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二次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次作业爱美的热带鱼(预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铅笔、椭圆、直线、刷子、填充和放大镜工具的使用。
2.掌握热带鱼颜色的填充。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展示作品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画图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椭圆、铅笔、直线、刷子、放大镜和填充工具以及“撤消”命令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如何修补热带鱼出现缺口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协作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准备】1.网络多媒体电脑室2.相关教学课件【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早上好!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我们的两位电脑朋友上个周末是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还是去哪里了呢?2.一起跟两位电脑朋友去亚龙湾看海底世界热带鱼,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呢?教师总结学生们分享的收获。
揭示课题:爱美的热带鱼。
今天是感恩节,郭老师祝思源的老师和同学们感恩节快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哦!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想以《爱美的热带鱼》作品,当做感恩节礼物送给老师、父母或同学吗?二、出示自学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画图”软件里认识新朋友,郭老师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会收获更多的礼物哦!任务一:认识椭圆、铅笔、直线、刷子和填充工具。
1.我想画爱美热带鱼的身体,怎么画呢?需要绘画工具箱里的哪位朋友帮忙呢?2.画好热带鱼的身体后,鱼身上的花纹怎么画呢?需要绘画工具箱里的哪位朋友帮忙呢?3.热带鱼身体和花纹画好了,尾巴又怎么画呢?需要绘画工具箱里的哪位朋友帮忙呢?4.鱼的身体、花纹、尾巴都画好了,缺少眼睛行不行呢?鱼的眼睛又怎么画呢?需要绘画工具箱里的哪位朋友帮忙呢?5.鱼画好了,但是是黑白的鱼,你觉得好看呢?需要绘画工具箱里的哪位朋友帮忙呢?6.学生上教师机分享使用椭圆、铅笔、直线、刷子和填充工具画热带鱼的操作步骤。
浙江科技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试题3浙江科技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试题3判断题:1.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程序,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而“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
()[3分]2.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3分]3.五号字体要比四号字体大。
()[3分]4.当需要对某一文档进行查找时,光标应置于文档的尾处。
()[3分]5.页脚位于文档的底部。
()[3分]6.改变字体第一步应该是选定文字的大小。
()[3分]7.不要在网上乱开玩笑、辱骂他人或进行人身攻击。
()[3分]8.访问一个网站,只需在状态栏输入相应的网址并按下回车键就可以。
()[3分]9.被加粗的字体的颜色要比没被加粗的字体的颜色要深。
()[3分]10.替换时每次只能替换一处文字。
()[3分]11.“对齐方式”按钮位于“常用工具栏”里。
()[3分]12.插入剪贴画首先要做的是将光标定位在文档需要插入剪贴画的位置。
()[3分]13.WORD中的标尺分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
()[3分]14.Enter键中文名称是回车键。
()[3分]15.我们用普通方式删除的文件,一般放在我的文档里。
()[3分]16.人们常说的486,奔腾Ⅱ,奔腾Ⅱ,就是指电脑的CPU的型号。
()[3分]17.电脑显示器是输入设备。
()[3分]18.任务栏上的时钟是可以修改的。
()[3分]19.删除A盘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时,它实际上是被放入了回收站。
()[3分]20.任务栏上显示着那些已经关闭的程序。
()[3分]21.表示存储容量的单位有B、KB、MB、GB等,其中1KB=1000B。
()[3分]22.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传染给人的病毒。
()[3分]23.打字时,人体与显示器的距离约为20厘米左右。
()[3分]24.出现“死机”时,按一下电源键,立即再开机即可。
()[3分]25.文件夹里可包含文件和文件夹。
()[3分]26.WORD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段落的结尾。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课程作业说明:信息技术支持导入、讲授、评价等环节优化的三项作业,可以是同一节课中不同环节的技术应用,也可以是不同课中相应环节的技术应用。
作者信息姓名杨明联系电话所教学科数学所教学段三年级电子邮件单位名称济宁市邹城市石墙镇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入环节优化(一)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请说明导入环节在这堂课中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如何起到优化作用。
(300字左右)熊大熊二分蛋糕的故事引入,用课件演示分蛋糕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用整数不能表示出结果时,就自然的引出了分数。
这一学习过自然又流畅,学生形象直观中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积极的创造分数,体会了分数的优越性。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说明:在这一步里,请将你在导入环节上要说的话,预估的时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支持(请具体说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导入效果,并截取重要画面,链接相应的文档)呈现在下表中。
