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压强课程讲义(Word版)

【精品】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压强课程讲义(Word版)

【精品】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压强课程讲义(Word版)
【精品】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压强课程讲义(Word版)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一、压力

(1)压力: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从定义可知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于被压物体的表面;

(3)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___上;

(4)压力的大小:压力的大小这个要素则比较复杂,如果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或水平地面)上时,

这时物体受到的压力就等于______________。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绝不等同于重力,这只是从大小方面而言的。

把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这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但不是相等的关系。如果

把一个物体水平压在一个竖直的墙壁上,这时物体对墙壁的压力的大小就是水平的推力,而与物体的重力

无关。

二、压强

(1)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方法,①第一种方法是在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进行;②第二种方法是在受力面积的大小一定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来进行;③如果压力和

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我们就要通过比较_________来进行了。

(2)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

通过上面压强的定义我们会发现: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也就是=压力

压强

受力面积

(3)物理量符号及公式:物理上用p表示___________,用_______表示压力,用_______表示受力面积。压强公式:p=F/S

(4)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____________,简称帕,用字母“Pa”来表示。1帕=1牛/米2。

(5)1帕的物理意义: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6)感受压强: 1 Pa的压强很小,相当于把3粒芝麻压成粉,均匀地分布在 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途径与方法

(1)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2)要增大压强,一方面可以增大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受力面积。

(3)要减小压强,一方面可以减小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垂直垂直被压物体的表面物体的重力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压强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压强F S帕斯卡

一、压力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物体表面并指向物体内部。

解读:压力并不都是由于重力引起的,也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相同。一般情况下,压力和重力大小并

不相同,往墙上按图钉时压力与重力毫无关系,只有物体放到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区别压力重力

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吸引而产

生的

方向垂直指向接触面(只有接触面为水平方向时,

方向才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读: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所以研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

【例题1】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

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海绵凹陷的程度

(2)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和丙

(4)不正确,丁图木块对海绵的压力是甲图的两倍,但受力面积也是甲图的两倍,在受力面积不同的情况下,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这个结论

.

二、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2)定义式:F p S

(3)单位:(Pa )

1 Pa=1 N/m

2

(4)压强和压力的区别: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就越大。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无关,而压强的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因此压强不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例题2】如图,用两拇指同时压铅笔两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强,左手指受铅笔压力

为1F 、压强为1p ;右手指受铅笔的压力为2F 、压强2p ,则1F ______21F p ,______2p 。(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比较感觉到的疼痛程度等于大于

三、改变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例如:压路机的轮子一般做的很重、锋利的刀口容易切东西。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例如:坦克上的履带。

解读:增大和减小压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解决,如重型拖拉机安装有两条宽履带,原因是拖拉机本身很重,对地面的压力很大,要减小压强,不

能减小压力,只能考虑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

【例题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减小压强,有时需要增大压强。下列图中是为了减少压强的是

A.冰鞋上装有冰刀

B.飞镖的箭头很尖

C.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参考答案:C

1.如图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虽然相同,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小明明显

B.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C.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同

D.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小相同

2.下列实例中,属于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履带

B.钉尖做得尖锐

C.刀刃磨得锋利

D.砍刀做得重些

3.以下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背带较宽

B.滑雪板底板较宽

C.刀刃做得很薄

D.推土机履带很宽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茶杯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5.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质量,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F甲、F 乙的关系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

B.F甲可能等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

D.F甲可能小于F乙

6.小事情也会酿成大事故。近日,一女孩因手指划破使用创可贴,并在创可贴外用细线扎紧以防脱落,最终造成手指末端坏死而截去。在创可贴外用细线扎紧,因受力面积减小导致手指受到的___________增

大。生活中,当手指不慎被金属环箍住时,可用涂抹肥皂水的方法将金属环取下,这是通过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7.在书包重力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比窄的书包带用起来舒服一些,这是因为通过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的缘故。

8.载重汽车的轮子比普通汽车多,是为了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减小压强

9.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安全锤的头做的很尖

B.注射器针头做的很尖

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

10.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A.34帕B.68帕

C.136帕D.6.8帕

11.如图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

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关系为

A.3:1:3 B.3:2:3

C.3:3:4 D.2:1:2

12.两位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如图1)。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

A.甲和乙B.乙和丙

C.甲和丙D.甲、乙和丙

13.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实验中,根据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C.实验乙、丙研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比较小桌在图丙中海绵和图丁中木板下陷的程度可知p丙大于p丁

