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土地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湖南,乡土,地理,资料,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108°47′E~114°15′E,24°39′N~30°08′N,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
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单位。
14个市、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是长沙。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①.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2.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5.洞庭湖的概况:①.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②.目前的洞庭湖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①.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四水中,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
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省乡土地理——地方文化常识湖南地处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本文将介绍湖南省的乡土地理和地方文化常识,带大家领略湖南的风土人情。
一、湖南的地理环境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河流交错。
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湖南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生物多样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湖南的地方文化1、长沙: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此外,长沙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著名的“湘菜”就是源自于这里。
2、衡阳:衡阳位于湖南的中部,是湘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衡阳南岳禅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衡阳八景更是风景如画。
衡阳的剪纸艺术和衡山石雕也极具地方特色。
3、岳阳:岳阳位于湖南的北部,紧邻洞庭湖。
岳阳楼是著名的古建筑,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岳阳的民间艺术如岳州剪纸、岳州刺绣等也颇具魅力。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州位于湖南的西部,是土家族和苗族的主要聚居区。
这里的民俗风情浓郁,如土家族的打镏子、苗族的芦笙舞等都是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此外,湘西的吊脚楼和苗绣也极具特色。
三、湖南的地方特产1、湘绣:湘绣是湖南地区优秀的民间工艺品,以其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灵活而著称。
2、君山茶:君山茶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茶。
3、洞庭春茶:洞庭春茶产于湖南岳阳的洞庭山,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绿茶。
四、湖南的地方风俗1、过春节:湖南人和其他中国南方人一样,最重大的节日是春节。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烟花等。
2、龙舟比赛:每年端午节,湖南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寓意着祈求丰收和驱邪避祟。
3、赶庙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湖南各地的寺庙都会举行庙会。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湖南乡土地理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人口众多,以汉族人为主,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边远山区。
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分为122个县级行政单位,长沙市是行政中心。
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河流的分布:湖南地势以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为主。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湘东山地,主要是罗霄山脉;南部是湘南山地,主要是南岭及附近山岭;西部是全省地面积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湘西山地,主要有武陵山和雪峰山脉;北部是洞庭湖平原,中部是湘中丘陵。
洞庭湖是湖南北部的第二大淡水湖,从东北城陵矶汇入长江,对长江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随着泥沙淤积和围垸垦殖等原因,洞庭湖日益萎缩,对长江水量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治理措施包括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洞庭湖,源于广西,流经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重要城市,其支流耒水上建有东江水电站。
资江中游建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流程最短的,有“百里画廊”之称。
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支流上建有的五强溪水电站是我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山地灾害,湘西山地和湘中丘陵等山丘区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7′-30°08′之间。
地形地势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高低起伏,最高点为桂林岚峰,海拔2163米,最低点为资兴市横江口,海拔22.5米。
湖南省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湘江、资江、沅江、澧江等五大江河穿境而过,洞庭湖、岳阳楼等湖泊名胜遍布。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
湖南是湖南省的简称,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湖南乡土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湖南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总面积21.18 万平方公里,下辖 13 个地级市和 1 个自治州。
2. 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湖南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
湖南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3. 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湖南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洞庭湖、资水、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流经湖南。
湖南的水利工程主要有三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
4. 农业和林业资源:湖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林业省份之一,农作物和林业资源较为丰富。
湖南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森林、竹林、灌木林等。
5. 经济发展和交通状况:湖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湖南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6. 文化和历史:湖南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湖南的文化遗产主要有岳阳楼、岳麓山、衡山、韶山等。
7. 旅游资源:湖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湖南的旅游景点主要有张家界、长沙岳麓
山、岳阳楼、韶山等。
湖南乡土地理必考(10分综合题)一、湖南的地理位置1、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位于亚热带,洞庭湖以南,长江中游南岸。
2、邻省位置:北面邻湖北、西北邻重庆,西与贵州接壤,西南与广西(简称桂、南宁)、南与广东相邻,东与江西为界。
由于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
3、行政区划: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沙。
湖南现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
4、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山区5、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6、地势特点: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7、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壶瓶山主要在常德市石门县境内,主峰2099米,是湖南的最高峰,号称“湖南屋脊”。
二、湖南气候及河流湖泊8、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湖南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
9、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重要的吞吐湖泊,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10、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洞庭湖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有:⑴自然原因:泥沙淤积;⑵人为原因:围湖造田。
11、洞庭湖面积缩小会引起⑴洞庭湖调节长江水量的能力大大下降;⑵洪涝灾害频繁;⑶生物的多样性受破坏;12、治理措施:主要有⑴退田还湖;⑵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⑶疏浚河道13、湖南境内自东向西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12、湘江:自南向北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是湖南最重要的河流,号称湖南的母亲河,建有东江水电站;13、资水:滩多流急,有“滩河"之称.资水水力资源丰富,中游建有著名的柘(zhè)溪水电站;14、沅江: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五强溪水电站(干流上)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湖南乡土地理(10分)一。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1.地理位置:湖南省地处108°47′E~114°15′E,24°39′N~30°08′N,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在我国温度带中的位于亚热带。