导入语时间信息技术支持(1)同学们,你们看过《熊出没》的动画吗?老师把4个蛋糕分给熊大和熊二,每人几个?有几种分法?(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熊大2个,熊二2个,这种分法就是数学中的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3分钟1分钟课件展示情境图:课件演示学生的三种分法:(3)把2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几个?(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1)(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个?(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
)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1分钟课件展示两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课件展示一个蛋糕的情景:信息技术支持的讲授环节优化(二)第一步:设计前的分析本课的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信息技术第二次考试课后习题好好做,大橘给你买鸡腿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Word编辑文本时,如果要删除光标前的一个英文字符或汉字,可以按()键。
[单选题] *A.DeleteB.Backspace(正确答案)C.HomeD.PgDn答案解析:按Backspace键可以删除光标前的一个英文字符或汉字;按Delete键可以删除光标后的一个英文字符或汉字。
在Word编辑状态下,不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单选题] *A.对选定的段落进行页眉、页脚设置(正确答案)B.在选定的段落内进行查找、替换C.对选定的段落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D.对选定的段落进行字数统计答案解析:页眉和页脚是指在每一页顶部和底部加入的信息。
在Word文档中,按()键同时拖动鼠标,可纵向选定一个矩形文本区域。
[单选题] *A.CtrlB.EscC.ShiftD.Alt(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按住Alt键不放,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出一块矩形区域,选择完成后释放Alt键和鼠标即可。
Ctrl+拖动是复制I在Word文档的某两个字符之间,按住Ctrl键并单击左键将() [单选题] *A.光标移到行首B.光标移到页尾C.选中光标所在句子(正确答案)D.选中光标所在段落答案解析: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鼠标单击需要选中的句子的任意位置,即可选中光标所在的句子。
在Word中选定一个段落的操作方法是() [单选题] *A.在段落的左侧选定区处双击(正确答案)B.按住Shift键,单击该段落的任意位置C.按住Alt键,单击该段落的任意位置D.按住Ctrl键,双击该段落的任意位置答案解析:将鼠标指针指向某段落左边的选定区处,双击鼠标左键可以选中该段落,三击鼠标左键可以选中整篇文档。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选择了当前文档中的一个段落,按Del键后,则() [单选题] *A.该段落被删除且不能恢复B.该段落被移到“回收站”内C.该段落被删除,但能恢复(正确答案)D.能利用“回收站”恢复被删除的该段落答案解析:选中一个段落后,按Del键后,该段落内容被删除,但通过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撤消”按钮或“Ctrl+Z”组合键可以将其恢复。
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试卷二一、选择题:(题数:10道,共:20分)1、用“录音机”录制的音频文件格式是()A、W AVB、M P3C、M IDD、C D系统答案:A2^下列关于.Windows窗口的叙述屮,错课的是()。
A^ windows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但只冇一个当前窗口B、同吋打开的多个窗口可以重叠排列,也可平铺排列C、在windows中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就会打开一个窗口D、窗口的位迸可以移动,但大小不能改变系统答案:D3、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是按()分类的方法。
A、访问人数B、接入计算机的数量C、连接方式D、覆盖范围系统答案:D4、在PowerPoint的浏览视图下,按住Ctrl.键并拖动某张幻灯片,可以完成的操作是()A、移动幻灯片B、复制幻灯片C、删除幻灯片D、选定幻灯片系统答案:B5、在进行文字的“字体”设置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A^定位插入点光标B、单击“字体”工具按钮C、选定文字D、打开“格式”菜单系统答案:c6、在Flash中,测试整个影片的快捷键是()。
A^ |Ctrl| +|Alt) + |Enter| B、|Ctrl| +1 EnterC、丽 + 丽|+|Entei|D、冈+ ^l^ + |Entei] 系统答案:B7、下列关于IE浏览器主页设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oA、可以设置任何的网页作为主页B、只能将网站的首页设置为主页C、可以使用“空白页”作为主页D、可以把当前打开的网站页面设为主页系统答案:B8、在“写字板”屮,选定文档内容后按“Delete”键,其意义是()。
A、相当于单击工貝-栏中的“剪切”盖按钮。
B、相当于执行了“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命令。
C、文档内容被删除,删除的内容不能再恢复。
D、文档内容被删除,但可以被粘贴到其他位宜。
系统答案:B9、LOGO语言中机器人左转50度的命令是()A、R T50B、L T50C、F D50D、B K50系统答案:B10、Windows的“画图”程序屮,想要退回上步操作,可以执行“编辑”菜单屮的()命令。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次作业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后确实收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要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
只有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近几年,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文从组织教材、巧妙导入、活用教学方法、主动学习几方面作以探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我对如何进行好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新的体会。
适当选学教材,诱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就应该以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像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等。
