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穴位
- 格式:docx
- 大小:455.01 KB
- 文档页数:10
面部穴位及作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
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瞳子髎:位于眼外侧1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
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驱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脸肿、斜视。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
承浆穴: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疏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次是正常;少于5次不正常;超过7次是肾虚的表现)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
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听会穴:耳垂前1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翳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
巨髎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颧髎穴:眼外角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颊车穴:沿眼部下颚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入糖类的肥胖者。
面部穴位及作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
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瞳子髎:位于眼外侧1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驱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脸肿、斜视。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
承浆穴: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疏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 次是正常;少于 5 次不正常;超过7 次是肾虚的表现)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0.4 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听会穴:耳垂前 1 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翳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巨髎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颧髎穴:眼外角之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颊车穴:胖者。
沿眼部下颚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入糖类的肥下关穴:位于耳前一横指;颧骨凹陷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嘴唇麻木头维穴:位于发髻点旁侧移约 4.5 寸;主治偏头痛、目痛多泪(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面部穴位按摩图,学好了给自己或给家人按摩都不错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
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
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美容穴位。
面部美容点穴绝招中共有十六个穴如下:百会、印堂、攒竹、太阳;听宫、颊车、睛明、迎香;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颞骨、鱼腰、翳风、承浆。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按摩动作: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五至十秒。
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按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
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
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