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位于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北邻湖北省,东邻江西省,南邻广东省,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贵州省,西北邻重庆市。
湖南位置示意图2.地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全省包括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单位。
14个市、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岳阳市,邵阳市,娄底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省会是长沙。
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①。
湖南的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②.湖南省的地势特征:湖南东、西、南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2。
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5.洞庭湖的概况:①。
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②。
目前的洞庭湖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洞庭湖以上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6.湘、资、沅、澧四水及主要的水电站①。
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洞庭湖,构成洞庭湖水系,然后注入长江。
四水中,湘江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沅江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澧水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②.主要的水电站有沅江的五强溪水电站、凤滩水电站;资江的柘溪水电站;湘江的东江水电站。
完整版)湖南乡土地理湖南乡土地理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湖南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因此得名湖南,简称“湘”。
湖南与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重庆市相邻。
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和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吉首,省会长沙。
二、自然环境1、湖南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湖南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区面积广,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
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
主要山脉分布于东、西、南三面,包括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岭、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
2、气候特征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湖南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时间分布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
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
3、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洞庭湖面积缩小,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治理措施包括退田还湖和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①、主要特点:湖南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水质好,水能资源丰富。
②、分布:洞庭湖是湖南最大的淡水湖,湘江是湖南最长的河流,湖南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岳阳楼、洪泽湖、大洞庭湖等。
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是湖南重要的能源和交通资源,也是XXX、工业、旅游业等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需要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水质,避免水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湖南乡土地理:
1、湖南的位置:湖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
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简称“湘”。
2、湖南行政区划和人口分布状况: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
全省现有人口(6697.7)万人,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湘西地区人口偏少,仅占全省总人口的12%。
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东、湘南山区。
3、湖南地势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湖南地势特点: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开口呈马蹄形盆地。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4、洞庭湖对水量的调蓄作用:
洞庭湖从西北面的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了长江的一座天然的水库,对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对长江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减弱。
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
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全长850千米,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两岸工农业发达。
耒水上的江东水电站是湖南较大的水电站之一。
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
沅江: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澧水:发源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5、湖南主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气候灾害:旱涝
9、湖南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概况:
农业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饲养为主的畜牧业和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养殖业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
工业概况: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和劳动力充足,为湖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并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
6、湖南境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
南北干线:(京广线)、(焦柳线)
东西干线:(浙赣线—湘黔线)、(湘桂线)、(石长线)
主要铁路枢纽:
株州、(浙赣线—湘黔线和京广线)
怀化(焦柳线—湘黔线)和、衡阳(京广线——湘桂线)
高速公路:
10、具有地方特色的主要农副产品:棉花、苎麻、茶叶、茶油、中华猕猴桃;
水产品中华鳖
11、有色金属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共141中。
有色金属种类齐全、分布广、储量大。
钨、锑、铋、储量居全国之首,钒、铷列全国第二,锡、汞、铅、锌居全国前列。
大型矿山有锡矿山锑矿(世界锑都)、水口山铅锌矿等。
12、高新技术极其产业在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13、长株潭一体化:指长沙、株洲、湘潭将实施以三个城市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抱等建设为重点,融合三市要素,实现立体交通和绿化带相连接,形成以三个城市为核心,周边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
14、中等城市发展的特点:一是着力提高现有中等城市的质量与内涵,扩大规模,一些地区性中心城市;二是在小城市的发展上,不以增加数量为重点,而是以扩容提质为重点。
15、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注重完善县域范围内城镇体系总体布局,形成县城(县级市市区)——区域性中心镇——般乡镇的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逐步健全小城镇的各项功能,提高小城镇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综合水平。
16、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但不够富裕,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
7、湖南著名的旅游景区: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等景区组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岳阳:
长沙——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有岳麓山、马王堆汉墓、天心阁、开福寺、湖南第一师范、世界之窗、烈士公园、湖南省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岳阳——古称巴陵,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和龙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主要景区有岳阳楼、君山、南湖等。
南岳——衡山:景色十分秀丽,有“南岳独秀”的美称。
“祝融峰之高,万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被称为南岳“四绝”
国家地质公园——崀(lang)山:位于邵阳市新宁县,是“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伟人故里——韶山: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革命纪念地之一。
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桃源县,是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
8、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的方针,杜绝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