这样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其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如键盘操作,键盘操作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导致给学生上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键盘上的字母按汉语拼音的读法教给学生。
各个击破,诱发了学习兴趣。
重视导入,激起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极大兴趣或好奇,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探索和研究,达到忘我的境界。
我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直接提问导入、范例导入、设疑导入。
活用教学方法,保持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心理特征,习欢游戏,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
爱听动人的故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中,我觉得采用演示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范例展示法和竞赛教学法都是比较有效的。
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
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
人、小鼠、大鼠血红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序列分析1.认真阅读NCBI书架(Bookshelf)、PDB分子月报(Molecule of the Month)、UniProt蛋白质精选(Protein Spotlight)以及维基百科(Wikipedia)等网站中有关血红蛋白的介绍,了解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空间结构、亚基组成等基本知识。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四聚体蛋白质四级空间结构。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
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
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2.查阅ENSEMBL基因组数据库中已经或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的物种树,了解人、小鼠、大鼠三个物种之间演化关系;检索物种分歧时间数据库TimeTree,了解人和小鼠、小鼠和大鼠之间的分歧时间。
3.从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并提取人、小鼠、大鼠血红蛋白alpha亚基蛋白质序列,利用WebLab或JEMBOSS软件包中的序列比对程序Needle,选择默认计分矩阵BLOSUM62和默认空位罚分进行序列比对,将比对结果填入表1。
分析比对结果,说明得到上述结果的原因和进一步分析思路。
表1 人、小鼠、大鼠血红蛋白alpha亚基蛋白质序列比对结果物种Species登录号Accession得分Score相同氨基酸Identity相同和相似氨基酸Similarity空位Gaps人/小鼠NP_000549/NP_032244653 123/142(86.6%) 131/142(92.3%) 0人/大鼠NP_000549/NP_037228587 111/142(78.2%) 120/142(84.5%) 0小鼠/大鼠NP_032244/NP_037228632 120/142(84.5%) 127/142(89.4%) 04.检索RefSeq数据库中人、小鼠、大鼠血红蛋白alpha亚基编码基因的mRNA序列,下载其编码区序列和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将结果填入下面表2中。
青岛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信息在线巧发布》同步练习题附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归纳:1.信息发布的途径。
2.发布信息的原则。
3.网络文明礼仪。
4. 个人隐私保护。
二、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我们在发布信息时,应该遵守网络________,不发布虚假或有害信息。
2. 在________上,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也可以查看朋友们的动态。
3. 发布信息的平台有很多种,例如官方网站、博客、________等,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种方式不适合发布个人信息?()A. 在班级微信群分享学习心得B. 在公共论坛发布家庭住址C. 在微博上分享参加的活动照片D. 在抖音上分享趣味小视频2. 以下哪种行为是遵守网络礼仪的?()A. 未经他人同意,发布他人的照片B. 发布侮辱、攻击他人的言论C. 在线学习时,主动分享有价值的学习资源D. 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谣言3. 信息发布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A. 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B. 尽量发布个人隐私信息C. 可以发布所有网络上的热门信息D. 只能发布自己的想法,不能引用他人的观点4.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增加信息的吸引力?( )A. 文字描述尽量简洁,不使用修辞B. 配合相关的链接,提供更多信息C. 只使用纯文字,不添加任何图片或视频D. 随意使用网络热门表情,与内容无关(三)、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随意发布任何信息,因为网络是自由的。
()2. 发布信息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3.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信息,我们可以频繁地在各种平台上发布相同内容。
()(四)、简答题。
1. 请列举两个发布信息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什么是网络文明礼仪?请给出一个具体示例。
信息技术第二次作业首先对专家表示歉意由于工作的原因未能及时完成作业下面我先谈谈这次教育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教师通过网上的继续教育受益匪浅听过专家的讲座,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首先,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次,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
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
