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上声+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 上声加非上,前上变半上(21)。如:
上+阴 首都 北京 统一 女兵 上+阳 祖国 海洋 语言 改良 上+去 解放 土地 巩固 鼓励 上+轻 尾巴 起来 宝贝 里头 你的 • 上声字在语流中作为后字也常常读半上(21)。 天上美景总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 • 注意:上声字的调值尽管有各种变化,但注音时 一律标本调。
不读轻声 • 聪明、迷惑、痛快、商量、因为 • 看见——看得见、起来——起不来、听见 3.有些双音节的趋向动词,单独的时候读轻声,插
入“得”“不”等成分后,就不轻声了 • 开进来——开不进来——开得近汽车来
10
二、变 调
• 先看三组例子:
美好——梅好 友好——油好 李老师——黎老师
•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产生一定的 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 调。
7
(三)轻声的作用
1.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义 • 是非(正确和错误)——是非(纠纷) • 地下(指地面之下)——地下(指地面上) •大方(专家) —— 大方(不拘束;不俗气) 2.部分词用非轻声与轻声的对立来区分词性 • 自然(名词)——自然(形容词) • 花费(动词)——花费(名词) • 实在(副词)——实在(形容词)
第五节 语流音变
1
请读:唐厂长领导雨伞厂。
如果不变调,将几乎无法读出。
2
一、轻声 二、变调 三、儿化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3
一、轻 声
(一)轻声的性质
• 所谓“轻声”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 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 短又轻的调子。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 声。例如:妈妈、我们、椅子、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