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
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
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
常见面部穴位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作用:主治眩晕、头晕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0.5寸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二、眼部穴位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作用:眼部疾病等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0.5寸作用:头痛、目肿痛等二、眼部学位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0.1寸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作用:眩晕、头痛等三、鼻周穴位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作用:鼻炎、鼻塞等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作用:鼻炎、鼻塞等四、唇周穴位1.地仓穴:定位:口角处侧旁开0.5寸作用:面部N麻痹等2.人中穴:定位:人中沟中1/3处作用:面瘫、面肿等3.承浆穴:定位: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作用:面瘫、面肿、吃痛等五、面颊部1.颊车穴:下颌角上约一寸处,咀嚼肌肉隆起处作用:牙痛、腮腺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六、耳部穴位1.听宫穴:定位:耳屏前0.5寸为张口取之作用:耳部疾病2.听会穴:定位:耳屏下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3.耳门穴:定位:耳屏上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4.翳风穴:定位:耳垂后方凹陷处作用:耳部疾病第三节面部按摩方法作用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氧化和营养物质通向按摩部位保证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面部穴位按摩图,有效解决疲劳问题。
学好了给自己或给家人按摩都不错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
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
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美容穴位。
面部美容点穴绝招中共有十六个穴如下:百会、印堂、攒竹、太阳;听宫、颊车、睛明、迎香;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颞骨、鱼腰、翳风、承浆。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按摩动作: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五至十秒。
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按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
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
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
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
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
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
面部穴位及作用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面部穴位及作用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
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
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
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
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高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
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
瞳子髎:位于眼外侧1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