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
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
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我用自己的一片课件来表达我的收获。
自己的“一人一课”设置段落格式教学目的() 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 学会字符间距的调整。
() 通过实际操作,对进行学生动手能力、探知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字符间距的调整。
教学准备()在机房上课。
()每台学生机有一篇没有排版的样文《秋游》。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一段没有排版的及一段已经排版好的文字,让学生比较,哪一段更漂亮一些?(培养审美观点)想不想把第一段文字变得像第二段文字一样漂亮?这需要用到中段落格式的设置。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授(板书:)(板书:一、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板书:。
使标题居中)(边讲边演示)①选定标题“秋游”。
②在工具栏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
单击居中按钮。
两端对齐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将《秋游》这篇文章打开,并将标题“秋游”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
四年级信息技术三个软件操作两遍练习题[人教版]1. 软件A操作一:打开软件A打开电脑桌面上的软件A图标,双击鼠标左键进入软件A的主界面。
操作二:创建新文档在软件A的主界面上,点击“文件”菜单,然后选择“新建”选项。
在新建文档对话框中,输入文档名称,并点击“确定”按钮。
操作三:插入图片在新建的文档中,点击“插入”菜单,然后选择“图片”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图片文件并点击“确定”按钮。
操作四:保存文档在软件A的主界面上,点击“文件”菜单,然后选择“保存”选项。
选择保存位置和文档名称,并点击“保存”按钮。
2. 软件B操作一:打开软件B打开电脑桌面上的软件B图标,双击鼠标左键进入软件B的主界面。
操作二:导入数据在软件B的主界面上,点击“文件”菜单,然后选择“导入”选项。
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并点击“确定”按钮。
操作三:编辑数据在软件B的主界面上,选择要编辑的数据,并点击“编辑”按钮。
在编辑界面中,修改数据内容并点击“保存”按钮。
操作四:导出数据在软件B的主界面上,点击“文件”菜单,然后选择“导出”选项。
选择导出文件格式和保存位置,并点击“确定”按钮。
3. 软件C操作一:打开软件C打开电脑桌面上的软件C图标,双击鼠标左键进入软件C的主界面。
操作二:创建新项目在软件C的主界面上,点击“项目”菜单,然后选择“新建项目”选项。
输入项目名称和相关信息,并点击“确定”按钮。
操作三:添加任务在新建的项目中,点击“任务”菜单,然后选择“添加任务”选项。
输入任务名称和描述,并点击“确定”按钮。
操作四:完成任务在软件C的主界面上,选择要完成的任务,并点击“完成”按钮。
以上为四年级信息技术三个软件操作的练习题,每个软件的操作需要练习两遍,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选择题A. 鼠标B. 键盘C. 主机D. 操作系统A. 硬盘B. 内存C. WindowsD. 显示器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传输数据B. 娱乐C. 打印文件D. 制作课件A. 发件人B. 收件人C. 主题A. 百度B. 360C. 搜狗二、填空题1. 计算机由和组成。
2.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两种。
3. 电子邮件的地址由和部分组成。
4. 常见的网络搜索引擎有和等。
5. 在计算机中,我们通常使用来进行文字输入。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
2. 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3. 请简述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步骤。
四、操作题2. 请在计算机上打开一个网页浏览器,搜索“小学信息技术”。
3. 请在计算机上打开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一封邮件给老师,主题为“学习汇报”,内容为:“尊敬的老师,这是我最近学习信息技术的汇报,请您查阅。
”一、选择题1. D2. C3. A4. D5. D二、填空题1. 硬件软件2. 广域网局域网3. 用户名邮箱域名4. 百度搜狗5. 键盘三、简答题1.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如Windows、Word等。
2. 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地传输数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打开电子邮件客户端,登录账户,编写邮件内容,填写收件人、主题,发送邮件。
四、操作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操作)一、选择题A. 鼠标B. 键盘C. 主机D. 操作系统A. 硬盘B. 内存C. WindowsD. 显示器3.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传输数据B. 娱乐C. 打印文件D. 制作课件A. 发件人B. 收件人C. 主题A. 百度B. 360C. 搜狗二、填空题1. 计算机由和组成。
2.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和两种。
3. 电子邮件的地址由和部分组成。
4. 常见的网络搜索引擎有和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计算机硬件B. 计算机软件C. 互联网A. 开机B. 关机C. 运行程序A. 键盘B. 鼠标C. 扫描仪A. 显示器B. 打印机C. 音箱A. 硬盘B. U盘C. 光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计算机只能用来玩游戏。
()2. 互联网是计算机的一部分。
()3. 键盘是计算机的唯一输入设备。
()4.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唯一输出设备。
()5. 硬盘是计算机的唯一存储设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计算机由硬件和________组成。
2. 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输出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等。
4. 计算机的基本存储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互联网是________的基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设备。
