辖,其余分属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
元,东部地区属辽阳行省的辽阳路、沈阳路;北部地区属开原路成平府;西部地区的广宁路隶属辽阳行省;锦州、朝阳地区属大宁路,隶属于中书省。
明,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下设2州、25卫。
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608年4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边界在今辽宁吉林的交界附近。
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在夺取了辽阳后,1621年8月,后金筑辽阳新城,即东京城,迁都于此。
1625年3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1929年,“中华民国”改奉天省为辽宁省,为定宁得名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之后,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地区)、县三级制。
[文化艺术]辽宁的文学创作古已有之,但形成较大影响的是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群”。
它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矿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知名的左翼作家,他1925年参军人伍,在部队里学习了古文和旧诗的写作,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1934年夏天来到青岛后完成成名作《八月的乡村》,1951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
先后写出了《五月的矿山》《吴越春秋史话》等大量作品。
辽宁极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有二人转、辽剧、海城高晓秧歌等。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融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民族与宗教]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
全省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67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
全省现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6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2个蒙古族自治县(略左、阜新)。
还有2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风城、北宁市)。
全省有77个民族乡,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兴城市,铁岭市西丰县、开原市,锦州市义县等地。
辽宁省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省区之一。
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有信教群众约204.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7%。
依法认定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3839人,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2376个,省级宗教团体7个(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省基督教协会),还有3所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区性宗教院校(东北神学院、沈阳天主教神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
[旅游资源]辽宁地貌特色突出,历来不乏名山大川的沟壑纵横和雄伟之姿,也有风光旖施的江海湖泊,更有山珍遍地的森林景观。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千山以自然风光的壮丽和深厚的佛教文化闻名于世。
著名的千山弥勒大佛,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端坐于千朵莲花之中,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青山沟风景区青山环抱、层峦叠嶂,被誉为“神仙住过的地方”。
丹东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与朝鲜隔江相望。
丹东生态环境极佳,水质优良,林木茂盛,资源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支撑辽东半岛一把天然绿伞,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地质地貌奇特的辽宁,有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红海滩奇观,有亿万年前形成的化石奇景,有地下溶洞的景象万千。
红海滩位于辽宁盘锦,总面积20余万亩,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长的地下水溶洞,素有“九曲银河”之称,它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地下暗河水流终年不竭。
此外,辽宁的人文景观更是数不胜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苏友谊纪念塔、奉国寺、沈阳故宫、辽阳壁画墓群、清昭陵、平顶山惨案遗址、万佛堂石窟、兴城古城、北镇庙、玄贞观、朝阳北塔、禁兴寺双塔辽阳白塔、旅顺监狱旧址、金牛山遗址、牛河梁遗址、姜女石遗址、永陵、福陵、查海遗址,五女山山城凤凰山山城、石棚山石棚、万里长成一九门口.大连俄国建筑,张学良旧居、海城仙人洞遗址、新乐遗址、东山嘴遗址、析木城石棚、叶茂台辽墓、广济寺古建筑群、辽沈战役纪念馆、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东北大学旧址、庙后山遗址、九顶铁刹山,高台山遗址、石台子山城、赫图阿拉故城、袁台子慕、冯素弗慕、云接寺塔、中前所城、广宁城、佑顺寺、圣水寺、万忠墓、锡伯族家庙、西炮台遗址、关东厅博物馆旧址、阜新万人坑、鸭绿江断桥、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等。
截至2017年2月,辽宁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千山、鸭绿江、金石滩、兴城海滨、大连海滨一旅顺口、风凰山、本溪水洞、青山沟、医巫闾山;国家地质公园7处:朝阳古生物化石、朝阳鸟化石、本溪、大连冰峪沟、大连滨海、锦州古生物石和花岗岩、葫芦岛龙潭大峡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沈阳。
[特产与美食]辽宁省内主要物产有:秋白梨、冻秋子梨、孤山杏梅、丹东柞蚕丝绸、天女木兰、榛子、板栗、朝阳大枣、营口辽南苹果、营口熊岳葡萄、油桃、营口大闸蟹、丹东杜鹃、丹东黄蚬子、丹东草莓、丹东板栗、丹东面条鱼、大连贝雕画、软核杏、文蛤、鲍鱼、南果梨、苹果梨、香水梨、北镇鸭梨、刺嫩芽、酸枣仁、大连湾魁蜡、香螺、梭子蟹、芦苇、御赐枕、羽毛画、组花、彩石镶嵌画、抚顺琥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