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驱风、明目功效,主治目赤痛、眼脸肿、斜视。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
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
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
承浆穴:下颚正中线凹陷处;主治疏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次是正常;少于5次不正常;超过7次是肾虚的表现)控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
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防止细纹产生。
听会穴:耳垂前1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
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
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
翳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
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高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
巨髎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
面部穴位及作用大迎穴:位于嘴角斜下巴骨的凹陷处,主治收紧皮肤、收双下巴、促进血液循环.承浆穴:下颤正中线凹陷处;主治输通帮助大肠协调、帮助膀胱排出多余水分;〔膀胱一天排尿6——7次是正常;少于5次不正常;超过7次是肾虚的表现〕限制激素分泌,保持肌肤张力,预防面部松弛,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地仓穴:口角外侧旁开0.4寸处;主治抑制食欲、减肥,促进全面部的血液循环以及预防细纹产生.巨髅穴:位于眼球正下方,大约与鼻翼平行处;主治雀斑、暗疮、口眼歪斜.颠髅穴:眼外角直下;颠骨下缘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听宫穴:位于耳珠平行凹陷处;主治牙痛、面瘫.听会穴:耳垂前一厘米;主治耳鸣、耳聋、腮肿、面部神经麻痹.下关穴:位于耳前一横指;颠骨凹陷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嘴唇麻木.颊车穴:沿脸部下颗轮廓向上划就可发现凹陷处;主治浮肿、过多摄人糖类的肥胖者.人中穴:人中沟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面部浮肿.迎香穴:鼻翼旁;消除眼部疲劳,改善眼袋、黑眼圈,主治消除浮肿、鼻塞、预防皮肤松弛.耳门穴:位于耳珠上方稍前凹陷处;在听宫穴上方;主治耳鸣、耳聋、耳部疾病、牙痛.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主治迎风流泪、结膜炎、偏头痛、眼部疲劳、近视.丝竹空穴:位于眉尾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斜视、鱼尾纹.头维穴:位于发髻点旁侧约4.5寸;主治偏头痛、目痛多泪.瞳子髅:位于眼外侧移厘米;主治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眼部疾病、去眼纹〔皱纹〕.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处;主治减压、鱼尾纹、偏头痛.医风穴:位于耳后凹陷处;主治舒缓疲劳解疲劳.印堂穴:位于两眉头之中点;预防肌肉松弛和水肿,主治高血压、失眠、头痛.攒竹穴:眉头内侧点;主治流泪、眼睛充血.四百穴:承泣的稍下方;主治去眼袋、黑眼圈、眼部皱纹、提升肠胃功能,改善面部肿胀以及皮肤粗糙.承泣穴:目平视瞳孔中央直下,下眼眶上缘处;趋风、明目成效,主治目赤痛、眼睑肿、斜视.鱼腰穴:眉毛正中;主治提升帮助调节胸部机能、改善眼部疾病.神庭穴:前额正中人发际线;主治舒缓情绪、放松、减压、改善疲劳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按摩此穴可以使脸色红润、皮肤细致.简介: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那么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并有督脉所主.其分布大致如下: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局部区域;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正文:面部常用经络穴位〔一〕头部为诸阳之会,而面部那么是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手足三阳经经过, 并有督脉所主.1-督脉一一哑门、风府、百会、上星〔前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神庭、人中;2-任脉一一承浆;3-足太阳膀胱经一一晴明、攒竹;4-手太阳小肠经一一颤醪、听宫;5-手阳明大肠经一一迎香、禾醪〔与人中相平〕6-手少阳三焦经一一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7-足阳明胃经一一承泣、四白、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8-足少阳胆经一一瞳子醪、听会、上关、阳白、头临泣、风池;9、足厥阴肝经一一无重要穴位.