3.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输出设备。
4.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存储设备。
5. 简述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计算机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并简述操作步骤。
2. 请用计算机进行一次简单的搜索,并简述操作步骤。
3. 请用计算机进行一次简单的文件传输,并简述操作步骤。
4. 请用计算机进行一次简单的打印,并简述操作步骤。
5. 请用计算机进行一次简单的文件存储,并简述操作步骤。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分析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在计算机上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并简述操作步骤。
2. 请在计算机上进行一次简单的文件传输,并简述操作步骤。
一、选择题1. D2. D3. D4. D5. D二、判断题1. 错2. 错3. 错4. 错5. 错三、填空题1. 软件2. 键盘、鼠标3. 显示器、打印机4. 硬盘、U盘5. 信息技术四、简答题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运行程序等。
【精品】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
(5题)2. 选择正确的计算机部件。
(5题)3. 选择正确的计算机术语。
(5题)4. 选择正确的计算机操作方法。
(5题)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 填写正确的计算机部件名称。
(5题)2. 填写正确的计算机操作步骤。
(5题)3. 填写正确的计算机术语。
(5题)4. 填写正确的计算机操作方法。
(5题)三、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2分)1.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5题)2.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5题)3.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术语。
(5题)4. 简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5题)五、操作题(共20分,每题2分)1. 根据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
(5题)2. 根据要求进行计算机部件的识别。
(5题)3. 根据要求进行计算机术语的应用。
(5题)4. 根据要求进行计算机操作方法的实践。
(5题)一、选择题1. A B C D E2. A B C D E3. A B C D E4. A B C D E二、填空题1. A B C D E2. A B C D E3. A B C D E4. A B C D E三、判断题1. A B C D E2. A B C D E3. A B C D E4. A B C D E四、简答题1. A B C D E2. A B C D E3. A B C D E4. A B C D E五、操作题1. A B C D E2. A B C D E3. A B C D E4. A B C D E一、选择题1. 答案:A B C D E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2. 答案:A B C D E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部件的识别能力。
3. 答案:A B C D E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计算机术语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
我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优选教法,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名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象教学法我们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所以要注意运用形象法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一课,由于小学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多怀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
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
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比喻教学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例如:在介绍文件夹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夹的含义,我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文件夹就好像我们用的资料袋一样,里面可以装一些文件在里面。
新建一个文件夹要给它命名,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文件。
”诸如此类的比喻,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次作业【第一篇作业】
“针对完成教学设计(预案)”。
围绕拟解决的问题,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对拟解决问题经过新思考、产生新认识之后,提出的预设性解决方案(3000字)。
本学期是我校《信息技术》开拓发展的一个学期。
学期初,我校5位信息技
术教师就对本学期教学进行研讨,在研讨之初,就提出现今教材与实际学生情况
存在的诸多差距,学生的技术水平及兴趣点是我们教学中关注的要点。
为此,结
合本次国培计划,我将我们所做的工作及开展创新性教学行为作一总结。
围绕教学开展的工作:
2012年9月中旬,网购各个版本《信息技术》教材,以苏科版为基础进行
探讨分析,得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结构框架,每人分担相应年级的《信
息技术》校本课程教材指导纲要编写,我负责小学五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
制定与编写;
2012年10月,开展了两次《信息技术》学科研讨会,就前期安排的教学目
标及内容编写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与讨论,在形式上尽量规范,以致于学生在拿
到不同教师编写的教材时不会感到陌生。
2012年11月,参加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信息技术》五名教师
分别上公开课,两名进行校级公开课的晋级,为此,我们结合新教材的思维方法。
对老教材进行了新的分析与总结,全新编制课堂,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把时
