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所需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5
课堂游戏一、游戏角色分配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
啤酒由制造商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
游戏的前提是几个角色互相是独立的,在游戏开始后下游不知道上游将要下订单的数量。
这个模拟练习将重点放在一个啤酒生产商以及它的一个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上。
在现实中,一个啤酒制造商的分销网络可能包括几十个分销商,数百个批发商以及上千个零售商。
由于实际的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参与者,沟通在传统意义上来说几乎就包括订单从下游公司传送到上游公司的整个过程。
但这里只是游戏,就只有零售商、批发商、啤酒制造商和游戏记账员四个角色,这四个人组成游戏的一个小组,虽然相对于现实过程大大简化了,但是仍然足以典型而集中地反映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供应链体系的本质特征。
二、游戏规则说明1、每次游戏可以分轮进行,一轮就代表一个工作日,一次游戏共进行15轮。
2、每轮都会有顾客到零售商那里去买啤酒。
每轮老师会从扑克牌中抽一张牌,牌的点数在5到10之间,这就是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啤酒罐数。
这张牌老师只给零售商看,批发商和制造商是看不到的。
零售商从自己的柜台里拿出啤酒来给顾客,然后再向批发商订货,每轮有一次向批发商订货的机会。
零售商以每罐3元的价格卖给顾客,进货价是每罐2元。
如果柜台里的啤酒不够的话,就是缺货,需要当做迟延订单处理。
也就是说,如果零售商的库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零售商可以延迟发货,不过对不足的部分,要对客户做出赔偿,每罐一毛钱。
如果下一轮还是不够货,就继续顺延,等货到以后再发。
零售商下的订单当天不会到货,要过两天才会收到。
就是说零售商第一轮下的订单,要到第三轮才会进入零售商的柜台。
还有零售商每次向批发商订货要交手续费、运输费,共折合2元一次。
3、批发商的责任就是卖啤酒给零售商,2元一罐。
批发商有一个仓库,每轮都可以从自己的库存中尽可能满足零售商的订单。
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订货价是1.5元。
啤酒游戏一、游戏角色分配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
啤酒由制造商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
现实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但这里只是游戏,就只有零售商、批发商、啤酒制造商和游戏记账员四个角色,每个角色设两个人,共八人组成一个游戏小组。
二、游戏规则说明1、每次游戏分轮进行,一轮就代表一个工作日,一次游戏共进行15轮。
2、每轮都会有顾客到零售商那里去买啤酒。
每轮老师会从扑克牌中抽一张牌,牌的点数在5到10之间,这就是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啤酒瓶数。
这张牌老师只给零售商看,批发商和制造商是看不到的。
当然零售商也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诉其他人。
如若违例,取消资格,并影响全组的成绩。
零售商从自己的柜台里拿出啤酒来给顾客,然后再向批发商订货,每轮有一次向批发商订货的机会。
零售商以每瓶3元的价格卖给顾客,进货价是每瓶2元。
如果柜台里的啤酒不够的话,就是缺货,需要当做迟延订单处理。
也就是说,如果零售商的库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零售商可以延迟发货,不过对不足的部分,要对客户做出赔偿,每瓶0.1元。
如果下一轮还是不够货,就继续顺延,等货到以后再发。
零售商下的订单当天不会到货,要过两天才会收到。
就是说零售商第一轮下的订单,要到第三轮才会进入零售商的柜台。
还有零售商每次向批发商订货要交手续费、运输费,共折合2元一次。
3、批发商的责任就是卖啤酒给零售商,2元一瓶。
批发商有一个仓库,每轮都可以从自己的库存中尽可能满足零售商的订单。
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订货价是1.5元。
不过,所订的货也要过两轮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同时批发商也需要负担订货成本,每个订单的运输费以及手续费3元一次。
缺货时需要对零售商做出每瓶0.1元的赔偿。
4、制造商或者说是啤酒厂,其他一切条件和规则都和上面一样,惟一不同的是,制造商不是向别人订货,而是自己生产啤酒。
当然,由于制造啤酒需要很多车间和各道生产工序,所以,每个轮次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两轮才能完工,进入成品仓库。
零售商啤酒毛利润:30元/箱库存费用:2元/箱目标:净利润最大运输提前期:2天啤酒毛利润:10元/箱库存费用:3元/箱目标:净利润最大运输提前期:2天啤酒毛利润:5元/箱库存费用:2元/箱目标:净利润最大运输提前期:3天零售商1订单零售商2订单零售商3订单零售商4订单零售商5订单零售商6订单零售商7订单零售商8订单批发商1订单批发商2订单批发商3订单批发商4订单批发商1订单批发商2订单批发商3订单批发商4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顾客订单批发1发货单批发2发货单批发3发货单批发4发货单批发1发货单批发2发货单批发3发货单批发4发货单生产1发货单生产2发货单生产1发货单生产2发货单生产1发货单生产2发货单生产1发货单生产2发货单游戏说明:(1)数量对应关系零售商共8个,批发商4个,生产商2个;零售商1-2 对应批发商1,零售商3-4 对应批发商2,零售商5-6 对应批发商3,零售商7-8 对应批发商4;批发商1-2对应生产商1,批发商3-4对应生产商2。