14.为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小何决定用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小何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比较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②小何按如图所示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水分别放在海绵上,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叙述)。

15.某封冻的湖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4Pa,某坦克的质量为20 t,每条履带的面积为 2 m2.此坦克能否安全通过该湖面?(g=10 N/kg)

16.南京共享单车以其快捷、环保的优势,备受市民欢迎.下表是摩拜单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质量20 kg

最大载重100 kg

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50 cm2

(1)若小张骑着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 3 km用了10 min,求他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若小张重500 N,他骑该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 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2.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重力G甲、G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中 () ①ρ甲>ρ乙②p甲>p乙③G甲>G乙④m甲>m乙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两个均匀物体A、B质量分别为m A、m B,密度分别为ρA、ρB,底面积分别为S A、S B,高度分别为h A、h B,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 m g S B .p 1=B A m g S C .p 2= A B B ()m m g S + D .p 2= A B A ( )m m g S + 5.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 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 2p ,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p p = D .12p p < 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 、b 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C .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B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C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D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 8.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 甲。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 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二物理满分冲刺下学期 专题 期中期末串讲之压强-讲义

专题期中期末串讲之压强讲义 主讲教师:郝老师北京市物理高级教师 金题精讲 题一 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这种下水管的示意图是( ) 题二 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 题三 小丽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菜刀上有两种孔,如图所示,她对这两种孔的作用不了解。请你给她解释图中孔①、②的作用。 题四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 N、容积为V容的圆柱形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为2×10-2m2.(g 取10 N/kg) (1)求该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地面; (2)若在该容器中倒入体积为V水的水后,求水面下0.1 m深处水的压强p水; (3)若将一个体积为V物的金属物块浸没在水中后,讨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变化范围。(要求:讨论中涉及的物理量均用字母表示)

题五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103 m2的塑料杯子放在水平面上,向杯中倒入300 g的水,水深20 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 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水面升高了4 cm(水未溢出,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此时: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 (2)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多少? (3)木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题六 一个质量为4 kg、底面积为2.0×10 2 m2的金属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有一边长为l A=0.2 m的立方体物块A,放于底面积为0.16 m2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把B放A上,静止后A恰好浸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A的密度ρA=0.5×103 kg/m3,取g=10 N/kg)求:(1)B对水平面的压强; (2)把B从A上取走后(如图丙所示),A浮出水面的体积; (3)把B从A上取走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改变了多少; (4)把B从A上取走,水的重力做功多少?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计算题专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压强计算题专题 1、篮球巨星姚明的蜡像的体积为0.15米3,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2米2。求(1)姚明蜡像 的质量m (蜡的密度是900g/m3) (2)站立的蜡像队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 2.小红在冰场上快速滑行,她在10秒内滑行了80米,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50千克,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0厘米2,求(1)小红对冰面的压力(2)小红在冰面上双脚滑行和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3. 业余侦探”小明发现两个并拢的“可疑”鞋印,为了估测那个人的体重,小明在方格纸上描下一个鞋印的轮廓,如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 cm2。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为了测量压强,他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垫片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0 cm2,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力计读数是15 N。根据以上数据,试求:(g取10 N/kg)(1)垫片对地面的压强;(2)“可疑”人的质量。 4.如图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厘米,A端液面离容器底26厘米。求B端顶面受到的压强。 5.底面积为40厘米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厘米处的器壁上的A点处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2352帕斯卡。求该液体的密度。

6..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箱子,箱子重50 N,其顶部有一根长20 cm、横截面积为4 cm2 竖直的管子与箱子相通,管子重10 N,管子和箱子都灌满水,求: (1)箱内顶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箱内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3)水的重力; (4)箱子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0.6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O.8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多大? 8.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杯中盛水,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 cm 2,则水对杯底部的压强是多少P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经典练习(最新整理)

14.2《液体的压强》练习题(2)2010-10-9 一、探究题。 2、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 )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 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 )和(d )所示. 他发现图(d )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 d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3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 )、(b )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 )、(b )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 )所示.通过对图(a )、(c )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金属盒 软管 (a )(b )(c )(d )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 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 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初二下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和经典题型

