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甲状腺
- 格式:ppt
- 大小:9.86 MB
- 文档页数:75
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对核医学在甲状腺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核医学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诊断。
结果4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总比的32.5%,治疗有效的为22例,占比例的55%,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2.5%。
结论核医学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恢复较快。
标签:核医学;甲状腺癌;诊断甲状腺癌症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使癌细胞转移,目前在甲状腺癌症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选用常规的放化疗治疗。
本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进行核医学治疗,对其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年龄(45±21)岁,女性31例,男性9例。
40例患者中有11例为癌症早期患者,13例为癌症中期患者,16例为癌症晚期患者,分化型癌癥21例,未分化型19例。
1.2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症:准备工作于术后4~6w进行,手术皮肤创伤痊愈后进行去除残灶的碘放射治疗,患者停服甲状腺片或L-T4 4-6w,目的是使敏感TSH(sTSH)升高到30 mU/L),忌碘2~4w,测定甲状腺激素、Tg、抗体水平、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1]。
对于131I治疗效果不好者可尝试放疗外照射,目前尚没有化疗的常规方案。
Tg升高而131I显像阴性,仍提示有肿瘤的可能,可给予经验性I3.7~7.4 GBq (100~200 mCi)治疗。
经验性131I治疗后仍不能发现病灶者,可行18FDG-PET 显像寻找转移病灶[2]。
1.3疗效判定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癌细胞得到有效抑制,病灶无转移。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灶无明显转移、分化。
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严重者出现癌细胞加速扩散。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亚急性甲状腺炎目前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又称De Quervain 病,为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类型。
临床表现复杂,故在诊断时极易误诊,影响疾病诊治。
随着近年来核医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简便性、高度特异性、无创性及高度灵敏性渐被引起广泛重视,与超声诊断结合,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1]。
为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诊断,就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单纯行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男11例,女89例,年龄20~64岁,平均(42.2±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73d 。
以咽部异物感、咽痛就诊3例,低热、颈部疼痛就诊74例,颈部肿块并压痛就诊8例,多汗、乏力、心慌就诊15例。
均行甲状腺超声、血沉(ESR )、甲状腺6h 摄碘率(RAIU/6h )、超敏促甲状腺素(s TSH )及甲状腺激素(FT3、FT4)检查,结果大于正常值者可诊断为阳性。
另对照组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单独行超声扫描检查,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sTSH 指标,FT3、FT4指标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查,摄碘率(RAIU/6h )于空腹口服I10μCi 6h 后,采用甲状腺功能仪守成检查。
并采用SPECT 仪器完成甲状腺核素扫描。
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7.5~10MHz ,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具体操作细节为患者颈部过伸,取平卧位,连续纵横扫描甲状腺,对其宽度与厚度测量,以颌下腺及颈前肌为参考,对回声特性进行记录,并对甲状腺血流情况加以观察。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许威毅【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8月,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疾病对象305例,其中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38例,评价超声、核医学诊断效用,对比不同分期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对象的SUVmax水平.结果:超声+核医学联合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7.37%、97.75%、86.05%、99.62%、97.70%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对象,其中进行了随访34例,诊断时均处于急性期SUVmax(5.43±16.1)、中期(3.24±0.63)、恢复期(1.6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应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效用较好,核医学可以弥补超声检查不足;核医学还可以分析疾病的分期,指导疾病管理.【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1【总页数】3页(P44-45,152)【关键词】超声;核医学;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作者】许威毅【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福建厦门 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4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感染是主要病因,病程较长,绝大多数可自愈,少部分会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会出现永久性甲减,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早诊断非常必要[1]。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超声是首选,但是超声诊断效用常不理想,容易与炎性结节、桥本氏甲状腺炎相混淆。
核医学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但是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患者依从性不足。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策略,2012年1月~2018年8月进行核医学以及超声诊断的甲状腺疾病对象305例,评价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为核医学诊断提供依据。
核医学甲状腺显像原理核医学甲状腺显像原理介绍核医学甲状腺显像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测量甲状腺组织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吸收和排泄,来了解甲状腺的情况。
甲状腺显像的原理甲状腺显像的原理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
放射性同位素是一种能够释放放射性射线的物质,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碘-123、碘-131等。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在体内通过摄取或注射的方式进入甲状腺。
