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留样与处置台帐
- 格式:pdf
- 大小:123.80 KB
- 文档页数:1
样品留样管理要求1.样品的保留由样品的分析检验岗位负亂在有效保存期要根据保留样品的特性妥善保管好样品。
2s保留样晶的容器(包括口袋〉要清洁,必要时密封以防变质,保留的样品要做好标识,要按先后顺序或批次摆放整齐以便査找。
3.样品保留5h样品保留虽要要根抵样品全分析用址而定•不少干两次全分析竝.一般液体为5 0 0 - 1 0 0 OmL:纤维短丝视情况保昭1 0 0 - 5 0 0克:其余固体成品或原料保留5 0 0克。
4.中控分析样品(包括日魏)一律保留至卜次取样.待殊情况保留2 4小时并交给本站岗位工程师处理。
5.外购大宗原材料、原料瑚、中间撫样品保留一周。
6.外购化工料样品保留三个月或半年。
7.成品样品:液体一般保留三个月,固体一・般保留半年。
8.样品过保存期后.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留样室管理要求lx留样室要通风.避光.防火.防爆.专用。
2.留样瓶.袋要封好口,标识清楚齐全。
3.样品要分类.分品种有序摆放。
4.保持留样间卫生淸洁。
5.要有专人管理样品室。
6.样晶超过保存期限后,按"三废”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为加强舄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幣泡f理,确保原材料供;滋足混斑土生产需求及保证原材料质量,经总经理办公会硏究制订不管理制度,谊各部门认真执行本规定的雯求.1.公司生产溜癡土用原材料全邹由商务部逬行采购及管理,各部门应在薩务部的统一管理下忌行各自的原材料管遅职责。
2、裔务部根据混凝土生产计划制订使用计划r并员责水冰粉煤灰及砂石材斛的诳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3.生产部在开具幵盘通知单时一定英依据合同注明各原材料的吕种及规格.生产部应建立水泥、粉煤灰算原材料的进货、出库记录,•捱各个筒仓的库存*<控制曲作员应配合作好水泥、粉煤灰材料的出库踉琮记隶及狈耗记录,为计師材料耗用提供依据。
4、质控部负责原材料的进货枚验并员责外加割的进货供应及出库耗用控制,员责校核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与合同规定的一致性.竝部应越立喘用外加列的进货、出阵记录,拿捱各种夕卜DffiW的晖存H及需求丄5、行政部负责建立原材料进出库台账.6、逊产过程中,商务部、生产部、蕨控部应抿摒洛生产进度r随时动杏拿捱各自分管圉的原材科库存量及需求量变化,保J8原材料供应连续,及时。
建筑工程样品留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中样品留样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控,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国内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样品留存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样品留样管理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需要检验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成品等项目的样品进行保留和管理。
第四条样品留样管理应遵循“抽查、留样、留查、留存”的原则,确保全过程质量管控。
第五条样品留样管理应遵循合理选样、规范留样、严格保管、及时处理的原则。
第六条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相关方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确保留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七条工程项目部负责建立样品留样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本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留样的范围、原则、程序、责任与义务以及管理办法等。
第二章留样的范围第九条留样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施工现场所涉及的主要原材料的样品;2. 各个工序施工前后的质量检验样品;3. 各个工序施工成品的样品。
第十条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所有需要检验的样品均应进行留样保管。
第三章留样的原则第十一条样品留样应遵循客观、真实、全面、及时的原则。
第十二条留样的样品应符合质量检验所需的相关要求,确保留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对于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样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质量部门。
第十四条样品留样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工序特点、材料品种等相关要素进行合理选样,并做好相应的标识和记录。
第四章留样的程序第十五条留样程序分为样品留取、留查和留存三个环节。
第十六条样品留取环节:1. 样品留取应由负责人或专人进行,确保留取的样品完整、真实;2. 对留取的样品应做好标识,并及时记录样品信息;3. 样品留取后,应即时送至样品室或指定地点进行留存。
第十七条样品留查环节:1. 样品留查由负责人或专人进行,对留样的样品进行检验确认;2. 对留样样品的检验结果应及时确认,并记录在质量管理台账中;3. 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质量管理部门。