第九章压强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

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14.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主要是由于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 (2)大气压的变化和天气有关,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高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课堂例题讲解 例1.如下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a)是两块迭放;(b)是单块砖平放;(c)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液甲<p 液乙 C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地甲>p 地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G ,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乙=G ,所以F 甲=F 乙,故A 符合题意; B C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则 =V g V g ρρ甲乙甲排乙排 =ρρ甲乙 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gh ρ甲甲液甲 =p gh ρ乙乙液乙 由于=ρρ甲乙,=h h 甲乙所以=p p 液甲液乙,故B 、C 错误; D .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 G G F p S S +==液甲甲容 地甲 G G F p S S += =液乙容 乙地乙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 p p =地甲地乙 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 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 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选项错误; 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选项正确; C.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受到大气压竖直向上的作用,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同样会受到大气压垂直作用于其上的作用,纸片同样不会掉下来,C选项错误;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试管中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大气压强,试管中的水柱可以被大气压托住,故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不会从管口流出,D选项错误。 故选B。 3.甲、乙两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两个物体下底面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压强典型例题

压强 (1)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2)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牛顿. (3)压力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例如: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

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1)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p=gh 式中为液体密度,单位用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米;p为液体压强,单位用帕. ⑴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由公式p=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容器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完整讲义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生活中存在的力 拉弓射箭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投篮压路机压路 思考:什么是力? 人弓 推土机土 运动员杠铃 物体物体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用力扳竹子小孩盘腿坐在木板上骆驼在沙地上踩出脚印 足球运动中相互传球守门员守球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1: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例2: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点拨: 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外一个是受力物体。 运动状态的理解: 1、由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我们把静止的当作是一个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否则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变了。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专题复习

初中物理压强计算题专题复习 1. 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2.一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按图中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三种方式中,若桌面受到砖的最小压强为p,则桌面受到砖的最大压强是 () A. 1p B. 2p C. 4p D. 6p 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 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4.如右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C.FA<FB,pA<pB D.FA<FB,pA=pB A.FA>FB,pA>pB B.FA=FB,pA>pB A B 5.轮船舱底在水面下3.5米处,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0.2米2的洞,要用________牛的力,才能堵住这个洞。 6.将一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放在面积为1m2的正方形桌面中央,则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__ Pa (g取10N/kg) 7.(2005年北京市32题)如图,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 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 A ,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边长之比 L1:L2=2:3,已知p1: p2=3 : 2 ,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 8.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向右移动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 的( )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9、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 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水=1.0×l03kg/m3)求: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例题 1、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00克,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内盛0.6千克 的水,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水平桌面中央。 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多大? ⑵当小明将100克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厘米,但水并未溢出。此 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容器容积为1.5×10-3米3,底面积为1.0×10-2米2,高为20厘米,容器重1牛,当它盛满水时求: (1)水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3、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图l4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 为2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最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 =1.0×l03kg/m3)求: 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ρ 水 (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 (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

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 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 (1) 容器A中水的质量。 (2) 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5、如图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6、质量是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每条履带的宽度是0.4m, 求: (1)坦克所受的重力是多大?(g取10N/) (2)坦克在平路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果坦克垂直路过一条宽度是0.5m的壕沟,当坦克位于壕沟的正上方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专题讲义--1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初三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老师授课类型新授授课内容固体压强专题讲义 教学内容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是垂直受力面。 3 思考:压力和重力是一回事吗?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时候压力和重力的大小一致? 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地球与质量有关竖直向下重心 压力其它物体与质量无关垂直受力面物体表面 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G) 练习题: 1 如图5-1-1所示,请在a、b、c、d四幅图中画出AB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5-1-2所示,正方体金属块重20 N,F恒为 5 N,则支承面所受到的压力分别是:Fa=__20N___,Fb=___5N__,Fc=___15N__,F d=___25N____. 二压强 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物理意义: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量