吸收和积累甲状腺组织特殊的生理功能使其对放射性同位素有很高的亲和力。
放射性同位素进入甲状腺后,会被甲状腺组织吸收并积累。
这种积累程度与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状态有关。
显像方法甲状腺显像主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23或碘-131进行。
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摄入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甲状腺,并被甲状腺组织积累。
显像设备显像设备通常使用闪烁探测器和计算机系统来检测和记录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
闪烁探测器可以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γ射线的强度。
计算机系统会将这些数据转换为图像,显示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显示结果甲状腺显像结果可以显示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显像图像显示甲状腺的分布均匀,吸收放射性同位素的能力正常。
如果甲状腺存在结节、肿瘤或功能异常,就会在显像结果中显示出来。
临床应用甲状腺显像广泛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比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疾病的评估和治疗过程中,甲状腺显像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结论核医学甲状腺显像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
它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甲状腺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吸收和排泄,来了解甲状腺的情况。
在临床应用中,甲状腺显像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优势和注意事项甲状腺显像的优势在于: - 非侵入性:无需切开或穿刺患者的皮肤,减少了患者的不适和术后恢复时间。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梅方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3(32)35
【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方法该次观
察组共选取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研究对象,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诊断,就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单纯行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以核素显像阳性为依据,核医学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阳性率,二者结合可达100%确诊率,观察组甲状腺超声测量结果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超声技术,
对核技术合理且规范的应用,可使诊断率显著提高,降低误诊率,为临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提供了准确的参考诊据,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梅方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四平,13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王艳生;邹金海;韩瑜;
张阳;陈琳琳;
2.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J], 刘晨
3.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王艳生; 邹金海; 韩瑜; 张阳; 陈琳琳
4.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 [J], 袁航; 王俊超; 施静
5.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分析 [J], 张小镇; 戚婉; 杜灏蓝; 叶成斌; 兰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医学科检验项目一、引言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研究和诊断人体疾病的学科。
核医学技术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结合不同的显像方法和分析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诊断手段。
核医学科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核医学科检验项目的一些常见应用。
二、常见核医学科检验项目1. 放射性核素显像: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结合显像仪器,可以对人体的器官、组织和功能进行显像。
例如,心脏显像可以评估心肌供血情况,骨显像可以检测骨骼病变,肾脏显像可以评估肾功能等。
2. 肿瘤标记物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肿瘤标记物的代谢、分布和排泄情况,辅助肿瘤的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用于乳腺癌的18F-FDG PET/CT可以提供肿瘤的代谢信息,有助于鉴别恶性与良性病变。
3. 甲状腺功能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甲状腺摄取和代谢放射性碘的能力来评估甲状腺功能。
例如,甲状腺扫描和碘-131治疗可以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
4. 血液循环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其在血液中的分布和排泄情况,从而评估血液循环的状况。
例如,心肌灌注显像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肺通气/灌注扫描可以检测肺栓塞等。
5. 骨代谢检测: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观察其在骨骼中的分布和代谢情况,评估骨骼的代谢状况。
例如,骨扫描可以用于骨转移的诊断和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程度。
三、核医学科检验项目的优势与应用前景1. 非侵入性:核医学技术不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可以避免传统检查方法的创伤和痛苦。
2. 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核医学技术可以对病变进行早期诊断,提高疾病的检测率和诊断准确性。
3. 安全性:核医学技术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剂量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伤害。
4. 应用前景: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的核医学科检验项目将被引入临床实践,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更加准确的方法。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甲状腺癌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中国专家对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核医学诊治达成了共识,专家共同发布了2022年版的指南。
首先,该共识明确了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核医学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结合核医学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共识中指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甲状腺癌的筛查、定位及术后复查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