其分布大致如下:1、手足阳明经:正面眼睛以下大局部区域;2、手足少阳经:耳部上下旁测区域;3、手足太阳经:眉上额部及头顶、后枕部.〔二〕常用穴位:1、承浆〔任〕:主治: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2、大迎〔胃〕:主治: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凄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3、颊车〔胃〕:主治: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4、下关〔胃〕:主治: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能润肌肤消除暗疮.5、地仓〔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6、颤〔小肠〕:主治: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7、听会〔胆〕:主治: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泼面部细胞、开窍益聪.面色红润.8、人中〔督〕: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嘴歪、腰酸痛.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9、巨〔胃〕: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本穴能贯穿内外肌肉皮毛,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暗疮去除斑痕好.10、听宫〔小肠〕:主治:耳聋、耳鸣、腹腔满痛、通经络、开耳窍、止痛、益聪令皮肤光泽.11、迎香〔小肠〕:主治:歪嘴、鼻痛、脸痛,消除眼袋、明目.12、四白〔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瞬动不息、鼻炎等症.13、上关〔胆〕:主治:牙痛、偏头痛、耳鸣、癫痛等.对肝胆型黄褐斑有良好的改善作用.14、睛明〔膀胱〕:主治:青光眼.早期白内障、眼红肿痛、迎风流泪.色盲.疏风泄热,解毒明目作用.15、承泣〔胃〕:主治:夜盲、口眼歪斜、红肿、泪泣症.消除眼袋油脂粒、开窍、明目.16、球后〔经外〕:主治:神经萎缩、青光眼、白内障、青少年近视等、本穴对消除黄褐斑、皱纹有显著的疏络作用.17、瞳子〔胆〕:主治:头痛、目痒、角膜炎、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青少年近视.疏散风热、清头明目消肿止痛作用,对上眼睑红肿,下眼睑红肿,下眼袋充胀起疏导作用. 18、攒竹〔膀胱〕:主治:头痛、目眩.消除眼部、额部抬头皱纹、明目.对眼睛疲劳,上眼睑浮肿有独特疗法.19、鱼腰〔经外〕:主治:眼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前额痛等.对换肤后皮肤增厚症变红或是用劣质化装品敏感症,均有独到的修复作用.20、丝竹空〔三焦〕:主治:头痛、目眩、偏头痛、消除额部皱纹、鱼尾纹、润泽肌肤、明目.21、阳白〔胆〕:主治:前额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能消除额部皱纹、明目.22、太阳〔经外〕:主治:眼睛红肿,头痛、头晕、神经衰弱、可消除疲劳、消热解毒、清头明目、醒脑、明目.23、神庭〔督〕:主治:心神烦乱、精神焦虑、头痛、失眠、眩晕、惊恐、强身、预防衰老.24、印堂〔督〕:主治:前额痛、鼻部疾患、去皱纹,使皮肤光亮红润.25、头维〔胃〕:主治:头痛、目眩、目痛、增强体质、提神、醒脑.26、曲鬓〔胆〕;颔颊肿痛、颈项强痛不回忆、偏头痛.27、耳轮廓〔反射区疗法〕:强身健体、令肌肤回复弹性、白嫩.28、翳风〔三焦〕:主治:耳鸣、扁桃体炎、耳内湿痒、颊肿、牙痛、偏头痛、疏风通络、镇痛等.29、风池〔三焦〕:主治:头痛、脑疾患、眼病.精神病或神经系统的常用穴.对忧郁肝斑症有效.30、百会〔经外〕:主治:头痛、眩晕、中风、昏迷、心烦、惊悸、健忘、精神病、子宫出血等症、清热开窍、健脑宁神、回阳固脱、平肝息风囊肠肠 宫胱咽肺心肝胆小大肾胃牌子膀目窗上星 曲差临 泣 竹O上关 0C凡夕阳虺更百会 神庭颔厌 悬颅 悬厘和髅下关 片通— 素髅水沟 兑端 颊车大迎攒竹 承浆本神阳白鱼腰球后 太阳瞳子瞪4 耳门. 白听宫0听会.地仓麟子修上迎春廉泉・全息:是全部信息的简称.〔身体的全部信息反映在面部,面部就是身体的一个全息胚.〕经络: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人体脏腑肢节,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人体全身有十二条正经,其中面部就经过了九条. 〔多条经络经过的地方容易出现问题,puma v1 .例:多条路的交叉口容易出现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例:多方面参与问题就比拟复杂.〕一.学习面诊的第一步,要学会查颜观色,观色看的那么是整体面色.面部的颜色在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五种:1.黄:面色萎黄没有光泽,是脾胃功能失调,易消化不良,肚胀,一般患有胃病, 或浅表性胃炎.