留样制度一、目的留样是为考察产品质量的稳定、追溯产品及原辅料质量、延长产品有效期和处理质量问题提供实物依据的重要手段,为规范留样管理,特制定此规定.二、范围适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包装、成品的留样管理.三、职责生产部负责留样的制备、保存及定期观察。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1、凡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太外购包装均需逐批留样。
2、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在未得到妥善处理以及处置结果未得到充分评估之前必须留样.3、每批产品在取样时采取足够的样品,分样的同时留取足够量的留样。
4、在留样包装上贴好留样标签,填写好各项内容:样品名称、生产日期(购进日期)、数量、留样时间、留样人。
由留样人放入指定位置全面保存.5、在《留样登记台账》上进行登记,写明批号、留样时间、留样数量。
6、每批成品的留样量应不少于三次全项检测用量,内、外包装每批留样各 3个。
7、包装留样存放的仓库必须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温度波动不大,避免阳光直射。
8、样品柜牢固可靠、清洁无污染。
9、定期对样品进行检查,发现有变质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0、留样由专人负责保管,所有留样都理极其重要的质量实物要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便乱用和借用.11、当需要使用留样,使用人应向生产部负责人提出申请,说明使用目的及所需数量.对留样的使用应慎重,禁止随意意乱用,取用样品必须经过生产部负责人同意,由保管人员称取样品并在台账上登记,写明取样人、日期、数量等。
12、成品的留样:保存期为一年。
包装的留样:保存期为一年。
13、留样样品的到期报废处理,按样品的不同种类每年集中处理一次,并在《留样登记台账》填写处理记录.14、所有留样的取样记录,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均应填实、清晰、规范、妥善保存.15、设立《留样登记台账》销售登记制度一、订货的登记整理第一条当接受的订货已确定,必须将客户的订单及公司内的生产委托做成四份,一份当做副本备用,其他三份各自交给销售部、总经理、财务部.内容包括品名、数量、单价、所需日程、交货日期、交货地点、包装及运送方法等等.第二条贸易部已确定所有的订货时,应将接受订货的要项记入订货单里,记录项目包括生产委托、进行、检查、交货及其他经过等等。
留样观察管理规范1.0目的建立一个留样管理规程,以便有问题备查。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辅料、内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均应批批留样。
3.0职责留样观察管理员:由质量管理部留样管理员担任,负责留样的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样品的性质和贮存方法。
4.0 作业内容4.1留样数量:4.1.1重点留样:做稳定性试验的药品需重点留样,应根据稳定性试验的次数,留够有效期后一年全项的检验量。
4.1.2一般留样:其他留样样品为一般留样,留样量为一次全检量的3 倍;4.2留样样品的要求:4.2.1留样样品封口严密、完好,批号清楚,留样成品应标签完整;4.2.2成品留样的包装与上市销售包装一致。
4.3留样工作程序:4.3.1 样品的接收:留样员收到留样后填写留样台账:4.3.1.1成品留样台账内容为:品名、批号、规格、包装、留样日期、留样量、留样人等;4.3.1.2原辅材料留样台账内容为:原辅材料名称、供货来源(单位)、进厂编号、来料批号、留样日期、留样人等;4.3.1.3内包材留样台账内容为:名称、供货来源(单位)、进厂编号、来料批号、留样日期、留样人等。
4.4留样的保存:4.4.1一般留样样品与重点留样样品应分区存放,摆放整齐。
4.4.2留样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与药品或中间产品的标签标示的储存要求一致。
4.4.3留样管理员应每天检查温湿度情况并记录;4.4.4 留样不得外借、或转送他人;4.4.5 样品在留样期间留样管理人员应抽查检品外观情况,尤其注意性质不稳定的样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质量管理部。
4.5样品留样观察期限:成品---有效期后1年中间产品---6个月原材料---成品放行后2年辅料---有效期内包装材料---检验合格后6个月;4.6样品的销毁:4.6.1 超过留样期间的样品,应定期销毁;4.6.2 销毁样品:由留样管理员将所要销毁的样品名称、销毁原因、注解清楚、报质量管理部部长批准;4.6.3 销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有两人以上现场监控,并有销毁记录。
留样制度留样制度⼀、⽬的留样是为考察产品质量的稳定、追溯产品及原辅料质量、延长产品有效期和处理质量问题提供实物依据的重要⼿段,为规范留样管理,特制定此规定。
⼆、范围适⽤⽣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包装、成品的留样管理。
三、职责⽣产部负责留样的制备、保存及定期观察。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1、凡本公司⽣产的产品太外购包装均需逐批留样。
2、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在未得到妥善处理以及处置结果未得到充分评估之前必须留样。
3、每批产品在取样时采取⾜够的样品,分样的同时留取⾜够量的留样。
4、在留样包装上贴好留样标签,填写好各项内容:样品名称、⽣产⽇期(购进⽇期)、数量、留样时间、留样⼈。
由留样⼈放⼊指定位置全⾯保存。
5、在《留样登记台账》上进⾏登记,写明批号、留样时间、留样数量。
6、每批成品的留样量应不少于三次全项检测⽤量,内、外包装每批留样各3个。