其次,共识中指明了手术前的核医学治疗策略。
术前甲状腺功能恢复治疗对于控制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减少产生并发症非常关键。
术前放射碘治疗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放射碘治疗可促进甲状腺癌的局部控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癌灶转归的恶化。
此外,共识中提到了个体化的放射碘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理分期、局部扩散情况等,制定适合的放射碘治疗计划。
进一步,共识中对于术后的核医学治疗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甲状腺癌术后的核医学治疗是防止残留或复发癌细胞的重要手段。
共识中明确了术后核医学治疗的推荐适应症和治疗指南。
共识指出,在选择术后放射碘治疗时,需考虑到患者的病理类型、术后甲状腺摄碘功能、甲状腺残余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最后,共识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其他重要问题,如放射碘治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术后随访策略等。
共识明确指出,放射碘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核医学治疗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辐射防护,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合理调整剂量。
此外,共识中还对术后患者的进一步随访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监测、超声检查等。
总的来说,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建议。
放射医学的核医学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是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各种异常情况,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甲状腺肿瘤等。
在放射医学领域,核医学技术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医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甲状腺疾病简介甲状腺疾病是指甲状腺发生病理性变化,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快、心率增快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不足,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率减慢、体力劳动能力下降等。
此外,甲状腺肿瘤也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最为常见。
二、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原理,通过探测光电子的发射和吸收来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学技术。
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锝-99m和钪-47等。
核医学技术主要包括甲状腺摄影、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放射性碘治疗等。
三、核医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1. 甲状腺摄影甲状腺摄影是通过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利用摄影机对甲状腺进行成像。
通过甲状腺摄影可以明确甲状腺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等情况,帮助医生对甲状腺疾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甲状腺摄影还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2.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等过程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一种方法。
核医学中常用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甲状腺素摄取率测定、小鼠试验和甲状腺素清除率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以及异常的具体类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3.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和功能亢进症患者,核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碘,然后让放射性碘在体内富集于甲状腺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研究表明,放射性碘治疗可以有效杀灭甲状腺肿瘤细胞,并且对于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附件3:核医学科检查治疗项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甲状腺摄131碘率试验适应症: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碘治疗前治疗剂量的计算;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辅助诊断;3、亚急性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4、了解甲状腺的碘代谢或碘负荷情况,鉴别诊断高碘和缺碘甲状腺肿;5、用于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和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
禁忌症: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做此项检查。
二、99m Tc以及99m Tc所标记的相关显像剂进行核医学影像:1、全身骨显像的适应症:(1)有恶性肿瘤病史,早期寻找转移灶,治疗后随诊。
(2)评价不明原因的骨痛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3)已知原因骨肿瘤,检查其他骨骼受累情况以及转移病灶。
(4)临床怀疑骨折。
(5)临床可疑代谢性骨病。
(6)早期诊断骨髓炎。
(7)诊断缺血性骨坏死。
(8)骨活检的定位。
(9)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存活情况。
(10)探查、诊断骨、炎症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
(11)评价骨病变治疗后的疗效。
禁忌症:无明确禁忌症。
2、肾动态显像的适应症:(1)了解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情况。
(2)评估肾动脉病变及双肾血供情况,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3)了解肾内占位性病变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用以鉴别良、恶性病变。
(4)诊断肾动脉栓塞及观察溶栓疗效。
(5)监测移植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
(6)肾外伤后,了解其血运及是否有尿漏存在。
(7)腹部肿块的鉴别诊断,确定其为肾内还是肾外肿物。
(8)肾实质病变主要累及部位(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探讨。
(9)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变部位的鉴别。
(10)非显像肾图疑有对为影响或不能区分功能受损与上尿路引流不畅而引起的临床需要鉴别诊断。
禁忌症:无明确禁忌症。
3、甲状腺静态显像的适应症:(1)了解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功能状态。
(2)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4)估计甲状腺的重量。
(5)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