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答案

实验心理学期末考卷答案

某年实验心理学(上)的考题,做了一些改动。

简要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
ac
abc
ab
c
b
bcd
abcd
bc
cd
abc

二 名词解释
1.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就是将抽象的定义转化为可直接观察、测量的定义的过程。

2.实验者效应
由实验者的期望、态度、情绪等因素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称之为实验者效应。
3.ABA设计
建立基线(A)
基线是指被试的因变量不受到自变量和其它额外变量作用的水平。它是评估自变量是否产生作用的基准或对比。建立基线是所有小样本设计的第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施加自变量(B)
基线一旦达到稳定标准,研究者便可以进入第二个实验历程,对被试呈现或施加自变量的处理。然后,按时重复的测量因变量,研究它的变化。
撤除自变量(A)
当B期因变量的变化达到稳定标准后,研究者可以进行第三期的实验,即消除自变量的作用。然后按时重复测量因变量的变化,直到因变量的值回归到第一个实验期的稳定水平。

4.ROC曲线
信号检测论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虚报率作为横坐标,而击中率作为纵坐标,那么绘制出来的曲线称为操作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简称ROC)。

5.ABC三类反应时任务
A类反应时任务指简单反应时任务,一种刺激,只要被试看见(听见)该刺激要求立刻做出反应。
B类反应时任务指选择反应时任务,两种或多种刺激,被试对一种刺激做出一种反应,另外一种刺激做出另一种反应。
C类反应时任务指辨别反应时任务,两种或多种刺激,被试只对一种刺激做出反应,对另外一种刺激不反应。

三、简答题
1、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
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和统计控制法

2.心理学实验报告包含哪些内容?
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
前言(问题提出)
实验方法(被试、实验仪器和材料、设计方案和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讨论,结论
参考文献

3.举例说明事后回溯设计

事后回溯设计是指先确定在因变量上有差异的几组被试,然后再回溯寻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如果两组被试在其它变量上都相同,只有某个变量上有差异,那么该变量可能就是引起因变量差异的原因。

4.恒定刺激法的基本过程?
先确定5-7个固定强度的刺激,最大强度要保证95%的次数被试能够感觉到刺激或差异,最小强度要保证95%的次数被试能够感觉不到刺激或差异,其它刺激均匀分布在这个范围。
然后按随机的顺序呈现这些刺激,记录下每个刺激能够被感觉到的百分数,再根据直线内插法或最小二乘法计算出50%次数能够被感觉到的刺激强度或强度差

异。这就是刺激的绝对阈限或差别阈限。

5 设计方案图。
共需要80个被试。

a1b1c1 a1b1c2 a1b2c1 a1b2c2 a2b1c1 a2b1c2 a2b2c1 a2b2c2
c1d1 s1-s10 s11- s20 s71-s80
c1d2
c2d1
c2d2 s1-s10 s11- s20 s71-s80

四、实验分析设计
1.
ABC有三向交互效应
A和B在C2上有简单交互效应
AC没有主效应,B有主效应
BC有两向交互效应

2.
第一个被试: d’=0.58 B=0.718

第二个被试: d’=0.58 B=1.393

3. 缺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