性情易思虑.2.白:面色苍白没有血色〔或肤色过白〕,是肺功能偏弱,面部皮肤毛孔易粗大, 说话声音稍微,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易乏力,性情易忧伤.3.红:面色偏红〔或肤色易泛潮红色〕,是心脏功能偏弱,心火偏旺,性格易急躁,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4.黑:面色晦暗没有光泽,肾虚,睡眠质量不高,易牙疼,记忆力减退,易腰疼, 而且容易受到惊吓.5.青:面色泛青色,肝血功能失调,注意肝胆方面的疾病.性情易郁闷,脾气易急躁.二.区域性的个案诊断.1.痘:长痘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而红的痘,是实火.调理方法为:泻火.一种是小而淡的痘,是虚火.调理方法为:滋阴.2.斑:长斑是虚症,但凡长斑的人心脏收缩功能低,中医上讲:心气缺乏.额头区:额头长大痘:心肺火旺,易咽干,嗓子干,精神压力过大,心情容易急躁. 〔或妇科有炎症.〕额头长小痘:肺气虚,体质弱,体弱的连痘都长不出来了.额头长斑:气血缺乏,记忆力减退,易失眠多梦,头昏脑胀.额头过早的出现皱纹:阳气缺乏,怕冷,手脚易冰凉,懒言少语,体质偏弱.眼周区:眼袋:1.豉胀,大而饱满的眼袋:长这种眼袋的人一般红光满面,食欲很好,易患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3.松弛的眼袋:脾虚,肾虚,易乏力,四肢无力,皮肤颜色黄没有光泽,思虑过多.黑眼圈:1.发青色的眼圈:肝血缺乏,nfl hats .Another day memorable ,眼易干涩,迎风流泪,腿易抽筋.2.发黑色的眼圈:肾虚,记忆力减退,易腰膝酸软,3.内眼角发黑:肾虚,易腰酸,腰疼.眼周皱纹:1.上眼角皱纹:胆经,三焦经不通,睡眠质量差.2.下眼角皱纹:思虑过多,胆小,害怕,体质虚弱.3.内眼角皱纹:肾虚,膀胱经不通,易患妇科疾病.眼周长斑:1.下眼角长斑:颈肩斑,易颈椎,zapatillas puma ,肩周不适.2.外眼角长斑:肾虚,有妇科疾病,易腰疼.3.眼皮上长斑:内分泌问题,卵巢萎缩,流产引起的内分泌失调.面颊区:面颊长痘:小肠火旺,a&f outlet ,体内缺水,小便发黄,discount skechers , 节段性的食欲旺盛,肠胃有火.面颊长斑:小肠气虚,吸收功能差,形体偏瘦,易胸闷,心慌.注意养心,养脾胃.色斑青色是肝气瘀节,色斑为黄色,是脾虚型的黄褐斑.鼻区:鼻中间发暗,长斑,无光泽,肝瘀气滞,爱生气,脾气易急躁.鼻子长痘:脾胃有火,胃口好.口唇区:口唇周围长斑:腰腿疼,数据显示:服装快时尚〞带火三类人才就业,月经不调, 妇科有炎症,容易腰酸腰疼.口唇周围长痘:便秘,大便不调,下焦有湿热,白带偏多,妇科有慢性炎症.在月经期前后长痘,雄性激素分泌过旺.下颌长痘:肾虚,多是妇科问题,或是月经期前后.三 .面诊全息口诀.额头大脑咽与喉,肺和心脏眉眼间.人中子宫外膀胱,鼻头脾胃鼻中肝.飘下大肠外属肾,颤内小肠斜上胆.两颊膝膑口旁股,下颌亦肾颤上肩.四.面诊经络口诀.晴明穴上膀胱经,胆经三焦走侧面.阳明胃经U形循,太阳小肠走耳前.大肠经脉绕口唇,肝经重合胃经线.任脉督脉走中间,六腑阳经到达面.面部经络九条线,循经刮拭美容颜.上肢斑多长在眼睛下颤骨上的位置,是比拟难消的斑 ,把这40句话看懂了你会想通很多事情〔想不通的时候可以慢慢看...〕,现在的生活环境〔污染〕,生活习惯如穿露背装,吊带,穿高跟鞋时,全身重力压于脚掌,脚掌是人的全息穴区反映,诸多因素使上肢斑形成.所以上肢斑多难消除.。
面部美容按摩穴位对面部穴位进行有规律的按摩,可促使面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面部美容按摩穴位,希望对你有用!面部美容按摩穴位1、美额穴位:美额取头维、阳白、印堂穴。
头维位于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阳白位于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而印堂位于前额部两眉间连线的中点处。
2、美眼穴位:美眼取攒竹、阳白、鱼腰、太阳、承泣穴。
攒竹位于内侧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鱼腰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太阳位于外眼角向后1寸凹陷处;承泣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攒竹穴定位:眉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功用:疏经活络,明目主治:眼睑下垂,近视,斜视,呃逆,头痛,眼疾鱼腰穴定位:眉峰,归属经外奇穴功用:疏经活络主治:上睑下垂,脱眉,鱼尾纹,近视,斜视。
3、美颜穴位:美颜则取听宫、颧髎、颊车、迎香、地仓、人中、夹承浆穴。
这些穴位的位置分别是,听宫在耳屏前,张口时的凹陷处;颧髎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颊车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张口时的凹陷处;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凹陷处;地仓位于口角旁0.5寸处;人中则是鼻唇沟上1/3处;夹承浆则在颏唇沟正中凹陷两边各1寸处。
面部穴位按摩快速去皱纹效果如何呢?面部穴位按摩可以快速去皱纹哦!我们的脸上藏有很多“美容穴”。
只要我们正确按揉这些穴位,就能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防皱去皱的保养效果。