(2)流程教师扮演顾客,通过填写顾客订单向8个零售商订货;零售商接到订单后,根据自己的库存,结合预测顾客未来的需求填写零售商订单,传送给对应的批发商;批发商收到零售商订单后,根据库存,填写批发商发货单给零售商,然后填写批发商订货单给对应的生产商;生产商接收对应批发商的订单,结合自己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同时填写生产商发货单给批发商。
注意:物流商不要送错对象,订单必须当天送达,但发货单必须按照提前期拖后送达。
1、第t周的本期发货欠货量=第t周批发商订单总量-第t周的本周发货总量 C(t)=A(t)-B(t)
2、第t周累计欠货量=第t-1周的累计欠货量+第t周的本期发货欠货量 D(t)=D(t-1)+C(t)
3、第t周的制造产出量=第t-2周的计划生产量 F(t)=H(t-2)
4、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第t-1周的期末库存量 E(t)=G(t-1)
5、第t周的期末库存量=第t周的期初库存量+第t周的制造产出量-第t周的本期发货总量 G(t)=E(t)+F(t)-B(t)
6、生产能力限额为:基本生产能力和 扩大生产后的生产能力.注意扩大生产后,生产量不得低于相应的最低生产能力。
7、欠货与库存均有成本:第t周的利润额=第t周发货总量*5-第t周累计欠货量*2-第t周期末库存量*1 J(t)=B(t)*5-D(t)*2-G(t)*1
8、每一周批发商均在周初向批发商发货,制造商两周前生产的货物在周末时才能进入仓库。
表1-1 零售商情况总表周次T 啤酒市场需求量A销量B本期欠货量(对顾客)C期初库存量D批发商送货量E批发商本期欠货量F批发商累计欠货量G期末库存量H下期需求预测量I本期订货量(向批发商)J本期总费用K0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表2-3 :批发商情况总表周次T 零售商订货量A发货量(零售商)B本期欠货量(零售商)C累计欠货量(零售商)D期初库存量E分销商送货量F分销商本期欠货量G分销商累计欠货量H期末库存量I下期需求预测量J本期订货量(分销商)K本期总费用L0 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表3-3 :分销商情况总表周批发发货本期累计期初制造制造制造期末下期本期本期总次T 商订货量A量(批发商)B欠货量(批发商)C欠货量(批发商)D库存量E商送货量F商本期欠货量G商累计欠货量H库存量I需求预测量J订货量(制造商)K费用L0 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表4-2:制造商情况总表周次T 分销商订货量A本期发货量B本期欠货量C累计欠货量D期初库存量E制造产出量F期末库存量G下期需求预测量H本期计划生产量I本期总费用J0 12 1 12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表2-1 批发商发货单表2-2 批发商订货单表3-1 分销商发货单发货时间(第几周) 发货数量(箱) 订货时间(第几周) 订货数量(箱)表3-2 分销商订货单表4-1: 制造商发货单 表4-2:制造商订货单发货时间(第几周) 发货数量(箱)订货时间(第几周)订货数量(箱)发货时间(第几周) 发货数量(箱) 订货时间(第几周) 订货数量(箱)。
啤酒游戏(完全操作版)一、游戏简介:ﻫ该游戏是生产与配销单一品牌啤酒(情人啤酒)的产销模拟系统中进行的。
参加游戏的学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
他们只需每周做一个决定,那便是订购多少啤酒,唯一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利润最大。
三者间的联系知识由卡车司机通过一张纸上的核对数字(订货单、发货单)来沟通信息。
ﻫ二、目的此游戏是在一出货时间延迟、资讯不足的产销模拟系统中进行的。
在该游戏中,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小幅变动,而通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将产生很大的危机,即首先是大量缺货,整个系统订单都不断增加,库存逐渐枯竭,欠货也不断增加,随后好不容易达到订货单大批交货,但新收到订货数量却开始骤降。
ﻫ通过该游戏使学员们认识到以下几点:1、时间滞延、资讯不足对产销系统的影响。
ﻫ2、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ﻫ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自己若想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
4、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ﻫ5、避免组织学习的智障。
(参见附件4:组织学习的智障。
——详见《第五项修炼》)ﻫa)局限思考b)归罪于外ﻫc)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ﻫd)专注于个别事件ﻫe)煮青蛙效应ﻫf)从经验学习的错觉g)管理团体的问题。
ﻫ三、角色设置ﻫ游戏中教官担任司机,消费者角色,并负责适时发布一定的信息。
其中,零售商由12组学员扮演,每组2人;批发商由3组学员扮演,每组3人;制造商由1组学员扮演,为3人。
他们间结构如图所示。
啤酒游戏角色结构示意图(备注:分组方案1——全班分为2队,每1队15人。
每1队中制造商1组,每组3人;批发商2组,每组2人;零售商8组,每组1人。
每1批发商下有4组零售商。