3 公式:, 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单位是牛(顿),S是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或受力面积,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1Pa=1N/m2 传递特点:只能大小不变的沿原来方向传递压力。 4 对压强的感知(估测):一张A4纸的压强大约为一帕一成年人站在地面上约1.5×104Pa 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1)压力一定时,减小(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减小)压强; (2)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减小)压力,可以增大(减小)压强; (3)增大(减小)压力的同时减小(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减小)压强。 6 柱体的压强 (1)柱体:简单的理解,柱体是粗细均匀的物体,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2)放在水平面上的柱体,当没有受到竖直方向的其他外力时,对平面产生的压强为P, P=F/S=G/S=mg/S=ρVg/S=ρgh 即柱体自由放在水平面上时,对平面的压强P=ρgh,其中ρ是柱体的密度,h是柱体的高度。 ?考点一:关于压力 1 如图所示各力的示意图,能正确反映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是( C ) 2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含解析 一、压强 1.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 ,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与切去部分高度Δh 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甲>ρ乙、h 甲>h 乙,由p=ρgh 知道p 甲 >p 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 ,由于ρ甲>ρ乙,所以△p 甲>△p 乙,即甲的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只有D 正确。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甲可能小于'm乙 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可能大于'm乙 D.'m甲一定大于'm乙【答案】D 【解析】 【详解】 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3可得:ρ甲L甲3=ρ乙L乙3,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L甲2<ρ乙L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ρ甲△V甲=ρ甲L甲2h,△m乙=ρ乙△V乙=ρ乙L乙2h,因△m甲-△m乙=(ρ甲L甲2-ρ乙L乙2)h<0,所以,△m甲<△m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D。 3.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 C.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 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造成的,故A错误;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 C.根据p=F/S知道,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压强增大,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故C正确; 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正确. 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贬服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一个中学生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3Pa C.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约为1m/s D.普通书桌高度约为80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自己)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 <p乙B.p甲=p乙 甲 C.p >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甲 3.如图,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 A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A.p =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确定甲 5.如图,有两容器都装满水,若A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1,B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2,则() A.P =P2B.P1<P2C.P1>P2D.无法判断 1 6.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比较水和煤 油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大小,其结果是() A.水产生的压强大B.煤油产生的压强大 C.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一样大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A.B.C.D. 9.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装满不能混合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A;若将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B;比较P A与P B的大小,正确的是()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比较 A 10.如图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内装的是水银,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前,两管水银面等高,当把金属盒放入水中H深处时,U形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H:h为() A.大于13.6B.等于13.6C.小于13.6D.无法确定 11.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B.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 C.ρ甲大于ρ乙ρ乙小于ρA D.ρ甲小于ρ乙ρ乙大于ρA 12.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对F A、F B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F 大B.F B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A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和p 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辅导物理压强知识点归纳总结 压强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 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 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压强)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九章压强) 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 2 定义式:P=F压/S受(P:压强(Pa)F压:压力(N);S 受:受力面积(m2)1Pa=1N/m 2)1Pa=1N/m 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2.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20Pa;物理意义是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0N。 3.增大压强的方法:①F压→,S受↓可↑P②S受→,F压↑可↑P③同时↑F压、↑S受可↑P。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 强。 4.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5.液体压强:p(Pa)P=ρ液gh(ρ液:液体的密度(kg/m 3);h:深度(m)【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6.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7.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 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P=F压/S受计算压强(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②液体:先由P=ρ液gh计算压强,再由F压=P×S受计算压力。 8.液体压力和压强的特点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压强)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9--压强 一、选择题 典例2(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 甲=F乙,h甲>h乙 B.F甲=F乙,h甲=h乙 C.F甲F乙,h甲>h乙 解析:由于是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相等,F甲=F乙;由压强定义,在压力相同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下陷浓度h甲>h乙,选项A正确。 答案:A 典例 3.(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6.如图甲所 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 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 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 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 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 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 差(如图丙所示)。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 否漏气( )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解析: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 内吹气后,管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漏气;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选项D 正确。 答案:D 典例4.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 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V=13 πR 2h,,其中,R 、h 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1G B .2G C .3G D .0 答案:B 解析:若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装在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应为G ,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装在圆锥形容器内,则其液面高度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其压力为3G 。把液体看作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容器侧面对液体的压力大小为2G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2G ,所以正确选项为B 。 典例5.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5所示,一阵大 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 释,正确的是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B 解析:大风吹来,由于伞上方凸起,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所以伞面被向上“吸”,选项B 正确。 【竞赛实战训练】 1.一块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 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 使板A 右端缓慢 地离开桌边L/3,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 .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图5

最新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提高内容 一、 基本概念 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p 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 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P 单位:N (牛) 3、流体静压强单位: 国际单位:N/m 2=Pa 物理单位:dyn/cm 2 1N=105dyn ,1Pa=10 dyn/cm 2 工程单位:kgf/m 2 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 1 at=1 kgf/cm 2 =9.8×104Pa=10m 水柱 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 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 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 ——大小特性。(各向相等) 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 h p p ?+=γ12 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 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 例题: ΔA ΔP

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连通器: 三、测压计 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 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 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 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 b. 测压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