7、包装留样存放的仓库必须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温度波动不⼤,避免阳光直射。
8、样品柜牢固可靠、清洁⽆污染。
9、定期对样品进⾏检查,发现有变质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处理。
10、留样由专⼈负责保管,所有留样都理极其重要的质量实物要案,未经允许任何⼈不得随便乱⽤和借⽤。
11、当需要使⽤留样,使⽤⼈应向⽣产部负责⼈提出申请,说明使⽤⽬的及所需数量。
对留样的使⽤应慎重,禁⽌随意意乱⽤,取⽤样品必须经过⽣产部负责⼈同意,由保管⼈员称取样品并在台账上登记,写明取样⼈、⽇期、数量等。
12、成品的留样:保存期为⼀年。
包装的留样:保存期为⼀年。
13、留样样品的到期报废处理,按样品的不同种类每年集中处理⼀次,并在《留样登记台账》填写处理记录。
14、所有留样的取样记录,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均应填实、清晰、规范、妥善保存。
15、设⽴《留样登记台账》销售登记制度⼀、订货的登记整理第⼀条当接受的订货已确定,必须将客户的订单及公司内的⽣产委托做成四份,⼀份当做副本备⽤,其他三份各⾃交给销售部、总经理、财务部。
化验室人员培训记录表单编号:_______________
培训主题
主持人培训地点
培训内容
姓名岗位培训时间考核结果
化验室留样记录表单编号:_______________
序号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品种
规格
批号/编号
产地/取
样地点
取样数量取样日期留样日期留样期限处理情况备注
填表:审核: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化验室仪器设备台账表单编号:_______________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数量制造厂家检定周期技术状况使用场所生产日期购置日期备注
填表:审核: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化验室检验记录表表单编号:_______________品名检验日期
批号/编号规格
检验部门数量
检验项目检验依据
具体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数据检验结果
填表:审核:
样品领取、返还登记表表单编号:_______________编号样品名称领样人领用日期样品用量返还人返还时间样品保管人备注
化验室台账。
1.目旳:建立取样、留样旳原则管理程序,使取样、留样规范化。
2.范围: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旳取样和留样。
3.负责人:QC、库管员、QC负责人。
4.程序:4.1 取样管理4.1.1化验员接到库管员或包装人员旳《请验单》后,填写《取样证》,及时完毕取样。
4.1.2取样用品及容器应清洁、干燥,在使用或贮藏过程中防止受潮和异物混入。
4.1.3取样之前应先检查物料与否包装完好,品名、规格、批号与否相符,有无水渍、受潮结块或其他物质污染等状况,液体物料要注意外观及气味,如发现异常,此包装应单独取样检查。
4.1.4 取样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减少物料吸潮及污染旳机会。
4.1.5 对易挥发、有刺激气味、腐蚀性物品,取样时应注意安全,操作迅速,样品装入密闭容器中。
4.1.6取样必须填写《取样记录》,写明取样日期、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来源、取样人以及必要旳取样阐明。
4.1.7取样结束后,应立即封闭内外包装,并在被取样包装上贴上《取样证》,在所取样品容器上贴签标识,注明品名、批号。
被取样包装应优先使用。
4.1.8 取样量4.1.8.1按批取样,若批件数为n,当n≤3时,规定每件取样,n≤300时,取样数量为n1/2+1,n>300件时,取样数量为n1/2/2+1。
4.1.8.2取样量应为全检用量旳6倍。
4.1.9 取样措施4.1.9.1固体物料,每件约等量抽取,充足混合均匀,即为总样品,将总样品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X”,等分为四份,去掉对角两份,将剩余部分混合均匀,再以此措施反复多次,直到最终剩余量足够完毕检查及留样数量为止,然后装入取样容器中。
4.1.9.2液体物料,必要时将物料摇匀,约等量抽取后混匀。
4.2 留样管理4.2.1将按4.1.8所取旳样品检查剩余部分,密封包装后,贴签,注明生产厂家、品名、批号用作留样。
4.2.2留样应填写《留样台账》,内容包括品名、批号、来源、留样日期、留样人等。
4.2.3 留样期限:原辅料留样期限为用此原辅料生产旳产品销售完后六个月。
1. 目的:根据《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公司产品的特点,特制订留样观察制度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便于对每批产品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提供客观依据。
建立留样管理制度,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核查,为处理质量问题提供实物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留样样品的管理。
3. 责任:3.1 总经理负责配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宜的留样设备。
3.2 质量部负责留样和定期观察,并做好记录。
4. 内容:4.1 质量部负责产品留样和定期观察。
质量部应指定专人为留样管理人员,负责产品的留样和日常管理工作,填写产品留样记录,按时进行留样观察。
重点留样的检验工作,可在留样管理人员的安排下,由检验人员完成各项检验项目,最后由留样管理人员填写《留样观察记录》。
4.2留样办法4.2.1 留样分类留样分一般留样和重点留样,其中一般留样为每一生产批留样,重点留样为新产品注册投产或有较大工艺变动的产品,其投产后的前三批应列入重点留样范围。