按摩功效:与面部穴位相关的经络连接着全身众多部位,通过按压这些穴位,不仅能使皮肤细腻柔嫩、延缓或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而且能清脑醒神、充沛精力,达到自然的健康美。
按摩方法:面部穴位按揉最佳的时间段是洗浴后,这时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如果对面部穴位给予按揉,效果最好。
入睡前,放松心情进行按揉,对皮肤弹性的恢复、消除和延缓皱纹的产生也很有帮助。
次之的时间段是在早晨起床后或午饭后。
面部按揉的方法有三个要点:一是穴位要准,二是动作要柔,三是用力要恰当。
⼗⼋个⾯部美容⽳让你愈来愈美!1、阳⽩⽳位置:阳⽩⽳位于眉⽑的中间往上⼀⼨(即⼀个⼤拇指的横指位置),按压有酸胀感。
作⽤:美⽩肌肤,有使⾯部⽩皙的效果,可以改善⾯部的⾎液循环,使⽓⾊变好。
对于蜡黄的⽪肤,效果还是不错的。
抗⽼除皱、治疗痤疮。
按摩⽅法:⽤双⼿⾷指(或中指)按压,按顺时针及逆时针⽅向各揉动20-30次,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速度缓和,不要太快。
阳⽩⽳位于⾎管,神经丰富的⾯部区域,经常刺激可疏通多条⾯部经络,使⾯部保持红润,让肤⾊看起来健康有光泽,眉⽑稀疏,脱落者,按压阳⽩还能刺激⽑囊根部营养和⾎液循环,促进眉⽑⽣长。
对⼥性⽽⾔阳⽩是很好的美容⽳位。
2、印堂⽳位置:⼈体的⾯部,两眉头连线中点。
作⽤:经常按摩印堂⽳可以改善额头代谢情况,除皱洁⾯,润肤降⽕,促进⽓⾎循环,淡化抬头纹,提亮额头肤⾊。
⽅法:将中指的指腹放眉中⼼处,⽤指腹揉按⽳位,⽤⼒适度,每天早晚各揉按⼀次,每次⼤约2~3分钟,也可采⽤右⼿拇指、⾷指捏起两眉间的⽪肤稍向上拉的⽅法,每⽇早晚各提拉50~100次。
3、太阳⽳位置:位于头部侧⾯,眉梢和外眼⾓中间向后⼀横指凹陷处。
作⽤:此⽳位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缓解⾯瘫,鱼尾纹,上睑下垂,湿疹,头痛,⽛痛,提神,亮眼,醒脑,解除掉发危机。
⽅法:正坐,双⼿举起,掌⼼向内,以⾷指指腹按揉两侧太阳⽳,⼒度适中,每次按揉2分钟。
4、鱼腰⽳位置: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中的⽳位。
作⽤:疏经活络,眼睑下垂,脱眉,鱼尾纹,近视,斜视。
改善疲劳与头痛、消除眼部⽔肿、⿊眼圈等。
⽅法:⽤⾷指在眉⽑处以画圈的⽅式进⾏轻揉按摩,直⾄眉⽑处感觉到热为⽌。
5、攒⽵⽳位置:眉⽑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疏经活络,明⽬,缓解眼睑下垂,近视,斜视,呃逆,头痛,眼疾,眼部浮肿等。
⽅法:按摩攒⽵⽳⽤⼤拇指和⾷指以画圈的⽅式直接按压双侧眉头,使劲⼀点,按压下去⼏秒钟,再松开。
可令疲劳的双眼⽴刻得到放松。
面部穴位及按摩手法专业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常见面部穴位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1.百会穴:定位:将耳廓向前对折,由两耳间连线跨越头顶,与头部前后正中线中点作用:主治头晕、休克、高血压、神经衰弱等2.神聪穴:定位: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旁开一寸,共4个作用: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3.神庭穴:定位: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0.5寸作用:主治眩晕、头晕4.头维穴:定位:额角直上0.5寸作用:主治而神经痛、面部神经麻痹等一、常见的面头部穴位5.上星穴:定位:前发际线正中直上一寸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6.太阳穴:定位: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一寸作用:头痛、眼部疾痛等7.风池穴:定位: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间的凹陷处作用:眼部近视、鼻炎等8.风福穴:定位:后发际直上一寸处作用:颈部强痛、中风不语等二、眼部穴位1.印堂穴:定位:两眉连线中点作用:眼头痛、眩晕、鼻病等2.攒竹穴:定位:眉头内部凹陷中作用:头痛、流泪、目赤肿痛等3.鱼腰穴:定位:眉毛中间作用:眼部疾病等4.丝竹空:定位:眉梢外侧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眼部疾病等5.瞳子髎:定位:外眼角外侧0.5寸作用:头痛、目肿痛等二、眼部学位6.晴明穴:定位:内眼角上方0.1寸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7.球后穴:定位:眼眶下缘1/4与内侧3/4交界处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8.承泣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眼下眶缘边缘止作用:远视、视网膜炎等9.四白穴:定位:眼平视瞳孔直下一寸作用:眩晕、头痛等三、鼻周穴位1.素髎穴:定位:鼻尖正中作用:鼻炎、鼻塞等2.迎香穴:定位:鼻翼旁开0.5寸,鼻唇沟中作用:鼻炎、鼻塞等四、唇周穴位1.地仓穴:定位:口角处侧旁开0.5寸作用:面部N麻痹等2.人中穴:定位:人中沟中1/3处作用:面瘫、面肿等3.承浆穴:定位:下颌正中线,下唇缘下方凹陷处作用:面瘫、面肿、吃痛等五、面颊部1.颊车穴:下颌角上约一寸处,咀嚼肌肉隆起处作用:牙痛、腮腺炎、面部神经麻痹等六、耳部穴位1.听宫穴:定位:耳屏前0.5寸为张口取之作用:耳部疾病2.听会穴:定位:耳屏下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3.耳门穴:定位:耳屏上切际前0.5寸作用:耳部疾病4.翳风穴:定位:耳垂后方凹陷处作用:耳部疾病第三节面部按摩方法作用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使氧化和营养物质通向按摩部位保证皮肤组织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面部穴位图解大全按摩脸部穴位图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