间交给学生,我选取了五年级《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一课进行公开课讲授,在课
堂上,做到“学生能自学完成理解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也不讲”,抓住自
定义动画的精髓,路径、方向、速度及触发器设置,一课中,结合“升旗”实例
进行动画的分析与制作。
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展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2012年12月,针对前期公开课展开总结反思,从各个教师的各个角度分析
课堂,深入挖掘教材,在众多教师的全面分析下,透视课堂,深入思考当今我校
《信息技术》教学新方向。
【附1】《自定义动画设置》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9课《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赵俊授课班级:五年级7班授课时间:2012年11月20日
在课程总结完成后,我又一次针对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展开了新论文的编写:【附2】
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注意力的训练
汉中市龙岗学校赵俊
信息技术是中小学生在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在课程进行中重点围绕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展开。
五年级的信息课程内容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PowerPoint操作的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学科,让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在所学的内容上,学生才会愿学、想学、乐学。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下面我就以五年级《信息技术》中的一课《PPT 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为例,具体说明学生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一、设计
本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就是将学生的兴趣点抓住,利用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授课中利用好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多维引导下自主完成作品,发散思维、探究性的学习与完善作品。
课堂上贯穿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乐在学中的教学理念。
课程的流程设计按照“五个一”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的同时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进行改进,其具体环节如下:
1、课程导入,开门见山,明确学习内容;
2、读一读,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3、作品展示,吸引学生眼球,培养学生制作兴趣;
4、试一试,通过“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尝试操作;
5、讲一讲,学生在教师机上展示其自学成果,通过不同学生的展示,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和操作的误区,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和操作指导;
6、练一练,学生练习,教师做个别指导;(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为学习的重点)
7、学生成果展示,选取作品进行评价,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8、记一记,做课堂小结,问问同学们都收获了什么?今天学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记一记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注意力的训练
本课的设计按照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以任务驱动教学展开,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上讲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集中在教学的内容上来,针对于此,在设计这种操作性强的内容上,选取学生喜欢爱好的内容,本课目标是在PPT中制作国旗飘扬升起的画面,以及愤怒的动画制作。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学生看到跟自己现有经验相关的素材,自然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便会自主学习。
动画设计本身也是教学中出彩的一个兴趣点,结合与此,学生的操作自然如鱼得水。
教学内容上注意力的训练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例如在讲解中让学生做代替老师讲,学生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操作,其他同学都会来看他的操作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尽量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大家的注意力才能更加集中,激发起大家的讨论热情,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了。
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
学习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展示出的操作技能互相补充,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
在实际教学中,有更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和好技巧。
当然,只有根据学科特点将这些技巧真正用到课堂上,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2012年12月
除此,我校《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编写仍在继续中,下学期我们将针对于新的教学课堂设计和新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试用磨合。
后期我们也将开出新的论坛空间,共同研讨《信息技术》新教学。
赵俊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