)四、时间安排角色分工:3-5分ﻫ分发道具:3-5分明确角色任务:10-15分进行模拟:90-110分进行20-30回合(第1-10回合最高时限5分,第11-30回合最高时限3分)利润统计:15-20分分析探讨:小组反思——20-30分ﻫ各组讨论发言——20-30分ﻫ合计180分ﻫﻫ五、道具:ﻫ每个零售商:零售商角色资料卡1张,零售商订货单30张ﻫ每个批发商:批发商角色资料卡1张,各零售商订发货统计表1张批发商订货单30张,批发商发货单30*4=120张每个制造商:制造商角色资料卡1张,各批发商订发货统计表1张ﻫ制造商发货单30*3=90张ﻫ订发货单均可用自备纸条代替ﻫ订单汇总板8个(每1个批发商要配1个,每1个制造商要配1个)六、程序1、角色分工2、分发道具ﻫ每个零售商:零售商角色资料卡1张,零售商订货单30张每个批发商:批发商角色资料卡1张,各零售商订发货统计表1张ﻫ批发商订货单30张,批发商发货单30*4=120张每个制造商:制造商角色资料卡1张,各批发商订发货统计表1张ﻫ制造商发货单30*3=90张ﻫ订发货单均可用自备纸条代替演草纸若干3、明确各角色任务ﻫ各角色资料卡阅读ﻫ教官说明有关注意事项教官在黑板上画出操作流程示意图ﻫ前两周,担任司机角色的教官要进行指导,监督制造商、批发商的工作情况,以免出现计算错误。
教具准备1、任务卡(4*4)2、流程卡(11*4)3、筹码分配(28*1 ,28*2,15*5 15*10)代筹码()4、记录表(4*10)5、订单分组及实践工具分配总服务人员2名(负责协调各组间的货物)每班分为两组配备3名服务人员,一名扮演消费者(负责回收货物,发出订单)一名扮演原材料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导入货物,一名负责指导。
供应链条中有四个参与经营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工厂,每个角色需2-3人配合完成每组初始数据一、内容讲解二、实践步骤三、各类表格1、角色任务表2、各步骤图3、记录表最后的数据统计流程卡4 * 4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工厂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批发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批发商和制造商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制造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制造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6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批发商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顾客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批发商和顾客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批发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批发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4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分销商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零售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制造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分销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5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一、角色说明1、任务:决定啤酒生产量,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分销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分销商之间仅通过订货联系B每周生产一次,生产平均需时2周,第1周生产即向原材料方索取所需量,放入生产延迟2,第2周进行生产延迟1,第3周生产完毕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5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无操作)7、写订单:决定本期的生产量8、记录订货量:记录本期生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
课程设计二:啤酒游戏游戏目的及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5.每个角色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供应商订货6.每个角色计算自己的经营业绩7.每个小组画出订货需求变化曲线图,揭示“牛鞭效应”8.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9.分析策略改进后“牛鞭效应”的变化10.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对策一、游戏角色分配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
啤酒由制造商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
现实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但这里只是游戏,就只有零售商、批发商、可乐制造商和游戏记账员四个角色,这四个人组成游戏的一个小组。
二、游戏规则说明1、每次游戏分轮进行,一轮就代表一个工作日,一次游戏共进行15轮。
2、每轮都会有顾客到零售商那里去买啤酒。
每轮老师会从扑克牌中抽一张牌,牌的点数在5到10之间,这就是最终消费者购买的啤酒罐数。
这张牌老师只给零售商看,批发商和制造商是看不到的。
当然零售商也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诉其他人。
如若违例,取消资格,并影响全组的成绩。