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脸部穴位除了美容,缓解疲劳,还可以瘦脸。
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面部穴位按摩可以达到脸部”减肥“的目的。
通过按摩刺激脸部及耳部的穴位,让疲劳、浮肿的脸恢复活力。
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
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
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
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穴位图大全1、头维穴2、发际穴3、阳白穴4、印堂穴5、攒竹穴6、鱼腰穴7、外明穴8、睛明穴9、丝竹空穴 10、瞳子髎穴 11、承泣穴 12、球后穴13、四白穴 14、迎香穴 15、人中穴 16、地仓穴 17、承浆穴补充:18、前顶穴 19、通天穴 20、上星穴 21、神庭穴 22、承光穴 23、当阳穴24、五处穴 25、曲差穴 26、眉冲穴 27、素髎穴 28、兑端穴 29、龈交穴 30、迎香穴面部穴位呵护美容面部穴位按摩美容总共有十六个穴:百会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听宫穴、颊车穴、睛明穴、迎香穴;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颞骨穴、鱼腰穴、翳风穴、承浆穴。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面部穴位按摩动作: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5至10秒。
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以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
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
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
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
面部穴位图flash(点击穴位图左侧的穴位名称,右侧的穴位图会动态显示相应的穴位图解)面部穴位图解大全:头维穴、发际点、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
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
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
入睡前,以轻松的心情按摩睑部穴位,对皮肤弹性的恢复很有帮助。
用指腹顺着皮肤轻轻按摩。
按摩时,必须充分涂按摩霜,增加手指的滑动感(也可用乳液代替按摩霜)。
按摩的动作必须顺着皮肤方向做,或与皱纹成垂直方向进行;可以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做。
为避免与皮肤过度摩擦,按摩时千万不可用力过猛。
按摩时,可配合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增强节奏感,松弛身心。
原则上是从脸部的中心往外侧,像画螺旋一样地按摩。
要注意,不可逆向按摩。
脸部穴位图flash(点击穴位图左侧的穴位名称,右侧的穴位图会动态显示相应的穴位图解)脸部穴位图解大全: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脸部穴位美容按摩详细教程按摩霜取樱桃大小,点在脸上主要部分,均匀涂抹整个脸部。
因为嘴的周围是环肌,按摩时,要在嘴角两侧做半圆形按摩。
鼻子的两侧,油质特别容易积存,可稍微用力按摩。
眼睛的周围也是环肌,必须轻压眉头,绕着眼睛的周围按摩。
额头的按摩,也要由内往外做螺旋状按摩。
按摩脸颊时,也要由内往外做螺旋状按摩。
下巴部分也是由内向外做螺旋状按摩,粗糙处须仔细按摩。
脖子也要当作脸的一部分按摩。
用手背对着下巴往上轻拍。
面部穴位按摩后整理按摩后,用面巾纸将脸部擦拭干净。
如果不用面巾纸,而用热毛巾擦脸,不但比较舒服,还能提高按摩的效果。
用热毛巾敷脸,必须在毛巾尚未冷却之前进行。
温度应注意适当,不可过热。
弥补面部缺陷按摩法脸部的肌肉表情。
是决定外貌美与年轻的主要因素。
只要保持肌肉功能活泼,脸部就不至于有松弛感。
这除了能展示出动人的仪容外,也能防止皱纹、黑斑及皮肤老化的病症。
丰满的太阳穴是年轻的象征。
幼儿的脸看起来漂亮,是因为太阳穴丰满多肉。
如果太阳穴凹陷状,则此人的外貌看起来容易比实际年龄苍老。