4.2.2 留样规则4.2.2.1 留样的范围:公司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运输外箱不做留样)、标签标示物和成品。
4.2.2.2 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标示物留样按进购批次进行留样;根据本公司生产方式与公司产品的特点和留样目的,成品留样按生产批进行留样,做了重点留样的同批产品,不必再做一般留样。
4.2.3 留样方法4.2.3.1 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标示物留样:检验人员在物料检验取样时,同时随机抽取选作留样样品,在检验合格后将剩余样品进行包装进行留样。
并填写《物料留样台账》。
4.2.3.2 成品留样:检验人员在成品检验取样时,同时随机抽取选作留样样品,在检验合格后将剩余样品进行包装进行留样。
留样时填写《成品留样、使用记录》。
4.3 留样数量:按进购/生产批留样,数量为全性能检验3倍检验量。
4.4 留样时间4.4.1 原材料留样时间为:使用该批原料所生产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4.4.2 成品留样时间:为产品有效期后1年。
食品留样制度食品留样制度是指对食品进行留样并加以管理的一种制度。
留样是为了保留一部份食品样品,以备后续检验、监测、追溯和争议解决等需要。
食品留样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一、留样范围和要求1. 留样范围:食品留样制度适合于所有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食品,包括原料、成品、半成品等。
2. 留样要求:留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食品留样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留样批次的整体情况。
(2) 留样应当保持完整,不得有任何污染和变质。
(3) 留样应当标注清晰,包括留样日期、留样地点、留样数量等信息。
二、留样程序和管理1. 留样程序:食品留样的程序应当包括以下环节:(1) 留样计划:制定留样计划,确定留样的食品种类、数量和留样地点等。
(2) 留样采集:按照留样计划,从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中采集食品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留样保存:将留样的食品样品进行包装、封存,并标注相关信息,确保样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4) 留样管理:建立留样台账,记录留样的相关信息,包括留样日期、留样地点、留样数量、留样用途等。
2. 留样管理要求:食品留样的管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1) 留样台账应当及时更新,确保留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留样样品应当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留样样品应当定期进行检验和监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4) 留样样品的保存期限应当根据食品的特性和法规要求进行确定。
三、留样结果的处理和应用1. 留样结果的处理:根据留样结果,可以进行以下处理:(1) 合格食品:对于合格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和流通。
(2) 不合格食品:对于不合格的食品,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如下架、召回等。
2. 留样结果的应用:留样结果可以用于以下方面:(1) 食品安全监测:留样结果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依据,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 争议解决:留样结果可以作为争议解决的证据,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
中间产品取样、留样管理SOP1.目的本规程规范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有中间产品的取样、留样及样品的管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并为样品的质量可追溯性提供有力保障。
2.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中间产品(如原液、偶联原液、半成品等)的取样、留样及样品管理。
3.定义3.1.中间产品: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3.2.留样:企业按规定保存的、用于药品质量追溯或调查的物料、产品样品为留样。
用于产品稳定性考察的样品不属于留样。
4.职责4.1.化学检定岗人员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审核、培训和执行。
4.2.QA、生产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和执行。
4.3.质量总监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4.4.QA依据本规程监督执行。
5.引用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材料盛装样品的容器(如样品瓶、中管、大管和塞子)等;取样工具(如吸管)等:已经过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
7.流程图无8.程序8.1.取样要求8.1.1.取样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本SOP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QA下发《取样授权书》后,方可取样。
