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
- 格式:ppt
- 大小:461.50 KB
- 文档页数:22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一着惊海天———目第1 课时1. 识记本文重点生字词。
第2 课时根据所学知识, 尝试着写一则通讯, 字数不限。
学生首次接触通讯这种新闻体裁,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通讯是广义的新闻。
作者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 表明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 体现了海军将士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
本文情节虽然简单, 可是要求学生真正地读懂并有所收获, 并不容易。
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我主要选择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思想感情四个方面。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基本了解通讯的写法就可以了。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
教学方法上, 我主要采用朗读和批注的方法, 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但由于时间原因,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 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注意, 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的疑问。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四大航海船(一) 福船。
亦称“大福船”, 是一种尖底海船, 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 也是明代一种巨型战船。
宋人说: “海舟以福建为上。
”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二) 广船。
广船产于广东, 它的基本特点是头尖体长, 梁拱小, 甲板脊弧不高。
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 结构坚固, 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
(三) 沙船。
一种平底、方头、方艄的海船, 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
在唐宋时期, 它已经成型, 成为我国北方海区航行的主要海船。
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 所以被命名为沙船, 也叫作“防沙平底船”。
它在江河湖海皆可航行, 适航性强, 宽、大、扁、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四) 鸟船。
船首形似鸟嘴, 因船头眼上方有条绿色眉而又得名“绿眉毛”, 它是我国的优秀船型, 并与沙船、福船、广船一起, 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船”。
《一着惊海天》教案•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学情分析与对策•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目•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录01课程背景与目标《一着惊海天》背景介绍课文背景《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文章,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时代背景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我国海军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母的研制和服役标志着我国海军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学生应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重点语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学习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海军建设的关注和兴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
文章通过描绘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现了我国海军建设的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习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朗读、默读、讨论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01020304教材分析与处理02教学内容与方法知识点梳理与讲解简要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读音、词义、用法等。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课文,讲解相关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文背景介绍词汇讲解课文分析写作技巧指导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重点突破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难点解析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教案三篇《一着惊海天》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9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由杨海波朗读。
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4、揣摩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品析文章简洁的语言,详略得当的手法。
5、感受祖国的强大,激发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特写的方法,学会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处理文章的详略。
教学过程第一步检查预习积累,夯实基础,习惯培养。
1、重点的字积累着陆凛冽默契殚精竭虑镌刻桅杆娴熟一丝不苟浩瀚2、多音字着着陆高着儿着火调调动调动载三年五载载人3、重点词语积累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4、背景介绍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9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21--第二步初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划分结构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1•2、划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2-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第三步,研读课文,掌握文章写法特色1、一着惊海天文章标题的妙处?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故事背景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理解词义1.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雕刻。
4.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熟练。
三、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④):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四、问题归纳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导语】《⼀着惊海天》⽤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了中国⼈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着惊海天 ——⽬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上,我国第⼀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23⽇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着不同颜⾊马甲的甲板⼯作⼈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持专业⼯具,⼀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次着舰进⼊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次普通的飞⾏。
航母舰载战⽃机着舰,承载着国⼈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海可以作证,为了这⼀梦想成真,古⽼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性难题。
在⾼速飞⾏的舰载战⽃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树叶,在海上起伏⾏进,飞机每次着舰都⾯临着⽣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在着舰过程中。
第⼆次世界⼤战结束到现在,某⼤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员丧⽣,其中绝⼤部分事故是发⽣在着舰的时候。
飞⾏塔台内的⼴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上甲板指挥平台。
“⼑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都捏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
“航向××,航速××节……”⼝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一、重点字词注音桅杆【wéi gān】浩瀚【hào hàn】娴熟【xián shú】咆哮【páo xiào】紧绷【jǐn bēng】镌刻【juān kè】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殚精竭虑【d ān jīng jié lǜ】二、重点词语解释桅杆: 木质的长圆竿或金属柱, 通常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浩瀚: 本意为水盛大貌, 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 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咆哮: 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高声大叫。
紧绷: 捆扎得很紧的样子。
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镌刻: 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一丝不苟: 指做事认真细致, 一点儿不马虎。
苟: 苟且, 马虎。
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殚: 竭尽;虑: 思虑。
4.一着惊海天桅杆wéigān: 1:船上挂帆的杆子。
2: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浩瀚hàohàn: 本意为水势盛大, 引申为广大、繁多的意思。
娴熟xiánshú: 熟练。
咆哮páoxiào: 1.猛兽怒吼;2.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紧绷jǐnbēng: 1.捆扎得很紧的样子;2.心情紧张、表情不自然。
镌刻juānkè: 镌, 雕;雕刻。
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 也比喻记忆刻在脑海里。
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 指做事认真细致, 一点不马虎。
白手起家báishǒuqijia: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蔡年迟蒲海洋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性难题。
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一着惊海天》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面对着国内外紧张复杂的严峻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期盼,见证着中国人民富国强兵梦想的“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实验即将进行之际,蔡年迟、蒲海洋作为《人民海军报》的记者,他们多方协调,终于登上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以记者的角度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航母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起飞。
2.文题诠释:题目“一着惊海天”中“一着”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形象地写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后在国内外产生的巨大影响,“海天”本义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引申为国际环境。
“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题目新颖,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3.主旨:本文通过描写“辽宁”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生动再现了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赞扬了试飞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祖国国防军队的强大而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地精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内容解读:《一着惊海天》作为一篇通讯,全文分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一部分:介绍了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以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第二部分: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
赞扬了试飞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祖国国防军队的强大而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地精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5.结构分析:①(1—4):介绍了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以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最后一次准备。
(3—4):交代这次舰机着舰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②(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5—16):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
(17—19):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③(20—27):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