那么怎样才能使太阳穴位的肌肉丰满呢?第一,尽量多地作张开嘴巴,收紧下巴的动作;第二,咬紧牙根,嘴唇向侧面尽量拉开,以紧闭的方式,把下巴朝前突出,再向斜面、左下、右下运动。
第三,做咬紧牙关的动作。
把以上的动作重复作八至十次。
重复这些动作,能逐渐使太阳穴丰满,嘴部肌肉也能收缩。
挺直鼻梁的按摩双手拇指把鼻孔朝上掀起,使鼻梁上产生斜皱纹。
同样动作重复8至10次。
经常做能够使鼻梁挺直。
做这个动作时,脸部其它部分不动。
这样能使鼻尖端正。
刚开始时,一定要缓慢进行。
为观察肌肉运动是否正确,可以照镜子做动作。
美化唇部的按摩嘟起嘴唇,将两颊肉内吸。
暂时保持这个姿式,然后恢复常态。
重复八至十次。
把上唇尽量向前突出。
也重复八至十次。
用双手提起嘴角,再放下,也重复八至十次。
口腔做充气和吹气的动作,重复八至十次。
改善额头皱纹的按摩眉毛上下运动,尽量的把两眉抬高,使额头形成横向皱纹,保持这种动作一会儿再恢复原状,重复八至十次、该动作有防止皱纹和青筋暴露的功效。
使眉毛做横向运动,尽量把眉毛左右拉开,再复原,重复数次。
以上动作能够防止面部皱纹与肌肉松弛,也能丰富眉宇之间的表情。
双眼炯炯有神的按摩眨眼动作。
这种动作,能使眼部神情灵活。
先凝视前方,然后用力闭紧双眼,心里默念5个数,再睁开眼睛,重复数次。
这种运动能使眼睛保持清澈。
眼珠的运动。
第一,眼球上下运动,使眼球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垂直地运动。
如:用眼睛上看天花板下看地重复数次。
第二,眼球左右运动。
眼球由左至右,从右至左,水平地运动,重复数次。
第三,眼睛斜向运动,把眼睛从右转到左下,再从左上转到右下,重复数次。
第四,旋转眼球运动,左转八遍,右转八遍。
不要转的太快,以防止头晕眼花。
消除皱纹的按摩法这套指压法,可延缓皱纹的产生,容光焕发。
每天定时作二至三次。
用手指压额部发际,双目微合,视线朝下。
然后闭眼,依次轻揉额部。
用食指按压眉上皮肤,按摩眉部。
头后仰,下唇包住上唇,绷紧八至十秒。
用手指压颧骨。
先微微眯缝双眼,然后用劲眯缝双眼十至十五秒钟。
用掌侧按压耳前二厘米处,同时鼓嘴,然后松弛并微笑。
头后仰,绷紧下颏,牙齿紧咬,然后用手轻轻拍颏部。
用手掌捂住眼睛停三至五秒,反复三至五次。
美化五官按摩法保持皮肤光泽在头额部、发际下从左太阳穴按摩到右太阳穴。
此法不仅能维护皮肤光泽,也能使精神畅快无比。
创造清澈的双眸。
指压眼睛四周,每一个点以指腹轻压三秒钟即可。
鼻梁美化按摩法从眼端至鼻翼的周围,每一处指压三秒钟。
做八至十遍。
然后,再用中指和食指按摩鼻翼、鼻尖部位,久而久之,能使皮肤美化。
眼下指压,使用中指、食指在颧骨内侧,用向上提的方式指压,能帮助消除眼下肌肉松弛。
按摩嘴唇使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压嘴唇四周,并轻揉嘴唇。
坚持经常做能使嘴唇细嫩。
人体面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的作用: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按摩保持皮肤柔润,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能力,加速消除疲劳。
由于促进了皮下弹性纤维的适当运动,皮肤能保持弹性与光泽。
步骤如下:从额部开始,将一手中指与无名指靠拢,按额纹垂直方向上下按摩。
在眉心处,以中指与无名指绕小圈按摩。
用中指与无名指按摩太阳穴。
用中指与无名指按摩下眼眶处,由内向外。
用中指按摩上眼皮,由内向外。
用中指与无名指上下来回按摩鼻翼外侧。
用中指与无名指作螺旋状按摩面颊部。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左右来回按摩鼻唇间。
用中指、无名指左右来回按摩下唇与下颌之间。
用中指、无名指上下来回按摩嘴角。
用食指、中指稍用力揉摩耳下唾液腺部位。
按摩颈部,前后左右都按摩到。
以上十二个动作,如能坚持每天按摩,定使皮肤柔润、新鲜、细嫩,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面部美容按摩的作用保养面部皮肤,除了使用优质的洁肤用品,美容按摩已成为保养面部皮肤的重暖手段。
按摩具有加强肌肤活力,润泽皮肤和延续皮肤衰老的作用。
美容保健按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促进血液循环,升高皮肤温度,使氧气和营养物质涌向按摩部位,润泽营养按摩部位皮肤。
实验证明,按摩可引起一部分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开放,使肌肉断开面每1平方毫米中的毛细血管数由按摩前的31个增加到1400个。
而且,可以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
因为按摩对体表的压力和手法操作时产生的摩擦力,可使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大量地消除和去除,减缓了血管的硬化,对恢复血管壁的弹性,改善管道的通畅性能,都有一定的作用。
2.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保证皮肤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有利于排除废物及二氧化碳,增强细胞再生能力,避免皮肤角质层增厚并在皮肤表而堆积。
3.清除皮肤表面衰老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的呼吸,有利于皮肤表面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