8.1.2.经授权的取样操作人员,于取样前准备好取样工具及盛装样品的容器。
8.1.3.按注册标准质量控制的要求,在每个工序结束后,依据规定的取样、留样量(《中间产品取样、留样数量表》),由经授权的取样人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过程进行取样。
8.1.4.取样过程如出现异常情况,需记录并按《偏差管理SOP》中的规定处理。
8.1.5.如灌装过程、检验中出现异常情况或者发现所取样品不具有代表性需要增加取样量时,QA人员填写《取样申请表》,经生产总监、质量总监批准后方可取样。
8.1.6.必要时QA人员有权进入生产区进行取样及调查。
8.1.7.根据检定项目确定样品量并分至不同容器。
8.1.8.为保证检定中出现偏差或OOS结果时有足够的样品量用于调查,在一次全检量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样品量。
留样管理制度一、目的:对产品质量进行时效考核,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限(有效期)内产品有效性的验证,并是否能始终保持产品的各项使用性能,为上市产品的稳定性研究积累可靠的原始数据,以确保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安全、可靠,并能满足预期用途。
当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对留样的产品进行检测,以便于质量纠纷的处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成品留样的管理。
三、责任者:检验员负责收集、观察样品。
四、内容:4.1留样分类4.1.1 一般留样:正常生产每批入库成品均需留样,作为样品检验出现异常、产品在贮存期间或销售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复检用样,除另有规定外,按灭菌批抽取一定数量产品进行留样。
4.1.2长期留样:新产品前三批工艺验证批按照有效期试验留样。
一般按照0、3、6、9、12、18、24、36个月……的检验周期全检,直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4.1.3重点留样: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每两年一次;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时,应对产品进行长期留样。
1)产品的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变化时;2)生产环境、设备、工装有较大变化时。
注:同批产品做了重点留样就不再做一般留样。
4.2留样数量:4.2.1一般留样每批产品不低于一次全性能检测量的2倍;4.2.2长期留样根据产品性质和留样时间确定,不低于一次全性能检测量的6倍;4.2.3重点留样每批产品不低于产品全性能检测的数量。
4.3留样环境:留样柜存放于通风、干燥处,温度为18~28度,湿度为45~65%,室内有温湿度计与排风设施。
4.4贮存期限:有效期后1年。
不符合样品要求的做销毁处理。
4.5留样观察:4.5.1 观察项目及频次:目测观察外观如有异常状况,应上报质量负责人。
每三个月观察一次,并保持《留样观察记录》。
4.6 留样接收:检验员将样品交库管员办理样品交接,填写《留样登记表》,注明送样人、接收人,并填写《留样台账》。
4.7 样品的存放与销毁:4.7.1 留样品要留样日期分别排列整齐,并有明显标志。
1、目的为了规范检验工作管理,保证检验工作及检验报告的顺利完成,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工作的管理。
3、职责3.1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2质量部负责对检验工作进行抽检。
4、工作程序4.1样品管理4.1.1质量部根据《请验单》取样后,将样品、请验单、交给QC。
4.1.2样品的接收、分发、留样及检验①QC接收的样品后,做好样品收发记录,并及时发给检验人员进行检验;②对需留样的物料或产品须按规定留样;③检验员按物料或产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并作好《原材料检验台账》及《成品检验台账》。
4.1.3样品编号方法:对取样员送交的样品,样品管理员按请验单上物料或产品的编码进行编号登记。
4.1.4样品的流转及处理检验完成后,需及时将检验剩余样品放回柜/架中分类暂存,一般一周集中清理一次,将检验剩余样品销毁处理。
4.2检验周期的管理检验员应在规定的检验周期内完成物料或产品的检验,检验周期如下;4.2.1采购物资的检验周期为1-3天,并对采购的污渍作好《采购物资检验记录》;4.2.2原辅料、外包装材料的检验周期为1-3天;4.2.3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周期1-3天;4.2.4停电、仪器故障等特殊情况下,不能在规定周期内完成检验,应往后延顺工作日。
4.3检验记录的管理4.5检验人员需要负责仪器日常维护、使用前后的清洁工作,当发生异常现象时必须告诉上级领导,并有书面报告故障的简要描述,以及日期和签名。
4.6检验中发生和发现的异常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
4.7每月月底将记录收集、分类归档,并把新的空白辅助记录放到现场。
4.8检验废物应按规定处理。
4.9检验室4.9.1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物品定置管理,不得随意乱放。
4.9.2在检验室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吃东西。
4.9.3检验人员按规定穿着工作服进入工作场所。
4.9.4不得私拉接电源,保证安全用电,下班前应关闭水、电、气及门窗,特别是突然停电后,应及时将仪器仪表插头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