零售商从自己的柜台里拿出啤酒来给顾客,然后再向批发商订货,每轮有一次向批发商订货的机会。
零售商以每罐3元的价格卖给顾客,进货价是每罐2元。
如果柜台里的啤酒不够的话,就是缺货,需要当做迟延订单处理。
也就是说,如果零售商的库存不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零售商可以延迟发货,不过对不足的部分,要对客户做出赔偿,每罐一毛钱。
如果下一轮还是不够货,就继续顺延,等货到以后再发。
零售商下的订单当天不会到货,要过两天才会收到。
就是说零售商第一轮下的订单,要到第三轮才会进入零售商的柜台。
还有零售商每次向批发商订货要交手续费、运输费,共折合2元一次。
3、批发商的责任就是卖啤酒给零售商,2元一罐。
啤酒游戏任务卡之分销商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工厂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批发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批发商和制造商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制造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制造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6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啤酒游戏任务卡之零售商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批发商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顾客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批发商和顾客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批发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批发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4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啤酒游戏任务卡之批发商一、角色说明1、任务:向分销商订购啤酒,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零售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仅通过订发货联系B每周向制造商订货一次,订单平均需时3周,即你第1周发出订单,第2周分销商收到订单,并运货到运输延迟2,第3周到运输延迟1,第4周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5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各角色将自己发出的订单移为上游收到的订单7、写订单:各角色决定本期的订货量8、记录订货量:各角色记录本期订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啤酒游戏任务卡之制造商一、角色说明1、任务:决定啤酒生产量,管理存货水平,销售与运送啤酒以满足分销商的订单2、特点:A情人啤酒是你的主营项目,以卡车为单位,与分销商之间仅通过订货联系B每周生产一次,生产平均需时2周,第1周生产即向原材料方索取所需量,放入生产延迟2,第2周进行生产延迟1,第3周生产完毕到达你的仓库C第0周的初始库存为5箱啤酒,每次发货量不得大于当期收到的下游订单量3、总成本=∑(库存量+2*缺货量)二、供应链流程1、收货:各角色将延迟1中的货物移动到当前库存中2、走货:将延迟2中的货物移动到延迟1中3、看订单:各角色看下游的订单数量4、发货:各角色按照订单数量发货给下游客户5、记录库存和缺货:在表格中记录库存量或累计缺货量6、走订单(无操作)7、写订单:决定本期的生产量8、记录订货量:记录本期生产量三、啤酒游戏记录表格。
学生作业课程名称: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专业名称:物流管理班级:23071002学号:02学生姓名:武亚群教师姓名:孙荣庭2013 年5月12日零售商数据批发商数据制造商数据消费者数据由各回合数据做出折线图如上分析: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通过这次的“啤酒游戏”我们对牛鞭效应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啤酒游戏中所反映的问题是“牛鞭效应”存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给供应链上各厂商带来严重后果。
消费者需求的一点变化,导致零售商对分销商订单量的扩大,批发商根据自己的判断,明白了需求在逐渐增加。
需求增加的信息从批发商处传到生产商处时又被放大,导致生产商以为消费者需求大大增加。
这样啤酒厂就会大量生产啤酒。
使得后期的啤酒供给逐渐增加,大大超过了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造成极大的浪费。
此外,牛鞭效应导致供应链上各厂商库存积压,特别是对于生产商来说,需求严重被放大,库存产品积压非常严重。
这在现实中是随处可见的,消费者的一点点需求变化可能会被无限放大,以至于市场动荡剧烈。
“啤酒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分析游戏中供应链上各部门存在的“牛鞭效应”的机理,找到应对供应链上各部门需求放大的方法以解决企业存在的“牛鞭效应”如何最低限度的降低牛鞭效应呢?实现信息共享能降低“牛鞭效应”供应链中各成员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能降低“牛鞭效应”加强库存的管理提前期的长短对于减轻牛鞭效应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